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学什么?zt

二十年前,留学之潮方兴,许多人把出国作为唯一目的,只要能出去,管他学什么

。那时国人富有的标准是“万元户”,有幸达标者倾其所有,还不够支付往返旅费(机票

打折之说当时闻所未闻),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自己承担留学费用。向国外学校申请留学

者无不要求全额奖学金外加国际旅费,因此在申请时着重分析对方的哪些专业可能对中国

人感兴趣,继而曲意逢迎,务求达到获得资助的目的。在那种情况下,许多学子难免身不

由己地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方向。



现在的留学生以自费为主,确定专业方向实际上与选购商品无异,尽可以从容选择,

务必达到物有所值且适合自己的目的。然而,笔者耳闻目睹选错了方向的人依然不在少数

,实在令人扼腕!



注重自身特点避免追逐热门



时下在国内最热门的专业非MBA莫属,其情形有如70年代末的理论物理,80年代的外

贸,90年代的法律。然而究竟有多少人因为追求热门而真正成材了呢?



我的一位朋友1978年以突出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随后就被李政道博士选中,

作为少数杰出学生直接派往法国名校就读本科。毕业后他又考入美国一所大学,一直读到

取得博士学位,再作为博士后留校数年。90年代初他突然回国,从销售图书做起,几年后

小有积累,又开始开发房地产,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我曾不解地问他,研究了十几年的专

业就这么放弃了不后悔吗?他坦然地回答,正是因为研究了那么长时间,才使他认识到一

个事实:理论物理以人类现有的智力水平和实验手段来说,已经发展到了顶峰,他在这一

行中注定已经无所作为了。本人对理论物理一无所知,对于此公关于这个专业的结论是否

正确无从判断。但他对于自身的认识以及做出的调整,无疑是正确的。起码他在付出了几

乎整个青春之后,有勇气自我否定,重新开始。但这多少也带有几分无奈,大概是由于理

论物理过于高深、过于抽象所致吧。其实绝大多数人在生活道路上是可以不必付出这么大

代价的,在选择专业时完全有可能根据自身特点,做出正确的选择。



笔者所在的投资公司招聘员工,报名者中具有海外MBA学历的为数甚众,与公司的需

求正相符合。可是将每个人的简历稍加研究,十之七八就已经纳入淘汰的范围了。原因无

他,全在于他们都是从本科直接就读MBA,并无任何从事管理的经历,想必对于实际的管

理工作只能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了。正因为如此,国外有些著名学校明确规定,报考MB

A者必须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不能从本科直升。确实,如果没有任何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

,选择MBA就可以说是个错误。国内很多单位录用MBA的标准是,首选本科学习非经济管理

专业,毕业后有至少3年的工作经验,然后才就读MBA的人。



管理工作不可避免地需要与人交流,而有些人的性格特征就是不善于和人打交道,这

样的人恐怕也应慎选就读MBA。我在公司曾面试过一位毕业自英国名校的MBA,此君言辞甚

为木讷而个性相当固执,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中,给所有参与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反复强调自己的学历背景,询问公司准备如何根据他的特长安排职务,待遇如何。其实这

些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取决于面试结果。在没有得到令他满意的答复后,他一出会议室,就

把那份打印了戴着硕士帽的彩色照片的简历,随手丢弃了。不难想象,以这样的性格,即

使在管理岗位上,起码处理人际关系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专业冷热内外有别



现在留学生毕业后回国受到鼓励,留在国外也能得到充分理解,对于留学者而言,自

由选择的空间更大了,但选择的难度同样也增加了,毕业后是准备回国还是留在国外发展

,在选择专业时就必须考虑周全。因为不同专业在国内外的就业机会,差别是很大的。



笔者大学时的一位密友,专业是新闻,毕业后留校教书。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

被欧洲一所大学录取为研究生,学成后留在了欧洲。前几年回国探亲,相谈之下,发现他

现在过得并不如意。原因其实很简单,中国人在欧洲的新闻机构谋求到一份专业工作的机

会简直是微乎其微,于是只有改行,做些自己并不在行的事情。



与之相反,我的另一位也是学新闻的朋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报社当了几年记者,因

其眼光出众,文笔犀利,渐渐受到社会重视,后被一家国际机构选中,与从世界各地遴选

出的优秀报人一起,获得赴美国著名学府深造一年的机会。开课未久,她便感到学校教授

的知识对她这个有经验的记者来说过于肤浅,继续学下去无疑是浪费时间。于是,她向提

供赞助的机构提出,终止在学校的学习,把奖学金交给她,由她自己联系美国有代表性的

新闻机构,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研究其运作模式。获得同意后,她利用一年的时间,先后进

入多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机构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收获颇丰,并借此结交了不少

国外同行。回国后她致力于探索把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理念与管理模式加以运用,历时数年

,倍尝艰辛,几经失败,终于创办出一份在国内财经界形成巨大影响力的刊物。可以想象

,如果她学有所成后留在国外,那么充其量也就是在当地非主流媒体当个能工巧匠而已,

根本不会有什么创造性的机会。



有些在国内相当热门的专业,在国外却恰恰相反,因此准备将来准备到国外发展的学

子,一定要对此有充分的了解。笔者得知,一位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经验的建筑师,可能觉

得发展空间有限吧,移居了美国,并攻读城市规划专业。及至毕业,才发现这一行就职无

门,人家的大小城市早已规划得规规矩矩,根本无需你一个移民来画蛇添足了!这种例子

我时有所闻,似乎特别集中在医生、建筑师以及艺术类国内热门的专业方面。



越人藩篱另辟捷径



笔者大学时的专业是中文,常自嘲凡写中国字的差使――从文学创作、教小孩识字,

以至皓首穷经――都在我的专业范围之内,大有专业不专、身无长技的感慨!然而,一件

发生在外国的事情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看法。《红楼梦》是国人必读的典籍,更不用说学

中文的人了。也许是生性愚钝的缘故,我觉得这部书除了文学手法运用独到,实在读不出

更多的东西了,至于那么多被称为红学家的人何以对一部虚构的作品考证了上百年,更是

百思不得其解。对于这部作品前80回与后40回是曹雪芹一人所著,还是他与高鹗分别写作

的,红学家们也是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可是到了80年代中期,这个旷世难题却在美国被

现代技术轻易破解了。一所大学的学者将该书全部输入计算机,对前后两部分的语言进行

比较,发现作者运用语言的方式完全一样,因而得出结论:该书出自一人之手。自此以后

,作者之争烟消云散,由此可见现代技术的作用。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考古。当学生时,考古专业的同学以“挖坟掘土”自嘲为体力劳动

者。对于文物的鉴定主要依靠经验判断,缺乏科技手段和令人信服的数据支持。曾有过这

样的报道:我国对于古代字画之类文物鉴定的最高权威机构,是一个由7名文史知识丰富

且德高望重的专家组成的小组。一次在对某件文物的真伪进行鉴定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

意见,不得已而投票表决,结果出现了三比三、一票弃权的尴尬局面。而一些价值连城的

瓷器,也常常真伪难辨,权威们各说不一,莫衷一是。每每看了这类报道,不免使人想到

,以现代科技之昌明,不是已经具有了通过对放射性同位素的精确测定来确定文物年代的

技术了吗,难道真会对此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还是由于“隔行如隔山”的传统观念影响

,许多已有的科学技术手段不能得到充分运用所致?不管是哪种情况,正好都说明这个领

域在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与此相反,我国夏商周历史断代的问题,曾经是长久困扰学术界的难题,因而被列为

国家级的研究课题,成立了阵容强大的专家组。在这个组中,自然少不了历史、考古、文

物等方面的权威人士,还包括了若干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等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将旁

征博引的文史知识与现代科技手段紧密结合,最后产生了权威结论。



两相对照,在这些传统上主要依靠权威学者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判断的领域,无疑需要

大大增加科技含量,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不幸的是,国内院校在文史与理工的专业划

分上壁垒森严,虽然培养复合型知识人才的呼声日甚一日,但实际操作中却迄无进展。



在选择留学的专业时,不妨突破国内普遍的思维定势,利用发达国家宽松的专业设置

和先进的实验手段,大胆越人藩篱,将冷门与热门相结合。学成之后无论是否回国,都会

有独到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