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赢大奖】也来说说看牙医,女生们不要光顾着脸蛋和减肥哟

meridol_toothpaste.jpgmeridol-HALITOSIS-Mundspülung-fuer-frischen-Atem.jpg

Gingivitis_Parodontitis.jpg

如果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有大量牙垢、牙石导致的刺激出血(这种情况最常见),可到口腔科请医生清洁牙齿,去除牙垢、牙石(俗称洗牙,医学上称洁治、刮治),

牙结石,又称牙石,通常存在于唾液腺开口处的牙齿表面(例如:下颚前牙的舌侧表面,上颚后牙的颊侧表面)和牙齿的颈部,以及口腔黏膜运动不到的牙齿表面等处。牙结石开始时是软软的,会因逐渐的钙化而变硬。它是由75%的磷酸钙,15-25%的水、有机物、磷酸锰、矿酸钙及微量的钾、钠、铁所构成。并呈现出黄色、棕色、或者黑色。它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说法:

由于唾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促使无机盐沉淀于牙齿表面上。
由于退化细胞的磷酸盐酵素使有机磷水解产生磷沉淀于牙齿表面而形成。
由于细菌使唾液的酸碱值升高而呈碱性,造成唾液中的蛋白质分解,放出钙盐,沉淀于牙齿表面上而成。
与口水浓度有关,浓度愈大,愈易沉淀。

牙结石形成的速度、形态和硬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新生的牙结石需要十二至十五小时。快速形成的牙结石要比慢慢形成的牙结石要软且碎。所有刚形成的牙结石都是软软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钙化就会慢慢的变硬。因此在牙结石形成之初,使用口腔清洁法或刷牙法,都很容易清除牙结石,等到钙化之后就不易清除了。

牙结石对口腔而言是一种异物体,它会不断刺激牙周组织,并会压迫牙龈,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牙周组织的病菌感染,引起牙龈发炎萎缩,形成牙周囊袋。当牙周囊袋形成后,更易使食物残渣、牙菌斑和牙结石等的堆积,这种新的堆积又更进一步的破坏更深的牙周膜,如此不断的恶性循环

之前一直觉得洁牙很可怕,看来还是要下定决心去弄了,为了自己的健康啊啊啊

要加强对牙周炎的重视,发现有牙龈出血等早期症状后,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定時要去洗牙口手卜廿

许多患者认为得了牙周病后吃药就可以治愈,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服用抗生素仅是治标不治本,并且易导致复发。所以牙周病患者必须积极去医院接受口腔的专业治疗。

在西方国家,20岁以上的人群牙列不齐者很少,这是因为整个社会都注重牙齿的保健,孩子从小积极地去做矫正。

美国的家长有一种共识,即孩子的牙齿不整齐,如果不送去做矫正,就好比没有让孩子读高中一样,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而在中国,儿童牙齿问题仍然得不到家长的重视。

牙医的重要性

国际通用的健康咨询中明确指出,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一生中你至少应该和三位医生建立一种长久而信任的互通关系;一位外科医生,一位内科医生还有一位牙科医生;如果一定要精简的话,那么就是一位综合门诊医生和一位牙科医生。之所以这样建议,实在是由于齿科行业的特殊性和不可或缺性所决定的。

这里所谓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位牙科医生在工作中都要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完成高水准的实际操作,与此同时还要具有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牙科医生每天的工作都是在患者的口内操作完成,而每一次治疗都相当于一个规模各异的手术,与内外科手术不同的是,口腔的范围很小,难度系数也就加大,同时危险系数相应增高,这就对医生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至于齿科行业的不可或缺性,通俗来讲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过或大或小的牙齿疾患,这也就意味着牙医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实情况却让我们得出这些数据:如果按照规范操作,一名牙科医生一天只能治疗十名左右的患者,一年大约是两到三千左右的患者,但这个数字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齿科行业发达国家,医生与患者的比例是一比五百;而在我国目前是一比两万到三万

zahnspange_erwachsene.jpg

护齿从断奶开始

一个的西方中产阶级的孩子,在出生12个月后便会接受牙医的检查,医生在检查软组织和乳牙发育的同时,还会指导父母哺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以防治龋齿(奶瓶龋)的产生,到了孩子开始换牙的时候,医生会给尚处于发育中的恒牙做必要的预防性或介入性的治疗(例如:窝沟封闭、空间保持器),以防止龋齿和有牙列错位而带来的口腔正畸上的潜在问题。此后,孩子会定期到牙齿诊所检查、清洗。

从5—6岁开始,甚至更早,小孩就开始自己刷牙,规律的用牙线,每天两次,最初由家长帮忙,慢慢的开始自己做。此外,西方牙医非常重视氟化物(如含氟的牙膏和漱口水等)在预防龋齿当中的突出作用,针对每个孩子高、中、低不同的龋病发病率,医生会给每个孩子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家长也会为孩子选择含氟较低的儿童专用牙膏。

除了每6个月一次的口腔检查、卫生指导和超声洁牙外,西方许多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为了使自己的牙齿整齐、美观,一般会接受矫正治疗,由此使得“戴牙箍”成了学校里一件很酷很时尚的事情。及至孩子成年,一年两次的口腔护理还会继续,有缺损的会要求修复治疗等不一而足。

西方人在医学技术上的领先并未使他们在对待牙齿的观念和态度上比我们中国人高出多少。

人们对于牙齿、口腔健康的态度和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社会的富裕程度。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功能超越美观成为人们最主要的诉求。

正因为如此,在当今的西方社会,牙齿的健康和美观程度已成为西方社会各个阶层的分水岭,成为个人教养、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有一种说法:牙齿即名片。跟别人交往时,张开嘴,笑一下,对方立下可以判断出你来自怎样情况的家庭。

woz-zahn-DW-Wirtschaft-Soemmerda.jpg

[b]牙医地位看文明程度

有人说,从牙医的社会的位就可以看出该社会的发达、文明程度。这理论,有点片面,但不无道理。

西方发达国家的牙医,地位非常高。[/b]

众所周知,德国在医学领域的研究是领先于世界的,不少现在活跃在国内医学领域的专家都是经由德国大学学习或者进修后回国发挥自己的热量的。由于医学专业的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德国大学对于医学学习位置的发放、医生资格的审定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

德国医学专业简要介绍

德国医学学习包括Vorklinik和Klinik两个阶段,历时12个学期,六年零三个月。其间有四次国家考试(Staatexam),分别为:Physikum(中国医学学士一般能被免掉Vorklinik的4个学期,以及Vorklinik的结业考试:Physikum),Das erste、zweite und dritte Exam。课程设制与国内基本相同,但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专业术语分别是拉丁文与希腊文,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基础阶段学习:为期两年的医科基础课程学习由以下学科的讲授课和实习构成:物理学,化学和生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解剖学,医科心理学和医科社会学。

专业阶段学习:临床学习的第一年是普通病理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第二年和第三年则是单个的临床学科。留学专家说,临床学习第四年,也叫"实习学年(PraktischesJahr)",学生要在医疗机构中接受为期48周的相关实践培训,它分为三期,分别安排内科、外科和其他临床科目(任选一科)的实习,每一科16周,约为4个月。每个学习阶段的教学活动首先规定了课程(Kurse)和实习(Praktika)的最低学时数,以及为这些课程和实习做准备或穿插其中的讲授课。

继续教育:取得行医准可(Approbation)后,普通医学或者各专科医生可以接受继续教育,学习另一个医学专科或者另一个学习重点。

德国医学专业国家考试:

国家考试(Staatsexamen)是面对国家考试委员会(staatlicherPrüfungsausschuss)举行的考试。由于这类专业的毕业生常常会担任国家公职,因此学业和考试的内容要由相关法规加以规定。

第一次国家考试通常是理论考试,形式为单项选择题,类似于大学里的大学结业考试(akademische Examina);经贸留学提示您第二次国家考试的形式为口试,结束后可以在Apotheke实习一年,即praktisches Jahr;随后参加第三次国家考试,内容为专业日常和相关法律。

第一、从家庭教育与影响来看,外国人重视口腔护理完全是“从娃娃抓起”,而中国人这一方面的教育普遍缺乏。
西方很多国家的小孩子从3岁开始,就定期到牙医诊所检查、清洗,家长也会开始训练小孩子自己刷牙,从5-6岁开始,就开始规律的用牙线,每天两次,最初家长帮忙,慢慢的自己做;
而在中国,大人对小孩儿相关方面的教育比较少,口腔护理意识比较淡薄,据统计,中国五岁年龄组的乳牙患龋,平均每个孩子3.5颗将近4颗坏牙。这个年龄段在幼儿园的中班,这个数据跟国际上比,我们处于最高的。

第二,从国家的口腔保健体系来看,西方国家要比中国健全很多。

西方的牙医诊所专设洗牙师,他们的专职工作就是洗牙。看牙医的费用也比较昂贵,在加拿大,洗一次牙120加币,牙医会为你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也会给你开出“高质量”的清单。另外,牙医一般都比较专著学术研究和新科技动向,不太花精力管理经营。以加拿大为例,口腔医生的收入超过普通医生,牙医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国外看牙医要提前预约,若因诊所原因推迟看病超过10分钟,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在我国,民众还没有将口腔保健纳入常规的健康管理中。中华口腔医学会王伟建教授称,口腔问题最重要的是“治未病”,定期检查是最重要的,以期早发现牙齿问题。“牙龈最开始出现问题时,通过一两个礼拜的科学刷牙就可以基本解决,而如果发展到病变的阶段,治疗起来会更麻烦,而且劳民伤财。”

meridol-HALITOSIS-Mundspülung-fuer-frischen-Atem.jpg

第三、从口腔健康教育方面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对口腔问题显然要比中国重视的多。
西方国家重视口腔健康教育,这就促使了全民口腔保健意识的建立和口腔保健行为的形成。爱牙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完全融入了他们日常的生活之中。瑞典有专门的口腔保健法。国家对儿童实行免费的定期口腔保健。不管是国家的医疗机构还是私人牙医,都要承担这种服务。为了对牙医学院的学生加强口腔预防保健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国家规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到基层牙科保健中心学习和工作一年,否则不发给营业执照。美国也对儿童实行定期口腔保健,有一种黄色的汽年是专门接送儿童到牙科保健中心接受口腔保健的。
在中国,大部分人都没有“爱牙日”的概念,口腔护理意识淡漠。在学校也没有开设相关的口腔保健课程,儿童对口腔健康的了解很少,社会也缺乏口腔教育的相关保障。曾有网友调查团代表展示了他们针对公众口腔观念认知程度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90%的受访者对口腔保健了解很少,主要根据广告选牙膏。王伟建教授指出,在选择产品时,消费者还是要先明确自己的真正需求,不要只知道“赶时髦”。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先生也认为,消费者应培养健康、合理的口腔预防保健消费观,根据自身口腔健康需求选购口腔清洁用品,不要过度依赖广告。

第四,从人们对口腔护理的重视程度来看,外国人会把口腔状况作为衡量家庭收入的重要指标,而中国人只是把口腔问题当做普通的小疾病。
外国人看家庭收入状况,除看房、看车,更重要的,就是看牙齿。如果口腔状况好,则说明家庭处于中产水平;国外多数国家的民众认为口腔健康是第一重要的。
在中国,似乎没有这方面的说法,一般中国人只有在牙疼时才会去看医生,普通的口腔问题并不能重视,仅从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看出中西方对口腔护理重视程度的不同。

Gingivitis_Parodontitis.jpg

第五、从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认识来看,西方人对口腔健康的认识比较深刻,中国人对口腔健康的认识则存在很多误区。
正因为西方人对口腔健康的认识比较深刻,所以能够把他们的认识贯穿到平时的生活中。他们一般每次刷牙2分钟,牙刷45度,至少用牙线两次,每过4-6个月的定期洗牙,也会定期到专业的诊所接受牙医检查。
一提到“爱牙”,中国人一般就只想到防蛀牙,忽视了牙周炎的利害关系(如增加发生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病的几率、影响心脏、肺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等)。而说到口腔溃疡,很多中国人都会把它归结为“上火”,殊不知,这是口腔清洁不彻底、细菌长期累积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