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采风 ~~


经历了八个多世纪的牛津,处处可见传统的痕迹。踏足牛津城,先见到一群头戴四方帽、身穿黑袍的小学生,在街上列队走过。迎面有个身穿"踢死兔"的绅士,原来是负责巡逻的保安员。大学生则身披黑袍在街上等巴士、买报纸、踏单车,好似古代人走进现代世界一样有趣。



考試定“階級”



法律系一级荣誉毕业的Bernard说,“我们考试规定要穿学袍、戴四方帽。男生一定要打白煲呔,女生则要穿白恤衫加黑丝带。这还未算,考试头几天,我们要戴上白色康乃馨襟花,而考试中段戴粉红色花,尾段则戴红色。”

考试最后一日最热闹,牛津学生都聚在考场外,用鲜花和欢呼来迎接每一个考完出来的学生。由于太热闹,往往要保安人员出动铁马来维持秩序。

原来牛津学生首年要考一次试,成绩直接决定往后几年穿什么款式的学袍。这件袍,就像武士的甲胃,是身份的象征。

“学袍有三种:成绩最好的叫Scholars,是有袖兼长身的学袍。成绩稍逊叫Exhibiti on,是长身的背心学袍。第三种是Commoners,穿普通黑袍。”

这还不止,达到Scholars水平的学生,还可优先选宿舍内的三房一厅大单位,比一般房间豪华。

为何连服装都这样讲究?批评者会说他们形式化,但拥护者却说学生穿上学袍赴考或出席盛会,就如骑士披上战袍应战,腰板也要挺起来,因为不能让身上的战袍丢脸,为了争件更尊贵的战袍,每个学生考试都十分认真。

这就是牛津教育与别不同的地方,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你做贵族、上等人。



學做上等人



除了衣着住房讲究,连食饭也气派慑人。

好像Formal Hall Dinner(香港大学也继承了这传统),牛津学生每次赴宴都要穿学

袍,饭前站着列队,待导师列队进场,再由导师们用拉丁文祈祷,学生才可进食。晚餐的纪律很严,记者当日就见有学生因迟到而当众挨骂。

再贵族一点的传统,就如入秋之后,身穿学袍的学者,在牛津附近的树林,打猎射鹿,仿效古代贵族的玩意。

难怪Bernard说:“传统对于牛津好重要。没有传统,牛津其实同普通大学无甚分别。”

深厚的贵族传统,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亦为他们将来晋身上层社会铺路。

高壁茜是三艺课程(即政治哲学经济三科)的学生,但她的生活一点不像学生。“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往伦敦一次,同大公司合作搞Project,就好似倾生意”。不但常跟大公司打交道,学生办的高级社交餐舞会,她每周例必出席。 “别以为这些ball柴娃娃,入场费由港币500多元到2500元,且每次要盛装出席。”

许多大公司因牛津学生谈吐得体、见惯大场面,乐意聘请他们。当然,牛津学生广结权贵,没什么比这个人脉网络更吸引。



做首相去牛津



有人说过,想拿诺贝尔奖,就到剑桥;想做首相,就要去牛津。

不是吗?牛津出了25个英国首相及其他国家领袖,熟悉的名字除了布莱尔、撒切尔夫人,还有美国总统克林顿、缅甸的昂山素姬和港督彭定康——全是重量级人物。

这种从政风气,与牛津崇尚雄辩的传统有关。讲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市中心一间毫不起眼的英式小屋。

小屋的名字叫Oxford Union,已有170多年历史,是牛津大学学生辩论会的议事堂,更重要的是,这里是训练世界一级领袖的木人巷。

Bernard说:"这里陈设模仿英国国会,连辩论的规矩都一模一样,每周三都有辩论会。“牛津的学生说,许多牛津出身的政客,都曾跑到这里来参与或观摩辩论。后来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学生时代就曾在这里观看女友参加辩论。“民主政治最重要是辩论,无论你支持哪派,哪种观点,都要懂得为自己的立场辩护!”

事实上,在这里举行的辩论绝不儿嬉。辩论的形式有四种,其中"国会式"便学足国会,辩论员要扮首相、反对党领袖等等,辩论完之后都会学国会一样用声音表决,每次辩论连英国的BBC电视台都会转播。

而辩论的结果分分钟影响真实世界的政治发展,如1933年的一次辩论,议事堂通过了"本院学生绝不会为英皇及英国而参战”,当时正藉二次大战前夕,英国首相邱吉尔忙发声明作出谴责。

辩才的气氛不单只局限在议事堂内,连上导修课(tutorial),导师都会刻意与你对着干。

"我上导修课坚持一老师对一学生的方式。导师一上堂就事事质疑去攻破学生的观点。曾经有学生用我发表过的论文做挡箭牌,以为我讲过的我就一定会同意,怎知我一样照‘锄’!"在牛津任教超过十年的牛津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曾锐生说,“牛津的导修制最出名的地方,是要学生明白无论观点是对是错,也要懂得怎去辩护,在受人围攻之时以舌胜人。”

这就是人们可以去说三道四,但谁也不能不从心底产生钦佩之情的牛津!

“这就是牛津教育与别不同的地方,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你做贵族、上等人。”

英德学院??赶明儿我去牛津当杉菜去。

牛筋?

好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