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组织的文章zt

组织这个词虽然我们经常使用,但管理学家提出过众多的关于组织的理论,这些理论对组织概念各有其解释。由于各种理论的角度不同,如有的从组织结构方面、有的从组织形态方面、有的从组织行为方面、有的又从组织控制等方面去理解组织,因而对组织概念的解释相差较大。
组织,一般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就是有目的、有系统集合起来,如组织群众,这种组织是管理的一种职能;另―种是名词,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目标建立起来的集体,如工厂、机关、学校、医院,各级政府部门、各个层次的经济实体、各个党派和政治团体等等,这些都是组织。
从名词上说的组织可以按广义和狭义划分。
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有组织的系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和系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在这个定义中包含有生物学中有机体的组织,在西方原义来源于器官(organ),因为器官是自成系统的,如皮下组织、肌肉组织等等出自细胞组成的活组织;动物的群体组织,如一窝蜜蜂就是一个以蜂王为核心、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的群体;还有人的组织等。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本书所要研究的组织是指狭义的组织。
人与社会的联系需要有一种沟通,承担这种沟通任务的中介物就是组织。组织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源于人类的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以原始人打猎为例,由于他们没有什么“先进”器具,又没有猛兽那样的尖牙利爪,所以一个人打猎很难成功。经过多年实践,他们发现集体打猎效果很好,并且发现听从一个人的指挥比乱哄哄地乱打更好,于是就公推一位能干的人当首领,其它的人听他指挥,这就是最原始的组织。由此我们可以归结出这样一个结论:由于个人有所期望,但又无力实现这一期望,往往需要和他人相互依存,相互合作,联合起来,共同行动,创造群体合力。在长期的实践中,使人们有了发展这种合作,增进相互依存关系,并使这种关系科学化、合理化,借以不断提高群体效能的要求和倾向,组织就是人们对于这种要求、倾向的认识和行动的结果。
在当代世界上,人类社会的组织空前发展,其影响已深入到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等各主要的社会生活领域之中。可以说组织对人类生活的渗透已经无所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无不处于这种或那种社会组织之中,如医院、保健站、幼儿园、各类学校、机关、团体、工厂、商店、企业等等,五花八门,无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人们对组织的认识已久,组织的―般涵义是什么呢?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与力量的体系。卡斯特对组织的定义是:一个属于更广泛环境的分系统,并包括怀有目的并为目标奋斗的人们;一个技术分系统――人们使用的知识、技术、装备和设施;一个结构分系统――人们在一起进行整体活动;一个社会心理分系统――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们;一个管理分系统――负责协调各分系统,并计划与控制全面的活动。组织的定义有很多,人们对组织的认识仍处于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随着人类实践的向前发展,人们的认识还会进一步演变和深化,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组织的理解。

[ 编辑者 zs_alan 于日期 07May05 ]

组织的性质

我们了解到组织和系统的普遍的和本质的内容。但研究组织仅仅抓住其普遍的、本质的内容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探入了解组织的性质和组织的构成要素,才能真正具体地理解组织,形成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组织范畴。不解决这些问题,关于组织的其他问题,就无从谈起。
组织的性质是由组织本身所决定的,或者说由组织的构成要素所决定的,组织的性质同时也反映了组织的构成要素,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组织的性质了解组织的构成要素。从人的认识过程来说,也是先了解组织的外在性质,然后才能进一步去研究组织的内在构成要素。
在系统科学研究中,人们从各个方面描述了系统的具体特征,例如整体性、统一性、结构性、功能性、层次性、动态性和目的性等等。其中,是目的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是系统最普遍、最本质的特征。组织也是系统,因此,所有组织,无论是社会组织或生物组织都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和开放性这三个主要特征。
在本节,我们着重考察组织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目的性
一般系统论是把系统的“整体性”作为基础的。贝塔朗菲说:“在严格的形式中,一般系统论具有公理性质,即在‘整体’概念下概括的观点是严格从‘系统’概念及其所适用的公理中演绎出来的。”除了系统的整体性之外,我们会发现系统理论还存在另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系统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中存在的。
物质的存在是哲学的最基本假设,一般的哲学理论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的存在就意味着系统有一定的稳定性。系统的发展变化也是在稳定基础上的发展和变化,然后达到新的稳定。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或达到新的有序状态。任何开放和控制系统都处于内外环境的作用之中,都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干扰。在这种情况下,系统要具有确定的性质和功能,系统要保持其整体性,就必须具有能抵抗干扰的稳定性,否则系统便不能长久存在。
归结起来,系统的稳定性的含义大致有以下两类:
第一类:外界温度的、机械的以及各种其它变化,不致对系统的状态发生显著的影响。如系统受热会发生膨胀而变形,但温度降低又会恢复原状。一般的非生命系统都具有这种稳定性。
第二类:系统受到某种干扰而偏离正常状态,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或者系统自动趋向某一状态。此类稳定性含义是我们所要谈论的稳定性,社会组织、人工控制系统、生物系统等这些组织都属于这种稳定的系统。这种稳定系统往往具有自调节、自组织、自适应等系统特性。生命系统的这种稳定性我们也叫做目的性。
是否具有目的性是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的区别。一般地说,物质系统是自然形成的,物质系统的形成和活动是自发的过程,是由客观事物自身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决定的,而社会组织则是人类社会活动为了一定的目标形成的。社会组织的形成和活动过程则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根据人们的意志来进行的。正是在这一点上,使社会组织与物质组织区别开来,也正是在这―点上,使社会组织的系统性与目的性联结了起来。
贝塔朗菲在他创立的一般系统论第一篇经典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一文中,就把目的性问题作为一般系统论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来加以讨论。在贝塔朗菲那里,目的性又被称作等终极性,也被译作果决性。贝塔朗菲认为,作为绝大多数无生命系统与生命系统的基本对立的目的性,是与系统的开放性相联系的,开放系统才有异因同果或等终极性。
人类社会的组织与作为自然客体的物质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目的性,后者只是自然的存在,无目的性可言。那么,为什么组织具有目的性呢?换言之,稳定的机制是什么呢?围绕目的性这样的中心观点,维纳于1948年正式发表了《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维纳认为,一切有生命的系统与无生命(机械)的系统都是信息系统,一切有生命的系统与无生命的系统都是反馈系统。他从系统功能的意义上消除了非生命系统与生命系统之间的壁障,而揭示了它们之间某些共同的规律。进而,维纳和罗森勃吕特等人得出了“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需要负反馈的行为”这样一个重要结论。他们认为负反馈就是系统稳定的机制,一个组织系统之所以能够受到干扰后能迅速排除偏差恢复恒定的能力,关键在于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系统必须有一种装置来测量受干扰的变量和维持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恒值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称别称为目标差,然后由目标差来控制效应器,只要效应器的作用能使目标差逐步缩小,那么系统变量在受干扰后能依靠这种调节机制自动恢复到目标值,以保持控制系统中各种变量的稳定。
《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是一部奠基性的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控制论这一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这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控制论是研究生物系统和非生物系统内部通讯、控制和调整的一门科学,控制论的控制系统是指能够形成目的性的系统。所谓目的性,即系统有某种特定的明确的目标,系统的一切运动和行为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谓控制系统,即为了一定的目的可以控制而构成的系统叫做控制系统。在控制作用的影响下,控制系统能改变自己的运动和进入各种状态,使系统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展开。控制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控制系统包括生物系统、人工系统、社会系统等,我们所研究的组织就是一种控制系统。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出有目的的机器,如机器人、自动机、遥控装置、自动寻找目标的水雷、洲际导弹等人工装置就是有目的的控制系统。
控制的目的有两种:一是保持系统原有的状态使其不发生偏离;二是引导系统的状态达到某种预期的新状态。对一个系统的控制,就是驱动此系统使有效地达到预定的目的。如细胞的生活,有机体的发育成长,动物的行为、心脏活动的调节,肌肉运动的控制、汽车的驾驶,所有这些过程都包含着一定的控制因素。控制是和目的性直接相关的,没有目的,就谈不上控制;同样,没有控制,也就达不到目的。
组织是一种控制系统,人类建立的各种社会系统的目标是为了组织、协调人类自己的活动。在多层次的大组织中,大系统有总的目标,各子系统除了服从总目标,为总目标服务外,常常还有自己的分目标。如一个国家是一个大系统,它的目标是为了维护本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社会生产力,使自己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个省、市、行政区是国家的子系统,它们有自己的分目标,是求得本省市、本地区的经济和建设的高速发展,它们要根据自己在地理位置上、天然资源上和历史上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它们的分目标不但不能损害或妨碍国家的总目标,而且要为国家的总目标尽量做出贡献。整体性
在系统和组织研究中,人们从各个方面描述了系统的具体特征,在系统的特性中,整体性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下面我们着重考察系统的整体性,从而全面地了解系统。
人类对整体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古代哲学家们早已对整体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国古代朴素的整体观念强调的是整体、和谐和协调,《淮南子•精神》中所言“夫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便体现了这一观念。在古代希腊,许多哲学家也探讨过事物的整体性。德谟克利特则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事物就是由没有性质差别,只有形状、大小和排列方式不同的原子组合的整体,它在无限的虚空中互相碰接,互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世界上的万物。亚里士多德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对整体性作了较为深刻的阐述,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命题,实际上已初步揭示了系统的整体性特征,被现代一些学者视为系统整体观念的最早的萌芽。
自从一般系统论创立以来,系统的整体性便作为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被提了出来。贝塔朗菲就说:“一般系统论是关于‘整体’的一般科学。”
整体性是指系统作为整体,它的整体所具有的性质不同于它的要素或组成部分的性质,系统的整体所能达到的功能也不同于它的要素或组成部分的功能,整体与其要素在运动规律上也是不同的。从系统中的要素来看,它们在整体中所表现出的性质与功能,与它们自身在独立存在时所表现出的性质和功能也是不相同的。在系统的特性中,整体性是系统最主要的一般特征,是系统的本质属性。系统之所以是系统,而不是要素或集合,这都是系统的整体性所决定的。
系统的整体性有两层涵义:
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要素和系统不可分割。
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要素是系统的最基本的成分,也就是系统存在的基础,离开了要素就谈不上系统。系统的性质,是由要素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要素,就有什么样的系统。构成系统的各个层次的要素之间并非是互不相干的,而是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着关系。构成系统的要素不但不可能具有系统整体的性能,而且离开系统整体,其本身所固有的性能也会消失。
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就是指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如果把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割开了,系统也就无法存在了。例如一架机器作为一个系统,也在于它是一个由各个部件紧密联系而成的整体,若把各零部件拆开存放,则这架机器也就无法再存在。作为某一社会组织系统也是如此,它的整体性在于各组织成员之间的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如果各成员独自行事,互不联系,则其作为社会组织系统也就只能是形存实亡或干脆宣布解散了。存在于整体中的部分,不论该部分是否能作为相对独立的部分,都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出它具有部分的意义,一旦离开了整体,这个部分就失去了整体的部分的意义。
二、系统是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要素的功能之和,系统整体具有不同于各组成要素的新的功能和属性。
系统是由各要素按一定结构组织起来的整体,但是系统又不等于各要素的简单相加。要素一旦被有机地组织起来,就不再作为单个要素而存在,它们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获得了各个孤立要素所不具备的新的性质和新功能。作为系统的某一要素,当它与其它系统相互作用时,并不是代表孤立的要素本身,而是作为整体的要素与环境发生作用,系统中要素之间是由于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这就使得系统具有了整体性。对于线性相互作用,部分(要素)可以在不影响整体的性质的情况下从整体之中分离出来,整体的相互作用可以看作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的简单迭加,也就是线性迭加。而对于非线性相互作用,整体的相互作用不再等于部分(要素)相互作用的简单迭加,部分不可能在不对整体造成影响的情况下从整体之中分离出来,各个部分处于有机的复杂的联系之中,每一个部分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样就有了每一个部分都影响着整体.反过来整体又制约着部分。
那么这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含义是什么呢?
在维纳的控制论中,形成系统稳定的组成机制已经搞清楚,这就是控制论中负反馈系统。维纳认为控制论中负反馈系统应当包括三个器官:效应器、感觉器和控制器。效应器负责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感觉器负责和外界交往,搜集当前环境以及自己完成任务的消息。控制器从事加工、选择以及评估信息的工作,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和它所记亿的信息决定自身的行为或动作。但是“负反馈”调节仅仅解释了维持系统稳定的机制,而没有揭示这种调节机制的起源,更没有深入揭示负反馈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反馈系统研究和模拟必须先确定目标,也就是系统稳定中那些须保持不变的桓值,然后才能确定构成负反馈系统的效应器、感觉器和控制器。但是,人们不禁要问;控制系统的目标值是怎样确定的,人可以为人工系统设计目标,但却不能把目标强加给自然界,有机体不是工程师创造出来的,那么有机体和社会组织达到的目标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在维纳之后,控制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艾什比把维纳对反馈的认识又提高了一步。艾什比找到了控制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他说:“当一能动系统各部件间的作用有这种循环关系时,我们便说这系统有反馈。”也就是说,艾什比发现,只要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那么这种相互作用就决定了系统是否能够达到稳定,并且可以判别反馈是正的还是负的。这样一来,艾什比揭示了包括目的本身在内的稳定机制的起源。
我们用下面的例子说明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例如,在一个生物系统中由生存竞争造成的野兔数和其天敌山猫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一个由野兔和山猫构成的生态系统中,野兔依靠植物生活,山猫依靠捕食野兔生活,山猫和野兔就构成了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这样一个系统。当山猫太多时,野兔大批被吃掉,因而野兔就大量减少。由于野兔减少,山猫的食物就减少了,所以山猫也就跟着减少。这样一来就使得野兔的数目有机会得到增加,从而使山猫的食物供应得以改善,造成山猫数目再一次增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山猫数决定野兔数,野兔数对山猫数具有反作用,这就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艾什比的分析之所以比维纳的反馈分析更为普遍,更为有效,关键在于他对反馈调节机制的本质作了更高更深刻的概括。维纳发现反馈调节必须有目标差,有信息传递,需要构成一个回路,这样才能形成反馈回路。艾什比则把这些分析提高到更普遍的高度,他把信息传递,效应器作用都看作是事物的构成要素之间互相作用(或称为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这在物理学中叫做耦合。)的方式。在一个控制系统中存在着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一个是主动系统,即施控系统;另一个是被动系统即受控系统。只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就必然包含着信息传递的回路,因而相互作用造就了内稳态和维系它的负反馈调节,系统的目标的形成只是系统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总之,艾什比的推论说明了,控制系统的目的是由系统的要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组织作为一个控制系统,它的要素一定存在这相互作用关系,正是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使控制系统达到了某种稳定状态。推广而言,物质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其根本原因是由物质的内部相互作用的要素决定的,既不是什么神灵,也不是什么外在因素造成的。
在控制论之后,耗散结构理论给人们带来新的认识。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利高津1969年在一次理论物理与生物学国际会议上,针对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的发展而提出的。这一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学的乃至社会的、经济的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系统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就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的状态,转变到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普利高津把它命名为“耗散结构”。
普利高津举例说:一个城市只有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才能维持下去,使自己具有活力。这种交换一旦停止,城市就会出现危机。所以,城市就是一种耗散结构。
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以及它的形成、稳定和演变的规律。它也被称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普利高津指出,一个系统由混沌向有序转化形成耗散结构,至少需要四个条件:
1.系统必须是开放系统。
2.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
3.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4.涨落导致有序。
在耗散结构的构成第三个条件中,普利高津明确提出了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即通过非线性和相互作用使各个因素(子系统)之间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干效应才能使系统由无序变为有序。
耗散结构理论实际是控制论的理论的推广,控制论解决了控制系统保持稳态的条件,而耗散结构理论解决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时形成稳定的条件,耗散结构理论把系统由封闭的控制论系统推广到一般的开放系统。开放性
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的理论要点是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最早提出开放系统概念的是冯•贝塔朗菲,他在《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中说:“生命系统本质上是开放系统。开放系统被定义为与环境交换物质的系统。”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卡斯特接受了这种观点,他认为:
物理系统和机械系统在它们与其环境的关系中可以认为是封闭系统。与此相反,生物系统与社会系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其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这种将生物和社会现象视为开放系统的观点对社会科学和组织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传统管理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个封闭系统,而现代管理理论则认为组织在它与其环境相互关系之中是个开放系统。◎3
◎3 (美)卡斯特(Kast,F.E.), (美)罗森茨韦克(Rosenzwig,J.E.)著,李注流等译《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 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5月,第119页组织的开放性指的是,组织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任何具体组织作为整体,都不是孤立自在的,它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且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整体性能。组织向环境开放是组织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也是组织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
在现实世界中的―切组织都是开放系统,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和转换。不同的只是开放程度的大小有所差别罢了,根本不存在与周围环境完全隔绝的、绝对孤立的封闭系统。科学上所谓“孤立系统”、“封闭系统”,是指同外界环境无热、功和质量交换的系统。其实,这不过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中为了一定的目的,暂时撇开系统和环境的关系而设想的理想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实际上,假如有完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中人”,如果不同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也不可能生存。贝塔朗菲曾提出并研究了“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和“开放系统”(open system)的问题,但他决不是认为有一类系统是同其周围环境完全隔绝的。贝塔朗菲非常清楚,在现实世界中,没有一个系统不与其周围环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的。
事实上,因为客观世界是一个多层次的世界,任何组织都是相对的,即组织都是按一定程度向环境作某种开放,世界上的各种组织,都是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开放系统,其存在和发展都有赖于同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转换。例如,工厂能够输出产品,是由于外界环境对工厂输入原材料经过加工得到的。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决不可能无中生有。一个纺织厂能输出棉布,是由于有棉花的输入。当输入原材料减少,产品也会减少。
组织的运动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组织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即组织内部的矛盾运动,组织的要素决定组织的功能,这是第一位的。但一个组织的功能表现,除了组织的内部要素之外,还有它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组织表现出哪些功能,是组织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组织作为整体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于组织的运动和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促进组织的发展,也可以阻碍组织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环境也是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个城市,要是封闭起来,人流、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统统切断,不能进出,那么,不要多久,就会变成一座死城。在当今世界上,一个国家的经济,不同其他国家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就不可能迅速发展。

组织要素

要对组织进行研究,就要具体分析组织是由哪些内在要素组成的,以及这些要素的表现方式,这就引出了内容和形式这对范畴。因为,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任何事物都具有的内在要素和它的表现方式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
所谓内容是指事物所包含的部分或要素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内容作为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它包含着二重含义:一是内容是由要素构成的,一切事物的内容都可以分析为各个要素。但是仅仅把事物分解为要素,只是内容的一部分;二是内容又是由要素与要素的相互关系所构成。所以,事物的内容总是由“要素的内容”和“要素的相互关系”二者所构成。
人们往往错误地把事物的组成部分当作事物的要素。然而,并非“包含在”事物中的所有东西都是它的要素。例如,如果认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要素那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在电子显微镜下仔细研究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你甚至都不会知道这个生物是什么。
所谓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内容的表现方式,也是事物的表现方式,反映事物的性质、属性、结构、特点和功能。比如,一个桌子,构成它的材料是内容,桌子的形状是形式。再如一部文学作品,它的语言、人物和结构是内容;而作品的体裁、风格则是形式。在一个组织中,组织的构成要素是内容,组织的结构、制度、文化、类型是组织的形式。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则是事物的表现方式。我们接触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首先遇到的是它的形式,继而是它的内容,从而确认它是一种什么东西或一种什么现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内容,也有它的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具体地说,具备了构成某一事物内容的要素,就是有了产生这一事物的可能,但只有当这些要素以某种形式结合起来或表现出来时,这一事物的产生和存在才成为现实。如金刚石与石墨,虽然都是由炭单质组成,但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则表现为不同的晶体。同是桌子,用同样的材料做的,内部结构不同,就有不同的形状和用途。
现实中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内容和形式作为事物所固有的两个侧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任何内容都具有某种形式,都是某种形式的内容;任何形式也都具有某种内容,都是某种内容的形式。离开一定的形式,内容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没有一定的内容也谈不上什么形式。没有无形式的纯粹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领域的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从微观世界的原子说起,原子中一方面包括电子、中子和质子这些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又是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如质子与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在不同的能层上围绕原子核旋转,这就是内容。电子、中子和质子相互作用形成原子的性质,这就是形式;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也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生物大分子就是内容,而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的特定化学结构则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在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组织、团体,它的成员和成员的活动是内容,而这些成员又都按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组成的组织类型就是形式。
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内容居于决定的地位。它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当然也是形式存在的基础。因为内容是事物的根本,是构成事物的主要要素。形式则处于被决定的地位,它只是表现事物矛盾运动的表现。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起了变化,形式必定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相反也是一样。内容不同于形式,形式也不同于内容。二者有着确定的差别。
认识到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组织要素和组织形式的关系了。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事物、人们所关心的任何一个问题或对象都是一个综合体、一个系统。例如一张桌子、一列火车、一个人、一个社会组织、一个星系等等。人们把系统内相互作用着的部分、单元、成分称作要素。所谓“要素”,即构成系统的必要因素。
要素是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或成分,是系统最基本的单位,也是系统存在的基础和实际载体。要素决定着系统的结构、功能、性质、属性、特点等,同时也就决定系统的本质。系统的性质是由要素决定的,有什么样的要素,就有什么样的系统。
要素始终是和系统不可分割地对应着的,系统离开了要素就不成其为系统。要素在构成系统并决定系统时,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一方面要素之间相互独立,相互依存,有着差别性;另一方面要素之间又按一定比例相互作用,通过一定结构与系统整体发生联系。系统的要素之间必须构成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毫无结构的要素的堆积,并不是系统,也形成不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要素也就不成其为要素了。
为了认识系统和把握系统,人们常常要对系统划分要素,划分要素是认识事物、把握系统的最基本的手段,通过划分,使得系统中要素区分得当,既能准确地反映系统的特征,又易于认识系统各方面的变化规律,便于对系统实施控制。
组织也是系统,要认识组织的性质,须先研究组织的要素。管理学有两位代表人物对组织的要素展开了富有效率的研究。
巴纳德认为,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与力量的体系。不论其级别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都包含有三个基本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把组织系统看作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系统。组织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整体。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是由五个不同的分系统构成的整体。这五个子系统包括:目标与价值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管理子系统。
在巴纳德对组织要素的分析中,他把物质部分从组织的概念中排出去,使其组织概念抽象化,然后再进行逻辑分析,试图把握住组织系统的本质。巴纳德从系统的构成要素出发去探索组织系统的本质属性,但他只关注人的要素而忽视其他物质要素的存在,结果以部分替代整体,未能触及组织系统的本质,因此,他的组织要素的划分并没有得到管理学家普遍的普遍承认。
而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把系统的划分的五个子系统本身是含糊不清的,这五个分系统之间既并非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不能组成耦合的关系。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所归纳的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社会心理子系统、组织结构子系统并不是组织的要素,而是组织的形式,或者说是组织要素的表现形式,这样的要素划分是只抓住了企业组织的表面现象,同样也没有把握企业组织系统的本质。因此,该理论只能用来指导有效的企业组织系统的设计,而无法回答企业组织是如何产生以及会如何变动这些动态的根本性问题。
如前所述,形式是内容的反映。有什么样的要素,组织就会表现出相应的性质。组织具有开放性、目的性、整体性这三种根本性质。组织具有开放性说明组织的要素应当含有组织环境;组织具有目的性说明组织的要素应当含有组织目的;组织具有整体性说明组织内部是由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在一般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系统是施控系统和受控系统,而在组织中,相互作用的要素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
根据组织表现出的性质,我们可以把组织的构成要素确定为:组织环境、组织目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这四个基本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
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是组织的必要构成要素。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组织内部各层级、部门之间和组织与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在交流信息。任何组织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关系,脱离一定环境的组织是不存在的。组织是在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壮大的。所有管理者都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因素,必须在不同程度上考虑到外部环境,如经济的、技术的、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等等,使组织的内外要素互相协调。
组织目的
组织目的也是一个组织的要素。所谓组织目的,就是组织所有者的共同愿望,是得到组织所有成员认同的。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存在的目的,建立一个组织,首先必须有目的,然后建立组织的目标,如果没有目的,组织就不可能建立。已有的组织如果失去了目的,这个组织也就名存实亡,而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企业组织的目的,就是向社会提供用户满意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为企业获得尽量多的利润。政府行政部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更好地广大市民服务。
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
如前所述,组织组成要素应当是相互作用的,或者说是耦合的。在组织中,这两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是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管理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的人或机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者。管理客体是管理过程中在组织中所能预测、协调和控制的对象。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组织系统及其运动,这种联系和作用是通过组织这一形式而发生的。管理主体相当于组织的施控系统,管理客体相当于组织的受控系统。组织是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依据一定规律相互结合,具有特定功能和统一目标的有序系统。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主体领导管理客体,管理客体实现组织的目的,而管理客体对管理主体又有反作用,管理主体根据管理客体的对组织目的的完成情况,从而调整管理主体的行为。它们通过这样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耦合系统,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的

组织形式

现实中不存在什么一般的抽象的组织,存在的只是各种具体的组织,各种组织要素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现实的具体的组织。
组织内容是组织要素的总和,它包括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组织环境以及组织目的。组织内容必须通过―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脱离一定形式的组织内容,或者脱离一定结构的孤立的组织要素,都是不存在的,不可想象的。有些管理书常常把组织形式如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当作组织的构成要素,其实这些只是组织要素的表现形式,即组织形式。
组织的形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类型:组织是可分为不同类型的,如政治组织、军事组织、经济组织等。组织类型与结构有关,因为不同结构的组织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但组织形式的分组又不限于结构这一个标准,而是还可以确定其它标准来划分,标准不同,分类也就不一样。
二、组织关系:组织关系是指组织人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组织的机构设置以及管理权限划分。组织关系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和组织权力。组织类型和组织关系两者的关系是:组织类型是组织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组织关系,决定组织的性质;而组织关系是组织类型的外在表现。
三、组织意识:主要包括法律、制度、风俗和习惯等

组织类型

我们知道,不同类型的组织,其功能和特性是不同的。要深入了解组织之间的规律,有效地对组织进行科学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当我们更认真地考察组织时,也就可以发现,众多的社会组织是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标准不同,分类也就不一样,可以用来划分组织类型的标准是很多的。我们既需要了解多种标准划分的类型,又应重点认识由主要标准划分的主要类型。面对社会生活中复杂多样的社会组织,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分类。
一、从组织的规模程度去分类,可分为小型的组织、中型的组织和大型的组织。比如,同是企业组织,就有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同是医院组织,就有个人诊所、小型医院和大型医院;同是行政组织,就有小单位、中等单位和大单位。按这个标准进行分类是具有普遍性的,不论何类组织都可以作这种划分。以组织规模划分组织类型,是对组织现象的表面的认识。
二、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可分为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和政治性组织。文化性组织是一种人们之间相互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传递知识和文化的社会组织,各类学校、研究机关、艺术团体、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报刊出版单位、影视电台机关等都属于文化性组织。文化性组织一般不追求经济效益,属于非盈利组织。而经济性组织是一种专门以追求社会物质财富的社会组织,它存在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不同领域,工厂、工商企业、银行、财团、保险公司等社会组织部属于经济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是一种为了某个阶级的政治利益而服务的社会组织,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监狱、军队等都属于政治性组织。
三、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分工关系分类,可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如果―个社会组织内部存在着正式的组织任务分工、组织人员分工和正式的组织制度,那么它就属于正式组织。政府机关、军队、学校、工商企业等都属于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社会中主要的组织形式,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而如果―个社会组织的内部即没有确定的机构分工和任务分工,没有固定的成员,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制度等,这种组织就属于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团体,比如学术沙龙、文化沙龙、业余俱乐部等,也可以是―种存在于正式组织之中的无名而有实的团体。这是一种事实上存在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现在正日益受到重视。在一个正式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应特别注意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作用。对这种组织现象的处理,将会影响到组织任务的完成和组织运行的效率。

[ 编辑者 zs_alan 于日期 07May05 ]

组织权力

在考察组织形式时,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都有其上下等级结构,组织成员在行为上都有一致性,隐藏在这种等级和一致性后面的本质因素就是权力。权力是组织的本质特征,组织之所以是组织而不是松散的人的结合体,就是因为组织中的成员拥有权力。从政府公共管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再到军队的军事管理,凡是有组织的活动中都存在着权力问题。所以,考察组织必须研究权力。
那么,权力究竟是什么呢?一般而言,权力可以定义为:为了达到组织目标所拥有的影响、指挥别人行动的能力。权力表现为组织成员之间的一种组织关系,在组织结构中的上下层次关系中,包含着相应的权力分配关系,在组织结构中的横向分工机构中,也包含着同一权力层次的分割。任何组织结构系统必然存在着相应的权力系统。
所谓权力系统,主要是指一种存在于所有组织内部的,以该组织中部门体系为基础的,由各级组织领导者层层授权行为所组成的,使组织中各机构部门及工作人员得以开展工作的权力和责任系列。这种权责体系与部门体系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结构。
权力体系与部门体系之间相辅相成,权力体系要以部门体系为基础,但是部门体系若无权力体系作支持,只能是一个虚架子,或者说是一部无动力的机器。权力体系好比是推动这部机器运转的动力能源系统,因而它在组织结构中一直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般来说,各组织中权力体系的结构主要是由直线关系和参谋关系两个权力关系相交织而组成的。“直线”与“参谋”原为军事术语。直线人员是指军队中各级享有军事指挥权的指挥官,参谋人员是以专家和助手的身份向军事指挥官提供多种决策咨询和工作建议的人员,本身不享有军事指挥权。军事指挥官负责带兵打仗,直接承担着军队的基本任务,而参谋没有直接指挥的权力。后来直线与参谋的概念被移植到了管理学中,人们用这两种不同的关系分析组织中的权力结构,从而扩大了它们的应用范围。
什么是直线权力?直线权力是上级指挥下级工作的权力,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的命令权力关系,包括领导、指挥、监督、决策、管理下属的权力,这种命令关系从组织的最高层一直延伸到最基层,在组织命令链上的成员一般都拥有直线权力,每个成员一方面受上级指挥,另一方面有指挥下级的权力,每个成员都要按直线向上级汇报工作,而且都是直线组织的一部分。直线权力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对于达到组织目标具有直接的贡献、负有直接的责任的权力。这两点是直线权力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参谋权力?参谋权力是顾问性、服务性、咨询性、建议性的,旨在协助直线权力有效地完成组织目标,减轻直线人员的负担。具有参谋权力的管理人员可以给直线管理人员提供专门的技术顾问或服务,充当助手。参谋的需要是由于组织规模的扩大,为了减轻直线人员的负担而设置的。严格说来,一个组织即使没有参谋人员也可以有效地工作。但直线人员有时无法事事顾及,也不可能事事都精通,因此需要有参谋人员来协助工作、出谋划策。
参谋人员可以向直线人员推荐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不能把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等强加给直线人员。参谋人员必须认识他们的职责是咨询性的,直接管理的职权应由直线人员来承担。
明确了直线人员和参谋人员的区别,我们可以看出,直线人员掌握的是命令和指挥的职权,而参谋人员则是协助和顾问的职权。参谋的职责是建议而不是指挥,他们的建议只有被直线人员采纳后作出决定并通过命令链向下发布指示时才有效。可见,直线权力和参谋权力的关系是“参谋建议、直线命令”的关系。
确立“参谋建议、直线命令”的关系,还由于必须毫无例外地贯彻命令统一性原则。参谋的权力,从根源上来说应由直线人员来行使的,只是由于直线人员无法顾及组织中所有的事情而起用了参谋人员。只有确立“参谋建议、直线命令”的关系,才能确保既可充分发挥参谋的作用,又维护了命令统一性原则。

组织结构

组织具有整体性,任何组织都是由许多要素、部分、成员,按照一定的联结形式排列组合而成的。一个组织,除了有形的物质要素外,在各构成部分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些相对稳定的关系,即纵向的等级关系及其沟通关系,横向的分工协作关系及其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无形的构造――组织结构,它涉及到组织的管理幅度的确定、组织层次的划分、组织机构的设置、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方式等问题。因此,组织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是由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权责关系,沟通方向和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
就本质而言,组织结构是反映组织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设计组织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和更合理地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即把一个个组织成员为组织贡献的力量有效地形成组织的合力,让他们有可能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协同努力。每个社会组织内部都有一套自身的组织结构,它们既是组织存在的形式,本身还是组织内部分工与合作关系的集中体现。所有组织成员都将在此结构中充当一定的角色,承接一定的工作,否则就没有资格待在组织之中。
常见的组织结构的类型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结构等。如果要问哪种组织结构最好?这的确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一种合理的组织结构,相对于一定的条件来说,都有其优越性,而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它就会逐渐丧失其合理性。组织结构是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每一种类型的组织结构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存在适用于一切情况的十全十美的组织结构。因此,笼统地问哪种组织结构最好,离开具体条件,是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的。但是,相对于某一组织特定的条件来说,必定有一种更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因而也是最佳的组织结构。否则,就没有研究组织结构的必要,也没有改革组织结构的必要了。最佳的组织结构,是最适合组织存在的特定条件的结构。
组织结构问题在整个组织现象中举足轻重,建立一个结构合理、运转灵活的组织,是保证组织任务有效完成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从工作实践上看,组织结构是否合理对于组织的效率影响极大。各国政府行政部门和企业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如职责不清、权限不明、机构臃肿、冗员充斥、办事拖拉、相互扯皮等问题都与不合理的组织结构紧密相关,认真研究组织结构问题,对于改变不合理的政府行政部门和企业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对于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从学术理论上,各国学者始终把组织结构问题作为组织理论的研究重点而加以密切关注,从早期的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到现代的系统组织理论研究无不如此,组织结构方面的研究是组织理论中成果最丰富并最具特色的部分。
尽管组织结构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但是人们的研究兴趣仍未降低。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组织的发展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课题,需要进行认真的解答;另一方面也在于现有的研究成果还不完善,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一个关于组织结构的分析框架,这就使得人们要想从宏观上把握组织结构问题显得十分困难。
就传统的组织结构设计而言,是以韦伯的官僚组织体制为代表,该理论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韦伯对官僚组织的分析偏于静态研究,过分强调了机械式正式组织的功能和层级等级体制。等级系列的阶层体制是理想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用以维护组织的次序和保证其效率的一项重要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下级必须接受上级的指挥、控制和监督,而且,下级的升迁也完全由上级决定。这样,就难免会造成下级人员对上级人员逢迎拍马,报喜不报忧,从而阻碍了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渠道。过于强调遵守组织规则和各项制度,在面临紧急和意外问题时,组织陷于僵化,缺乏应变的灵活性与弹性,会消弱组织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各项业务是实现组织目的的必要条件,然而,不问具体情况的过分地强调和机械地执行它,就会使本是实现组织目的的手段反而成了工作的目的。用种种繁文缛节束缚人们的手脚,使组织活动失去了应有的效率,人们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处事谨小慎微,只看是否符合规章制度,而不顾组织的根本目的,在组织的各个相关部门和成员之间,遇事推诿扯皮,相互掣肘。等级制度是非人格化的,使组织变成一个不注重成员感情、缺乏人情味的团体。所有这些,都必然要影响组织的团结和业务效率的提高。结果,官僚主义现象就可能逐渐滋生和蔓延开来。
二、韦伯理论偏重于对组织内部形态和管理结构进行分析,缺乏组织和组织环境相互关系的探讨,这是传统组织理论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其实,根据现代系统理论,任何一个组织系统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发展,而且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组织的生存发展也是在不断地和环境变化进行相互作用下前进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组织理论对组织结构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系统理论把组织分为两种,即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所谓封闭系统,就是摒弃社会环境因素对组织的影响,而单独研究组织问题,韦伯的官僚组织结构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封闭系统上。开放系统把组织当作一个生物或社会有机体,它与社会环境的互相作用,从而保持组织的功能与社会环境间的动态平衡。客观世界的各种系统(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实际上都是与周围环境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绝对的孤立系统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以开放系统为研究对象的耗散结构论所研究的关于开放系统的非平衡、非线性、涨落、突变等方面的现象和规律,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人们把它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社会、经济、管理等各个领域,探索在更广阔的领域。应用耗散结构论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可以用来分析、解决组织结构的设计,根据其理论对于组织结构的设计可以归纳如下:一、组织结构应具有开放性
耗散结构论告诉人们,任何系统要求得发展,从无序发展为有序,或从低级的有序发展为更高级的有序,都必须首先使系统开放,开放是系统有序化的前提,是耗散结构得以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只有对外开放,从外界吸收负熵流来抵消自身的熵产生,才能使系统的总熵逐步减少,从而维持其有序或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
组织需要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才能维持,所以它也属于耗散结构。一个良好的组织系统,必然是个有序的自组织系统,必然要求对环境开放,只有对外界开放,组织系统才能新陈代谢,才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现代组织系统开放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管理效能的大小。
例如,组织在其运作过程中就必须与外部环境进行人员、材料、资金等方面的交流,才能保持其组织结构的不断地壮大和发展。具体地说,在对人员管理中,对其组织人员应不断进行成员更新,以便把那些不称职的成员清除出去,同时把组织中德才兼备的管理人才及时吸收到管理者队伍中来。新员工会带来不同的价值观和新观点、新方法。从外部招募来的员工对现有的组织文化有一种崭新的、大胆的视角,而较少有感情的依恋。典型的内部员工已经彻底地被组织文化同化了,受惯性思维影响,既看不出企业有待改进之处,也没有进行变革、自我提高的意识和动力,整个组织缺乏竞争的意识和氛围,呈现出一潭死水的局面。通过从外部招募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专家,就可以在无形中给组织原有员工施加压力,激发斗志,从而产生“鲶鱼效应”。在资金与材料的管理中,组织与环境不断进行资金交流,一方面可以从环境中获取资金,以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开支;另一方面,通过支出一部分资金可以改善管理环境或购进各种设备。而组织不断从环境中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以使原有的技术和设备得到更新,从而使组织能够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实践表明,建立相对稳定的开放性系统乃是保证组织不断适应新的环境的必要条件。二、组织结构应远离平衡态
一个系统如果处于无差异的平衡状态,就意味着系统内不存在势能差。耗散结构论告诉我们,无势能差的平衡系统服从势能最小原则,因而它必然是一个低功能的系统。任何一个具有内在活力的社会系统,必定是一个有差异的、非均匀的、非平衡的系统。因为在平衡态下,系统内部混乱度最大,无序性最高,组织最简单,信息量最小。而且,系统一旦进入这种“死”结构的平衡态,便维持这种状态不变,很难取得前进和发展。这种从表面上看来的平衡,实际上会对现代管理起到极大的阻碍作用和窒息作用,使组织系统变得死气沉沉没有差异,缺乏竞争,陷入一种低功率、低效益的局面,这实际上就是官僚主义的来源,是现代管理之大忌。所以,“活”的动态的平衡是现代组织系统机制完善的根本标志,是现代管理者力求达到的目标。
组织中的人员、结构、权力等都必须遵循远离平衡态原则。这也就是说,构成管理系统的人员必须具有各不相同的能力和水平,尤其是作为管理者系统的第一把手应具备把握全局的能力和权力,而其他成员则不必具备把握全局的能力和权力,只需具备把握某一方面全局的能力和权力即可。如果一个管理者系统的所有成员在能力、权力和专业知识方面相差无几,则势必出现互相扯皮、议而不决的局面,从而影响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在组织权力的组成上,一个人不能掌握所有的权力,管理系统的权力分配分散、均衡、相互制约。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要由集中的、等级式的权力结构逐步演变到分散的、网络式的权力结构。构成组织的各个子系统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现象,都应该克服。
远离平衡态是组织系统高效运作的又一必要条件,我们欲建立高度有效的组织管理系统,也必须遵循之。三、组织结构内部应适应非线形调节
开放和非平衡为组织朝着有序的耗散结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组织要从无序向有序发展并使系统重新稳定到新的平衡状态还必须通过组织内部构成要素非线性相互作用来完成,即通过系统内部非线性机制的调节获得自我完善。也就是说,构成管理系统的成员之间依―定规则或程序而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使该系统的每一个成员(包括第一把手)不至于做出超越管理权限的行为而破坏组织性。目前,有些组织的管理者之所以会发生贪污腐败行为,一个重要原因是系统成员之间缺少这种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结果使掌握大权的主要管理者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为所欲为,使整个管理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
根据组织要素包括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组织结构可以分为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管理系统指挥、协调业务系统,业务系统完成组织的目标,管理系统和业务系统组成一个耦合系统,它们组成非线形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系统又可继续细分为决策部门、执行部门、监督部门和反馈部门。这些部门在组织中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系统,从而使组织管理过程成为一个有始有终、不断周转和不断更新的完整过程。
决策系统是现代化组织结构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预选方案进行比较、鉴别、分析,权衡利弊得失,选定最优决策方案。决策系统对决策方案做出最后的选择以后,就需要高效率的精干的执行系统去实施。执行系统由多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一般是整个管理体系中机构和人员最多的部分。这个系统工作的好坏,决定着正确的决策能否变成现实。它必须准确地理解决策,合理地组织力量,科学地进行分工,明确地职责划分,毫无偏差地实现决策的目标。所以,这个系统特别应当强调机构精干、职责明确、考核及时、赏罚分明、协调一致以及工作效率高,以保证按时按质地完成任务,实现决策。任何决策或具体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执行的情况如何,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否偏离了原定的管理目标,必须有灵敏、准确、迅速的反馈信息,以便决策和执行部门及时做出修正,以保证最终达到目标。信息反馈是否灵敏,是一个组织生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为了及时检验决策的正确与否,信息系统必须及时地进行信息反馈,把执行决策的效果与反应迅速报告决策系统、监督系统,以保证正确的决策得到积极贯彻,错误的决策能够及时纠正。只有通过决策、执行、反馈、再决策、再反馈的一系列过程,才能不断避免偏差、完善决策,最终实现预定目标。

组织意识

一个动物有机体不仅有外在的躯体,而且还有内在的灵魂。一个组织也是如此,组织除了有它的外在而有形的“躯体”――组织要素之外,也有它内在而无形的“灵魂”――组织意识。组织意识对于组织的意义,如同人的“意识”对于人一样重要。一个人如果只有躯体而没有意识,那么他顶多是一个傻瓜,甚至和“行尸走肉”没有多大区别。一个组织如果只有组织结构,而没有了组织意识,这个组织就会逐渐陷入涣散而土崩瓦解,不再成其为组织,企业组织尤其如此。组织意识对于组织的重大意义已被广大管理学家、组织学家和企业家们所高度重视。
所谓组织意识,是指一个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意识、共同价值观,即一个组织的集体意识。组织意识形态不是一个抽象的孤立的实体,而是人们对于自己周围的环境即对于组织环境及其过程在观念上的反映,包括组织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它是全部组织精神生活及其过程的总概括。作为同组织存在相对应的范畴,组织意识是组织存在的反映,它本身有着复杂的结构,包括道德、制度、宗教、法律、时尚、风俗、习惯、惯例等。
组织意识不是不同的人所特有的个人意识而是带有一定整体性、共同性的组织意识。组织意识是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观念、认识和精神觉悟,是在加入该组织后才产生的。对企业来说,组织意识就是企业组织的集体意识。职工的企业组织意识只有在加入该企业之后经过培育才会形成,而且职工的这种组织意识,随着参加企业活动的实践和接受教育的深入,也在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地发展。
企业中的组织意识有两种是我们常见的,包括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企业组织制度是企业组织中全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企业组织机构的各种章程、条例、守则、规程、程序、办法、标准等。企业制度用以明确企业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并解决企业各部门和每个人在企业这个有机组织体应当干什么、该怎么干,以及相应的工作标准和管理要求等问题。人类的文明证明,没有规章制度就没有真正的组织。仅凭管理者个人经验、即兴创造或“个人说了算”是不可能使一个组织长期有效运转的。企业只有通过规章制度来明确组织成员职责的范围和行为准则,才能使组织产生生机和活力。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组织机构正常运行的保证,现代化大生产分工细密,协作要求严格,更是―时一刻也不能没有规章制度。
企业的制度主要包括:
1.产权制度
传统的自然人企业制度,出资者即为企业主人,企业主享有企业的一切权力,直接运营企业资产。现代公司制企业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出资者所有权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出资者拥有股权,即以股东的身份依法享有资产受益、选择管理者、参与重大决策以及转让股权等权利。企业则享有法人财产权,它表现为企业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以独立的财产对自己的经营活动负责,出资者不能对法人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进行支配,只能运用股东权力影响企业行为,而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2.企业组织制度
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组织制度,其特征是: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权力机构、决策和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通过法律和公司章程得以确立和实施。公司组织结构一般是建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股东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企业的决策机构,总经理是董事会聘任的负责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进行全面领导的经营管理者。
3.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的用工制度,企业的工资制度,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企业的技术监督制度等。自本世纪80年代以来在企业管理领域中,在人们注重科学管理、人际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理论的同时,出现了一种更引入瞩目的新概念,这就是企业文化。一般说来,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并为企业成员普遍遵守和奉行的共同价值观念,包括企业的经营思想、企业精神、企业目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
企业文化热的源头在美国。在美国形成企业文化热的原因是,由于日本经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几十年内重新崛起,成为几乎与美国势均力敌的经济大国,这位美国企业界感到极大地震惊,从而迫使他们开始重视并研究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对以往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重新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并很快就形成了一股热潮,引起了企业管理的极大振荡。时至今日,企业文化热已风靡全世界。
“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是80年代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斯坦利M•戴利首先提出来的。威廉•大内1981年写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2年,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合写的《追求卓越》,泰伦斯•狄尔和爱伦•甘乃迪合著的《公司文化》等等,均是论述企业文化的重要著作。
企业文化的主要的内容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
1.企业经营哲学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也是企业经营理念、经营哲学、指导思想。
2.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在企业活动中形成的,代表企业全体员工意愿的、反映企业目标和方向的、具有推动企业发展的一种意识和精神力量。企业精神常常渗透在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追求、企业群体意识、领导作风、企业风格等各方面,企业精神有利于形成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精神或理念常常通过一些精炼、浓缩、富于哲理、又简捷明快的语言表现出来。
3.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是一种代表企业的强烈追求和奋斗方向的期望。企业作为整个社会有机体中的一个细胞、必然具有自己的预期目标和既定任务,不同的企业有自己不同的工作目标,企业目标不是单纯的,而是综合的、多层次的,由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整体目标、部门目标、物质目标、精神目标互相作用、互相协调、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的。制定目标既要符合企业的目前实际,又要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组织行为

认识组织的结构,了解组织的类型。然而,组织本身是一个运动的整体,无论何种结构何种类型的组织,都有其运动的表现。这种组织的运动的表现,就是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现象,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了组织学家的重视。
一般的组织行为学认为,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许多管理学著作把组织行为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
但是,这样划分组织行为并不合适,组织行为并不能简单的看作组织中人的行为,因为人不是组织的构成要素,组织行为应该是组织中要素之间以及组织要素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行为。虽然组织行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行为,但根据组织要素的不同,管理主体所发出的行为是管理行为,管理客体所发出的行为是业务行为。因此,任何组织里的组织行为都可以分为两大类:管理行为和业务行为。
在任何组织中,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完成具体实现组织目标的工作。例如,工人制造产品,教师讲授课程,医生治疗疾病,秘书处理信件,会计核算成本等等。我们把这类工作看成是具体的业务或操作,这类工作是非管理性的工作。另一类工作则以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为特征,如工厂中的厂长的工作、学校中校长的工作,医院里院长的工作,公司中的经理的工作。他们虽然有时也完成某些具体工作,但更多的时间则是在制定工作计划,设计组织结构,安排人力、物力,财力,领导和协调并检查他人去完成各项具体工作,这类工作是管理性的工作。
管理行为是一种影响和协调他人行为的行为,人们把由管理行为进行影响和协调的他人行为称为业务行为。对不同的组织来说,有不同的业务行为,如对工厂来说是产品设计、生产程序设计、劳动设计、生产能力计划、厂址选择、厂内布局、生产制造产品;对学校来说,是授课批改作业,教育学生,培养人才;对医院来说是看病和护理。这些行为都是业务行为,必须经常不断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组织不断前进、充满活力。通过业务行为,组织可以直接达到组织目的的,为了确保这一基本过程顺利而有效的进行,组织还要展开另一项行为,这种行为就是管理行为,管理行为是促进业务行为实现组织目的的手段和保证。
从根本上来说,管理行为与业务行为这两种行为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而且,对这两类行为进行区分的意义相当重大。明确管理行为和业务行为的区别,可以让每个管理者明确自己作为管理者的管理职责,不要把自己的工作与业务行为者的工作混淆起来。
一、行为的主体不同
从事管理行为的人可称为管理者,如企业中的厂长、公司的经理、学校中的校长、医院中的院长、政府的首长以及各类管理人员。而具有组织特点的业务行为的主体对于不同的组织来说是不一样的,对于业务行为的主体,可以称为业务人员,如工厂中的工人、公司的职员、学校中的教师、医院中的医生和护士、政府中的一般公务员等。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组织里的人既是管理者,同时又充当了业务人员的角色,如医院的院长在给病人作手术时是业务行为者,而在从事医院的各项事务管理时却是管理者。
二、行为的内容不同
管理行为与业务行为内容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管理行为具有普遍性,而业务行为却具有特殊性。尽管不同组织的管理行为有其不同的特殊性,但在不同性质组织中的管理行为,以及在同一组织中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管理行为基本上是相同的,都表现为从事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而业务行为具有特殊性,而不同组织中的业务行为,以及同一组织中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业务行为,却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都带有不同组织、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业务的特点,如学校的业务行为是讲课批改作业;工厂的业务行为是加工制造产品;医院的业务行为是看病护理病人。正是基于此,有人认为不同组织中的管理人员相互之间是可以替换的;而学校的教师、医院的医生、企业的工人以及政府机关的职员所从事的行为就完全不同,他们之间是无法替换的。
三、行为的直接目的不同
应该说,组织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展开的。但是,两者所追求的直接目标却不同。业务行为的直接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而管理行为的直接目的却是协调业务行为,使组织目标能有效地实现

__THE END__

好长啊。 望而却步



支持一下

等你下次来个现场录音讲解版的

那你先回来给录下儿音吧

r u tired? It is so long!!!

Anyway,Up…


于 2005-05-07 21:50, zs_alan 写:

那你先回来给录下儿音吧


我录音也得有人能听懂.

口音太重了

it’s hard work to read your work especially after i did my dissertation.



anyway, read it later. up, up!

不错的文章,正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