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独生子女终将面对的事。

为什么要政府规定能生多少个孩子呢?让生俩就像是朝廷的恩赐!现在独生孩子父母养老的问题是一个计划生育的恶果。放开二胎政策就是今天的我打倒昨天的我。这边人爱生多少英国政府敢管吗?那些拍马溜须的,中国政府的朝令夕改,拍马屁都会拍在马腿上。还有那个强词夺理的贴报的,冷嘲热讽,陈辞滥调,不知所云。如果,楼主妈当年生个弟弟妹妹的有现在的囧吗?其实只要养得起生足球队也可以呀!政府就不应该管人家生孩子多少。人口红利花光了,当初生二宝还罚十几万,开除公职,早干嘛去了!可笑!

楼主想帮妈咪做身份发信息到我信箱!要收钱做身份的!

邻居脾气挺好的一个独居意大利老太太头发全白,我猜快八十岁了,上周有天夜里在家里倒下,据说被送进了医院,每天看到她房门被撬开的锁就在想她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我们楼之前的管理员也是独居,头发全白但是身材保持很好还有肌肉,把整栋楼打理得很好,春天做新的花篮挂在楼下,圣诞节在楼顶上放圣诞老人的灯,门厅里也放满圣诞装饰。去年某天,他心脏病突发,居然就过世了。

在国外独居老人真的也和国内的差不多。

人到了那年龄估计应该能坦然面对随时可能来的终点了吧。做为子女,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生命这一路是要一个人走的。

英国老人是很多住养老院,可是并不是因为养老院好吧,只是没有选择而已,我老公爸爸现在年纪很大了,我婆婆就说,一旦他不能动了,送他去养老院,我问我婆婆,那你为什么不在家照顾他,反正也退休了,我婆婆说,那不行,我得有自己的生活,在家照顾他,那怎么旅行? 我公公本人是非常不愿意去养老院的,但是那又能怎么办?60多行为能力还好的时候,自己可以决定自己去哪里,真要到了去养老院的时候,很多时候,自己的意见都不是意见了……

我舅公舅婆就给他儿子送养老院了,没得选择啊,不过儿子也没办法,一个瘫痪在床,一个老年痴呆,儿子除非不工作,不然根本照顾不了,不要说什么,请保姆好了,现在国内找保姆非常难,而且这种照顾老人的护工更难,更何况他们家是两个老人,根本请不到,也不要说什么花大价钱请人总能请的到,国内大部分人还不是那么有钱的,可以大手一挥,随便请人的……

而且前面有亲说养老院挺好的,老人打牌下棋,和乐融融,你看到的都是一部分的,养老院有好几个区的,行为能力强的,可以自理的,这种稍微便宜一点,其实管理方式就像老年公寓,那种是挺和乐的,但是这种能自理的,其实很多都不一定要住养老院的,不能自理的就在另外一个区,有专门的护工,说一个护工照顾大概6个老人,也就是3个房间。其实还是很忙的,所以很多时候,护工不会让老人吃饱,因为吃得多就拉的多,不要说什么,好的养老院不会这样,都是一样的,再贵的养老院也还是要请护工的,护工具体怎么操作,养老院是无法具体监管的,所以再好的养老院都有不好的护工,再不好的养老院也会有好的护工……

老年痴呆的区,一般是独立分开的,为什么要独立分开呢?因为要上锁的,大部分老年痴呆的严重的是找不着回家的路的,所以为了安全着想,每层楼都有大铁门,上了锁的,和坐牢没什么区别,不用做牢活而已…

其实国内养老院和英国养老院设施来说,不会差太多,硬件配套设施都有,但是老年人需要的真的是硬件配套设施吗?

不要再说什么,英国人很多都住养老院,中国人为什么不可以,去看看养老院真实的情况吧,去里面走走,我第一次去看的时候,还惊讶,国内养老院这么好,这么豪华啦,但是看全了,你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英国人很多去养老院的,英国人对子女的付出,和中国人,印度人,日本人,就是我们亚洲那边的人付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觉得很多英国人作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付出都是很懈怠的,不然他们也不会有那么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反社会行为,你对子女的付出有多少,他们就会回馈给你多少,我认识的一个英国老人,3个女儿,但是到老人最后病重,都没有送老人去养老院,都是3姐妹轮流照顾父亲,所以说,亲情观念决定很多事情

不要再说我们中国的老人总想着栓着儿女,我们中国的父母为我们付出多少?你享受了权利,就有该尽的义务……不说其他的,英国有几个父母会花一年4万英镑送子女海外留学的?大部分的英国人读大学一年9000多学费都是借student loan吧

所以说,不要忘记作为中国人的传统,不要享受权利的时候,用着中国人的一套,到该尽义务的时候,就拿出英国人的那套了

好好的一个帖子被中间十页抬杠的吵得烦死了

你们看新闻了吗 现在国内养老院也要面试了 优先录取有才艺的 方便媒体去拍摄用。。。

真的假的?这也要择优录取?真是joke啊

杭州要建老人社区,拱墅是试点,有健身餐厅医疗这些便民服务。很不错呢。
还是要把乐龄生活的重心放在身心健康上。烦恼是没有头的,生病也是自然规律,年纪大了就要带病生存。如果整天担忧着怎么被子女照顾,这样的家庭氛围是不会有太多快乐的。
且老且珍惜。
父母子女都要有相对的自立,互相的理解,彼此的体贴,生活才能立起来啊 {:5_142:}

我们所说的老人的自立,其实大部分父母都是不愿意麻烦我们的,楼主的母亲也是自己选择去养老院,其实她完全可以要求楼主照顾的……

但是父母总有想自立也自立不了的那一天,那就只能由我们承担起责任了

带病生存,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如果像楼主妈妈那样,摔到了脚,应该怎么带病生存?

我婆婆去年摔断了手,就是自己在家,每天吃微波炉食品,不然没吃的啊,断了一只手想吃都没得吃

你想太多了。做人只能尽力而为。世界上两难的事多了,最重要的是珍惜当下,未来的困难交予未来再忧虑,今天有没有过好才是关键。
父母会老,儿女也会老,有困难就想办法,楼主的妈妈也想了办法,可以顶过去就可以啦。何必事事求全责备。而且楼主妈妈这么开朗,本身就是一种福气。天天想东想西,不如开开心心打几分钟电话。再说一遍,珍惜当下的生活,把今天活好了,再去将来对付未来的困难。
困难永远在,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最好的方法就是欣欣荣荣的,满怀信心的把今天过圆满。

楼主妈妈现在不是开朗啊,现在是多疑,楼主也说了,长期住养老院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也不是挺一挺就过去了,就像楼主说的,别的养老院的老人,家里人一星期探望一次,楼主的妈妈要一年一次

来吐槽的,大家同情,出主意,拥抱取暖,无非是要积极面对生活,有阳光一定有阴影,我们各自尽力把生活经营好。楼主妈妈在我的角度看,很可爱的老太,体贴楼主,独立生活,楼主会按照自己的能力尽力去照顾妈妈,担忧是事实,困难也是事实,但谁又不是呢。
至于说养老院什么,这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外婆90多依然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我奶奶99过世,离世前也是独居。但我好朋友的妈妈才小学起就住院,后来长期住疗养院,小脑萎缩。还有我阿姨的公公也是住在疗养医院,十几年。他们也都平静的走了。不在于对将来的忧虑,今天永远比明天要重要,因为没有人知道明天会不会来,会怎样的来。
好好活在当下,对明天抱有希望就好了。其他的,都交给时间吧。

养老院一直要面试的。行为完全自理的健康老人才能住养老院。

瘫痪和痴呆的是去护理院的。不需要面试,只需要排队。

有钱的去最顶级的排队都不用了,顶级的是外资背景的,2-3万一个月,医药费另外算。

护理院不是人去的地方。
最顶级的2-3万一个月的护理院我没资格发言,因为没参观过。其他的真的没尊严的。
我几个亲戚住的是4500一个月的护理院,不过是10年前了,此外医药费可以刷医保卡,护理品和生活用品自己子女送过去。

那种顶级的2-3万一个月的护理院,花这些钱宁可请人在家照顾养老。外面哪里有家里舒服。不过有的到了后期,家里没有医疗设施,护理院都连着医院有医生,抢救治疗会方便点。
这种最后考验的是父母子女的感情深厚和价值观和是否能牺牲吧。
但是人老了到了后面,哪里由的了自己啊,子女硬要把咱们往护理院送,我们又能说啥呢。
我觉得这个和独生子女没关系,我亲戚住护理院的都有是3-8个子女的,子女哪里顾得过来啊。
我老公的外婆生了8个子女,一样被送到养老院。子女得癌死了2个,还有2个插队落户在外地定居。我婆婆自己心脏病严重哪里能照顾老的。其他三个子女都70多岁了自己都是老人,怎么去照顾90多岁的更老的。子女多根本不是解决的办法。钱多才重要。
我姨婆有三个子女,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外地工作,大儿子留在本地,一开始2老的放在家里照顾,后来一个脑萎缩,一个瘫痪,大儿子自己也有妻子女儿要照顾,哪里顾得过来,最后也是把2老的往护理院一送。
孩子在本地唯一好处就是一周能去护理院看一次,子女孝顺的一周看2-3次。
我外婆也是放在护理院一直到去世的,外婆生了6个孩子,孩子多有毛用。最后都是往养老院送的。
大家也要想想,自己80-90的时候,子女也60-70多了,一个老人照顾另外一个更老的,可能吗?再说60-70多岁的还要给子女带孙子女,哪里顾得过来啊。最后肯定牺牲最老的那个。

老人身体好,行动自理,在国内还是很快乐的。你说的老人社区也好,各种老人的社交也好,这些都是能跳能跑能走的老人玩的。这些老人子女也不太担心。
但是大家担心的是以下几类老人,一类是逐渐记忆力不好有脑萎缩或者痴呆。还有是脑子清楚身体瘫痪中风。还有的器官和脑子没啥毛病,可能骨头关节不好行动很不方便。还有的是心脏病,不能操劳,容易突发晕厥。有的是大病开刀后怕复发的。这些身边没人不行。

年纪轻的人是体会不到老人的苦的。因为感受不到,体会不到,离开自己很遥远.
我二十几岁的时候也和你一样,想的很简单乐观,甚至从不考虑的。30以后想法就不一样了。
越活到后面,你会有很多机会临近和接触死亡,人的观念会变。
我妈身体特别好,能吃能玩能跑能跳,前几年她更觉得自己一直可以跑跳玩到100多岁都青春永驻、从不觉得需要任何人照顾。但是随着年纪增大,虽然她身体也依然很好,可是同龄人和身边亲友看到一个个陨落,心态会改变的。她现在就不逞强像过去一样说什么“人心太好,心情好,就不得病,不需要子女照顾”这类话了。
人怎么可能违背自然。没有人能例外。
疾病是很多因素。绝对不是心态好吃的好玩得开心就不得病的。
未雨绸缪没问题。
护理院不是人去的。我一直打交道。
我肯定不会去那种地方.

我同意棉拖鞋说的,乐观往前看,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我30出头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年纪越大,身边的人离开的越来越多,心里其实就越脆弱,这不是简单的说一句,乐观起来就可以的

反正,能有一定自理能力的时候,都是可以乐观的,真的到了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的时候,能够保有做人基本的尊严就很不错了,也就是棉拖鞋所说的,护理院不是人呆的地方……

我妈妈现在身体也挺好,也说要出去旅游啥的,但是,总有一天,是她走不动的时候

我觉得其实大家说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觉得应该享受当下,不辜负每一个今天……

另一个是未雨绸缪,明确以后我们的态度,其实两者是不冲突的,可能当事人年纪不一样,所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我出国的10年,先后失去了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所以我半夜听见微信响,都会吓醒,就怕是什么不好的消息,那种恐慌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理解的,

看到标题就很沉重 我父母才五十多 我这两年已经开始阵阵心痛了 甚至晚上还做梦爸爸去世 然后被自己哭醒

英国以后最好跟瑞士一样,直接在家game over.殊途同归。

我和你一样。出国十几年,陆续失去了亲人们。每天早上在英国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留言,心砰砰乱跳,就怕有不想看到的消息。非要和家人语音视频一遍后,确认所有人都好以后,才能一天安安心心开始工作和做事。
我这还是一年有一半在国内的呢。每次离开家我都舍不得,就怕是最后一眼。连我要去坐飞机时出家门时我家狗狗跳着要我抱抱,我抱着它都害怕是最后一眼,回头看一眼再看一眼,要深深的把它样子印脑海里。

我觉得家里监控每个房间都安装好,咱们在国外打开手机可以随时看家里每个房间的情况,还可以讲话,可以给国内家人增加安全,这是我们可以做的。
其他的就要建立同城海外华人父母群,都结成对子,这样同一个城市里的留守父母可以结对子相互帮忙,抱团取暖。有点什么急事可以相互照应。
我们小区里那些独生子女在美国澳洲英国日本的留守父母们都相互加了微信群,有点啥事可以相互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