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试指南 之等级考试

简介

考试性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举办,用于测试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等级水平考试。



考试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的推广、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计算机知识,许多用人部门已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作为考核和录用工作人员的标准之一。因此,经教育部批准,决定举办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其目的在于推进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促进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服务。



该考核面向社会。服务于劳动力市场,为人员择业,人才流动提供其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证明,以便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时有一个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



考试组织机构

教育部考试中心聘请全国著名计算机专家组成“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负责设计考试,审定考试大纲、试题及评分标准。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实施该项考试,组织和编写考试大纲及相应的辅导材料,命制试卷,研制上机考试和考务管理软件,开展考试研究等。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级承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承办机构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规定设立考点,组织考试。考生在考点报名、考试,获取成绩通知单和合格证书。



考试等级和要求

此项考试根据各工作岗位使用计算机的不同要求,目前暂定四个等级。



l 一级:分为DOS 版和Windows版,考核应试者计算机基本知识和使用微机系统的初步能力。



l 二级:考核应试者软、硬件基础知识和使用一种高级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QBASIC、FORTRAN、Pascal、C、FoxBase)编制程序、上级调试的能力。



l 三级:分A、B类。三及A类考核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三级B类考核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的初步能力。



l 四级:考核计算机应用项目或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必备能力。



此外,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北京、福建、河北面向当地省市(系统)干部,管理人员开考一级B类考试。一级B类考试水平与一级相当,考试内容更符合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需要,采用无纸化考试形式,考试合格者获得一级合格证书,证书上注明“B类”字样。



考试方式

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笔试和上级操作考试相结合的形式。笔试时间一级为90分钟;二级、三级为120分钟;四级为180分钟。上级考试一级为45分钟;二级、三级、四级为60分钟。一级B类实行无纸化考试,全部在计算机上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开考等级与具体考试日期

从1997年开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每年考两次。上半年开考一、二、三级,下半年开考一、二、四级。上半年考试时间为4月第一个星期天上午(笔试),上机考试从笔试的下一天开始,由考点具体安排。下半年考试时间为9月倒数第二个星期天上午(笔试),上级考试时间从笔试的下一天开始,由考点具体安排.。



一级B类考试每年也开考两次。上半年考试开始时间为5月第三个星期六,下半年考试开始时间为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六,上下半年个考4天。



考试报名

每次考试报名的具体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承办机构规定。考试分四个级别,其中一级考试分两个版本,DOS版和Windows版。二级分QBASIC、FORTRAN、Pascal、C、FoxBase等五种语言。三级分A、B类。考生不必先通过第一、二、三级再报考第二、三、四级,可任选其中一个等级报考。如果一个级别中有不同类别,考生必须选择其中一类。



考生应携带身份证和一寸免冠照片两张到就近考点报名。没有身份证的未成年人,可凭户口本报名,现役军人凭军人身份证件报名。报名适应缴纳报名考试费。



合格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证书用中、英文两种文字书写,全国通用。它是持有人计算机应用只是能力的证明,可供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时参考。



成绩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合格证书。成绩均优秀者,合格证书上注明“优秀”字样。



其他

教育部考试中心准备待时机成熟是推出二级FoxPro考试以取代目前的FoxBase考试,届时将发布考试大纲。



(注:以上为教育部考试中心1998年7月发布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说明”全文。)



全国一级

全国一级DOS

基本要求

1. 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DOS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4. 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能够使用一种汉字系统及汉字字表处理软件,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5.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数据库系统的操作方法。



6. 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



7.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2. 数制及不同数制间数据的转换;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数据单位(位、字节、字);编码(ASCII码、汉字国标码)。



3. 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相互关系。



4.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病毒的概念及其防治。



5. 多媒体计算机的初步知识。



二、微机系统基本组成



1. 微机硬件系统结构框图;中央处理器功能;存储器功能和分类(内存储器:RAM、ROM;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磁带);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功能和使用方法。



2. 指令和程序的概念;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源程序、目标程序;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



三、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2. 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模块。



3. 文件的概念、命名、类型。



4. 磁盘文件目录的树型结构、路径。



5. 操作系统的初始化和启动。



6. 操作系统常用命令的使用:磁盘操作命令,目录操作命令,文件操作命令,显示打印命令,其他常用命令。



7. DOS操作系统的使用。



四、字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 计算机字表处理的含义:文本文件、文书文件与非文书文件的概念。



2. 计算机汉字处理及汉字库。



3. 常用汉字输入方法,能熟练地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4. 字表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文本文件的建立、保存、查阅、复制、删除、格式变换及打印输出。



5. 字表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启动、进入和退出文本编辑器;编辑屏幕的符号和提示;全屏幕编辑键的使用与光标移动;输入、插入、删除和修改;查找与替换;字块操作。



6. 排版的基本操作:表格的制作和数据统计;文件处理(更名、复制、删除和备份);文件打印、存盘和退出。



7. 字表处理软件(WPS)的使用。



五、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



1.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基本概念。



2.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功能。



3. 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二维表)。



4. 关系数据库的主要性能指标(库的记录数,记录最大字符数,字段数,内存变量数,同时打开的库数)。



5. 数据库文件的建立、打开、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数据文件的排序、检索、统计、复制。



6. 工作区;库函数。



7. 数据库系统的操作:启动、退出;菜单的使用;数据录入、查询、统计、显示,报表输出;系统备份与维护。



8.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六、计算机网络的初步知识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 计算机通信的简单概念:Modem、网卡等。



3. 计算机局域网的特点。



4. 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拨号接入、电子函件(E-mail)、万维网(WWW)等。



七、上机操作



1. DOS操作系统常用命令的基本操作。



2. 汉字录入。



3. 字表处理软件的使用。



4. 数据库系统操作。



说明:①上机考试时间为45分钟。



②上机操作的1、2、3、4部分均为必考。



全国一级Windows

基本要求

1. 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



4. 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能够使用Windows环境下的字表处理软件Word,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5.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Foxpro的基本操作。



6. 了解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lnternet)的初步知识。



7.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常识。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2. 数制及不同数制间数据的转换;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3. 计算机的数据与编码: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数据的存储单位;字符、汉字及编码。



4. 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系统组成的初步知识,CPU、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5. 计算机中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数据库语言的概念。



6.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病毒的概念及其防治。



7. 多媒体计算机的初步知识。



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1.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



2. 操作系统的组成、文件、目录、盘符和路径、常用命令。



3. Windows95使用初步:



⑴Windows95的特点、功能、配置、运行环境。



⑵Windows95“开始”按钮、“任务栏”、图标等的使用。



⑶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资源游览。



⑷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删除、复制、更名及设置属性等操作。



⑸中文输入法的安装、卸除、选用和屏幕显示,中文DOS方式的使用。



4. 操作系统对汉字支持。



三、字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1. 中文Word for Windows95的基本功能,Word的运行环境和启动,Word工作窗口。



2. 文档的创建、打开与编辑,文档的查找与替换,多窗口编辑。



3. 文档的保存、拷贝、复制、删除、显示、打印。



4. 文档字符格式的设置、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编排。



5. Word的图形功能,Word的图形编辑器及使用。



6. Word的表格制作,表格中数据的填写,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四、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



1.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2. FoxPro for Windows95系统的运行环境,系统的启动及退出。



3. 数据库文件的建立、显示、修改、拷贝、排序与索引,数据库的打开及关闭。



4. 数据记录的定位、插入、删除、拷贝、检索,基本计算和基本函数。



5. 数据库间的关联与连接。



6. 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五、计算机网络的初步知识



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 计算机通信的简单概念:Modem、网卡等。



3. 计算机局域网的特点。



4. 因特网(l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拔号接入、电子函件(E-mail)万维网(WWW)等。



六、上机操作



1. Windows95的基本操作。



2. 汉字录入。



3. 字表处理软件的使用。



4. 数据库系统的操作。



说明:⑴上机考试时间为45分钟



⑵上机操作的1、2、3、4部分均为必考。



全国一级(

基本要求

1. 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含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2. 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 了解DO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常用命令的使用。



4. 初步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及WPS的使用方法。



5. 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功能。



6. 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2. 二进制基本概念,数据单位(位、字节),编码(ASCⅡ)码,汉字国标码)。



3. 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相互关系。



4.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意义、分类。



5. 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



二、微机系统基本组成



1. 微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功能: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RAM、ROM),外存储器(软盘、&127;硬盘、磁带、光盘),输入/输出设备(键盘、显示器、打印机)。



2. 微机软件系统组成及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三、DOS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及操作



1. DO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启动。



2. 文件的概念命令、类型。



3. 磁盘文件的目录和路径。



4. 常用DOS命令:



磁盘操作命令 FORMAT,DISKCOPY。



目录操作命令:DIR,MD,CD,RD,PATH。



磁盘操作命令:COPY,TYPE,DEL(ERASE),XCOPY。



功能操作命令:DATE,TIME,CLS,PROMPT。



5. 批处理文件的概念和使用。



6. 磁盘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



四、文字处理软件WPS



1. 汉字编码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一种常用汉字输入方法。



3. WPS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文件的建立、保存、查阅、格式变换及打印输出。



4. WPS的基本操作:启动、进入和退出文件编辑、常用的屏幕编辑符号的提示、基本的增、删、改操作。在菜单方式下,实现查找与替换、字块操作、排版、表格制作和数据统计、文件处理(更名、复制、删除和备份)、文件打印、存盘和退出。



五、FoxBASE的操作



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 库文件的建立:结构定义 数据录入。



3. 库文件数据基本操作:库文件打开与关闭,数据记录的显示、修改、定位、插入、删除、排序、检索及数据统计。



4. 库文件结构基本操作:库文件的复制,库文件结构的修改。



5. FoxBASE运算符、表达式、内存变量及函数。



6. FoxBASE主要性能指标及文件类型。



7. 程序文件的基本概念。



全国二级

基本要求

1. 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3.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熟悉算法描述工具――流程图的使用。



4. 能熟练地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数据库语言写程序、调试程序。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与系统配置。



2. 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相互关系。



3. 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运算器与控制器),内存储器(RAM与ROM),外存储器(硬盘、软件与光盘),输入设备(键盘与鼠标)输出设备(显示器与打印机)。



4. 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软件的基本概念,文档;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



5. 计算机的常用数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数据基本单位(位、字、节、字)。



6.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7. 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知识。



8. 多媒体技术的一般知识。



(二)DOS的基本操作



1. 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功能与分类。



2. DOS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



3. 文件、目录、路径的基本概念。



4. 常用DOS操作,包括:初始化与启动;文件操作(TYPE,COPY,DEL,REN,XCOPY,ATTRI;目录操作(DIR,MD,CD,RD,TREE,RATH);磁盘操作(FORMAT,DISKCOPY,CHKDSK);功能操作(VER,DATE,TIME,CLS,PROMPT,HELP);批处理(批处理文件的建立与执行,自动批处理文件);输入输出改向。



(三)Windows的基本操作



1. Windows的特点.基本构成及其运行环境。



2. Windows用户界面的基本元素。包括: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按钮、光标等。



3. Windows基本操作。包括:启动与退出、鼠标操作、窗口操作、图标操作、菜单操作、对话框操作。



二、程序设计



1. 能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写程序。



2.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3. 能熟练使用一种高级语言或一种数据库语言(共有QBASIC、FORTRAN、Pascal、C以及FoxBASE等五种语言,考生任选其中一种)。



三、上机操作



在指定的时间内使用微机完成下述操作:



1. 完成指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包括机器启动和操作命令的使用)。



2. 按给定要求编写和运行程序。



3. 调试程序,包括对给出的不完善的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使之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四、各种语言的考试内容



C语言



(一)C语言的结构



1. 程序的构成,main函数和其他函数。



2. 头文件、数据说明、函数的开始和结束标志。



3. 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4. C语言的风格。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1. C的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空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2. C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3. 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4. C表达式类型(赋值表达、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条件表达式、逗号表达式)和求值规则。



(三)基本语句



1. 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2.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输入输出函数的调用。



3. 复合语句。



4. goto语句和语句标号的使用。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 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2. 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3. 选择结构的嵌套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 for循环结构。



2. while和do while 循环结构。



3. continue语句和break语句。



4. 循环的嵌套。



(六)数组定义和引用



1. 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引用。



2. 字符串与字符数组。



(七)函数



1. 库函数的正确调用。



2. 函数的定义方法。



3. 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



4. 形式参数与实在参数,参数值的传递。



5. 函数的正确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



6.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7. 变量的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8. 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



(八)编译预处理



1. 宏定义: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带参数的宏定义。



2. “文件包含”处理。



(九)指针



1. 指针与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与地址运算符。



2. 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以及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变量。通过指针引用以上各类型数据。



3. 用指针作函数参数。



4. 返回指针值的指针函数。



5. 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main函数的命令行参数。



(十)结构体(即“结构”)与共用体(即“联合”)



1. 结构体和共用体类型数据的定义方法和引用方法。



2. 用指针和结构体构成链表,单向链表的建立、输出、删除与插入。



(十一)位运算



1. 位运算符的含义及使用。



2. 简单的位运算。



(十二)文件操作



只要求缓冲文件系统(即高级磁盘I/O系统),对非标准缓冲文件系统(即低级盘I/O系统)不要求。



1. 文件类型指针(FILE类型指针)。



2.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fopen,fclose)。



3. 文件的读写(fputc,fgetc,fputs,fread,fwrite,fprintf,fscanf函数),文件的定位(rewind,fseek函数)。



QBASIC



(一)QBASIC的基本概念



1. QBASIC提供的数据类型。



2. 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变量的命名规则、变量的类型说明。



3. 运算符和运算规则(算术运算、关系运算、逻辑运算、字符运算)。



4. 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字符表达式)的概念及求值。



(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1. 变量的赋值(LET语句)。



2. 数据输出(RRINT语句)。



3. 数据输入(INPUT语句,READ/DATA语句,RESTORE语句)。



4. 程序停止执行(END语句,STOP语句)。



5. 程序注释(REM语句)。



(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 行IF语句。



2. 块IF结构。



3. SELECT CASE结构



4. 选择结构的嵌套



(四)循环的概念



1. 循环的概念。



2. WHILE循环结构。



3. FOR-NEXT循环结构。



4. DO循环结构。



5. 循环结构的嵌套。



(五)数组



1. 数组和数组元素。



2. 数组定义的方法。



3. 引用数组元素的方法。



4. 静态数组和动态数组。



5. 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



6. 数组的运算。



(六)函数与子程序



1. 标准函数。



2. 单行自定义函数和多行自定义函数的定义和引用。



3. 块内子程序──子例程(GOSUB-RETURN语句,ONGOSUB-RETURN语句及ON;KEY(n)GOSUB-RETURN语句)。



4. 独立模块的子程序的定义(SUB-END SUB语句)和调用(CALL语句)。



5. 模块化函数的定义(FUNCTION-END FUNCTION语句)和调用。



6. 模块间的数据传递(虚实结合)。



7. 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



8. 过程的嵌套调用。



9. 过程的递归调用。



(七)字符处理



1. 字符串变量的概念。



2. 字符串变量的赋值。



3. 字符串的运算。



4. 字符串函数。



5. 字符串数组。



(八)文件



1. 文件的概念。



2. 对源程序文件的操作。



3. 对顺序文件的操作。



4. 记录型变量的定义(TYPE-END TYPE 语句)和随机文件的操作。



(九)屏幕控制与作图



1. 屏幕控制(CLS语句,LOCATE语句)。



2. 显示模式的控制(SCREEN语句)。



3. 颜色的设置(COLOR语句)。



4. 标准作图语句(PSET 语句,PRESET 语句,LINE语句,DRAW语句和CIRCLE语句)。



5. 图形的着色(PAINT语句)。



Pascal



(一)Pascal程序的构成



1. 源程序的组成语言要素。



2. 程序首部,说明部分,执行部分。



3. 程序的书写规定。



(二)数据的类型及其运算



1. Pascal的数据类型、定义方法及其使用:



(1)标准类型(实型、整型、布尔型和字符型)。



(2)用户自定义类型(枚举类型、子界类型)。



(3)构造类型(数组类型、集合类型、记录类型、文件类型)。



(4)指针类型。



2. 运算符和表达式(包括算术型、集合型、关系型和布尔型)。



3. 数据类型的相容性。



(三)基本语句



1. 赋值语句。



2. 输入输出语句及其格式控制。



3. 复合语句。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 用IF语句实现选择结构。



2. 用CASE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3. 选择结构的嵌套。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 FOR循环结构



2. REPEAT循环结构。



3. WHILE循环结构。



4. 循环结构的嵌套。



(六)数组



1. 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的基本概念、定义方法和引用数组元素的方法。



2. 压缩数组的概念。



3. 字符串和字符数组。



(七)过程和函数



1. 过程与函数的概念。



2. 标准过程和标准函数。



3. 过程和函数的定义方法和调用方法。



4. 形式参数和实在参数的结合,值参数和变量参数的使用。



5. 过程和函数的递归调用。



6. 标识符的作用域(全程量和局部量)。



(八)动态数据结构



1. 指针变量的概念。



2. 动态存储单元的开辟、释放和引用。



3. 单向链表和循环表的操作。



(九)文件



1. 文件的概念。



2. 文件的基本操作(建立、打开、关闭、存取)。



FORTRAN



(一)FORTRAN 程序的结构、书写规则



1. FORTRAN 程序的构成(主程序和子程序)。



2. FORTRAN 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1. 常量和变量的类型(整型、实型、双精度型、复型、逻辑型、字符型)



2. 定义变量类型的方法(用I-N规则隐式说明和显示说明)。



3. 符号常量及其定义方法(PARAMETER语句)。



4. 运算符及运算优先级。



5. 表达式(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和字符表达式)及其求值规则。不同类型数据的混合运算。



(三)最基本的语句



1. 赋值语句(算术、逻辑和字符型赋值语句)。



2. 表控格式的输入和输出。



3. 格式输入与输出。



(1)格式编辑符(X、H、I、F、E、D、A、L、/),格式的重复作用。



(2)格式语句与输入输出语句(包括READ,WRITE语句)的相互作用。



(3)在输入输出语句中包括含格式说明的方法。



4. 暂停语句(STOP)语句,停语句(END语句)。



5. 赋初值语句(DATA语句)。



6. 转移语句(GO TO 语句)。



(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1. 逻辑IF语句。



2. 块IF结构。



3. 选择结构的嵌套。



(五)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1. 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



2. 用DO语句实现循环:



(1)用DO语句时循环次数的计算。



(2)循环体的概念。



(3)循环终端语句和CONTINUE语句。



3. 用块IF和GOTO语句实现循环。



4. 循环的嵌套。



(六)数组的应用



1. 定义数组的方法(用DIMENSION语句和类型语句定义一维或多维数组)。



2. 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



3. 数组在内存中存储顺序(按列存储)。



4. 对数组赋初值的方法。



5. 数组的输入与输出。



6. 可调数组。



(七)函数和子程序



1. 内部函数的调用方法。



2. 语句函数的定义及引用方法。



3. 函数子程序(FUNCTION子程序)的结构及调用方法。



4. 子例行程序(SUBROUTINE子程序)的结构及调用方法。



5. 模块间的数据传递(虚实结合)。



(八)数据联系



1. 公用语句(COMMON语句),无名公用区和有名公用区。



2. 数据块子程序。



(九)字符处理



1. 字符串、字符型变量和字符型数组。



2. 字符型数据的赋值和运算。



3. 字符型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十)文件



1. 文件与记录的概念。



2.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3. 顺序文件的存取方法。



4. 直接文件的存取方法。



数据库语言



(一)基本语法规定



1. 记录、字段和值



2. 内存变量表达式



3. 命令,函数、文件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1. 数值型、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表示方法



2. 常量、变量(字段变量、内存变量)、函数



3. 操作符及运算顺序(算术型、字符型、关系型、逻辑型、日期型)



(三)函数



1. 数字、字符串、日期型数据运算函数



2. 转换型函数



3. 状态检验函数



(四)文件类型及工作区



1. 数据库文件,索引文件,内存变量文件,标准格式文件,文本输出文件,命令文件



2. 文件的生成、打开与关闭



3. 工作区的使用与选择



(五)数据库基本操作



1. 建立数据库结构



2. 数据记录输入



3. 数据库内容输出



4. 数据库分类、索引和查找



5. 数据库的编辑



6. 数据报表建立



7. 多重数据库操作



8. 辅助操作



(六)程序设计



1. 命令文件的建立



2. 顺序程序设计



3. 分支程序设计概念,判断分支,简单判断,选择判断,多重判断



4. 循环程序设计概念,结构,循环,多重循环5.过程调用概念,调用,嵌套调用



FOXBASE+数据库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内容



(一)数据库系统基础知识



1. 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模型及其相互关系



2. 关系数据库:



(1)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域。



(2)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联接三种关系运算在FoxBASE+中的体现。



3. 系统性能与工作方式:



(1)各种文件类型及特点,命令格式。



(2)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3)两种工作方式:交互方式和程序运行方式。



4. FoxBASE+的数据元素:



(1)常量:数值型、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常量。



(2)变量:字段变量、简单内存变量、数组、内存变量的保存及恢复。



(3)表达式:表达式的类型及运算。



(4)常用函数:数值计算函数、字符处理函数、日期类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测试函数。



(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1. 数据库的建立、修改与复制:



(1)数据库结构的建立、修改与复制。



(2)数据库记录的增、删、改与复制。



(3)文件管理命令。



2. 数据库的重新组织及查询:



(1)直接查询与记录指针定位。



(2)数据库排序与索引。



(3)快速检索FIND,SEEK。



3. 数据统计与计算:



(1)统计记录数、求和、求平均值。



(2)分类汇总。



4. 多重数据库操作:



(1)工作区的选择和使用。



(2)数据库关联与联接SET RELATION,JOIN。



(3)数据库间的数据更新UPDATE。



(三)程序设计(命令文件)



1. 命令文件的建立与运行。



2. 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1)顺序结构。



(2)选择结构:条件选择语句IF-ELSE-ENDIF及其嵌套形式的使用。多分支选择语句DOCASE-ENDCASE的使用。



(3)循环结构:循环语句DO WHILE-ENDDO及其嵌套形式的使用。



3. 格式设计:



(1)格式设计命令***A的使用。



(2)屏幕格式的建立与使用。



(3)光带式菜单的设计。



4. 子程序与过程:



(1)子程序设计与调用。



(2)过程与过程文件。



(3)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过程调用中的参数传递。



5. 命令文件的编译与使用。



(四)系统环境和状态参数



1. 常用的SET命令:



(1)常用的开关状态设置命令。



(2)常用的环境参数设置命令。



2. FoxBASE+的系统配置文件:CONFIG.FX配置文件的作用。



全国三级(A)

基本要求

1. 具有计算机硬件及应用的基础知识。



2. 了解软件的基本知识。



3. 掌握数据结构、算法基本知识。



4. 掌握数据结构、算法基本知识。



5. 熟悉微机硬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6. 掌握微机测控应用的基本技术。



7. 了解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8. 具有用汇编语言编程(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 计算机发展阶段、应用领域、分类,主要技术指标。



2. 二进制及数值信息的表示和运算:二进制及其表示方法,不同进位制之间的转换,整数和实数(浮点数)的表示,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3. 中、西文字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西文字符的编码,汉字的国标码、区位码、机内码,汉字的输入,汉字的输出。



4. 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



5. 多媒体技术基础:图形、声音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二、操作系统及软件基础



1. 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功能,常用软件的分类。



2.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类型,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DOS、Windows、UNIX的基本特点。



3. 语言处理程序:汇编语言与高级语言,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高级语言程序的处理过程。



4. 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风格,软件工程初步。



5. 计算机安全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安全的主要问题,病毒的检测与消除,病毒的防范。



6. 软件的法律保护:专利法保护,著作权法保护,商业秘密法保护。



三、数据结构与算法



1. 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技术。



3. 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技术。



4. 树形结构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表示和遍历算法,树与二叉树的转换。



5. 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排序算法(插入排序、选择排序、交换排序、归并排序)。



6. 检索的基本概念和检索算法(线性检索、二分法检索、分块检索、散列技术)。



四、微机组成原理与接口技术



1.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与工作原理。



2. 微处理器的原理与组成:微处理器结构,指令及其执行过程,程序中断,支持芯片及其与CPU的互连。



3. 主存储器:存储器分类,存储器组成与工作原理,Cache存储器。



4. 输入输出控制:输入输出寻址,轮询I/O方式,中断传送方式,DMA传送方式。



5. 系统总线与外设接口:基本原理,ISA总线,PCI局部总线,串行接口,并行接口,SCSI接口。



6. 常用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器、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7. 外存储器:软件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光盘存储器。



五、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 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特点。



2. 汇编语言的语句格式、程序结构和数据的表示方法。



3. 80×86指令格式、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4. 80×86宏汇编的伪指令。



5.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子程序、输入输出和中断处理。



六、微机测控技术



1. 实时处理的基本概念。



2. 微机测控系统的结构及其硬件、软件组成,分而式测控系统的概念。



3. STD及ISA总线微机测控系统主机的特点,多主STD总线测控微机系统及其通信方法,监控定时器(看门狗)的基本原理。



4. 过程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信号隔离技术,并行接口及其功率驱动,实时时钟接口。



5. 过程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基本传感器,信号调理及隔离技术,A/D转换及相关技术,D/A转换及相关技术。



6. 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初步。



七、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基础



1. 计算机网络功能、结构与分类。



2.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据编码类型、数据传输方式、同步技术、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差错控制方法。



3.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4. 局域网与制造自动化协议MAP的应用。



5. 广域网及其应用。



八、上机操作



1. 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DOS/Windows环境下有关文件的基本操作)。



2. 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技术。



3. 数据结构与算法所要求的内容。



4.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调试方法。



全国三级(B)

基本要求

1. 具有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的基础知识。



2. 掌握数据结构、算法基本知识。



3.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操作系统知识。



4. 掌握软件工程方法、具有应用软件开发的分析、设计初步能力。



5. 具有数据库基本知识,并熟悉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6. 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及计算机多媒体的应用知识。



7. 熟悉计算机在信息管理、数值计算和辅助设计应用领域中某一领域的应用。



8. 掌握计算机操作并具有C语言编程(含上机调试)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基础知识



1. 计算机发展阶段、应用领域、分类、主要技术指标。



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 总线结构、中断方式与查询方式,A/D、D/A转换,输入、输出设备。



4. 存储器的组成,随机存储器,磁盘、磁带和光盘。



5. 多媒体基本概念,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制作、管理,超文本与超媒体。



6. 软件的基本概念,程序与文档,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



7. 软件的法律保护。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 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



2. 线性表逻辑结构,链表、数组的存储和运算。



3. 队列与栈的定义,存储及应用。



4. 树和二叉树的定义,互相转换,二叉树的存储,二叉树的周游。



5. 图的基本概念,图的存储周游。



6. 排序的基本概念与排序算法(选择排序,插入排序,交换排序,归并排序)。



7. 检索的基本概念与检索算法(顺序检索,二分检索,散列支术索,二叉排序树)。



三、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多用户操作系统。



2. 进程及线程的概念,进程间的通信,进程管理,作业调度,作业控制,死锁。



3. 页式、段式、段页式存储,虚拟存储原理,地址转换机制,页面淘汰算法。



4. 文件和文件系统的概念,文件控制块,文件目录,文件分类与组织、磁盘调度。



5. 输入输出控制方式,设备驱动程序,通道,中断,缓冲技术,SPOOLing系统。



6. 操作系统结构设计。



7. 网络操作系统。



8. 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s)的使用。



9. 操作系统技术发展。



四、软件工程



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2. 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快速原型化方法。



3. 结构化分析,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说明。



4. 结构化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结构图,模块的内聚与耦合。



5. 结构化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风络。



6. 软件测试,测试方法,测试用例,软件质量控制。



7. 软件文档,文档标准,文档编制与工具。



8. 设计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的概念与应用。



9. 软件工程技术发展。



五、数据库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



2. 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3. 关系数据库语言SQL。



4. 数据库设计目标、方法、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5. 数据库开发工具。



6. 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Oracle)的使用。



7. 数据库技术发展。



六、计算机网络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2.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基本概念。



3. 局域网组网的基本方法。



4. 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5. Client/Server计算模式。



6. 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



7. Internet与Intranet。



8.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



七、面向管理的应用



1. 管理信息系统(MIS)基本概念。



2. MIS的开发策略。



3. MIS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 办公自动化(OA)、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基本概念。



5. 系统分析员,任务、作用。



八、面向数值计算的应用



1. 数值计算基本概念。



2. 近似数与误差。



3. 插值



全国四级

基本要求

1. 具有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2.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的原理及其应用。



3. 具有计算机体系结构、系统组成和性能评价的基础及应用知识。



4. 具有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础知识。



5. 具有计算机应用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基本能力。



6. 具有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和保密性知识。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l 计算机系统组成:



(1)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分类及应用。



(3)计算机硬件结构。



(4)主要部件功能。



(5)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与分类。



(6)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l 计算机工作原理:



(1)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2)运算器。



(3)控制器。



(4)存储器。



(5)输入与输出系统。



l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



(1)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



(2)处理机指标。



(3)存储容量指标。



(4)I/O总线能力。



(5)系统通信能力。



(6)联机事务处理能力。



(7)软件支持。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l 基本概念: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描述与分析。



l 线性表:



(1)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



l 数组:



(1)数组的定义与运算。



(2)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



(3)矩阵的压缩存储。



l 栈与队列:



(1)栈的定义和运算。



(2)栈的存储结构。



(3)队列的定义和运算。



(4)链队列与循环队列。



l 串:



(1)串及其操作。



(2)串的存储结构。



l 树和二叉树:



(1)树的定义。



(2)二叉树的定义及其性质。



(3)二叉树与树的转换。



(4)二叉树的存储。



(5)遍历二叉树与线索二叉树。



l 图:



(1)图及其存储结构。



(2)图的遍历。



(3)图的连通性。



(4)有向无环图。



(5)最短路径。



(6)拓扑排序。



l 查找:



(1)线性表查找。



(2)树形结构与查找。



(3)散列查找。



l 排序:



(1)插入排序。



(2)交换排序。



(3)选择排序。



(4)归并排序。



(5)基数排序。



l 文件组织:



(1)顺序文件。



(2)索引文件。



(3)散列文件。



三、离散数学



l 数理逻辑:



(1)命题及其符号化。



(2)命题公式及其分类。



(3)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4)范式。



(5)命题逻辑推理理论。



(6)谓词与量词。



(7)谓词公式与解释。



(8)谓词公式的分类。



(9)谓词逻辑等值演算与前束范式。



(10)谓词逻辑推理理论。



l 集合论:



(1)集合及其表示。



(2)集合的运算。



(3)有序对与笛卡尔积



(4)关系及其表示法。



(5)关系的运算。



(6)关系的性质。



(7)关系的闭包。



(8)复合关系与逆关系。



(9)等价关系与偏序关系。



(10)函数及其性质。



(11)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l 代数系统:



(1)代数运算及其性质。



(2)同态与同构。



(3)半群与群。



(4)子群与陪集。



(5)正规子群与商群。



(6)循环群与置换群。



(7)环与域。



(8)格与布尔代数。



l 图论:



(1)无向图与有向图。



(2)路、回路与图的连通性。



(3)图的矩阵表示。



(4)最短路径与关键路径。



(5)二部图。



(6)欧拉图与哈密尔顿图。



(7)平面图。



(8)树与生成树。



(9)根树及其应用。



四、操作系统



l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1)操作系统的功能。



(2)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3)操作系统的组成。



(4)操作系统的接囗。



l 进程管理:



(1)进程、线程与进程管理。



(2)进程控制。



(3)进程调度。



(4)进程通信。



(5)死锁。



l 作业管理:



(1)作业与作业管理。



(2)作业状态及其转换。



(3)作业调度。



(4)作业控制。



l 存储管理:



(1)存储与存储管理。



(2)虚拟存储原理。



(3)页式存储。



(4)段式存储。



(5)段页式存储。



(6)局部性原理与工作集概念。



l 文件管理:



(1)文件与文件管理。



(2)文件的分类。



(3)文件结构与存取方式。



(4)文件目录结构。



(5)文件存储管理。



(6)文件存取控制。



(7)文件的使用。



l 设备管理:



(1)设备与设备分类。



(2)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3)中断技术。



(4)通道技术。



(5)缓冲技术。



(6)设备分配技术与SPOOLing系统。



(7)磁盘调度。



(8)设备管理。



l 一种典型操作系统(DOS/Unix/Windows)的使用:



(1)DOS的特点与使用。



(2)UNIX的特点与使用。



(3)Windows的特点使用。



五、软件工程



l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1)软件与软件危机。



(2)软件生命周期与软件工程。



(3)软件开发技术与软件工程管理。



(4)软件开发方法与工具、环境。



l 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



(1)瀑布模型。



(2)可行性研究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3)软件计划与进度安排。



(4)软件需求分析。



(5)数据流程图(DFD)、数据字典(DD)。



(6)软件需求说明书。



(7)系统设计。



(8)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9)模块结构设计与数据结构设计。



(10)接囗设计与安全性设计。



(11)系统设计说明书。



(12)程序设计。



(13)程序设计语言。



(14)结构化程序设计。



l 原型化方法:



(1)原型化的基本原理。



(2)原型化的生命周期。



(3)原型化的人员与工具。



(4)原型化的实施。



(5)原型化的项目管理。



(6)原型化方法与结构化方法的关系。



l 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2)软件测试方法。



(3)软件测试计划。



(4)单元测试、集成测试与系统测试。



(5)测试用例设计。



(6)测试分析报告。



l 软件维护:



(1)软件可维护性。



(2)校正性维护。



(3)适应性维护。



(4)完善性维护。



l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1)软件开发工具。



(2)软件开发环境。



(3)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l 软件质量评价:



(1)软件质量评价的度量与评价模型。



(2)软件复杂性的度量。



(3)软件可靠性的评价。



(4)软件性能的评价。



(5)软件运行评价。



l 软件管理:



(1)软件管理职能。



(2)软件开发组织。



(3)软件计划管理。



(4)标准化管理。



(5)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6)软件配置管理。



(7)软件产权保护。



六、数据库



l 数据库基本概念:



(1)数据与数据模型。



(2)数据库体系结构。



(3)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



(4)数据库工程与应用。



l 关系数据库:



(1)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定义、关系模型、关系模式与关系子模式。



(4)数据操纵语言。



(5)关系代数。



(6)集合运算(并,差,交,笛卡尔积)与关系运算(投影,选择,连接)。



(7)关系演算。



(8)元组关系演算与域关系演算。



(9)数据库查询语言。



(10)SQL语言。



l 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



(1)关系数据库理论。



(2)函数依赖。



(3)关系模式分解。



(4)关系模式的范式。



l 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设计目标。



(2)数据库设计方法。



(3)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4)数据库规划。



(5)需求分析。



(6)概念设计。



(7)逻辑设计。



(8)物理设计。



(9)数据库的实现与维护。



l 数据库的保护:



(1)数据库恢复。



(2)数据库的完整性。



(3)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4)数据库的安全性。



l 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Oracle)应用:



(1)FoxPro DBMS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2)Oracle DBSM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七、计算机体系结构



l 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体系结构的定义。



(2)系统的功能层次。



(3)系统的分析。



(4)体系结构的继承与发展。



(5)系统的安全性。



l 指令系统:



(1)指令格式及其优化。



(2)指令系统的复杂化。



(3)RISC技术。



(4)MIPS与MFLOPS。



l 存储体系:



(1)存储层次。



(2)虚拟工作原理。



(3)Cache工作原理。



l 通道及新型总线:



(1)I/O方式的发展。



(2)通道工作原理。



(3)EISA与MCA。



(4)局部总线:VFSA与PCI。



l 并行处理技术:



(1)流水线技术。



(2)超流水线与超量标技术。



(3)向量处理机。



(4)多机系统。



l 系统性能评价:



(1)性能评价的概念。



(2)测试程序的分类。



(3)Benchmark的举例。



八、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l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网络的定义。



(2)网络的分类。



(3)网络的功能。



(4)网络拓扑。



(5)典型计算机网络组成。



l 数据通信技术:



(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3)传输介质的类型与特点。



(4)数据传输方式。



(5)数据编码方式。



(6)同步方式。



(7)线路复用技术。



(8)数据交换方式。



(9)差错控制方法。



l 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ISO/OSI RM。



(3)物理层协议。



(4)数据链路层协议。



(5)网络协议与X.25网层次。



(6)传输层协议。



(7)高层协议。



l 局域网技术:



(1)局域网拓扑。



(2)局域网传输介质。



(3)IEEE 802模型与标准。



(4)CSMA/CD工作原理。



(5)Token Bus工作原理。



(6)Token Ring工作原理。



(7)FDDI工作原理。



(8)局域网互连与TCP/IP协议。



(9)局域网操作系统。



(10)局域网组网技术。



(11)局域网应用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l 网络技术的发展:



(1)高速局域网。



(2)ISDN与B-ISDN。



(3)城域网。



(4)帧中继。



(5)ATM技术。



(6)智能大厦与网络综合布线技术。



(7)Client/Server的应用技术。



(8)ISO网络管理概念与标准。



九、上机测试内容



l 计算机操作能力。



l 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l 项目开发能力。



l 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



上机测试说明



1.考试形式包括课堂笔试(180分钟)和上机测试(60分钟)。



2.试题包括选择题和论述题两种类型。



3.笔试中的选择题用中、英两种文字命题,其中英文题约占三分之一,论述题用中文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