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妈妈在中国的困惑 中国孩子为什么缺乏独立性

“老外”的诧异

前几日我的美国朋友德蕾莎因为探亲回美国,专程到了我们家和我们叙旧。她在中国做管理顾问咨询,自从八十年代开始,便一直住在北京。

德蕾莎领养了一个中国孩子,名叫凯莉,这次一起带了来,于是我们讲到了育儿的问题。她说一次小凯莉起床后折被子,保姆看到后马上过去抢过来,边折边说,“你人小,折腾半天也折不好,我来折,三两下就好了,干脆利落!”德蕾莎知道后坚持说不行,“小孩哪怕是花二十分钟折好,那也是她自己的劳动,再说她也没什么事,就让她花这二十分钟时间,她完成之后,也会很有成就感,这多好呢?”

在后来的谈话中,她说到她的一个北京熟人,儿子要结婚,本来自己有房子,但是觉得父母的房子更好一点,于是让老两口把房子让出来,供他们结婚。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已经改喝咖啡为喝茶的德蕾莎一听有这种事情,目瞪口呆:“这开什么玩笑,这人都是成年人了,有什么理由让父母给自己房子?”但这种事情,在中国实在太普遍了,恐怕只有这些“老外”才觉得不对劲。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把她说的两件事情联系到了一起。小时候,家长给小孩子折被子成习惯了,长大了,帮他们找工作、给他们买房子,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这样的例子一多,时间一久,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啃老,你情我愿?

曾看过深圳电视台一期主题为“啃老”的节目,观众里一边是老人,一边是年轻的学生,近似于一边是“被啃族”,一边是“啃人族”。奇怪的是,当主持人问起“啃老”这个问题时,两边的反应却出奇一致,被啃的觉得该被啃,而啃人的也觉得理所当然,周瑜黄盖,愿打愿挨,剩下中间几个持异议的嘉宾莫名尴尬。

愿打愿挨,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就好比教一个人开车,还不如天天开车送他去他要去的地方简单。许多家长,包括我自己,未必不知让孩子独立自强的重要性,却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培养这种独立精神。

德蕾莎告诉我,即便我们疼爱孩子,但教育就得讲究原则。在养育孩子的阶段,大家常常为了省事,把应该由小孩独立二十分钟完成的事情,自己四分钟完成了,甚至事事为其代劳,表面看来,父母“牺牲”最大,其实有苦劳没功劳,甚至是一种“不教”之过:因为我们不肯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孩子独立成长的能力。

几年前“虎妈”蔡美儿很火,随后《纽约时报》的专栏作者大卫布鲁克斯公开和她唱起了反调,他的论点很有意思,他认为,“虎妈式”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溺爱,即用严厉的计划式教育保护着孩子们,不让她们去从事更有挑战的活动。

我颇为认同此人的观点。我们一般只看到美国小孩童年的幸福,却忽略了他们小时候在品格上的各种锤炼,比如他们去参加球赛,他们会在这中间学着庆贺赢球,也会学着接受输掉的比赛,如何对付糟糕的队友,如何在一个挺差的团队里,学习做到自己的最佳。

停止溺爱

我们中国家庭的小孩,一般都重视学习,能把数学乘法表铭记于心,能对唐诗宋词背诵如流,也能把钢琴弹得呱呱叫……这些事情并不难学,一来,很多是死的东西,二来家长已经把这些东西都外包给了学校和辅导班,自己不需要操多大心了。

然而学校很少会教孩子独立处事,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教学过程,因为它需要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训练。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问题,有时候我们甚至连问题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毕竟大家都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孩子小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教,或者不愿意花时间去教,等孩子大了,啃老,你能怪他们吗?因为他已将索求视作天经地义,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德蕾莎说的其实是一个道理,人年轻的时候,哪怕多花一点时间,自立地把人生经营好,辛苦是辛苦一点,但当一切都是自己亲手造就时,那种自豪和自尊,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的。

请不要误以为这是对我们各自父母的指责和道德品判。我是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在说这些话,本文的阅读对象,是现在“在职”的、“孺子可教”的中青年父母。我这么写,也是自我反省,上面说的毛病我也有,我有时候也为了省事而代劳。自己作为一个父亲,我做得也大有欠缺,问题是即便是我失职,小孩也没法让我换内阁,让我下台。这对他们是何等不公,对于我们自己,又是何等大的责任呢?

马立明:每代人都在伤害下一代

最近,我帮一位准备毕业的小师弟安排实习,去向是某个著名报社的经营部门。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恰好是我的一个本科同学老A,按理说这是个挺顺当的事情,然而前几天与老A吃饭,他向我投诉这师弟有多不靠谱。小师弟的罪名包括:没有积极地为办公室打水、没有给部门的人订餐、不愿加班等。最后老A以一句话总结,“现在的大学生真的比不上从前。”

老A的记性显然不如我。我还记得11年前的一幕。我们是大学扩招的第一届,在求职大潮中寻觅饭碗。这位老A求职时遭到一个用人单位的鄙视,那个人事主管在面试结束后悄悄回头跟同事嘀咕了一句话,让老A大为光火,回宿舍后说了一个晚上。那句话就是,“现在的大学生真的比不上从前。”

这句话,当年刺伤过老A脆弱的自尊,今天又从他嘴巴里说出来,应该说是一种讽刺。

恰好这段时间,又有相似的言论见报。在全国两会上,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说,现在大学毕业生的水平难以令人满意。中科院院士崔向群更是指出,“总的感觉,毕业生质量在下滑。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这句话我认为逻辑上极大问题。)尽管两位代表发言的初衷是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但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我感觉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偏见,已经成为“观念暴力”了。

思维一旦成为定势,嘲讽就接踵而来。一旦有什么与大学生相关的负面新闻,都会被“黑出翔来”。似乎每个人都能从舆论狂欢中找到优越感。

谁是这种“观念暴力”的始作俑者?谁在一再地“黑”大学生?

答案很明确:在职人士。比如用人单位的领导及年长的同事、高校老师、媒体从业者等。他们在社会上混出了点名堂,便居高临下地评价大学生。长辈看晚辈,百般不顺眼。因为价值观不同,评价体系也不同。老一辈的评价体系就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以“当年我怎么样做的”为标准评价年轻人。如果别人达不到当初自己的水准,就会被认为“今不如昔”。至于人家身上的优点呢?直接就被无视了。

老A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认为自己当年打了水,加了班,就应该以此来衡量后生。我跟老A说,“从硬件上说,这个小师弟比刚毕业的你强出不少。”老A很愕然,后来想想也是。这个攻读了双学位的小师弟,明显可以“秒杀”老A。但老A毕竟是前辈,也算事业有成,掌握了话语权,具备了评价别人的底气,尤其可以挑别人的刺,比如说没打水。这种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强权,硬是拿着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审视别人。你只会看到别人比不上你的部分,却看不到别人比你优秀的部分。说到底,不是孩子们不优秀,而是进入了一种思维的保守主义,变得狭窄、闭塞,不够宽容。

我跟老A讲到一个例子。一位85后的大学毕业生,进杂志社的时候写稿百般不靠谱,多次被领导批评,最后混不下去了只好走人。后来,她换了多个单位,但一直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最后获得了自己的成功——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畅销书作家。而之前那本杂志,已经约不到她的稿件了。她行,还是不行?在杂志社领导的评价体系中,她是完败的,是大学生素质“今不如昔”的一个例证;但在社会评价体系中,她又是成功的,她的作品很受欢迎,拥有自己的粉丝群,获得了数倍于当年在杂志社的收入。这说明,标准不同,成败就有所不同。由于标准过于保守,很多个性化的人才并没有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人故意强化这种论调。一些在职人员“需要”这种观点,以获得“有利身位”,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为自己的正式编制、高收入等找到合适的借口。这些人,哪怕自己从未上过大学,都会不断宣称自己比现在的大学生强。比如崔院士那一句,“研究生不如从前的中专生”,必然让很多人心花怒放。越是诋毁大学生,他们就越能安心守住饭碗。这种情况难以过多指责,因为现实是很残酷的,总有一部分人千方百计阻碍别人来瓜分他们的蛋糕。

大学生是这种论断的受害者,尤其是那些水平不亚于前辈、甚至更优秀的精英学子,必须要承受这种观念暴力,并为其造成的恶劣后果买单。后果之一,就业更难。在“大学生水平太差”的语境下,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似乎就变得顺理成章——不是用人单位的问题,而是你自己的问题。后果之二,打击了一代大学生。大学毕业生毕竟阅历浅,看不清这论调后的逻辑,不少人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失去了自我认同感,一代人暮气沉沉。《人民日报》的评论员兄弟不是说年轻人暮气沉沉吗?如此被“黑”,能不暮气沉沉吗?比如那位小师弟,虽然成绩优秀,却被贴上了“还不如当年的中专生”的标签,能不郁闷吗?

最后,我跟老A较一次真,终极问题是:大学生是不是真的一代不如一代?

这问题其实无法回答。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一代都有自己的英雄。硬要比较,必然是关公战秦琼。你拿扩招来说事,说大学生录取比例高了,生源比以前差了,所以毕业生水平就低了,可这有必然性吗?你拿高校腐败来说事,说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硕士,难道学生们就没有好好学习了吗?你拿游戏、韩剧来说事,难道老牌大学生就不娱乐了吗?你说现在有些大学生无心向学,那以前就没有吗?……

时代的变化,显然没有纳入考虑的范围: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接触新知识的途径更多;学科发展更成熟,他们的研究领域更细更具体;出版业大繁荣,多位国外著名学者的书被引进大陆,他们的阅读面更广;全球化时代,他们不少人有国外交流经验,掌握两门外语的不在少数……时代在进步,大学生水平也在提高。在求职大军中,拥有两个学历、掌握两门外语、在著名公司实习过的孩子不在少数,能说他们不优秀吗?

要真的说有些什么不同,是机会少了。老牌大学生,尤其是77级、78级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不得否认他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有足够的空间大展拳脚,不少人都在年纪轻轻时被委以重任。当然,这种机会与特殊的时代有关,之后也很难再重演。但是,当今的孩子绝不是一无是处,只要有机会,照样可以闪光。

总之,给新一代大学生“平反”是必须的——为他们正名,让他们挺起胸膛,重获自信。尽管没有赶上最好的时代,但也不能失去自信。他们必然有属于自己的时代。不要一再拿“扩招”怀疑他们的水平,这种主观臆断的话语,没有任何价值。它不仅伤害了一代年轻人的尊严,也展示了我们这些前辈的粗暴与狭窄。别把对他人的伤害,变成自己的秘密派对。

最后,我跟老A说,别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老A敬了我一杯酒,点点头说:“变化真大。”

不是所有外国人都一样,同样道理不是所有中国人都一样。

因为从小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不一样,中国孩子小时候忙的是兴趣班和培训班,而国外孩子从小忙的是各种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