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集锦

中臀拟鲿



中臀拟鲿(Pseudobagrus medianalis)属鲇形目,鲿科,拟鲿属。俗称:弯丝。英文名:Dianchi bullhead , Dianchi lake bullhead 。



濒危等级:濒危。IUCN(1996)EN。



体长,背鳍弧度和缓,约与腹缘相等,背鳍之前渐平扁,以后渐侧扁。头平宽大,平扁。吻圆钝。口宽,下位,横裂。两颌及犁、腭骨有齿。后鼻须达眼后缘;上颌须约达胸鳍;下颌前须短,后须达鳃膜。鳃孔大,鳃膜游离。侧线平直。体无鳞。背鳍硬刺锯齿弱;脂鳍基较臀鳍基略短;臀鳍13-17;胸鳍硬刺锯齿强;腹鳍略达臀鳍;尾鳍后缘微凹,近截形。头背包括上枕骨棘背面被皮肤。体黄色,有3-4个大黑斑,腹部较淡。



生活于南岭北麓高原河流及湖中,为底层中小型肉食性鱼类。



为云南特产种,仅分布于金沙江南侧支流普渡河水系禄劝掌鸠河、滇池。



过去在滇池及其下游为习见鱼类。自20世纪50年代始,由于人口骤增,生活污水及工厂污水向湖内排放过多,使水体富营养化,生态环境剧变,鱼类不能适应生存。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大规模围湖造田,更加剧了鱼类生存的困难。自1958年后数量逐渐减少,至1980年后更为少见,现已处于濒危状态。
[ 编辑 Faylovingyou 在 06-02-13 19:07 ]





魾(Bagarius bagarius)属鲇形目,鮡科魾属。俗称:面瓜鱼、黄鱼。英文名:Yellow sisorid-catfish 。



濒危等级:易危。



头和体前部特别粗大平扁,背缘以背鳍起点处为体最高,往前后渐低,尾柄圆,腹面平。头宽大,前端楔形。吻钝圆。口大,下位,弧形;齿尖锥形,大小不等,下颌齿较前颌齿稀疏,外列齿较大,约呈1行排列。眼小,位于头背侧。具颌须1对和颏须3对,颌须发达,宽扁,末端细长,后伸达胸鳍基后端,颌须有皮褶与吻部相连;颏须纤细。头背及体表皮肤粗糙,布满纵嵴突,腹面光滑。背鳍硬刺后缘光滑,末端柔软,延长成丝状;脂鳍短;胸鳍平展,硬刺后缘有弱锯齿,末端亦呈丝状,延至腹鳍基后端;尾鳍大,深分叉,上下叶末端延长成丝状。体灰黄,背鳍后方、脂鳍下方及尾鳍基前上方各有一灰黑色大鞍状斑,下延过侧线,偶鳍及尾鳍布有黑斑。



主要栖息于大江河的主河道,为底栖鱼类。性凶猛,猎食性,主食小型鱼类,亦食蛙类及虾类。约在5-6月份繁殖。



国内分布于澜沧江下游;国外分布到印度、缅甸和泰国等。



对其野生状态数量不甚了解。但常可见到。近数十年来,由于产区人口剧增,电、毒、炸等有害捕捞方法的使用较为普遍,致使其资源量急剧减少

金氏



金氏(Liobagrus kingi)属鲇形目,钝头鮠科,属。俗称:央丝。英文名:King’s bullheadd 。



濒危等级:濒危。



体长,侧扁,背缘拱形,自吻端向后上斜,背鳍以后微向下斜,腹面在腹鳍以前较平直。头稍短。吻钝圆,平扁,吻端几乎平直。口大,端位,横裂。两颌及犁骨有齿,前颌齿带为整块状;下颌齿带弯月形,分为紧靠的左右两块;腭骨无齿。须4对,鼻须、颌须各1对,颏须2对,下颏须伸达胸鳍基,前下颌须较短。眼小,背位,眼缘模糊。鳃孔大,鳃膜游离。体无鳞及侧线。头、鳍富有厚皮。脂鳍长,起点不甚明显,后端以一浅缺刻与尾鳍分开。胸鳍硬刺短,后缘靠近基部有锯齿3-4枚,基部有毒腺。胸鳍后缘圆凸。臀鳍外缘圆凸;尾鳍圆形。全身棕灰色,散有不规则的褐色小点,鳍黄色,背、尾鳍中央黑色。



生活于底质多石的急流水环境,为底层生活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个体小,无经济价值。



金氏为我国特产鱼类,仅分布于云南省滇池。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尚较习见,但数量不多。近数十年来,由于人口急骤增多,生活及工业污水向湖内排放过多,湖水污染严重;其次,自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大规模围湖造田,破坏了鱼类的生活及产卵环境等因素,使本种的数量明显减少,现已多年未再发现。

阿鲁巴岛响尾蛇



阿鲁巴岛响尾蛇(Crotalus unicolor)



响尾蛇是产于新大陆的一类毒蛇,属蝰蛇科响尾蛇亚科,大约有30种。它的特点是尾部摇动的时候,会发出尖锐的咔啦响声。两只眼睛和鼻间有一个能感觉热量的小颊窝。帮助它们追膛猎物。尾部有一串角质的连锁环,摆的时候靠这些连锁环发出声音。成年的响尾蛇尾巴有6―10块连锁环。



响尾蛇共分两属,侏响尾蛇属和响尾蛇属。侏响尾蛇属包括一些小型的响尾蛇,如链侏响尾蛇和地侏响尾蛇。响尾蛇属包括一些大型的响尾蛇,如角响蛇。侏响尾蛇上包有9块大鳞板。响尾蛇属的响尾蛇有大有小,视种而不同。但头上都有小鳞片,这一点和侏响尾蛇属不同。



这一属中较为出名的有粗鳞响尾蛇,它的体型中等大小,广泛发布于北美洲的东部和中部。它们以崎岖的砾石地上搜索老鼠和其他啮齿动物为生。此外不还有西部的大草原响尾蛇,中部和西部的菱背响尾蛇,菱背响尾蛇是响尾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响尾蛇广泛地分布在从加拿大到南美洲的新大陆。通常栖息在比较干燥的 地区。它产的身长差异很大。最小的是栖息在墨西哥的几种。身长只有30厘米。最在的是菱背响尾蛇,可长达2.5米。有些种类的响尾蛇有横向的斑带,但大多数都在比较淡的灰色、淡褐色等的基色上,都有黑色的菱形、六角形大斑点。也有些呈现出各种各样橙色、桃红色、红色或者绿色的图案,根据颜色来鉴别它们的种类往往比较困难。



大多数种类的响尾蛇食小的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年幼的体型较小的响尾蛇主要食蜥蜴。像其他蛇类一样,响尾蛇也不能适应过冷或过热的环境。在很热的地区,它们会变成夜行性动物,白天则躲在有庇护处避署。冬天在岩石的缝隙和斜坡上找地方冬眠。



所有的响尾蛇都是有毒的,危险的。过去民间有一些医治响尾蛇咬伤的办法不但无效,而且更加危险。幸好现在已经找到了许多好的方法,被响尾蛇咬到了也不再是必死无疑。然而,严重的创伤和痛苦还是无法避免的。响尾蛇中,墨西哥西海岸和南美热带地区的响尾蛇最为危险。它们伤害人的神经系统的毒素比其他响尾蛇都厉害。菱背响尾蛇是美国最毒的响尾蛇。



加勒比海的阿鲁巴岛响尾蛇属濒危动物。

细痣疣螈



别名疣螈、黑痣疣螈,属于蝾螈科,学名为 Tylototriton asperrimus。



体长11~15厘米。雌螈一般大于雄螈,头部扁平,吻端平切,外鼻孔位于近吻端。除唇缘、指、趾及尾外,全身布满瘰(luo3)粒与疣粒;头侧棱脊显著,背中线棱脊明显。体侧自肩部向后至尾基部各有一列整齐的瘰粒。前后肢几乎等长,指扁平,未端钝圆。体色除尾部腹缘及四指为橘红色外,其余皆为黑色。



生活于海拔650~2500米山区溪流的塘边,多在夜间捕食。平时生活在陆地上,夏季繁殖期进入水池中。



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中国大蝾螈 (Andrias davidianus davidianus)



蝾螈,火蜥蜴,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蝾螈身体短小,有4条腿,皮肤潮湿,体长大约在10―15厘米,大都有明亮的色彩和显眼的模样。中国大蝾螈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5米。



蝾螈出世以后,一般都要经过幼体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是几天,也可能是几年。幼体长有外鳃和牙齿,没有眼睑。这些特征可能会保留到性成熟。栖息在北美洲东部的一种泥蝾螈和墨西哥中部的蝾螈都有这个特性。



蝾螈主要食昆虫,蠕虫、蜗牛和一些小动物,包括它们的同类。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养靠皮肤来吸收不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



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中,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性于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的日子。



原始形式的蝾螈(如鲵亚目)繁殖的形式是体外受精。一些较高形式的蝾螈则是体内受精,在这种形式下,雌性蝾螈通过自己的泄殖腔开口把雄性蝾螈排泄的精子包囊吸入体内。大多数蝾螈在水中繁殖,也有一些,如大部分无肺螈科的种类在陆地上繁殖。



中国大蝾螈、日本大蝾螈等十几种蝾螈属濒危动物。

旱谷蟾蜍(Bufo microscaphus californicus)



蟾蜍属无尾目,蟾蜍科,是一类无尾巴的两栖动物。我们说的蟾蜍一般主要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种蟾蜍,它们分属26个属。分布在除了澳大利亚、马达加斯国、玻利尼西亚和两极以外的世界各地区。不过,澳大利亚和一些南太平洋岛屿引进了一些种类的蟾。



美洲中部和南部主产斑蟾蜍,它们的特点是头成正方形 ,后退比较大,身体的色彩鲜艳,黑色上面衬有黄色、红色或乾绿色。产于乌干达的一种毒蟾蜍在受到骚扰的时候,会伸展出它的头和有着明这的橘黄色彩的四肢,用这种办法警告骚扰者:不要自找麻烦,否则就是自缴获绝路。



美洲蟾和欧洲蟾身体粗壮结实,四肢较短,所以移动起来只能跳来跳去。它们的体长大约在2―25厘米左右。背上又厚又干的皮肤常有头绪,呈现出斑驳的褐色。毒腺一般藏在背上和疣里,但大部分储藏在眼睛后面突出起来的腮腺里。美国科罗拉多河蟾蜍和巨蟾蜍的毒液对像狗那么大的动物也能产生作用 ,有时候中毒者会暂时瘫痪甚至死亡。中医很久以胶就有用蟾蜍毒治病的药方。蟾蜍主要是夜行性地栖动物,它们通常在比较狭窄的地方活动,食一切能够捉到的昆虫和小动物。冬天和季节,它们多数呆在地下。蟾蜍在水中繁殖,有时为了寻找合适的繁殖地,会迁徙1,2公里甚至更远,雌蟾蜍一次可产下600―3000个卵,视咱的不同而定。卵在几天之内就能孵出蝌蚪,1―3个月以后就成成体。旱谷蟾蜍等几种蟾蜍属濒危动物。

巴拿马金蛙(Atelopus varius zeteki)





青蛙和蟾蜍同属于无尾目,它们分布在世界上除了澳大利亚、最干燥的沙漠和许多海外的几乎所有地区。不过,绝大多数种类的青蛙都集中在温暖潮湿的热带。



青蛙的皮肤光滑湿润,眼睛突出,眼睛的后面有露出来的耳膜。成年的青蛙没有尾巴,它们的后腿长而健壮,能够跳得很远。许多种青蛙脚上有蹼,是天生的游泳健将。



大多数青蛙,特别是雄青蛙很喜欢叫。青蛙吸入的空气从喉中经过,使发声器官震动,从而发出叫声。不同种类的青蛙发出声音也不同。喉中有空腔的一种雄青蛙叫声特别响亮,当它们用叫声来吸引异性的时候,空腔膨胀得很大。



青蛙的舌根长在嘴巴的前面,而不是后面,上面有一层粘液,有助于捕获食物。



像大多数的两栖动物一样,许多种青蛙都经历像鱼一样的幼虫时期。这些青蛙把它们的卵下在水中,也有些下在水面和潮湿的地面植被上,有些索性下在父母的背上。青蛙的繁殖季节根据种和分布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一般都是在春季或者夏季的雨季。虽然它们分布的区域不一样,但大多数都是比较潮湿的地区。青蛙能够呼吸空气,也能在水中停留很长的时间,通过皮肤来呼吸。树栖青蛙适应在树上生活。许多青蛙栖息在地下,只有在觅食和繁殖的时候才到地面上来。青蛙的体温和所有的两栖动物一样,随周围环境而变化。在寒冷地区,它们会在泥土中冬眠。特别热的时候,有些种类的青蛙,如栖息在澳大昨亚的几种青蛙,还会“夏眠”呢!这时候,它们把自己埋在土时在,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青蛙主要食昆虫、蠕虫、蜘蛛、蜈蚣。水栖青蛙有进也会食其他青蛙、蝌蚪和小鱼。大的青蛙也食老鼠和小蛇。



青蛙对人类的益处是多方面的。它们有效地抑制森林、农场和园林里的害虫数量。全世界的许多地区为了这个目的,积极引进多种青蛙。很久以前,青蛙就是人们饭桌上的侍肴。青蛙也是生理和医学实验室里进行解剖和研究的重要标本。因为它们的骨胳、肌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和高等动物相似。



调查结果表明,大约从1980年开始,全球的青蛙数量不断下降。而且根据北美地区的调查,还出现了许多畸形的青蛙。这些青蛙形状古怪,或者不是多一条(或几条)腿就是少一条(或几条)腿。生物学家现在还不能肯定青蛙数量下降和畸形青蛙数量增加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有气候变化、酸雨、臭氧层损耗、栖息地遭破坏、寄生虫、污染、杀虫剂、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等等。



巴拿金蛙等几种青蛙属濒危动物

我国特产的珍贵爬行动物――鳄蜥



鳄蜥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50―100克,身体可以分为头部、颈部、躯干部、四肢、尾5个部分。头部较高,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则又很象扬子鳄,所以被称为鳄蜥。







鳄蜥的全身为橄榄褐色,侧面较淡,染有桃红或桔黄色并杂有黑斑,背部至尾巴的端部有暗色的横纹,腹面呈乳白色,其边缘带有粉红色或桔黄色。头部前端较尖,后部为方形,略呈四棱锥形,顶部平坦,平铺着不显著的细鳞,近吻端的鳞片较大,颅顶部的中央有一个明显的乳白色小点,称为颅顶眼。口宽大,内有1个舌,1对内鼻孔,咽部有喉头。颌的边缘密布有同型细齿。舌为肉质,十分肥厚,先端为黑色,呈浅叉状。眼睛大小中等,瞳孔为圆形,孔的周围有金色圆圈,也有活动的上下眼脸和透明的瞬膜。在眼睛的后方,头侧的颈沟前方有明显的鼓膜。



头侧部由眼睛辐射出8条深色纹,眼后1条较长,眼下方3条较粗,体侧后端黑纹不规则,腹面浅黄有黑短斑纹。尾部有黑色与棕绿色相间的横纹11―12条,每条约占2节。



颈部明显,并且与头部之间有明显的纵沟分开,在颈沟的后背面有数行较大的凸起棱鳞,中间夹有颗粒状的小鳞,颈侧棱鳞半稀,有灰、黄、粉红色,于前肢的上前方颈侧有一个显著的圆形黑斑。背腹略扁,背部鳞较少,只有颗粒状的细小鳞片散布在大的棱状鳞片间,棱峪状鳞片近似纵行于体背排列,并延伸到尾部,行至后肢处则形成规整的两行排列于尾背两侧。体背有6一7条暗黑色的较宽横纹,横纹到达体侧时又分为二,在叉状横纹间为桃红色,红周镶黑。老年个体的靠近腹面的体侧普遍为桃红色、桔黄色,并夹杂着黑色的棱峪状鳞片。



尾部侧扁,在尾巴背面的两侧各具纵行排列的大形棱峪状鳞片,中间凹陷似深沟,梭峪状鳞片在尾巴的基部相距较宽,往尾端伸延则逐渐变窄,但并不汇合。尾巴上有明显的分节现象,大约有35节,前13节每节的背侧有1枚棱嵴状鳞片,后20节则每节有2枚。尾侧及腹面共有8条棱线,向尾端延伸。尾部有10―11条暗黑色横纹,全身则有明显的16条宽条纹,躯干上有5条,胸部和腹部的界限不明显,年老的个体的横纹间略为粉红色。



鳄蜥的四肢较为粗壮,趾端的爪尖细。前肢的上臂较前臂略短,为橄榄褐色,靠体侧一面密布突起的粒状细鳞,颜色为黄白色。指背有小鳞片数行,呈“人”形排列,指长顺序为4、3、2、5、1。后肢的上下两段几乎等长,趾长顺序为1、3、5、2、1。后肢稍后有横裂状的泄殖孔,周围的鳞片呈方形,雄性泄殖腔内有2枚交接囊,雄性和雌性的泄殖腔内均有一对性腺,开口在泄殖腔的外缘,可以分泌特殊气味的液体。



鳄蜥是我国的特产物种,在地理分布上极为特殊,仅产于广西大瑶山一带的贺县里松乡姑婆山、昭平九龙乡、北陀乡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罗香乡的平竹、罗莲、罗丹、罗香、琼伍大队部分冲沟附近,所以又名瑶山鳄蜥。



鳄蜥栖居于海拔760米以下的沟谷中,一般都是溪流不大的积水坑。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树叶叶缘多为锯齿形,与鳄蜥尾部的缺刻类似。溪沟阴湿,岩石及树干的色泽也与鳄蜥的体色类似。这些都为鳄蜥隐藏其中提供了良好的掩蔽作用。



雄性和雌性从色斑等特征上不易区别,但雄性的色斑大比较多鲜艳。如果捕捉后强压尾基,则会由泄殖腔孔出现一对短粗的肉棒,是它的雄性交配器官,可以进行体内受精。八月前后是繁殖季节,卵胎生,每次产仔4一8条。在繁殖期,雄性表现出强烈的求偶行为,追逐雌性,并且在雌性面前不停地用前肢支撑起躯体,摆动头部,显得异常兴奋,并发出唧唧的叫声,而后迅速用嘴咬住雌性的左侧腹部,迫使雌性将躯体后部侧翻过来,恰好使其泄殖腺孔与雄性的交接器相对,然后进行交尾,大约交接20分钟左右,然后分开。



鳄蜥是一种卵胎生的动物,每年8月交配,此后受精卵在雌性体内发育,但并不从母体中吸取养料,怀孕期为9―10个月。翌年5―6月间气温回升时,怀孕的雌性鳄蜥从冬眠中苏醒,然后开始产仔。有时在陆上产仔,也有时产于水中,每产4一8条,在1一2天内产完,未受精卵也在产仔时产出。



产前1一2天,雌性鳄蜥爬入水中,不吃也不动,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行动不便。分娩时,泄殖孔周围稍微隆起,有充血现象,先是呼吸加深,爬来爬去,头部上翘,尾部慢慢地左右摆动,胸廓一收一扩,接着腹部肌肉剧烈收缩,呼吸频率加快,后肢用力蹬足,前后的连续动作不到1分钟,一团白色的膜状物就从泄殖孔排出,然后腹部继续收缩挤压,使幼体的头部先从泄殖孔产出,然后躯体全部产出,胚膜也随之带出或残留在泄殖腔孔外面,脐带自断,腹部有明显的脐孔痕迹,脱落的卵膜上粘有少量的血迹。由于幼体没有卵齿,也有的幼体产出后还被包在羊膜内,需要前后肢乱蹬,用爪弄破羊膜,使头部和躯干暴露出来,然后用力摆动身体,甩掉羊膜,就可以游入水中或自由爬行了。雌性每隔大约2小时产出1只,通常在1―2天内产完,但如果遇到气温变化等原因,也会延续到3―4天。



雌性在生产后大部时间喜欢在水中栖息,三天后食欲恢复正常,对幼体很少看护,有时幼体爬到它的背上也无动于衷,让幼体自行生活,到繁殖期时则再次接受雄性的追逐和交尾。但雄性有时有吞食幼体的情况发生。



刚出生的幼体的体长为10.5―13厘米,体重为2.7―4.5克,形态与成体几乎完全相似,所不同的是体色稍深,特别是头顶部有一明显的三角形的嫩黄色斑,一直到9个月左右才能消失,其次是鼓膜较为明显。幼体出生10天后就能自行捕食,喜欢单独活动,经常静伏在岩石高处或临近水的树枝梢头。以小鱼、蚯蚓、蝌蚪及昆虫等活动物为食。吃食时有互相争食现象。摄食的方式也与成体相似。可以潜水,但一般不超过5分钟,而成体可以潜水达10分钟至半小时。此外,幼体对外界的刺激,尤其是对温度变化,也较成体更为敏感。一旦受惊,则迅速跃人水中躲藏。从出生到10月份生长迅速,然后进入冬眠期。3.5―4岁时达到性成熟。



大瑶山位于广西境内中部略偏东北的一角,千峰万嶂,绵延数百里,其势雄伟磅礴,气象万千。山峰一般海拔高度为800一1500米,较高的山峰达2000米左右。这里气候温湿,雨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动物种类繁杂,原始森林的面积有3962.42公顷,苍松翠竹所遮掩着的深沟峡谷,是鳄蜥在世界上唯一的栖息地。以保护鳄蜥和水源涵养林以及银杉等珍稀树木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7908公顷。



鳄蜥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但种群数量在迅速减少,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造成鳄蜥濒临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仅产于广西大瑶山的少数沟冲之内,分布范围十分狭窄,而生长条件如对海拔高度、气温、雨量、水流、土壤、植被和食物等的要求,都比较苛刻。这种生境一旦遭到破坏,它的繁衍生存也就受到影响。第二,鳄蜥1年只产1次,每次产仔2一8只左右,有些雌性还有不孕现象,所以自然繁殖率不高。幼体出生以后,还经常遭到成体的吞食、伤害,死亡率往往占出生率的80%左右。第三,鳄蜥的生境受到严重破坏,50年代末以来,由于开荒造林,开垦农田以及开山采矿等人类活动,山林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砍伐或焚烧,有些地方的山林,几乎都被砍光烧净,造成山溪断流,使鳄蜥失去了生存之地。第四,乱捕滥杀现象十分严重,有人进山大量捕捉外运倒卖,还有人成立收购站,将鳄蜥成箱外运,每次约几百只。现在瑶山鳄蜥的野外总数仅有2500条左右,其中金秀的罗香乡有500条,昭平的北陀乡和九龙乡有1500条,贺县的里松乡有500条。如不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则这一世界珍稀动物会有迅速灭绝的危险。

回到出生地产卵的爬行动物――绿海龟



绿海龟因其身上的脂肪为绿色而得名。它的身体庞大,外被扁圆形的甲壳,只有头和四肢露在壳外,体长80―100厘米,体重70―120千克,最大的巨形绿海龟可达体长150厘米,体重250千克。头略呈三角形,为暗褐色,两颊黄色,颈部深灰色,吻尖,嘴黄白色,鼻孔在吻的上侧,眼大,前额上有一对额鳞,上颌无钩曲,上下颌唇均有细密的角质锯齿,下颌唇齿较上颌长而突出,闭合时陷入上颌内缘齿沟,舌已退化。背腹扁平,腹甲黄色,背甲呈椭圆形,茶褐色或暗绿色,上有黄斑,盾片镶嵌排列,具由中央向四周放射的斑纹,色泽调和而美丽。中央有椎盾5枚,左右各有助盾4枚,周围每侧还有缘盾7枚。四肢特化成鳍状的桡足,可以像船桨一样在水中灵活地划水游泳。前肢浅褐色,边缘黄白色,后肢比前肢颜色略深。内侧指趾各有一爪,前肢的爪大而弯曲,呈钩状。雄性尾较长,相当于其体长的二分之一,雌性尾较短。尾部的脊骨经盐酸处理后,可以隐约看出生长年轮。它在自然界生长速度较为均匀,年平均生长为10―15千克,以2―4岁时生长比率最高,寿命可达100岁以上。为了适应海水中的生活环境,在眼窝后面还生有排盐的腺体,能把体内过多的盐分通过眼的边缘排出,还能使喝进的海水经盐腺去盐而淡化。



绿海龟是用肺来进行呼吸的,但胸部不能活动,是一种吞气式的呼吸方式,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将头伸出海面来呼吸。但也可以比较长时间地在水下生活,因为它还有一种具特异呼吸功能的肛囊,即直肠两侧的一对薄囊,在肛囊袋的壁上密布着许多微血管。当绿海龟在海中栖息时,能有节奏地收缩着肛门周围的肌肉,使海水在肛门、直肠和肛囊间进出,此时微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即可从海水中摄取氧气,不必把头伸出水面进行呼吸了。夜晚绿海龟就躺浮在海面上睡觉,暂时停止肛囊的呼吸作用,而改用肺来呼吸。



绿海龟在海水中游泳时,阻力相对比陆地上要大得多,需要较多的能量供给,因此它的食量也比陆地生活的龟鳖类大得多,每天要吃大量的鱼、虾、甲壳类、软体动物和大叶藻等。但它对恶劣环境有高度的忍耐性,在水质严重污染、食物缺乏的时候,也能正常生活,但生长停滞,血红素减退。



绿海龟在我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的沿海地带都有分布,尤以南海为多,但产卵场所只有福建西部和广东东部的沿岸和岛屿。它在国外还分布于东南亚海域和印度洋,循洄游路线在沿岸近海的上层活动。虽然绿海龟常年遨游于海洋之中,可是一到繁殖季节,即使远在千里之外,也要回到出生的地点,在海岸、海岛的周围水域中或陆地上交配。此时雄性和雌性活动频繁,相互追逐,选择配偶。雄性用前肢爪钩住雌性的背甲,将其交接器插入雌性的泄殖腔中,交配的时间可达3―4个小时之久。然后雌性多于夜晚在坡度小,沙质松散均匀,便于爬行和挖掘的海岸登陆,直至高潮线以上的灌木林边缘,用后肢挖掘一个坑口为20×20厘米、深50厘米的洞穴产卵。产下的卵为数十个到百余个不等,卵的直径为41―43毫米,白色,形状很像乒乓球,卵壳坚韧而富有弹性,不易破损。随卵还排出粘液,形成保护层,对于防止水分蒸发,保证胚胎正常发育都有重要作用。绿海龟产卵的时期在各地区均有不同,在我国西沙群岛每年4―7月为繁殖旺季,但产卵时期持续很长,甚至可以一直延续到12月。由于绿海龟卵的成熟时期不同,较早成熟的卵已进入输卵管内,成熟较迟的却仍在卵巢中,而且还很小,所以需要产卵2―5次。



产卵之后,绿海龟便用后肢将沙土拨入洞穴中,盖在卵上,厚约10厘米。然后爬出洞穴,用前肢将洞穴上的沙土弄平,再爬回到海中。卵借助太阳的热量孵化,在28―34℃的温度下,大约需要40―70天时间,幼龟即可破壳而出。刚孵出的幼龟呈黑色,只有甲壳、四肢边缘套有白色。它们钻出沙土后立刻争先恐后地迅速爬到大海中去生活,到处游荡、觅食,并在旅途中不断发育成长,7―8年以后,到了性成熟年龄时,就再次回到故地去繁殖、产卵。在其洄游的过程中,有着准确的季节性、目的性和固定的路线,这种奇特的本能,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它为什么能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准确无误地找到故地,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有人说它从小嗅到出生地海水和海流的化学成分和味道,形成“嗅觉梯度”的记忆,也有人说它是用眼睛观测太阳和星辰的方位,还有人推测它具有一种能够利用地球重力和磁场的能力来辨别方位的导航系统。最近进行的科学研究实验还表明,幼龟都是利用海浪的方向而移动,能够根据海流、海浪来校正航向,所以当海面风平静的时候,它们就只能在原地打转了。



近年来绿海龟的数量已经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人类为了吃它的肉和用它的甲壳来作药材和装饰品等,进行滥捕乱杀。其次是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使绿海龟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另外,由于海滩上的人工建筑越来越多,使必须回到其出生的海滩上产卵的绿海龟无法找到故地而造成终生不育。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改善,绿海龟将在20―30年内绝灭,所以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呼吁,行动起来,保护绿海龟。



为了保护绿海龟和它的栖息地,我国于1986年在广东南海沿岸建立了以保护绿海龟为主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它是伸向大亚湾和红海湾交界处的稔平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小海湾,从港口镇火星山老虎坑到贼沃25米等高线以下山地以及低潮水位线的滩涂延伸海域,三面被群山幽闭,总面积为800公顷。这里属于亚热带型的外海性海域,是我国大陆沿岸绿海龟洄游产卵、繁殖的一个重要场所,风浪不大,水质透明,海底为砂质,沙滩的长度约为1公里,宽约500米,每年上岸产卵的绿海龟超过100只以上,产卵量达数万至数十万枚,被称为“海龟湾”。保护区成立后,有效地制止了捕龟、拾卵的现象,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当地群众保护珍稀动物的自觉意识,使绿海龟的数量开始增加。

生活于温带海域中的爬行动物——蠵龟和太平洋丽龟



蠵龟又叫赤蠵龟、红海龟、灵蠵、灵龟、嘴蠵等,体长约为100厘米左右,体重约为100千克。头部较大,具有极为强健的钩状喙。头部和背部都有对称排列的鳞片,其中前额鳞为2对,比绿海龟多1对。颈部角板较短,背甲呈心形,角板呈平铺状排列,末端尖狭而隆起,有5对肋盾,也比绿海龟多1对。四肢呈桨状,前肢大,后肢较小,内侧各有2爪,比绿海龟多1个爪,适于游泳;尾巴较短。背面为棕褐色,杂以不规则的黄色或黑色斑纹,腹面淡黄色。

蠵龟在国外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海域和印度洋中,在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也见于上海长江口外海域,甚至黄浦江内。

蠵龟主要栖息于温水海域,特别是大陆架一带,甚至可进入海湾、河口、咸水湖等,是海产龟鳖类中分布地区最北和最南的种类。主要以鱼类、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特别是头足类动物。5—7月间繁殖,雄性和雌性通常在产卵场所的沿海岩礁间交配。雌性交配之后在夜间到海岸沙滩上挖穴产卵,每次产卵130—150枚,然后在岩礁间休息2—3周后,还可以再产一次卵。产卵后用沙覆盖,大约需要50天左右的自然孵化,幼体就能破壳而出,游向大海。





太平洋丽龟是最小的一种海龟类动物,体长约60—70厘米,体重大约为12千克左右。背甲的长度与宽度几乎相等,末端微尖,后缘稍呈锯齿状,有6—8对肋盾。背面橄榄绿色,腹面平而黄白色。



太平洋丽龟生活在太平洋、印度洋的温水浅海中,在我国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海南等沿海,以及上海的黄浦江中。



它主要捕食底栖或漂浮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水母和其他无脊推动物,偶尔吃鱼卵,也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每年9月至翌年1月产卵,雌性集群上岸产卵,每次产卵90—135枚,经50—60天自然孵化。



蠵龟和太平洋丽龟的卵和肉可食,甲可制装饰品,所以人们常在它的产卵场大肆捕杀,以致目前数量稀少。

背甲光泽艳丽的海洋龟类――玳瑁



玳瑁又叫文甲、、十三棱龟、明玳瑁等,体形较小,体长60―170厘米,体重一般大约为45千克左右。头部和背部有对称的大鳞,其中前额鳞为2对。鼻孔位于接近吻端,上颌钩曲,吻部侧扁,嘴的形状很象鹦鹉的嘴,颌缘呈锯齿状。颈部的角板较短,背甲为平铺状,呈棕红色并且有浅黄色的小花斑,盾片部呈覆瓦状排列,有1对肋盾,腹部为黄色,整个身体光泽美丽,十分悦目。四肢呈桨状,前肢较大,具有2爪,后肢较小,仅有1爪。尾短小



玳瑁生活在亚洲东南部和印度洋等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在我国分布于广东、台湾、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海南和西沙群岛等沿海,在上海长江口外海及佘山洋附近水域也有分布。



玳瑁是海洋中较大而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经常出没于珊瑚礁中,主要捕食鱼类、虾、蟹和软体动物,也吃海藻。它的活动能力较强,游泳速度较快。上下颚强而有力,不仅能弄碎蟹壳,还能嚼碎软体动物的坚硬外壳。



每年3―4月是玳瑁的产卵期,雌性在白昼上陆在海岸沙滩挖穴产卵,一个繁殖期可以产3次卵,每次产卵130―250枚,大约需要2个月左右幼体便孵化出来。



玳瑁角质盾片色泽艳丽,且具金属光辉,是珍贵的工艺品原料,可制眼镜框、发夹、梳子、表带和其他工艺品。由于世界性的需求量很大,玳瑁的数量已日益减少。

最大的淡水鳖类――鼋



鼋又叫沙鳖、蓝团鱼、绿团鱼等,是淡水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体长为80―120厘米,体重约50―100千克左右,最大的超过100千克。外形和常见的中华鳖很相似,浑身都被以柔软的皮肤,没有龟类那样的角质盾片,背、腹两面由骨板包被,左右两侧连结起来,形成一副特别的“铠甲”,但也与中华鳖有很多区别,除了体形较大之外,吻部极短,不象中华鳖那样长而尖。它的头部较钝、宽而较扁,鼻孔小,位于吻端,吻部较短,不突出。身体扁平,呈圆形,扁而薄,背部较平,背甲不凸起,呈板圆形。颈的基部和背甲的前沿较为光滑,后部有瘤状的突起。背部呈褐黄色或褐绿色,头部、腹部为黄灰色,尾巴和后肢为黄灰色,后肢的腹面有锈黄色的斑块。第三、第五趾的趾端具爪,趾间的蹼较大。肛门呈灰黑色。



鼋在我国历史上早有记载,《录异记•异龙》中有:“鼋,大鳖也。”《尔雅翼•鼋》中也说:“鼋,鳖之大者,阔或至一二丈。”周穆王出师东征到达江西九江时,曾大量捕捉鼋等爬行动物来填河架桥,留下了“鼋鼍为梁”的成语故事。东汉时的许慎在《说文》中也指出:“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因为鼋的头颈后部常有疣状的突起,所以在我国民间还称它为“癞头鼋”,并认为其十分凶猛,可以伤人,因为它的力气的确很大,可以驮数百千克重的物体而依旧行动自如。在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第23回中,宝玉言语不慎,惹恼了黛玉,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忙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忘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事实上,鼋偶尔有伤人的现象并非出于本性,而主要是为了自卫,尤其是对那些恶意在岸上围困和捉弄它的人,只要被它一口咬住,就会宁死不松口,而在通常情况下,它是不会主动向人进攻的。有趣的是,在水面上漂浮不动的人,有时会被鼋误认为是“尸体”而撕咬,但在水中游泳的人却从未有被鼋咬伤的现象发生。



鼋在国外见于越南、缅甸等地。在我国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江苏、浙江(青田、桐乡)、福建和云南等地,安徽的鼋则可能于19世纪末期绝灭。江苏太湖以产鼋而著称,《太湖备考》中曾有“古为珍味,今太湖中有之,然不易得”的描述,无锡还有因为突出在湖中的地形酷似鼋头而得名的风景名胜“鼋头渚”,可以在此远眺和观赏湖中美丽的风光。



鼋生活在缓流的江河、水库和湖泊的深水中,平时喜欢栖息在水底。浮出水面时一般都是头部朝下游动,但是在夏季有时也会头部朝上游动而浮起来,民间则认为这种行为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因此称其为“气象预报员”。它的牙齿锋利,主要吃螺、蚬、蚌和鱼、虾等,食量也很大,在交配季节至冬眠之前,一次进食量可达体重的3―5%左右。它还有极强的耐饥能力,被捕捉后常常先绝食10―20天,并且将已经吞食的食物都统统吐出来。



鼋在每年春季和夏季交配繁殖,雌性大多在夜间上岸,到向阳的沙土地上掘穴产卵,每次产十几枚到数十枚不等,产卵之后用沙土盖好,还要在上面爬上几圈,作为伪装,然后从另一条路返回水中。由于鼋对于汛期内江水得涨落极为敏感,甚至似乎能够预知当年洪水的水位高低,如果洪水较大,就产卵于岸边的高处,反之就产卵于地势较低的地方,这也使得了解鼋的习性的人们借此来判断当年洪水的大小,以便制订防汛的计划和措施。它的卵靠自然温度孵化,大约40―60天孵化出幼体。幼体出壳之后便自行爬到水中,先在浅水地带活动和觅食,体重达到1.5千克时再游到深潭中,俗称“沉潭”。大约长到体重为15千克左右时达到性成熟。



由于人们长期大肆捕杀,加上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致使其数量急剧减少,目前除浙江的瓯江还有少量残存外,其他地区已经十分罕见,估计野外总数已经不足200只。

龟中之王――棱皮龟



棱皮龟是世界上龟鳖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堪称“巨龟”,体长在200―230厘米之间,体重一般为100―200千克。据说最大的体长为250厘米,体重达300千克,也有达800千克的说法。它的头部、四肢和躯体都覆以平滑的革质皮肤,没有角质盾片,背甲的骨质壳由数百个大小不整齐的多边形小骨板镶嵌而呈,其中最大的骨板形成7条规则的纵行棱起,因此得名,也有人叫它革龟。这些纵棱在身体后端延伸为一个尖形的臀部,体侧的两条纵棱形成不整齐的甲缘。腹甲的骨质壳没有镶嵌的小骨板,由许多牢固地嵌在致密组织中的小骨构成5条纵行,其中中央一行在脐带通过处裂开。它的嘴呈钩状,头特别大,不能缩进甲壳之内。四肢呈桨状,没有爪,前肢的指骨特别长。身体的背面为暗棕色或黑色,缀以黄色或白色的白斑,腹面为灰白色。



棱皮龟主要分布于世界上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在我国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台湾、海南等附近的东海和南海海域,以及上海长江口外海域等地。



棱皮龟是一种生活在远洋的动物,主要栖息于热带海域的中上层,偶尔也见于近海和港湾地带。由于四肢巨大,并且变成了桨状,可持久而迅速地在海洋中游泳,故有“游泳健将”之称。1970年,我国长江口海域捕获了一只棱皮龟,而它身体上所挂的标记却表明它还曾经在万里之外的英国大西洋海域被捕获过,足见它的游泳本领之高强。主要以鱼、虾、蟹、乌贼、螺、蛤、海星、海参、海蛰和海藻等,甚至包括长有毒刺细胞的水母等。它的嘴里没有牙齿,但是却在食道内壁有大而锐利的角质皮刺,可以磨碎食物,然后再进入胃、肠进行消化吸收。



奇怪的是,虽然它属于变温的爬行动物,但从热带到北极地区的棱皮龟都能在7℃的水中维持25℃的体温。因为虽然它的基础代谢率远远低于哺乳动物,但其绝缘体积效应帮助保持着足够的热量。如果在温暖的气候下,它就增加输送到四肢末端去的血流量,从而大量提高其热损,即大量散热。



每年5―6月间是棱皮龟的主要产卵季节,雌性需要从海洋中爬到海滩上进行产卵。产卵通常都在晚上进行,行动十分谨慎,如果遇到外来的干扰,就会立即返回海洋。产卵之前首先在沙滩上挖一个坑,每次产卵90―150枚,在繁殖期间也可以多次产卵,产卵之后用沙覆盖,靠自然温度进行孵化,但每个窝中也常有10多枚不能孵化成功。刚孵化出来的幼体的体长约为5.8―6厘米,本能地立即向大海爬去。



由于过度捕捉,加上人们在海洋中丢弃废塑料袋使棱皮龟误认为是水母而误食,造成肠道阻塞而死于非命,所以数量日益减少。

三线闭壳龟和云南闭壳龟



三线闭壳龟的体长为20―30厘米,体重2―2.5千克。它的龟壳分为背甲和腹甲2部分,其中腹甲由左、右对称的4对骨板和居中的一块骨板组成,但与其他龟鳖类有所不同,没有骨桥,生活时,背、腹甲之间不象其他龟鳖类那样以骨缝相连,而是以如同铰链一样的韧带连接在一起,背甲与腹甲除了两侧由甲桥连结身体成盒状之外,它的腹甲在胸盾以前的部分由于有能活动的韧带作用,可以自由闭合,背甲的下缘开口大致与腹甲的宽度吻合,背甲就像一个凸背的盒盖,扣在平底的象盒底一样的腹甲之上。一旦遇到危险,它的头、尾和四肢都可缩入两甲中间,由腹甲前、后缘向上闭合,使包括头尾和四肢在内的身体一点都不外露,所以叫做闭壳龟。而当死亡以后,韧带腐烂,铰链断开,失去了连接,背、腹甲便会自行分离,这是闭壳龟类的化石中较为常见的现象,所以有人称之为“断板龟”。



三线闭壳龟



三线闭壳龟又叫金头龟、红肚龟、金钱龟等,头部的背面为黄灰色,光滑无鳞,自吻端至眼后各有一条黑色眉状宽纹,形成镶有黑边的椭圆形黄斑;颈部橄榄绿色,有黑色带状斑纹;背甲棕褐色,长约17厘米,宽约13厘米,虽向上隆起但不高,上有3条黑色纵棱;腹甲黑色,有可活动的韧带,但前、后缘向上闭合时不完全;前后肢的背面橄榄色,腹面黑色,杂有黄斑,趾间具蹼,四肢连接身体的部分为桔红色;尾长而尖细。



三线闭壳龟在我国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



三线闭壳龟主要栖息于在海拔50―400米的山谷河流中,属于半水栖的龟鳖类。主要以蚯蚓为食,也吃鱼、虾、蠕虫、昆虫以及浆果等植物性食物。据说它还能吃蛇,当与蛇相遇时,就迅速地将背甲和腹甲闭合,夹住蛇的身体,与蛇一起在地面上翻滚,直到将蛇夹死,在慢慢地吃掉。古人因为不了解它的这种习性,更有好事之徒将这种现象误认为是“龟蛇相交”,于是便产生了“雌龟偷蛇”的说法,并用来比喻女人不贞,与人通奸等,在民间广泛流传。三线闭壳龟等龟鳖类也因此被视为贱类,蒙上了不白之冤。



三线闭壳龟一般在6―7月份繁殖,雌性每次产卵2枚。卵产出以后埋在土中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为35―45天。



云南闭壳龟的形态与三线闭壳龟非常相似,但它的颈部没有显眼的橄榄绿色,背甲稍扁,腹甲后缘有明显的缺刻,最主要的是背甲上没有3条黑色的纵线。分布于云南的昆明和东川高原等地,栖息在海拔2000―2260米的高原地带,以小鱼、虾和蚯蚓等为食。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鸥







据说,中国北宋年间(960-1127)的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他的花园中饲养了五种珍禽,其中之一是一种头部和喙均为黑色,而在眼后生有一道显著白色半圆的黑嘴鸥。



然而,尽管从18世纪至今,有数以百计的记载、图画和诗文表明这种鸥禽曾经频繁出现在中国境内,到李商隐的故乡及附近地区探寻这种鸟儿蛛丝马迹的鸟类学家却一再失望地空手而归。



直到1871年的冬天,一位名叫罗伯特・斯汶霍(音)欧洲探险家声称在厦门沿海地区看到了这种鸟类和它们的巢穴,并将它命名为“闲步鸥”,(Saunter’s gull)。13年之后,又有一名法国探险家自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附近两次见到它。遗憾的是,打那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黑嘴鸥成功的避过了全世界鸟类学家和探索者的热切搜寻,没有任何人知道这种鸟类的栖息地、习性和繁殖规律。



上个世纪70年代,有消息传出说在蒙古界内出现了黑嘴鸥的踪迹,研究人员搜寻它的热情再度高涨。一些专业鸟类学家满怀希望地定期前往蒙古进行实地勘察,却终究一无所获。



接下来的搜寻工作仍然毫无结果,于是,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的执行总裁,鸟类学家大卫・梅尔维里(音)正式宣布:黑嘴鸥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鸥禽,其聚居地点仍然不为人知。



事情终于发生转机是在1988年春天。到中国江苏省盐城的沿海沼泽地研究水鸟的史泽荣(音)带回了黑嘴鸥及其蛋和巢的标本。他的发现,无疑是20世纪鸟类学研究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继史泽荣取得的突破之后,1989年5月22日,中国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的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滨海滩涂的工作人员梁禹(音)在当地找到了两个黑嘴鸥鸟巢和四颗鸟蛋。



举世震惊



这一消息在世界鸟类学研究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快,一支由中外鸟类学家组成的调查小组开进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以确证这里是否就是神秘黑嘴鸥的繁殖地。调查小组在双台河口驻扎了整整100个日夜,研究人员们观察到了黑嘴鸥的一系列生理现象和繁殖活动,包括其分布、筑巢、交配、下蛋、喂食、孵化以及幼鸟的抚养。调查结果显示,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大约1千2百只成年黑嘴鸥和310多个黑嘴鸥巢,占全世界预计总量的70%左右。历时几个世纪,搜寻黑嘴鸥繁殖地的艰苦历程终告结束,美梦终于成真。



在接下来的好几个夏天,研究人员总会聚集到双台河口对黑嘴鸥的生活习性进行进一步观测。



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地处渤海辽宁湾顶部双台子河入海处,占地12.8万公顷,有118公里长的海岸线,滨海滩涂、浅海占地20多万公顷。大辽河、双台子河、饶阳河、大凌河等20多条河流在这里汇归入海,形成了大面积的发育滩涂和沼泽湿地,织就了生机勃勃的陆、空、海动植物生物链。这里生活着禽类180多种,其中包括各种雁、鹳、鹤、鸥、鹭和鹰。这里也是珍稀鸟类丹顶鹤最南端的繁殖区和最北端的越冬区。



凡是见到黑嘴鸥的人都会为这种珍禽的优雅身姿所打动,难怪它会从古代起就深受人们的喜爱。黑嘴鸥身长30至40厘米,除了头部和嘴部呈黑色,后眼眶处有一道白色这一显著特征之外,它的背部羽毛呈灰白色,腹部雪白。黑嘴鸥善飞行,在空中翱翔之姿态十分优美,由于翩翩而动的舞者。在阳光照耀下,飞翔的黑嘴鸥仿似一朵盛开在空中的鲜花,浑身雪白,单是花蕊部分黝黑发亮。尽管黑嘴鸥的脚上有蹼,它待在水中的时间却很少,这使得它有别于其他种类的鸥。



人们现在知道了黑嘴鸥会到长江南面的沿海地区度过漫长的冬季,最南甚至可以到达海南和台湾。在每年3月下旬,越冬的鸟儿开始返回双台河口,经过短暂的“恋爱”和求偶之后,它们在整个4月到5月中旬期间进行交配。它们用草和芦苇在浅滩和沼泽筑起盘状的浅巢,有时候,它们会选择一个地方集体筑巢,每个鸟巢之间相距5米。



雌黑嘴鸥在4月末产蛋,蛋的数量从1个到7个不等,平均是产3个。蛋呈椭圆形,深绿色,上面带有棕色斑点。雌雄黑嘴鸥轮流负责孵化,每隔半个小时换岗一次,24至26天之后,幼鸟诞生。小黑嘴鸥出生后一个小时,就能摇摇摆摆地走来走去,30天之后就能飞行。



每次在这个季节观测黑嘴鸥,这种鸟儿对于守护自己领地的责任感总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一天早晨,我们带着照相机和露营设备穿越沼泽寻找黑嘴鸥的鸟巢,突然,一群黑嘴鸥飞到我们头顶,“嘎-嘎-嘎”大叫,接着盘旋、俯冲下来,用它们尖利的黑色鸟喙啄击我们。我们护着头部继续前进,在前方大约300米处发现了第一个鸟巢,里面有6颗鸟蛋,在10步开外的地方,我们看到了第二个……,原来在这方圆100多平方米的开阔地内,总共20多个黑嘴鸥巢。



酷热的帐篷



当我们准备在一处位置不错的观测点扎起帐篷,以随时纪录这20多户黑嘴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越来越多的黑嘴鸥加入到“驱逐”我们的队伍中来。当它们用粪便作武器袭击我们,一团团的鸟粪像子弹一样落到不幸的帐篷上面,与此同时,它们齐声大叫:“嘎-嘎-嘎”,那声音震耳欲聋。我们什么办法也没有,只得静静地躲在酷热无比的帐篷里面。神奇的是,大约30分钟过后,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也许黑嘴鸥们意识到了我们并没有什么恶意,于是又都纷纷回到自己的鸟巢孵化小宝宝去了。我们乃敢从帐篷里面探出头来,因为获得了一次观测黑嘴鸥孵化过程的绝佳机会而兴奋不已。



那一天,尽管气温在40摄氏度以上,我们还是决定待在酷热无比的帐篷里边,偷偷观测黑嘴鸥的一举一动,以免再度干扰这些鸟儿。最后,当太阳西沉,随身携带的食物和水也用光了,我们才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装备,返回基地。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又有一小部分黑嘴鸥飞近我们,仍然叫着“嘎-嘎-嘎”,仿佛在与我们饯别。

高原珍稀动物王国 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 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它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青藏公路从其东部穿越,周边地区大部分都是少

数民族地区。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也是最后一块保留着原始状态的自然之地。周围没屏障,地势高峻,平均海拔高度在5000米以上,这里气候寒冷,常年大风,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28米/秒,年平均气温在-4℃度以下,最冷温度可达-40多度。由于空气稀薄,气压偏低,氧气稀薄,只有低海拔地区的一半,烧开水的沸点只有80多度。



这里气候恶劣,但是可可西里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使这位少女更加妩媚动人。由于该地区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有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群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藏羚羊不是大熊猫。它是一种优势动物。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它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你不去管它,它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一个去过可可西里的学生这样说。

扬子鳄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中国鳄鱼湖,是中国唯一野生鳄原生态栖息地,占地面积一千六百余亩,丘陵起伏,绿草如茵。

记者在此间看到,六十多个鳄池与五个繁殖区纵横有序,万余条扬子鳄在此栖息。阳光的照射下,无数条扬子鳄在岸上晒太阳,对于路过的游人,不屑一顾。如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到这一世界稀有的爬行动物,在此间有如此繁荣的族群。



扬子鳄,又名土龙,是两亿年前爬行动物,也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有“活化石”之称。作为孑遗物种的它,属中国特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一九七0年前,赣、苏、浙地区的扬子鳄基本灭绝,仅安徽宣城地区尚存两千余条,处于濒危状态。



一九九九年,中美专家联合对扬子鳄所有种群进行考察,精确得出保护区内扬子鳄的总数在一百五十只范围内,这也是中国野生扬子鳄的总数。



王朝林,安徽省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安徽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扬子鳄研究二十六年。他说,野生扬子鳄锐减与其野外生存环境恶化和生存半径缩小息息相关。扬子鳄从长江中下游的六省一市迁徙到长江流域三大支流水系最后缩小至丘陵低洼地带的安徽,且仅限于宣城、芜湖两市。



有专家声称:中国扬子鳄野生种群数已不足一百五十条,少于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补充野外扬子鳄数量,该种群有可能在十年内出现无法繁殖子代的情况,二十五年内将灭绝。



为保护拯救这一珍稀物种,创办扬子鳄养殖场、建立扬子鳄繁殖研究中心、成立扬子鳄国家级保护区,对扬子鳄采取就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的研究初步解除该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自一九八三年攻克扬子鳄人工养殖技术难关后,从事扬子鳄研究的专家们深信扬子鳄是不会消失的,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朝林则称“扬子鳄在中国永远不会灭绝的”。



“扬子鳄在中国不会灭绝的”,如今的王朝林站在满池扬子鳄的鳄池边信心十足的重复曾经夸下的“海口”。其理由有三:



一、人工繁殖不存有问题。目前人工饲养的一万余条扬子鳄均是子一代繁殖的,为确保扬子鳄的野生性的优良基因,还将对人工繁殖的扬子鳄进行DNA鉴定,建立谱系档案,防止近亲繁殖。二00三年在红星保护点放归“两母一公”成年扬子鳄,现生活状况非常好,因此在条件成熟情况下,将向野外有序放归。



二、稳定持续的野外种群将形成。安徽扬子鳄保护区不断恢复湿地环境,营造安全的自然栖息地。并向浙江、福建、上海、江苏等地小批量调拨,预防可能突发的自然灾害造成物种的灭绝。



三、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工作重心也从人工研究转向野外保护。今年八月将在保护区境内对野生扬子鳄数量、分布进行一次逐山、逐沟、逐水面的详细普查,对野外可能存在的单亲实施人工配对,并根据普查结果重新划分保护区。



王朝林说,现在保护区正着手扬子鳄人工配活饲料等方面探索,为大批量养殖提供饲料的保障。而人工养殖的扬子鳄的成功也为野外放归提供保证,相信扬子鳄在中国永远不会灭绝的

渴望嘴下留情的益兽――穿山甲



穿山甲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安徽、江苏、浙江以及台湾和海南都有分布。常栖于热带、亚热带丘陵山地树林中,喜潮湿,穴居,昼伏夜出,嗜食林中各类白蚁,也吃其它蚂蚁。它们缺乏抵御天敌的武器,唯一的本事就是把身体蜷缩成球状,然后就顺坡往下滚,并依靠其坚硬的覆瓦状鳞甲保护自己。猎人一旦发现了穿山甲,只要给它一个惊吓,让他裹成球状后,要想捉住它,实在不费吹灰之力。



曾几何时,我国南方一些省区忽然兴起了一股吃飞禽走兽的风气,其中穿山甲更是各大酒家或各类餐馆的桌上“佳肴”。那期间,黑市上每只穿山甲可以卖到300多元。在暴利的驱使下,不知道有多少穿山甲被投放到黑市并被那些贪吃生猛的食客吃掉了。据了解,数年前仅广东海关每年查获走私的穿山甲就有数百只,至少通过其他渠道走私及作黑市交易的,其数量则难以统计了。



穿山甲只产于我国南方,繁殖力低,每胎仅产仔1~2只,其食性又专一,故其在自然界中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人们的嘴下不留情,仍然“见了就捉,捉了就卖,买了就吃”的话,那么,年复一年,谁敢保证穿山甲不会被统统吃光呢!因此,建议将穿山甲从二级重点保护,升为一级

黑熊–胸挂“新月”的“黑瞎子”



黑熊的体型中等,长得肥胖而敦实,头部较宽,吻部较短,鼻端裸露,上唇除中央线纵沟的部分外,密覆着毛,眼睛较小,耳壳大而圆,向侧面突出,有的被有长毛,貌相似狗,故有狗熊、狗驼子之称,又因视力较差,被叫做"黑瞎子"。它的体长为120-170厘米,尾长7-8厘米,肩高50-100厘米,体重为140-200千克,雌兽比雄兽略小。通体毛色漆黑如墨,富有光泽,吻部和鼻子为棕黄色,颏为白色,颈下胸前有一条明显的白色月牙状斑纹,是其体表的一个重要标志,故又被称为月熊、白喉熊等。

黑熊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其中包括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4000米之间的森林地带。它的视觉虽然较差,但嗅觉和听觉却较灵敏,行动谨慎而缓慢,如果发现可疑的情况,会立即停下来,用后足站起,环视四周,一旦发现有危险,便迅速地逃入密林之中。平时性情比较温顺,不善争打斗,从不主动伤害人和牲畜,但为了自卫、保护幼仔或食物,也会变得异常凶猛,尤其是受伤或被人紧逼时,会疯狂地反扑。



黑熊的食性很杂,随季节的不同,以蘑菇、苔藓和数十种高等植物的根、茎、嫩芽、叶子、果实、种子等为食,还能咬掉树皮吸吮树汁,动物性食物则包括蠕虫、昆虫、虫卵、鸟卵、雏鸟、鱼虾和小型兽类等,尤其是特别喜欢吃蜂蜜,常去捅毁野蜂的窝,因此被野蜂追逐,螫得鼻青脸肿,一边跑一边用前掌乱抓头部,并且痛得直叫。



分布于纬度较低地区的黑熊并没有冬眠的习惯,而随着栖息地纬度的升高,各地的黑熊便有不同程度的冬眠习性,俗称"蹲仓"。冬眠之前的一段时间,每天几乎要花费20多个小时,尽最大的努力去寻觅营养最丰富的食物,吃得体胖膘肥,在皮下积累了厚厚的脂肪,储备丰富的能量供冬眠时消耗。平时一般每天只能摄食800大卡热量的食物,但冬眠之前每天则要摄食20000大卡热量的食物。冬眠时间最长的,每年从10月开始,一直持续到翌年3月,大约为半年左右。冬眠的场所多为隐藏在密林深处的阳坡树洞或岩洞,洞口朝天的叫做"天仓",洞口靠近地面的叫做"地仓",有时也在倒在地上的树根下扒坑作仓。进洞冬眠之前用树枝、树叶等封住洞口,整个冬眠期间不吃不喝也不动,不排泄体内的废物,只是在呼吸时,气体遇冷,有时会在洞口凝结而成"白霜"。它在冬眠之前直肠内会形成一个结实的栓形粪便,俗称"粪栓",冬眠醒来后就将其排出体外。真正的冬眠动物,如松鼠、土拨鼠和一些爬行动物,在休眠时的心率和呼吸减弱,体温下降到仅比周围环境稍高一点的水平,躲在洞里深沉地睡去,没有任何知觉。但是,虽然黑熊在冬眠时心率和呼吸有明显下降,而体温却仅稍稍下降,睡得并不深沉,警惕性也很高,随时都可以醒来,有时还会出来晒太阳以升高体温,抵御严寒,对外界情况的反应也和平时一样敏感。一旦受到惊动,会冲出洞外进行反击,如果逃离此处,便再也不回到原来的洞穴了。因此,许多人认为,黑熊不能算是真正的冬眠动物,而是介于冬眠与非冬眠之间的一个中间类型。



冬眠之后,由于体内脂肪消耗很多,体重减轻,需要补充能量,所以每天也要花大量时间去觅食。到了每年7-8月的繁殖季节,性情则常常变得格外凶猛。雌兽的怀孕期大约为7个月,一般在冬眠时的1-2月产仔,每胎产1-2仔,它具有效率优异的营养系统,在不需外出寻觅食物的情况下,就能满足自己和幼仔的营养需要。幼仔出生时体重约为250克,一个月以后才睁开眼睛,但生长很快,3个月后就能跟着雌兽外出行走了,约5个月时断奶,4-5岁时性成熟,寿命为30年左右。



由于熊胆可以入药,近年来人们又发明了活熊取胆的方法,将熊像家畜一样驯养起来,并且经过一个简单的手术,便能够不断地生产制药厂所需要的熊的胆汁,创造极高的经济价值,于是掀起了养熊热,办起了大大小小的养熊场,成千上万的熊被关进笼中。与此同时,很多地方的熊类资源受到破坏,消耗增加,甚至出现倒卖、走私熊及其产品的现象。有些人将熊放在铁笼子里终生"监禁",没有运动场,缺少必需的医疗条件,采用残忍的手段,掠夺性地引流胆汁,还将幼熊也用来取胆。因此现在很多人都在积极呼吁保护熊类,希望残存者不再受到捕杀,而已经被关在铁笼中的也能受到善待,不致遭到随意的活体取胆、贩卖和宰杀。从长远来看,人类必须改变对用熊胆治病的依赖性,有必要进行熊胆代用品的研究与开发,在不影响药品市场需要的情况下,逐步关闭所有养熊场所。熊是可爱的动物,和其他野生动物一样伴随着人类的生存而存在,也是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所以人类应当与其和谐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