送孩子来中国留学的老外:美国社会阶层固化 流动性很低

当不少中国家长纠结于国内的学业负担、升学压力,不惜代价把孩子送出国当“小留学生”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却开始把孩子送到中国来接受中式教育。而这已经成为时下中国一个非常有意思而又耐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图为2011年,德国小学生在浙江诸暨开展文化交流,学习武术、书法、剪纸,秧歌等活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冀望孩子拥有“中国式智慧”

马雪亚是一位70多岁的美籍华裔,定居纽约40多年。最近他们一家正办着手续,要把两个出生在美国的小孙女送到北京读幼儿园。

马雪亚的儿子在美国出生,如今已经是一名注册会计师;儿媳妇是意大利人,服装设计师。按照常理,他们的两个女儿,应该和爸爸一样,接受美国的开放式教育,成长为国际化人才,延续一个家族在美国的繁衍发展。

不过,这家人正在打破思想和距离的藩篱:送孩子到中国接受启蒙教育,学习中文,已经成为举家共识。老外送孩子来中国,“图”的是什么呢?马雪亚的回答是——中国严格的教育方式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国正在经历的崛起,和未来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正在触动更多海外人士,他们冀望自己孩子能拥有“中国式智慧”。

拿到美国绿卡、在耶鲁大学拥有教职和访问学者身份的王伟(化名)和刘梅(化名),三年前带着出生于美国的儿子回到中国。孩子目前已经结束了在上海的幼儿园生涯,开始在北京的清华园附近上小学。

刘梅说,严格的中式传统教育和集体主义氛围,避免了自由散漫放任西式教育可能养成的过于放纵的习性。如今,他们的儿子在中国校园里成长为一名成绩优异、人格健全、体格强壮的优质学生。“他因为不断获得的认可而更加努力,这种身处优越环境而能持守的勤奋、拼搏的精神,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王伟说。

这些观点,和不久前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一篇题为《美国夫妇:我们为什么送女儿来中国?》的文章不谋而合。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中国籍妈妈和毕业于斯坦佛大学的美国爸爸,阐述了他们举家移民中国的理由——让女儿Kay接受中国教育。“美好的校园回忆”、“更为公平的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国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Kay妈妈列出的三个理由。

“通过努力获得成绩对于孩子是更深刻的快乐,这种经历会进入更持久的精神层面”“美国社会阶层固化,流动性很低,这种大环境对人的心智全面发展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障碍”“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中国对于世界认识的智慧是绝对值得深入了解的。不在中国长大,会错过这笔宝藏”,她在文章中这一解释。

虽然有读者质疑文章中列举的美国等级观念、教育模式没有那么糟糕,但为Kay爸Kay妈“点赞”的读者更是占多数。

“小学、中学在国内好,知识全面,基础扎实,将来深造基础好。”网友“其土”说。

“中国教育相对公平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穷孩子,还是富孩子,只要成绩优秀,就能进入重点班,而参加高考就有机会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网友“天马良驹”说,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人在教育方面对美国趋之若鹜,如今越来越多美国人开始向往中国教育。”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北京分社执行总编辑凯雷指出,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世界对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认可,是中国经济实力跃升带来的全面影响。

“九九乘法口诀”比中国功夫更关键

随着海外对中国的兴趣点不断拓宽深入,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和吸引力正在提升。

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对面不到一公里、仅有100多户人家的少林新村,常年住着一批学习中国功夫的外国人,多时可达几百人。他们和中国农民同吃同住。

但如今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再止是“功夫”。中国人人背得滚瓜烂熟的“九九乘法口诀表”,被英国专家认为是关键的“武林秘籍”,赋予了中国孩子神奇的数学能力。今年2月,英国教育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赴上海“取经”,了解“如何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上找到平衡”。课堂上,孩子们的快速运算能力让代表团惊讶。而在最近两次的PISA(国际学生评估计划)测试中,代表中国大陆参加的上海市中学生在数学成绩上连续位列第一,且分数遥遥领先。

回国后不久,特拉斯就向上海教育部门发函希望中方派出60名数学老师赴英短期执教,帮助提高英国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014年2月,英国教育部次长特拉斯来上海考察

而英国伯明翰纽曼大学二年级学生卡尔布朗此刻正在山东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包括他在内的70名英国大学生,在孔子诞生地齐鲁大地展开为期3周的“体验动感中国”项目学习。

从基本汉语培训,到中国书法、太极拳、京剧、茶艺等文化课程体验,到区域经济发展实地考察、名胜古迹参观,甚至走近济南市民家庭体验生活……这一切让卡尔布朗和他的同学们感到新鲜刺激。

“我们非常喜欢中国文化,迫切地想了解神秘的东方古国是如何创造近20年经济飞速成长纪录的。”卡尔布朗说。

大部分送孩子来中国的外国父母,希望孩子对中国的了解不是蜻蜓点水,而是要彻底融入这片土地的文化,尊重中国的风土人情,从根本上去理解中华民族。在上海的中芯国际学校就有近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而近十年来,求学海外的中国学生人数增加到原来的三倍,势头有增无减;但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的第三大最受国际学生欢迎的国家。

据统计,2013年,共有来自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5.6万多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他们所学专业,不再局限于汉语言、中医、戏曲等传统文化专业,而是遍及文、理、工、医、艺术、体育等百余个专业。

交融对话、批判吸收、继承改造

去年初,美国成立了“十万人留学中国”基金会,希望进一步改善和增加美国学生学习中文和留学中国的机会。“去中国留学能够改变一生。这会打开通向未来的视野和大门。”基金会总裁卡萝拉麦吉弗特说。伴随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已组合为相互依存的地球村。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折射面,展现着这种变化。凯雷说,中美教育界之间平等的交流对话、互补劣长,就是最好的文化、文明交流例证。

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严苛育儿经”《虎妈战歌》曾经引爆了全世界对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大讨论。人们认为,未来的教育方式,应该在结合各自国情的基础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虎妈”蔡美儿

譬如数学教育,凯雷认为,中国应试教育中的数学学科在奥数比赛中被推向痛苦的极致,而崇尚自由的美国孩子,对数学学科的天然反感也被推向放任的极致。“这是中美教育体系的极端表现,长此以往,对两国教育,乃至民族发展都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伤。”他说,双方互相借鉴融合,就会得到很好的“中和”。

当然,中国的教育体制也有一些弊端,长期存在应试教育以及不均衡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家长和老师为升学奔忙疲惫不堪。如今,中国正在教育领域掀起一场长期而深刻的“变革”。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授发起的新教育实验,就是这样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朱永新希望,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这种理念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改良当下教育的愿景与规划。

“当然,改革并不意味着中国对自己教育理念的否定,而是将西方教育中尊重学生个性、智商情商全面发展的特点都有被充分的吸纳,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育模式。”凯雷说。

事实上,文明间的交融对话、批判吸收、继承改造,是推动彼此进步的最好方式。可口可乐公司大中华区及韩国区董事长鲁大卫的故事就是这种对话、融合和进步的最好注释。

1975年至1977年间,中美关系融冰后,大卫随当外交官的父母在北京居住了2年多时间,成为北京五十五中唯一的外国孩子,也是京城里少见的洋学生。

在中国,大卫经历了学工、学农、学雷锋;跟着解放军做体操,课前做眼保健操;骑着自行车在长安街上到处跑……身边的一切都让他好奇不已。

“中学时代改变了我的人生,我爱上了中国和这里的人民。”大卫说,今天,中国给了他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他把孩子送到三里屯的北京五十五中,让孩子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汉语。如今,孩子的中文比他还好。

“融合本土历史文化精华、接轨世界先进理念的中国,理应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正在美国波士顿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杜嘉伦说,正在成长的祖国,让海外学子“倍儿有面儿”,也将迎来更多学子的回归与到访。

:cn04:

大学、研究生还会一直留在中国吗?

研究生读过教育理论。感知教育应侧重于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并藉由问题探索更多和未知领域。而非教会知识。知识是无穷尽的,灌输式教育遏制了人本性的好奇心和求知的好奇心,从而长远来说遏制探索。所以对于目前的中式教育,我认为还是不够先进。可能一时来说严格的基础教育能让孩子上个被认可的大学,但这绝对不是说目前的中式教育就牛逼。

都是有钱人瞎折腾,如果是读书的料,山窝也能出凤凰,不是那块料,从北大的附小,附中出来的也是渣!

我们有条件的,就选择双国读书学习咯。
我都想好了,在英国读几年,再回中国读几年,接受不同的文化,看孩子的适应能力,再选择在哪里读到18岁,然后大学让她自己选。

没错,而且中式教育不适合偏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