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要看地段 和老板怎么做生意了 我看有的时候餐馆周五晚上都是爆满, 刚来的中国留学生都很有钱 4个人吃火锅吃了180磅, 感觉他们的钱是自己赚的吗?
在Greenwich的大碗面怎么样的点子创新呢?
毛利基本上都在50%以上。
有一个现象很奇怪,我一直以为伦敦的外卖会比外地的贵。但是,实际上伦敦的一些地方反而比外地的便宜,可能是周转量比较多,产生了规模经济。
长期来看的话,我觉得由于竞争的原因,外卖的价格会降到4磅左右,这也是经济规律了。
至于楼上说的,要有黑社会背景才能做的,在唐人街的确如此,出了华埠,情况会好很多。
虽然外卖店比以前难做多了,但还是有发展的空间的,而且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这个比超市容易做多了。
超市刚开始的时候,只能从泗和行进货,再倒个差价,如果你卖得和泗和行差不多,毛利不超过20%。而且像红房子的老板娘说的,像压货许多钱。资金量比做外卖多得多了!这个对supply chain的管理要复杂很多。
不管做哪个,都得租铺面,这个没有5万磅下不了来。
国内来的学生,富的不少!就好像国内其实富人也不少。
我只知道,大多数中国学生的伙食开支一般每周在20-30磅的居多!
大厨二厨师打杂 司机楼面
stock rent and fix店租 第一年没有100k是下不来的
是呀, 中国的贫富差距真的太大了, 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10年前来留学的了。
这个是稍为有点规模的啦,
刚起步的话,只要一个厨师也是勉强可以的!
不过,厨师在国内是属于低端职业,
在英国,可是牛的呢!
看来不容易啊!
生意大有大做, 小有小做, 各師各法, 行行出狀元. 一雞死一雞鳴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就以餐飲業為例, 自從周朝以來, 巳存在幾千年,行業從未消失. 將來也會延續下去. 問題是如何經營而已. 對於一些人說: 巳無可為, 我認為不值一笑.
至於超市, 我也有朋友類似白手興家. 首先朋友是以幾仟鎊的代價買入一間經營不善的果仔铺, 再向餐館推銷, 當有一定量客戶後, 再增加雜貨項目,初期基本上向同行拆貨. 因此不存在壓貨及動用資金很少. 雖然利潤比較少,但相對風險也少. 幾年下來, 巳打好基礎了. 不要忘記, 赫赫有名的榮業行東主, 也是從一個洗碗碟工人出身的.
“不要忘記, 赫赫有名的榮業行東主, 也是從一個洗碗碟工人出身的.”
这个例子励志哈!
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行行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