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潜入切尔诺贝利禁区,核灾难之后的世界如此恐怖……【转】

每年,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躲避警卫、翻越栅栏,悄悄潜入切尔诺贝利周围的禁区。

有的是为了刺激,有的是为了偷盗,还有的仅仅是好奇。

Vlad是一名非官方禁区旅游的组织者,来听听他潜入禁区的故事。

▲这里是变电站,后来成为临时军事检查站,有很多因为遭受辐射而被丢弃的卡车和军用装备。

2007年,我第一次潜入切尔诺贝利禁区,那之后,我又去过很多次。我们在夜幕下穿过废弃的城镇和村庄,我们在摩天轮下深深地仰望星空。

在过去与现在交织间,我们看到了30年前的那个夜晚,世界停止的那一刻;我们看到了人类英雄主义的记忆,以及不可思议的大自然。

▲星空下的摩天轮。三十年过去了,黄色的车厢依然鲜亮,但它再也等不到人们因它而发出欢声笑语的时光。

▲横七竖八停着的碰碰车。

这是废弃城市普里皮亚季(Pripyat)市中心公园的游乐场,距离事故核反应堆仅三公里。然而在预计开放的前四天,就发生了那场事故。

因此,这些碰碰车,这座摩天轮,并没有给孩子们真正带来过快乐,就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凉爽的夏季夜晚,空气中弥漫着野草的香味,我们在灌木丛中短暂休息。

▲在河边,取水补充。

▲穿过田野,到达一个废弃的村庄,我们决定在这儿过夜。这是村子里一座东正教教堂废墟。

这是个美丽的小村庄。我们打算白天在这儿好好休息,尽情玩耍,傍晚再出发。

▲享用早餐。

▲白天的教堂外观。

▲教堂内部。

30年的时间,树木和杂草取代了人类,肆意地生长。

这里已经变成动物、植物的家园。

▲美丽的原野。

“之前,我们并不在意身边的环境。如同天空、空气一般,就在我们身边,像是被永久赐予我们的一样,不受人的影响,永远地存在着。

我以前经常躺在森林里仰望天空,惬意地连自己的名字都忘了。而现在呢?森林依旧美丽,长满了蓝莓,却再也没有人去摘了。”

切尔诺贝利人曾这样哀叹。

▲爬满绿色植物的废弃小屋。

▲夜晚的路程漫长而复杂,我们踩着野生动物的足迹穿越森林,终于在黎明时分抵达普里皮亚季郊区。

▲在屋顶吃早餐和睡觉。白天行走是不太安全的,会有警察巡逻。

▲我们在黎明时悄悄乘车来到石油基地,拍到了这些放射性垃圾。

▲生锈的坦克。

当然,潜入禁区是有风险的。

如果在禁区内被抓住,你会被罚款约20美元。

但如果他们在你的背包里发现了金属螺母之类的,那你将去牢里呆5年。

这就是为什么潜行者的主要规则是“看、不要碰”。

▲126医院的地下室。

126医院接受了第一位因为辐射而去世的人,随后大批前往切尔诺贝利的消防员在这里永远离开了我们。

周围的尘土中,几乎含有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物质。

▲墙上的壁画,具有鲜明的苏联时代特色。

▲堕胎的记录本。

▲日落时分,我们和新朋友一起在屋顶俯瞰这座城市。

据说,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在普里皮亚季找个大楼登上楼顶,醉醺醺地俯视这座落日下已死的城市。

▲站在普里皮亚季的制高点。

▲楼顶,右边2.5公里远处就是发生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

▲夜晚,我们坐在屋顶仰望切尔诺贝利的星空。

▲幼儿园鞋架上的鞋。

▲学校的游泳池。

▲学校内的杀毒面具,这些东西无法防辐射,不过可以防止放射性尘埃通过呼吸进入人体。

▲夜晚,我们穿过森林继续前进。

当晚,我们遇到了一群狼,说实话,我几乎吓得快尿裤子了。

但因为偷猎者的猎杀,动物对人类感到害怕,所以狼最后回到了树林。

▲墙上的壁画。

▲池塘岸边的废弃港口,矗立着一个30米高的巨大起重机。

▲在星空的衬托下就像星球大战中的场景。

▲池塘附近咖啡馆里的彩色玻璃。

▲天快亮时,我们看到一辆被遗弃的无轨电车。

▲在这里,我们喝了茶,吃了点心。

▲日落时,我们到达了切尔诺贝利最大的军事设置——“弧”预警雷达天线。

▲“弧”预警雷达天线高150米,长460米,曾经是整个东欧最可怕的军事设备之一。

▲顶上的风力非常大,有时候几乎让你站不稳,但相信我,这里绝对值得上来。在“弧”的顶部,用不了半个小时,你的脸就会被强风吹得没有知觉。

▲俯瞰。

▲最后,是长长的回家路。

▲如今,许多当年的原住民,已经自愿选择回到切尔诺贝利隔离区居住。对于他们来说,生活还在继续,一切又似乎回归到当初。这些故土难离的人们,与当年废弃的核电站一起,变成了新旧时代交替的象征。

不明白去那儿干嘛,那些警察长期在那儿工作不会受幅射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