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不光要有爱,还要有管教

和其他妈妈交流的多了,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要在孩子的早期,给孩子爱和自由,但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困惑:怎么给?有没有度?没错,在我们对"自由"和"人权"的界定越来越泛化的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确实要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爱是否存在误区。

想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仅仅给 予爱是不够的,过度的,没有边界的爱反而会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不知道大家见过喝了咖啡的小猴子没有?我见过,异常兴奋,东冲西撞,像发疯了一样。我想没 有哪一位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像喝多了咖啡的小猴子一样,行为没有任何的边界。是的,爱要有一定的约束。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的行为,给孩子设定界限,建立 良好的规则意识,孩子才能知道哪些行为是被他人和社会认可的,哪些是会给别人带去困扰,或让别人感觉不舒服的,也因此才能学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这样的 孩子懂得如何与人交往让自己舒服,别人也感觉舒服,能表达自己的感受,又能照顾到别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自然会在同伴中成为权威宝宝。但是,虎妈式的教育 方式,对孩子严格要求,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自然也未必能收获幸福、快乐的孩子。这从虎妈的著作里已经能很清楚地得出这个结论,她培养的两个孩子在技能上 可以说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是二女儿最终放弃弹小提琴,这就导致了另一个极端。

所以,像杜布森博士在《勇于管教》一书中所说的:教育孩子是管教与爱的平衡,就像《圣经》中的律法和恩典一样。这是根基,所有教育的方式、方法和行为都扎根于此。

在爱中管教孩子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的事情,工作、生 活的压力很多时候让大人心中积压有太多的情绪,看到孩子不好的行为时,第一感觉便是发火,冲着孩子大喊大叫,更有甚者对着孩子拳打脚踢。所以,管教与爱的 平衡,首先要求大人要能选择在自己平心静气的时候,可以公正、客观地看待孩子的行为,免于把大人心中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胡乱冲着孩子发泄情绪,甚至动 手打孩子,也许能起到一时的震慑作用,长远来看却不会起到好的管教效果,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而无所适从。

其次,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要温和而具体地陈述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而 不是劈头盖脸骂孩子一通。温和的态度能让孩子明白错误的是行为,需要改变的是他的行为,我们依然是爱他的,并非针对他自身。一味的批判、嘲笑、指责只会让 孩子本能地采取自我保护的方式将自己封闭起来,撒谎或是躲避。

第三,在管教孩子前就应该和孩子约定好,做出不好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后 果。这个后果一种是行为自然会产生的不良结果,而非父母的惩罚,如赖床就要承受迟到后会面临的责任等。一种是提前与孩子沟通好的后果,如没有收拾自己的玩 具就不可以玩下一个环节的游戏等。这种后果一旦与孩子制定好后,就要坚定的执行,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明确的规则与界限。

最后,管教的宗旨是对孩子的爱。无论孩子做了什么不好的行为,坚定地执行规则之后要抚爱孩子,告诉他我们是爱他的。我们尊重、关爱、支持的态度会让孩子懂得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别人。

在具体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当下,我们如何更好的做到在爱中管教,也许每一个妈妈都有自己独到的实践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