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哥”被眼镜蛇咬一口,真的能原地复活吗?

打游戏的朋友一定知道,网游不同职业代表着不同的技术专精,战士皮糙肉厚负责抗怪、潜行者动作迅速负责偷袭、牧师负责恢复、术士负责削弱、猎人负责侦查……但是,有一种生物蕴含了战士、潜行者、牧师、术士、猎人等种种特长,甚至在2002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为“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生物”,对,它们就是大名远扬的网红动物——“非洲平头哥”蜜獾(Mellivora capensis,看成蜜“罐”的,请自动面壁)!

带着幼崽的母蜜獾。丨Derek Keats / Wikimedia Commons ↑

首先先纠正一个小误会,非洲平头哥并不是只生活在非洲,事实上,在西亚甚至印度半岛都有它们的分布,广袤的分布范围也暗示着它们非同一般的生存适应能力!它们是蜜獾属下的唯一物种,不过虽然被叫做“獾”,在分类上它们更接近鼬类。

为什么叫它们蜜獾(Honey Badger)?其实它们最早被称为“海角边的吃蜜兽”(the honey eater of the cape),这个海角便是好望角,因为最初,探险家们在好望角一带发现了这些爱吃蜂蜜的小怪兽(所以它们的种名capensis也是海角的意思)。同时它们在英语中还有个别名“ratel”,这个名字可能也源自南非的荷兰语“raat”,也就是蜂巢的意思。

英国博物学家Richard Lydekker绘制的蜜獾。丨Wikimedia Commons ↑

被叫做“哥”的生物大多有过人之处,蜜獾的“平头哥”大名也得来不虚,我们这就来看看它的各项职业才能。

平头哥是血牛战士

蜜獾的体格并不大,体长(不含尾)仅55~77厘米,雄性体重9~16公斤,雌性更小。可能仅相当于一只法斗的体格,甚至比一只大橘猫霸气不到哪里去。但是,接下来是重点——它们的皮肤非常厚实,特别是颈部的皮肤居然厚达6毫米,这简直为它们加了10086点的防御力,要知道两三毫米的猪皮我们就可以做皮带了……六毫米,怎么咬?不信大家可以买一块猪皮煮熟后自己体验一下……

可爱(?)的铁血战士。丨漫画《鬼灭之刃》 ↑

有了这一身坚不可摧的板甲,平头哥就变得肆无忌惮,与其说它们是“最无所畏惧”,更不如说它们是“最爱惹是生非”的一种小怪兽,它们甚至喜欢挑衅各种凶悍动物,像豪猪这种别人敬而远之的家伙,平头哥也敢迎头痛击。

并不是说它们就没有对手,事实上鬣狗、狮子、豹以及蟒蛇等都可以战胜它们(当然,蜜獾最强的敌人还是人类),但是捕食者即便能打赢平头哥,这些不畏生死的家伙也是它们十分不愿意接触的。

“平头哥”蜜獾被狮群包围,仍然在奋力抗争。丨Lion Mountain TV / youtube ↑

平头哥是敏捷潜行者

既然是蜜獾,偷袭蜂巢是它们不可或缺的技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平头哥真正最想吃的并不是蜂蜜,而是蜂巢中的蜂类幼虫——满满的高蛋白啊!因为它们匪夷所思的厚皮,平头哥不但是防咬,也是防蛰的!换言之,各类蜂类对它们的进攻效果被大大削弱了,只要不引起大的惊动,平头哥在蜂巢间如入无人之境。

身为“蜜”獾,捣蜜蜂窝自然是传统艺能。丨The Crazy Nastyass Honey Badger / youtube ↑

不过这也给它们引来了杀身之祸,因为蜜獾对蜜蜂造成的伤害,蜂农会布下天罗地网抓捕并杀害它们……现在很多地区出台了一项保护平头哥和蜂农的两全措施,就是把蜂箱放置在离地一定距离的地方,这样蜜獾就够不着了,平头哥虽然几乎无所不精,但唯一的弱点是它们无法很好地跳跃。

但这不意味着它们身手平平,恰恰相反,在和猛兽搏斗中,它们还有第二项绝世武艺!平头哥的皮不但堪比“恨天高”,也非常松弛,当猛兽咬住它们背部的时候,它们可以凭借松弛的皮肤和灵活的肌肉构造,拧转身体和脖颈,给对手带来终生难忘的反戈(牙)一击(咬)!

即使被狮子咬在口中,我也不会屈服!丨Lion Mountain TV / youtube ↑

这个时候捕食者只要轻轻一松口,它们就可以伺机落地,但记住!蜜獾着地后并不是逃之夭夭,原则上它也是可以全身而退的,因为它是游泳和爬树高手,但似乎平头哥更愿意拼死抵抗!这时会出现很神奇的一幕:捕食者被猎物追得魂不守舍……

平头哥是治疗巫医

固然爱吃蜂蜜和蜜蜂,但是蜜獾几乎无所不吃,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昆虫、蜘蛛到水果、块根样样都是投其所好!而解剖发现蛇居然占到它们食谱中的1/4!对,可能你也想到了,蜜獾最非比寻常的特征就是不怕毒。

蜜獾大战眼镜蛇!丨The Crazy Nastyass Honey Badger / youtube ↑

要注意,平头哥也不是什么毒都不怕,而是对于蛇类的α神经毒素(α-neurotoxin),有很强的抵抗力。这类毒素多见于眼镜蛇科(Elapidae),α神经毒素能结合在神经的乙酰[xiān]胆碱受体(cholinergic receptor)之上,让它们无法接受乙酰胆碱分子。乙酰胆碱是在神经之间、神经与肌肉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递质。中毒之后,受体无法接受神经递质,神经就会发生“断网”,使动物肌肉麻痹,无法呼吸。但是蜜獾的乙酰胆碱受体上,有特殊的氨基酸,从而使毒素无法结合。

普通动物和蜜獾乙酰胆碱受体的区别示意图,可见蜜獾的受体不会与毒素结合。丨树树 ↑

2011年,一部名为《天不怕地不怕的疯狂蜜獾》(The Crazy Nastyass Honey Badger)的视频在网上走红,它剪辑了国家地理纪录片里关于蜜獾的片段:蜜獾与眼镜蛇搏斗,身中蛇毒,昏迷了一阵,居然苏醒过来。“平头哥吃蛇如吃辣条”自此一战成名,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另外,和偷袭蜂巢时一样,蜜獾厚实的皮肤也可能起到了保护作用,让蛇很难咬透它的皮肤注毒。可以说它们是动物界不可多得的抗毒高手!

被蛇咬后昏迷又醒过来的蜜獾。丨The Crazy Nastyass Honey Badger / youtube ↑

顺便一提,一些种类的獴,例如印度灰獴(Herpestes edwardsi),也是“跟毒蛇叫板”的老手,它们独立进化出了类似的抵抗神经毒素能力。

平头哥是放毒术士

黑白相间的平头哥不仅配色像臭鼬,也会和臭鼬一样使出臭弹攻击!在它们尾部有一个臭腺,在遇到麻烦时它们可以排出恶臭液体作为武器。但是臭弹的主要作用是标记领地而非战斗魔法,平头哥也不会像臭鼬那样向空中喷射。平头哥是独行侠,除了交配时间它们很少两两相聚,妈妈(平头嫂?)会独自带大小平头,臭气不仅能警示同类,也能用来保护自己的孩子。这个毒弹的气味颇似腐烂物体,让同类或对手记忆深刻。

平头哥是敏锐猎人

平头哥有着远超出体型比例的巨大前爪,它们是敏锐的猎人,能挖出一切被它觉察到的食物。在地面,在树上,甚至在白蚁巢上,都可以看到蜜獾努力翻找挖刨,宛若“魔怔”的身影。这双巨爪另一大作用是打造地道,它们可在短时间内挖出一个完全容下自己的洞穴。

努力挖洞。丨The Crazy Nastyass Honey Badger / youtube ↑

这么会挖洞穴的主,在做窝方面却很懒,它们经常侵占土豚(Orycteropus afer)、狐狸、獴、兔子等的洞穴,就像恶霸流氓一样,看中哪个直接抢哪个。不知平头哥是否会为此脸红?

猎人职业少不了帮忙的宠物宝宝,一直有传说,黑喉响蜜䴕[li](Indicator indicator)找到蜜蜂巢的时候,会发出响声把平头哥吸引过来,在平头哥大快朵颐之后自己也可以吃到蜂蜡。

黑喉响蜜䴕。丨Francesco Veronesi / Wikimedia Commons ↑

黑喉响蜜䴕确实能消化蜂蜡,而且它会跟非洲原住民合作,带领人寻找蜜蜂巢,在人采完蜂蜜后享受蜂蜡。人们还会发出特殊的声音来招引它。不过蜜獾和响蜜䴕的合作未必是真的,现在有实验表明,把响蜜䴕的叫声播放给平头哥,它们无动于衷……不过也可能是平头哥平日里食物并不匮乏,对人们的“勾引”不为所动,也许在它们看来,自己主动出击的捕猎收益更大!

技能和传说还远不止此

在印度,“平头哥是食尸鬼”,印度人相信,蜜獾会挖掘甚至啃食刚刚下葬的尸体。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从其天性来看,也不乏这样的可能性。在南非,“平头哥是利牙兽”,有多次观察表明,它们可以轻松咬开陆龟龟壳,特别是南非的星丛龟(Psammobates属)。

在动物园,“平头哥是越狱王”。如果你以为平头哥仅仅是憨头憨脑的愣头青,那就大错特错了,它们在逃离动物园时表现出超群的智力。这些家伙不善于跳跃,但它们会借助能找到的一切东西攀爬墙壁,从笤帚、木棍到泥土、石头。平头哥的“越狱”被监控拍摄下来后让人忍俊不禁,但也不得不感叹它们的卓越智能!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用笤帚做梯子的平头哥!丨BBC / youtube ↑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平头哥是小猎豹的榜样”,出生不久的小猎豹背上有一道白毛,远远看去和平头哥惟妙惟肖,虽然并不是所有生物都惧怕平头哥,但多少能让小猎豹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小猎豹的白色“莫西干”毛发,模拟蜜獾的“平头”。丨px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