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小碎钞机的开销

为啥非要上私校呢?以前中国都是穷养,英国90%的人是公校,有什么问题? 不会钢琴,不会板球,不会骑马,一样可以快乐一辈子。 人生开心就好,其他不重要。

真是难为你了,google了一晚上找出来几家,还都超了1w1的标准了,全伦敦最便宜的极端特例都翻遍了吧,楼主赶快要跟着这些学校搬家才是

真是难为你个杠精了,这东西需要google一晚上吗?智商真感人,人家四区的,说人家远,不算伦敦,3300一学期的,到你嘴里就是一年超过一万一了?三千到五千一学期的私校太多太多了,还尼玛的极端特例。你被打脸了关楼主搬家什么事?

看你这逼装的真大发,你家的上的什么名校啊?三四千一学期的叫极端特例,你告诉我你家高大上的普通私校学费多少

英国快乐教育还是挺成功的。英国很多穷人真的不认为自己穷,不怼天怼地怨社会的不公。 你有空看看“富哥哥穷弟弟” 俩兄弟小时候一起被领养,性格不同,三观不同,一个事业成功,一个住大篷车,但是不影响弟弟开心的生活。

中国的穷人很难开心起来,从小学教育就急功近利,不以品德高尚,快乐为宗旨,灌输读书好智商高就是好孩子,学习不好就是坏孩子,以后没出息。根本不以开心为前提,一切以拼搏和成功为目标,不成功没钱就是loser,这种思想从小就被孩子们根深蒂固,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出来的人就会追寻森林生存法则。

从reception起5400,到现在6400, 九月开始6700. 不算高大上,但是是名校。高大上的7000+的不在少数。而且每年5%涨价铁打不动。这还只是小学,中学和six form还要往上翻。

在伦敦5字头的都是性价比很高的学校。3000多的大部分西北在印巴区,你这种随便喊喊给人私校价格的错觉才是硬杠

很多中国人,一生都在与平凡为敌。

我们,痛恨那个不成功的自己。

我们,抱怨那个不成功的孩子。

我们,埋怨那个不成功的父母。

作家梁晓声受邀到某大学举办讲座,与学子交流时,一男生语出惊人:

“如果30岁以前,最迟35岁以前,我还不能脱离平凡,那我就自杀。”

梁晓声问:“那什么是不平凡呢?”

“要有一定社会地位,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或者掌握一定的权力……”

后来,梁晓声接待一美国朋友时。

朋友问:“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

梁晓声答:“怕一种平凡的东西。”

朋友追问:“究竟是什么?”

梁晓声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朋友无比惊讶:“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

你们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么?”

可不是吗?我们不怕死,只怕平凡

我觉得每个人有权利追求任何自己想追求的,哪怕不平凡的东西。不用人家一提到要去私校,考名校就猛浇鸡汤。每个人背景不同,对于平凡的定义也不一样

归根到底还是中产焦虑啊,大家急于拉开和相同背景人的差距。 大家安排子女上私校就是目前流行的一种现象。 在英国房子车子都不太容易拉开中产之间差距。住普通房子的可能手上七八套,开丰田的也许买路虎不过2月工资。 私校不一样啊,多高大上,感觉阶级跨越了。 结果私校也出来鄙视链了。 那就只能五大公学了。

上私校有什么差距啊,我觉得周围朋友几乎都是上私校的,伦敦要去好的公校比去私校难太多了吧。

什么是五大公学啊?不是九大吗? {:5_137:}

那你朋友圈都比较高大上,我周围华人圈就我一个上私校的,我都不好意思和人家说。

五大公学,牛剑录取率低的都不算的。 我们这公学录取率还不如grammar,都是一帮老农民子弟

一个焦虑的中国妈妈写的

初到英国,李女士总爱晒孩子上学的情况,甚至包括下面这张课表:
课程科目多种多样,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还有戏剧、音乐、交际技巧课程,此外还有阅读、故事时间等活动。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100人民币)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更让李女士高兴的是,学校对学生管理宽松,以鼓励为主,所以,孩子轻松了,笑容也多了。
看着她和孩子照片幸福的表情,我们都暗暗妒忌了,只恨自己挣钱少,没有能力移民。
但是,李女士后来渐渐不再晒“幸福”了…
02
有次她回国探亲,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问起她孩子在英国情况。
她苦笑了一下,慢慢说出她的苦衷。
刚到英国时,她觉得孩子没有学习负担了,轻松快乐,自己也很欣慰,但是她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首先,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这点她倒能帮孩子补一下。可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凭兴趣出发了,习惯了鼓励表扬,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缺点也不太重视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了。
我说,这样不是很好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欠缺的地方嘛。
李女士无奈地说,可是将来孩子要上私立中学的,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李女士感慨说,我毕竟是干金融财会的,数学计算能力多重要,要是小学不训练思维和计算速度,我现在还能把工作拿下来么?可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培养孩子数学方面太不重视了。这样怎么能成?我得把孩子转到私立小学去,再不能这样耽误孩子了。
等李女士再回到英国,真就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18万人民币),这还不算寄宿费。
李女士的宝贝儿子上了英国私立小学,她也再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了,而是直接说出孩子不足,孩子再也不愉快了,感到了和在中国同样的压力。唯一庆幸的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别的成绩却有点惨不忍睹了。
原来,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有些课程设置要求和配套很高,作业量很大,要求严,很多家长也很在乎小孩成绩。而且课外活动也不比公立学校少,要对学生进行各项个人能力训练和培养,这也让李女士的孩子感到时间更不够用。
要强的李女士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且全是科学、地理和法语的全面补习。开销增加了一大笔。
现在,李女士儿子如愿上了私立中学,学校规定GCSE考试中拿到6个A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否则就要转学。她再也不吐槽中国教育了,偶尔私下发出一声感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是公平的。
我不厌其烦地介绍李女士的情况,聪明的读者这时候也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英国教育实现了阶级的固化以及分层。
03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当然最后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前途也不一样。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伊顿公学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则是为了穷人和移民孩子准备的教育机构。在这里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多么严谨,而是提倡快乐学习。
公立学校的孩子的确能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教师只要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懂得高等数学,也不懂爱因斯坦,更不懂哲学,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底层工作,端个盘子,干点体力活。
所以,英国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在英国,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意味着一个孩子想要成才,就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更多金钱投入,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公立学校平民子弟如果真要跨越自己的阶层,只能靠天赋了,成为体育或者娱乐明星,这得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英国前首相梅杰曾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中国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即便是重点小学、中学更多的是看分数,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那是你不在伦敦的关系吧,伦敦华人很多夫妻俩都是在city工作的,送私校的很多

你这个杠精脑子里水和泥巴装满了,晃一晃全是稀泥吧?说话不过脑子。先是说伦敦没有一万的私校,找出来打你的脸了就说不算伦敦,再找出符合你个杠精标准的EWNS邮编的打肿你的脸之后你又说人家是印巴区性价比不行?翻来覆去偷换概念就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都没去搞清楚就在这满嘴跑火车

原来是伦敦的便宜私校影响你装逼形象了,强行给人家学校扣帽子贴标签。建议你3D打印一张学费表做成帽子给你全家戴上出门,上面写上就读于伦敦名校学费六千起

我只说伦敦也有一万的私校,你个杠精不相信,叫我列给你。我列给你了,你又诸多理由强词夺理说人家远啊印巴啊。不管远不远印巴不印巴,有还是没有呢?哈罗也在你看不起的西北印巴区,是不是哈罗也不如你家的“伦敦名校”

每个区都有好地段和差一点的地段,不是每个家庭都是非常富裕的。富裕的家庭有富裕家庭的养育孩子的计划。中产也有中产家庭的计划,大不了就是妈妈不上班专心带娃。苹果上大部分的家庭连1.1 W 的私校都付不起,也没有住在名校区,这也不妨碍孩子的优秀。

哪里有这么多天才的小孩,大部分孩子智商都差不多,好的家庭教育,力所能及给孩子最适合,最营养的教育才是正面的。

哈哈好主意,撒泼打滚儿的时候常常有这念头

龙哥,还真有,1万2,学校还包午饭,孩子们走向还不错,比如今年有个拿下了st Paul,wus, City,Haberdasher,MT还拿到一半奖学金,另外三个考上Haberdasher,(就四个孩子提前考)其他孩子无意外都会去MT

Child vouchers 已经算上了,两个人加一块儿每个月省一百来块钱。确实幼儿园支出不菲,我们在伦敦外围,镇上几个幼儿园都是这价格,听说比巿中心还是略便宜一丢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