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喝酒撸串大保健,直男到底该有怎样的消费价值观?

还有大半个月就要过年了,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过年必须要回家,此时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到底怎么才能衣锦还乡?」

尤其是出入CBD高级写字楼的各位Tony,Mary,James,Sophia,又要翻山越岭,火车换驴车的回到县城,变回王大柱子,三铁棍子,嗑着朴实的瓜子,坐在炕头打着麻将:

前两天,康总分享给我一份过年回家如何装有钱的指南,看完以后竟然无法反驳,简单列两条,请各位扶稳坐好,以下内容可能引起身体局部不适:

一下火车或者飞机就要有种衣锦还乡感,「皮鞋擦亮,换上正装,戴上最闪亮的眼镜,佩戴上一克拉的梦想」,这种气质最符合现在的你,切忌运动装,拒绝大LOGO这种公认的山炮标志:

跟亲戚吃饭时多聊聊车和房子,但千万别碰烂大街的所谓豪车,因为村里人都能买得起。一定提前查几个低调的高端车款,可以打个小抄在回家的硬座上背背,排量,配置都记清楚,必要时淡淡的说出来,务必云淡风轻:

股市才是春节最该聊的话题,聊聊自己前半年如何大胆操作,参与恶意做空,后半年如何力挽狂澜,准确洞察降息降准的信号,顺带一本正经地评论下近期的两次熔断现象,同时点上一支烟,注意,一定要用知名酒店顺出来的火柴点燃:

对国产电视剧一定要保持冷漠的态度,说什么都是没听过没兴趣,必要时斥之为垃圾。国外有两部「Game of Thrones」和「Boardwalk Empire」还不错,县里的扛把子问你是啥,只用淡淡地告诉他:国外的「东周列国志」和「水浒传」,立马让在场所有人向你投来敬佩的目光。

这些土办法确实能让你在亲戚面前不丢分,但实在是有点蠢,你是有他妈多不自信?

首先要明确,有「钱」与否能给你带来的改变,更多反映在气质是否自信上,一个习惯有钱的人总能在举手投足之间让人感觉到与众不同,而不是一心想着如何去装。

比如我早年有一个朋友,穿衣服特别喜欢跟热点,省吃俭用坚持购买淘宝热卖款式,用「韩版小西装」「英伦商务休闲」之类的关键词来回搜,但穿出门后一抬手全是线头,一提裤子露出带破洞的袜子,面料和质量看起来就像个发廊小哥。

换言之,他想通过穿衣服很「潮」这件事获得别人的认可,但急功近利只会让人觉得整个人完全不入流,这就是典型「不自信」的表现。

除了急功近利,还有一种典型的「不自信」是过分节约。

吃的省,用的省,家里的东西能用就绝对不扔掉,一个破瓶子洗干净了放着但从没用过,家里被垃圾塞的满满当当。剩菜剩饭从不倒,做一顿饭能吃三四天,连煮多的粉丝都要拿在太阳下风干下次再吃,最终病倒在医院,付出一笔巨额医疗费就舒服了。

很多人也不是没钱,只是潜意识里觉得钱是省出来的,其实吃顿好的才能花几毛钱?要知道节约的同时,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有所付出,无论是未来的潜在风险还是时间成本。这种自己制造的「苦」还无形中降低了生活的品质,越来越无法跳出「不自信」的死循环。

要解决这些问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尤为重要,而一个正确的消费观本身应该有助于自我提升,让整个人变得越来越好,用一个经济学词汇来说就是「效用最大化」。

在我看来,一个政治正确的消费观应该紧紧围绕以下两个基本点展开分析:

适应自身收入情况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年龄、收入、家庭状况、社会资源、教育背景、兴趣偏好、职业规划这几个维度上做客观分析,看清楚自己的短板,条件不好的没什么好自卑,你现在没钱不代表一辈子没钱,确定好发展方向,然后坚信总有一天自己能成窜天猴。

有助于未来长期发展

死命往自己身上投资,最好每次花钱都能让未来的自己变得更好,吃饭睡觉是为了能活的更久,穿衣理发是为了更自信提气,音乐电影是为了提高审美和品位,约会饭局是为了拓展社交圈子,兴趣培训是为了自身增值。减少非必要支出,少去大保健。

明确这两点以后,养成消费观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实际操作:

1、养成记账的习惯

记账有两大好处,第一是量化的记录能先让你明白自己的经济情况,包括收入情况和花销的方向。避免还没到发工资的日子,又只能光着腚出门,根本不知道「钱都去哪里了?」

第二个好处是能让你明确知道哪里才值得花钱,把钱花在重要的地方,保证现金流为正。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也不要,白送也会损耗你的时间成本,青春本来就转眼流逝,不要在不值得的东西上浪费时间。

但要特别注意,记账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过于关注细节的得失反而容易变的「患得患失」,得不偿失。所以要抓大放小,避免猥琐小气,该花的钱千万不能省,如有以下症状可能需要及时就医:

「喜欢我送你的礼物么?」两分钟后,「你怎么不问问我多少钱?」

「怎么这回又是我付钱?上回不就是我给的么?」

和哥们喝酒看见有人付钱就缩,连AA都不想。

最穷凶恶极の罪大恶极:开房不掏钱,女孩掏。

2、钱是花出来的,只有花掉的钱才能有价值

不要太计较一开始的打水漂,买错东西的经历我们都有,眼里只有沉没成本只会给自己带来困扰。关键在于总结为什么钱花了没得到预期价值,分析问题在哪,准备收手?还是下次再干一炮试试?

不管钱花在哪,躺在银行里只是一堆数字,过几年算上贬值还剩下多少!你说是不是傻!?钱花出去才有价值,还能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

掏出二百在微信里散个红包,满屏幕的人都在说:「谢谢老板!」,伴随着很多啪啪啪的跪地表情。

在现实生活拣出二百塞给别人,一定会听到「你特么干嘛呢?瞧不起人咋地?」

作为朝阳区浴霸,康总掏出二百塞给别人,都会听到:「老板晚上好!男宾一位,毛巾手牌拿好!」

同样数额的钱在不同地方换来的价值完全不同,可以在不同的角度提升自我价值:

去看一场电影或者话剧,缓解下KPI压榨下的内心,无形中提高审美品位。

去小酒馆或Live House听一场音乐,感受平静或躁动,以及另一群人的世界。

和好久不见的哥们好好喝一场,再功利的人也需要在人际上投资,更何况年轻时陪你喝酒撒混的哥们,一定是一辈子的财富。

添置两件衣服,穿上让自己更自信,尤其是贴身的衣服,务必选择好的面料和剪裁,可能看起来平淡无奇,只有自己才能感受到品质带来的提升。

和姑娘正儿八经约个会,哪怕兜里只有1000块钱也要全花到心爱的人身上,胜过将来给她买套房。

报个班学个技能、培养一项兴趣能学点新姿势,也是最有效的提升方式,还是那句话,当不知道钱该花在哪里的时候,死命往自己身上投资,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朋友口中最有趣的人,每个人都喜欢跟你做朋友。

3、买自己买得起最贵的东西

如果真是自己需要的东西,一定要买最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二分货,一块钱三分货」,价格相对高的东西一定有贵的原因,也帮你节省了挑选的时间成本。

本来生活工作的节奏就越来越快,如果身边的房、车、各类用品不耐操,你必须消耗成倍的精力为小便宜埋单。

举个例子,一部操作便捷、质量硬炸天际的手机,至少能让你保持安心使用2年,比起不到一年就要换的低端手机实际上要划算得多。

而且数据安全性、操作体验都会让你生活工作更有效,腾出精力的你能去加班改需求,能多约个姑娘,能多看一场电影,能和康总一样当浴霸,从此告别性冷淡。

所谓的「抱着穷人思维让人越穷」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越钻钱眼里,就更容易生生把自己的路堵死。如果有一天搬家的时候,你整理出自己少而精的东西,发现每一件都不可或缺,相信我,成就感一定能从天灵盖喷到天花板。

关于奢侈品这种东西,其实因为实用价值低于价格所以才叫奢侈品,并不主张盲目选择,更希望关注本身的价值,但如果偶尔一件奢侈品能让你感到愉快,那就算花了大价钱,也算值得。

古人云 钱是王八蛋 只有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 存起来的以后不知道是谁的

还不如搞一双好点的鞋子出去策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