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还是可以快乐的,就在你一念之间

今天讨论一个概念,叫应用音乐教育。

学乐器最可悲的莫过于,老师和家长投入了非常大的心血,孩子考过八级之后,这辈子再也不碰这个东西。

为了交差所学,孩子感受不到音乐之美,有的只是被掌控的厌恶。

学乐器最终要体现什么?是当作一种娱乐?还是追求?是想作为从业的目标?还是作为修养的一种提升手段?这些问题都要在学习之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如果打算培养孩子走专业,必须和孩子沟通商量学习计划,专业训练的难度大的多,对孩子的精神和身体也是一种考验,家长也要付出的更多。进入专业跑道之前,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

我的孩子一次音乐会结束后,有幸遇到演奏家本人,好奇的问人家每天练琴多久,得到的回答是8-12个小时,孩子都傻了,彼时她不过每天练习15分钟。

有时为了考试,花很多时间学习奏鸣曲,但因为这些奏鸣曲远离生活,学了用不上,不考试、不考级很快就会忘记。而且考级曲目,需要依靠大量的机械练习,一首曲子弹几个月,需要每一个细节慢慢扣,趋近完美,最后可能连家长都不愿意听了。

我们大多数人,从站得稳,到走,到跑,到跳,有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但要到舞台上表演舞蹈,需要更系统的严苛训练。不想成为一个舞者,难道就不能自如地走路和跑跳了吗?

音乐演奏人才毕竟是少数,精英音乐教育不适合多数人。我们应该转变思维,放过我们的孩子,考虑一下把学音乐当作一种娱乐、放松解压的方式,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学习,主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艺术修养;音乐是一门特别的语言,要能听懂,感受到其中的美妙和乐趣,需要系统的学习,但不必成为专家。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陪练家长也会发现,最终能转化为学习动力的还是自身对音乐的喜爱 - 比如小牛姐姐自发练了一个月的葫芦娃,明显葫芦娃比莫扎特有趣多了。

四五岁的小朋友,每次练琴,一首曲子反复弹奏的次数会控制在3-5次。每次练琴或上课时间不超过30分钟。很多的老师都强调,有效的每天坚持10分钟,强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次枯坐1小时,心思完全不在琴上,有这个功夫干点什么别的不好。

淡化技能训练,提升音乐的鉴赏修养,多听听曲子背后的社会人文,平时阅读一些作曲家,演奏家的故事,一首曲子能弹奏完整就可以了。就像中央音乐学院王院长所说:“一定在学习艺术的同时,要把人文知识和你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我们实际是对艺术的主观认识包括了我们对生活和对社会观察之后的积累和沉淀,才表达的我们的主观意识。”

回想一下,陪练的时候会不会过于执着技术而忘记了孩子的情感,忘记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产物。一味地追寻“成功教育”,以成为郎朗、李云迪为目标,总是想搞大事情,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一定要培养出一个艺术家不可,却忽略孩子的快乐感受。

成功固然重要,但却不能代替快乐。让孩子从小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比成功更重要。

如果孩子将来的理想不是成为一个钢琴家,手型完全可以是自己的,怎么方便怎么弹,不一定非要“握鸡蛋”,艺术的核心是表达自我,通过作者和欣赏者之间产生共鸣来传达情感思想。

学习艺术是对我们的生理上有要求。但条件并不是绝对的,更多的成功来自于勤学苦练。能支撑这个勤学苦练的基础,是对这件事情的热情。

HYNUR}{$JU$%O_S)FGLPKG7.jpg

刘伟:对于我来说,生命中不能没有空气,水和音乐。

![JG1RAMU2S279~U`(Z9Y9_I.jpg|525x430
Nicholas McCarthy:单手钢琴演奏家

Scriabin Etude Op 8 No.12
英国教育体系小学的音乐课,除了会结合历史文化教授音乐知识,唱歌跳舞排剧之外,还会选择性的给孩子分配不同的乐器带回家练习。

可以选择的还包括社区音乐学校,当地慈善机构的音乐培训课程等。

以下大曼城地区的一些机构可以参考,看看您孩子的学校是否有在其中。
https://www.mfsf.org.uk/
https://www.oneeducation.co.uk/
http://gmmusichub.co.uk/
https://traffordmusicservice.co.uk/
乐器不仅仅是考试工具,也不仅仅是个别人的舞台表演工具。喜欢你的乐器应该把它作为学习工具、教学工具、娱乐工具和生活伴侣。

世上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如果家长愿意让孩子接受应用音乐教育,那么,一段时间后,请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与专业考级的孩子相比较。

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让不可能成为专才的学生们回到现实中来,快乐学音乐,学了就会用比什么都重要。

微信图片_201912201957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