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的100个帝王排名ZT--谁是你心目中NO.1的帝王?

乾隆也可以进100?不可思议!

HEAVEN_ENDER于2006-05-08写道:



在继续之前,还是得声明一下,我无意批判康熙什么,作为一个皇帝,他算是很有为的,只是看不惯有人非得把他捧上天而已。还有,有事没事别扯到宋明的身上,现在对比的是李世民和康熙,把朱重八扯进来干什么?



一个是以一城之卒抗衡天下,十年功夫建立霸业,另一个则是含着金钥匙生在帝王之家,天生的皇帝,一开始康熙的条件比李世民不知优越多少倍,打天下的和守天下的根本就是两个难度截然不同的task,更何况李世民完成的是两个task。三藩,台湾郑氏,噶尔丹,沙俄,不是以弱犯强的内乱,就是别国不自量力的边境挑衅(就当时老毛子的实力来说),完全威胁不到满清政权的根基,以当时满清入关后的国力,平定根本不是问题,再说了,如果连原有的版图疆域都稳定不了,康熙还有资格进得了这次的皇帝排名么?



反观大业十四年李唐立国之初,强敌环肆,内外形势无疑不比康熙上台时凶险百倍,什么窦建德,王世冲各个地方政权势力均不在李唐之下。既然你提到康熙十七岁除敖拜一事,你不妨比对一下当时年龄相仿,十九岁便进封秦王的世民。这个秦王可是自太原起兵之后一路以赫赫战功换回来的,20未到便身为唐军主帅,之后更上演了一出出以少破多,以弱胜强的‘秦王破阵图’:武德二年领数千疲兵河东大破刘武周10万精兵,三日不卸甲的奔袭七百里,谋士劝其下马暂歇,太宗对曰“吾竭忠殉国,岂顾身乎!”,这份气概同龄的康熙有么?武德三年五百轻骑力挫王世充万人队,杀贼三千;一个月后更以3500的兵力歼灭夏军10万大军,虏贼5万,擒窦建德于万军之中,这跟康熙灭吴三桂时是一样的难度么?还有阿,你实在没有必要非得把刘三的那段名言统统背出来的,我初中就晓得了。太宗作战每必身先士卒,战则必胜,是因为他天生富贵,怎么打都赢,而作为一个你所说的战略制定者,太宗又何尝是在康熙之下?贞观三年命李靖,李世勣和柴绍发起的灭东突厥之战,堪与老卫和霍少演绎的汉匈漠北大战有一拚,建立了煌煌大唐作为东亚霸权威满世界三百年的声望,这跟康熙年间的平叛,平乱的内战,反侵略战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是被打后还击(康熙故去百年后的满清甚至连还击也做不到 :lol: ),一个是跑到别人家里去灭人,能一样么?



康熙及之后满清皇帝对汉文化的态度,决不是因为他们愿意,好心去包容那么简单,一个是因为原本关外满人原本就落后的文明,另一个则是为了便于统治占人口大多数的汉人,这样都可以牵扯到康熙的气度上,算你狠 :dizzy: 其实我倒宁愿满清不要汉化,像蒙元一样,继续用它落后的方式统治中国,这样它的崩溃应该就不用拖到20世纪这么久了,哦呀扯远了。。。 :smiley: 还有阿,康熙时还不允许汉人到关外满州定居,这算哪门子的民族平等阿?康熙热衷于学西方科学文化,很大程度只是出于一种个人猎奇的心理,根本没有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择优而用,看看当时西欧各国普遍以火枪装备的部队,甚至前朝的神机营,再瞧瞧满清部队的大刀长矛就知道了。至于文字狱,我真得很想听‘了解历史的’你说说这是怎么个以偏概全法?戴名世在他的南山集里,只不过没有把南明政权说成是‘伪权’,并提到南明弘光帝及其年号,就被夷灭三族,连受此牵连的已故学者方孝标也不放过,破棺出来戮尸,真是顶呱呱的气度呵 :smiley: 终满清一朝,无数文字狱皆始于康熙。至于太宗的气度,如果你连他和硬脖子魏征的事你都没听说过,我只能无语了。



‘他经常和传教士一起研究西方天文历法。这个好像李世明不懂吧? ’这个你还能拿来说事,实在是太强了~康熙生存的是什么时代?西元17世纪;李世民生存的又是什么时代?西元7世纪!姑且不说大唐时代的西欧尚挣扎于中世纪的混沌,从欧洲跑到中土,走陆路吧,中间隔着个阿拉伯帝国收养路费,走海路吧,哥伦布还没出世,你说西欧传教士们怎么跟中国联系?打个比方,这就像现在宙斯盾上面的美国兵,跟1000年前拜占庭帝国舰队上的士兵炫耀一样:‘嘿嘿,我有战斧你没有哦!’ :lol:



看看那时的大唐和太宗吧,在他的治理下,唐王朝对外则兵威所向无敌,四夷臣服、万国来朝;对内则政治清明,海纳百川,没有种族宗教之分。当时东洋倭人,中亚阿拉伯人,都可以在朝中混个一官半职,这些人甚至还不是大唐的公民哦。再看看康熙朝,作为多数民族的汉人能当上个正三品文官,不是祖坟上冒青烟,而是在喷火了!



贞观时的文学技艺更是异采纷呈。太宗创立弘文馆,令皇族和高官子弟入学,使学风大盛。唐诗至今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葩,而唐代诗文气度磅礴,世人皆以保国从军为己任的文风,更是旷古未有,绝非后世文人墨客可比。而这样的风气,毫无疑问与唐太宗李世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精神旺盛的李世民,无论哪个领域,几乎都有涉足。他极擅长骑马射箭;从“今二曲具存,朕为公奏之”来看,似乎他也会乐器,从他对于琵琶的特殊喜爱来看,多半就是会弹琵琶,而且看他自信的样子,技艺应该不错;贞观四年灭突厥后那次宴会,太宗则是当众起舞,不禁令人遐想他的舞姿……在文学上,他明智的拒绝了别人想给他出文集的提议,但他的作品并未因此而遗失。太宗喜好书法也是人所共知的事,他是第一个以行书刻碑的人,他还善长写“飞白”,还有那个盗兰亭序的传说至今还在流传。



宋时的华夏文化固然璀璨,但失去了大唐时的尚武精神,扉颐颓废之风也在腐蚀这个民族的奋争血性,最终在蒙元的铁蹄下灰飞烟灭,尽管还是留给了后世华美无比的宋词,伴随着的却是千载‘弱宋’的笑名。不说这个啦,只是想让你知道,今天china town之所以叫唐人街而非清人街,我们被称为唐人而非清人,就是因为大唐的文化辐射一路影响,传承下来的结果,而这份荣耀,是由唐太宗开始的。



说到李世民时代唐朝经济上强盛,唐的开元通宝在这二十年内无疑是世界上最稳定值钱的货币;政治上清明,唐太宗的纳谏例子不用多举了吧;上面说了,文化上发达,对外来文明更是兼容并蓄,来到长安的景教教徒大概是不会想到迎接他们的是大唐皇帝派来的当朝丞相房玄龄;在法律上,唐律也堪称后世典范。就拿一件事来说吧,就是唐律不允许诬告,如果证明所告是诬陷的话,那么诬告人是有罪的。这就很了不起,有些朝代是鼓励打小报告的,而明朝更是有专门的特务机构。除此之外,贞观时法制上的确做的很好,柏杨先生在写到这里的时候就说:“贞观之治”在历史上留下光辉,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没有冤狱,或很少冤狱!仅就人性尊严的观点,中国虽有其它太平盛世,也只有贞观之治,才算是黄金时代,我为生长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庆幸。



如果你所说的,尊康熙为‘千古一帝’的那些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撤去岳飞,袁崇焕民族英雄称号,替汉奸秦侩,施酿翻案的那群人,那么我也就没什么好说得了。



最后不得不再佩服一下,阁下连本朝太祖的心思都猜得那么透,甚至于老人家写诗时的心境都摸的一清二楚,可惜生在太祖西归后的时代,不然仕途肯定一片光明的 :smiley:




bankside于2006-05-08写道:



HEAVEN_ENDER于2006-05-07写道:



bankside于2006-05-07写道:



康熙排36?简直开玩笑吧?就算他不如彼得大帝,把俄国带入现代化,但至少文治武功旷古硕今,开匠扩土千古一帝~~他哪点比不上李世明?? :cn14: :cn14: :cn14:




武功,文治,你想比哪样?



以弱冠之身随父起兵,二三十岁的人就在隋末乱世战场上战功彪炳,尤以虎牢关之战以少胜多堪为经典,那个时代也是属一属二会用兵的能人,也是奠定唐朝基业第一功臣,玄武门事后登基,北灭突厥,西和诸夷,更被东,中亚诸国尊为天可汗,中国声威文教原播四方,自汉朝以降未有似此者。康熙平定吴三桂,抗击沙俄之战固然值得肯定,但战绩上他哪点可以跟李世民比?



说到文治,贞观之知更开始了之后的盛世大唐。当时社会风气之开明,决非风行文字狱的所谓康乾盛世所能比的,太宗纳谏容人的气量,康熙可以及么?



作为一个决不在刘彻之下的人,李世民仅仅比康熙多一位,我才觉得是开玩笑呢 :cn14:



还有阿,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只有一统六合的始皇帝可以当之,滥用这个词就没什么意思了 :cn12:




文治,武功,哪样不能比?

康熙八岁登极,十七岁就铲除权臣鳌拜,真正亲政。他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攻取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胜利地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起到稳固整个中国版图的作用。再说,能打仗的皇帝不止李世明一个,朱88也很能打,从一个赤贫的农民,孤身起义,到最后打败了强大的元帝国。 那到底是一个农民起兵推翻统治者容易,还是一个本来就手握雄兵的贵族起兵容易呢?再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皇帝不一定要会打仗,他只是战略的制定者,战术上的事情就留给将军们去做好了。汉高祖就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要说疆域,康熙朝的疆域应该远远大于唐朝,威名所及应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吧。在他那个时代,他和彼得大帝,路易十四并称当时三大君主。



文治,贞观之治是不错,但康乾盛世你怎么不说?我当然承认唐朝的风格比较开明,但要说到中华文化的最高峰那是在宋,不是在唐,这个好像没有什么争论的必要。 康熙的文治,漕运和河工就不用说了,他六次南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的民族政策稳定了新疆蒙古和西藏,这为今天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至于文字狱,那是不了解历史的以偏概全,康熙帝重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优遇,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帝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这些事情你怎么视若无睹? 作为一个外族人,他对汉文化如此的包容,即是他敏锐的政治智慧,又说明他的气量。而且,他本身也是非常好学的皇帝,精通满蒙回藏汗文化,于儒学,对算学、水利、测量亦多造诣。还热中于学习西方文化,他经常和传教士一起研究西方天文历法。这个好像李世明不懂吧?



还有康熙就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卓著才被一些历史学家尊为千古一帝的,因为他才是真正完成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人。不要没搞清楚状况就乱下定论吧? :cn14: :cn14: :cn14:



毛泽东那句诗就很能说明问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为什么不说康熙?因为作为皇帝,他几乎是完美的,毛泽东不敢也不能说他什么!:cn16: :cn16:







太精彩了!忍不住要留个爪,太宗VS康熙,这帖子真是华丽的不得了~~~~~
康熙老人家是个不错的皇帝,但还是更喜欢太宗一些,而对于国内关于清史那几个皇帝没完没了的吹捧,多少也叫人觉得厌烦
“还有阿,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只有一统六合的始皇帝可以当之,滥用这个词就没什么意思了”这句话强赞~~~~~~~~!康熙和太宗等等,个人认为基本上都是“皇帝规范”规出来的“好皇帝”,虽然有功绩有魅力,但个人个性尽存甚少,一举一动都在扮演一个皇帝的角色,说不上千人一面吧,基本大同小异。还是更喜欢那些具有天生的强大魅力与气度的人,如始皇与则天女皇,均是敢于跳脱当时规范的了不起的个人~~~~ :cn07:
[ 编辑 ciel_lemon 在 06-05-08 22:16 ]

这是安什么排名的? 水拍的?

难道是安 a,b,c还是按笔画?

bankside于2006-05-08写道:



HEAVEN_ENDER于2006-05-07写道:



bankside于2006-05-07写道:



康熙排36?简直开玩笑吧?就算他不如彼得大帝,把俄国带入现代化,但至少文治武功旷古硕今,开匠扩土千古一帝~~他哪点比不上李世明?? :cn14: :cn14: :cn14:




武功,文治,你想比哪样?



以弱冠之身随父起兵,二三十岁的人就在隋末乱世战场上战功彪炳,尤以虎牢关之战以少胜多堪为经典,那个时代也是属一属二会用兵的能人,也是奠定唐朝基业第一功臣,玄武门事后登基,北灭突厥,西和诸夷,更被东,中亚诸国尊为天可汗,中国声威文教原播四方,自汉朝以降未有似此者。康熙平定吴三桂,抗击沙俄之战固然值得肯定,但战绩上他哪点可以跟李世民比?



说到文治,贞观之知更开始了之后的盛世大唐。当时社会风气之开明,决非风行文字狱的所谓康乾盛世所能比的,太宗纳谏容人的气量,康熙可以及么?



作为一个决不在刘彻之下的人,李世民仅仅比康熙多一位,我才觉得是开玩笑呢 :cn14:



还有阿,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只有一统六合的始皇帝可以当之,滥用这个词就没什么意思了 :cn12:




文治,武功,哪样不能比?

康熙八岁登极,十七岁就铲除权臣鳌拜,真正亲政。他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攻取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胜利地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起到稳固整个中国版图的作用。再说,能打仗的皇帝不止李世明一个,朱88也很能打,从一个赤贫的农民,孤身起义,到最后打败了强大的元帝国。 那到底是一个农民起兵推翻统治者容易,还是一个本来就手握雄兵的贵族起兵容易呢?再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皇帝不一定要会打仗,他只是战略的制定者,战术上的事情就留给将军们去做好了。汉高祖就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要说疆域,康熙朝的疆域应该远远大于唐朝,威名所及应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吧。在他那个时代,他和彼得大帝,路易十四并称当时三大君主。



文治,贞观之治是不错,但康乾盛世你怎么不说?我当然承认唐朝的风格比较开明,但要说到中华文化的最高峰那是在宋,不是在唐,这个好像没有什么争论的必要。 康熙的文治,漕运和河工就不用说了,他六次南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的民族政策稳定了新疆蒙古和西藏,这为今天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至于文字狱,那是不了解历史的以偏概全,康熙帝重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优遇,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帝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这些事情你怎么视若无睹? 作为一个外族人,他对汉文化如此的包容,即是他敏锐的政治智慧,又说明他的气量。而且,他本身也是非常好学的皇帝,精通满蒙回藏汗文化,于儒学,对算学、水利、测量亦多造诣。还热中于学习西方文化,他经常和传教士一起研究西方天文历法。这个好像李世明不懂吧?



还有康熙就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卓著才被一些历史学家尊为千古一帝的,因为他才是真正完成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人。不要没搞清楚状况就乱下定论吧? :cn14: :cn14: :cn14:



毛泽东那句诗就很能说明问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为什么不说康熙?因为作为皇帝,他几乎是完美的,毛泽东不敢也不能说他什么!:cn16: :cn16:


你最后那几句话恶心住我了。。。还有你瞎扯历法,都拿和那阿?我还说康熙不懂得造原子弹呢。。。什莫撤三反,台湾,准格尔,都是内乱,靠,能凭内乱的大队大队的,而且康熙的对手说实话比起李世民和刘彻的也太不是一个档次了。你说的那些科技阿东西交流什莫德,只限于对康熙本人和他后代影响。。奢靡阿,都是什莫西方的瓶瓶罐罐的,和刘彻那时候的丝绸之路意义比比???气度??当大多数人都是二等公民的时候是气度?? 论科技阿和思想开放阿,哪个朝代都要比清朝来的强。。你没想想国外为啥有什莫工业革命? 科技上发占来自于思想上的革命阿。。。要是康熙那时候能来个春秋文化式的革命,说不定咱中国也工业革命了。。你的康熙字典编得好,你知道文字狱死了多少人????????????????????????????????

成吉思汗hoho

康熙越成功,中国越悲哀

ciel_lemon于2006-05-08写道:



HEAVEN_ENDER于2006-05-08写道:



在继续之前,还是得声明一下,我无意批判康熙什么,作为一个皇帝,他算是很有为的,只是看不惯有人非得把他捧上天而已。还有,有事没事别扯到宋明的身上,现在对比的是李世民和康熙,把朱重八扯进来干什么?



一个是以一城之卒抗衡天下,十年功夫建立霸业,另一个则是含着金钥匙生在帝王之家,天生的皇帝,一开始康熙的条件比李世民不知优越多少倍,打天下的和守天下的根本就是两个难度截然不同的task,更何况李世民完成的是两个task。三藩,台湾郑氏,噶尔丹,沙俄,不是以弱犯强的内乱,就是别国不自量力的边境挑衅(就当时老毛子的实力来说),完全威胁不到满清政权的根基,以当时满清入关后的国力,平定根本不是问题,再说了,如果连原有的版图疆域都稳定不了,康熙还有资格进得了这次的皇帝排名么?



反观大业十四年李唐立国之初,强敌环肆,内外形势无疑不比康熙上台时凶险百倍,什么窦建德,王世冲各个地方政权势力均不在李唐之下。既然你提到康熙十七岁除敖拜一事,你不妨比对一下当时年龄相仿,十九岁便进封秦王的世民。这个秦王可是自太原起兵之后一路以赫赫战功换回来的,20未到便身为唐军主帅,之后更上演了一出出以少破多,以弱胜强的‘秦王破阵图’:武德二年领数千疲兵河东大破刘武周10万精兵,三日不卸甲的奔袭七百里,谋士劝其下马暂歇,太宗对曰“吾竭忠殉国,岂顾身乎!”,这份气概同龄的康熙有么?武德三年五百轻骑力挫王世充万人队,杀贼三千;一个月后更以3500的兵力歼灭夏军10万大军,虏贼5万,擒窦建德于万军之中,这跟康熙灭吴三桂时是一样的难度么?还有阿,你实在没有必要非得把刘三的那段名言统统背出来的,我初中就晓得了。太宗作战每必身先士卒,战则必胜,是因为他天生富贵,怎么打都赢,而作为一个你所说的战略制定者,太宗又何尝是在康熙之下?贞观三年命李靖,李世勣和柴绍发起的灭东突厥之战,堪与老卫和霍少演绎的汉匈漠北大战有一拚,建立了煌煌大唐作为东亚霸权威满世界三百年的声望,这跟康熙年间的平叛,平乱的内战,反侵略战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是被打后还击(康熙故去百年后的满清甚至连还击也做不到 :lol: ),一个是跑到别人家里去灭人,能一样么?



康熙及之后满清皇帝对汉文化的态度,决不是因为他们愿意,好心去包容那么简单,一个是因为原本关外满人原本就落后的文明,另一个则是为了便于统治占人口大多数的汉人,这样都可以牵扯到康熙的气度上,算你狠 :dizzy: 其实我倒宁愿满清不要汉化,像蒙元一样,继续用它落后的方式统治中国,这样它的崩溃应该就不用拖到20世纪这么久了,哦呀扯远了。。。 :smiley: 还有阿,康熙时还不允许汉人到关外满州定居,这算哪门子的民族平等阿?康熙热衷于学西方科学文化,很大程度只是出于一种个人猎奇的心理,根本没有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择优而用,看看当时西欧各国普遍以火枪装备的部队,甚至前朝的神机营,再瞧瞧满清部队的大刀长矛就知道了。至于文字狱,我真得很想听‘了解历史的’你说说这是怎么个以偏概全法?戴名世在他的南山集里,只不过没有把南明政权说成是‘伪权’,并提到南明弘光帝及其年号,就被夷灭三族,连受此牵连的已故学者方孝标也不放过,破棺出来戮尸,真是顶呱呱的气度呵 :smiley: 终满清一朝,无数文字狱皆始于康熙。至于太宗的气度,如果你连他和硬脖子魏征的事你都没听说过,我只能无语了。



‘他经常和传教士一起研究西方天文历法。这个好像李世明不懂吧? ’这个你还能拿来说事,实在是太强了~康熙生存的是什么时代?西元17世纪;李世民生存的又是什么时代?西元7世纪!姑且不说大唐时代的西欧尚挣扎于中世纪的混沌,从欧洲跑到中土,走陆路吧,中间隔着个阿拉伯帝国收养路费,走海路吧,哥伦布还没出世,你说西欧传教士们怎么跟中国联系?打个比方,这就像现在宙斯盾上面的美国兵,跟1000年前拜占庭帝国舰队上的士兵炫耀一样:‘嘿嘿,我有战斧你没有哦!’ :lol:



看看那时的大唐和太宗吧,在他的治理下,唐王朝对外则兵威所向无敌,四夷臣服、万国来朝;对内则政治清明,海纳百川,没有种族宗教之分。当时东洋倭人,中亚阿拉伯人,都可以在朝中混个一官半职,这些人甚至还不是大唐的公民哦。再看看康熙朝,作为多数民族的汉人能当上个正三品文官,不是祖坟上冒青烟,而是在喷火了!



贞观时的文学技艺更是异采纷呈。太宗创立弘文馆,令皇族和高官子弟入学,使学风大盛。唐诗至今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葩,而唐代诗文气度磅礴,世人皆以保国从军为己任的文风,更是旷古未有,绝非后世文人墨客可比。而这样的风气,毫无疑问与唐太宗李世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精神旺盛的李世民,无论哪个领域,几乎都有涉足。他极擅长骑马射箭;从“今二曲具存,朕为公奏之”来看,似乎他也会乐器,从他对于琵琶的特殊喜爱来看,多半就是会弹琵琶,而且看他自信的样子,技艺应该不错;贞观四年灭突厥后那次宴会,太宗则是当众起舞,不禁令人遐想他的舞姿……在文学上,他明智的拒绝了别人想给他出文集的提议,但他的作品并未因此而遗失。太宗喜好书法也是人所共知的事,他是第一个以行书刻碑的人,他还善长写“飞白”,还有那个盗兰亭序的传说至今还在流传。



宋时的华夏文化固然璀璨,但失去了大唐时的尚武精神,扉颐颓废之风也在腐蚀这个民族的奋争血性,最终在蒙元的铁蹄下灰飞烟灭,尽管还是留给了后世华美无比的宋词,伴随着的却是千载‘弱宋’的笑名。不说这个啦,只是想让你知道,今天china town之所以叫唐人街而非清人街,我们被称为唐人而非清人,就是因为大唐的文化辐射一路影响,传承下来的结果,而这份荣耀,是由唐太宗开始的。



说到李世民时代唐朝经济上强盛,唐的开元通宝在这二十年内无疑是世界上最稳定值钱的货币;政治上清明,唐太宗的纳谏例子不用多举了吧;上面说了,文化上发达,对外来文明更是兼容并蓄,来到长安的景教教徒大概是不会想到迎接他们的是大唐皇帝派来的当朝丞相房玄龄;在法律上,唐律也堪称后世典范。就拿一件事来说吧,就是唐律不允许诬告,如果证明所告是诬陷的话,那么诬告人是有罪的。这就很了不起,有些朝代是鼓励打小报告的,而明朝更是有专门的特务机构。除此之外,贞观时法制上的确做的很好,柏杨先生在写到这里的时候就说:“贞观之治”在历史上留下光辉,其中最重要的是,它没有冤狱,或很少冤狱!仅就人性尊严的观点,中国虽有其它太平盛世,也只有贞观之治,才算是黄金时代,我为生长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庆幸。



如果你所说的,尊康熙为‘千古一帝’的那些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撤去岳飞,袁崇焕民族英雄称号,替汉奸秦侩,施酿翻案的那群人,那么我也就没什么好说得了。



最后不得不再佩服一下,阁下连本朝太祖的心思都猜得那么透,甚至于老人家写诗时的心境都摸的一清二楚,可惜生在太祖西归后的时代,不然仕途肯定一片光明的 :smiley:




bankside于2006-05-08写道:



HEAVEN_ENDER于2006-05-07写道:



bankside于2006-05-07写道:



康熙排36?简直开玩笑吧?就算他不如彼得大帝,把俄国带入现代化,但至少文治武功旷古硕今,开匠扩土千古一帝~~他哪点比不上李世明?? :cn14: :cn14: :cn14:




武功,文治,你想比哪样?



以弱冠之身随父起兵,二三十岁的人就在隋末乱世战场上战功彪炳,尤以虎牢关之战以少胜多堪为经典,那个时代也是属一属二会用兵的能人,也是奠定唐朝基业第一功臣,玄武门事后登基,北灭突厥,西和诸夷,更被东,中亚诸国尊为天可汗,中国声威文教原播四方,自汉朝以降未有似此者。康熙平定吴三桂,抗击沙俄之战固然值得肯定,但战绩上他哪点可以跟李世民比?



说到文治,贞观之知更开始了之后的盛世大唐。当时社会风气之开明,决非风行文字狱的所谓康乾盛世所能比的,太宗纳谏容人的气量,康熙可以及么?



作为一个决不在刘彻之下的人,李世民仅仅比康熙多一位,我才觉得是开玩笑呢 :cn14:



还有阿,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只有一统六合的始皇帝可以当之,滥用这个词就没什么意思了 :cn12:




文治,武功,哪样不能比?

康熙八岁登极,十七岁就铲除权臣鳌拜,真正亲政。他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攻取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胜利地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起到稳固整个中国版图的作用。再说,能打仗的皇帝不止李世明一个,朱88也很能打,从一个赤贫的农民,孤身起义,到最后打败了强大的元帝国。 那到底是一个农民起兵推翻统治者容易,还是一个本来就手握雄兵的贵族起兵容易呢?再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皇帝不一定要会打仗,他只是战略的制定者,战术上的事情就留给将军们去做好了。汉高祖就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要说疆域,康熙朝的疆域应该远远大于唐朝,威名所及应该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吧。在他那个时代,他和彼得大帝,路易十四并称当时三大君主。



文治,贞观之治是不错,但康乾盛世你怎么不说?我当然承认唐朝的风格比较开明,但要说到中华文化的最高峰那是在宋,不是在唐,这个好像没有什么争论的必要。 康熙的文治,漕运和河工就不用说了,他六次南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的民族政策稳定了新疆蒙古和西藏,这为今天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基础。至于文字狱,那是不了解历史的以偏概全,康熙帝重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优遇,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康熙帝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这些事情你怎么视若无睹? 作为一个外族人,他对汉文化如此的包容,即是他敏锐的政治智慧,又说明他的气量。而且,他本身也是非常好学的皇帝,精通满蒙回藏汗文化,于儒学,对算学、水利、测量亦多造诣。还热中于学习西方文化,他经常和传教士一起研究西方天文历法。这个好像李世明不懂吧?



还有康熙就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卓著才被一些历史学家尊为千古一帝的,因为他才是真正完成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人。不要没搞清楚状况就乱下定论吧? :cn14: :cn14: :cn14:



毛泽东那句诗就很能说明问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 为什么不说康熙?因为作为皇帝,他几乎是完美的,毛泽东不敢也不能说他什么!:cn16: :cn16:










太精彩了!忍不住要留个爪,太宗VS康熙,这帖子真是华丽的不得了~~~~~

康熙老人家是个不错的皇帝,但还是更喜欢太宗一些,而对于国内关于清史那几个皇帝没完没了的吹捧,多少也叫人觉得厌烦

“还有阿,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只有一统六合的始皇帝可以当之,滥用这个词就没什么意思了”这句话强赞~~~~~~~~!康熙和太宗等等,个人认为基本上都是“皇帝规范”规出来的“好皇帝”,虽然有功绩有魅力,但个人个性尽存甚少,一举一动都在扮演一个皇帝的角色,说不上千人一面吧,基本大同小异。还是更喜欢那些具有天生的强大魅力与气度的人,如始皇与则天女皇,均是敢于跳脱当时规范的了不起的个人~~~~ :cn07:

[ 编辑 ciel_lemon 在 06-05-08 22:16 ]


武氏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确实非常的了不起,那块无字碑也述说着她作为一个伟大的帝王应有的气度。 其实这里每个帝王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他们的功过是非也都给后人留下许多评述的空间,我想这本就是历史的乐趣所在。李世民当然有他独特的魅力,我丝毫不否认这点。 喜欢谁不喜欢谁这本来就是个人的自由,偏偏有个老兄要急吼吼跳出来自以为是的说什么看不惯别人喜欢某某某,这个实在太好笑了 :lol: :lol: :lol: :lol: :lol:
[ 编辑 bankside 在 06-05-09 03:28 ]

第4位 成吉思汗(蒙古大汗)

当然是他了,如果没有他的功劳就没有今天这么庞大的祖国! :polite: :polite: :polite:

diliansheng1982330于2006-05-09写道:



第4位 成吉思汗(蒙古大汗)

当然是他了,如果没有他的功劳就没有今天这么庞大的祖国! :polite: :polite: :polite:
祖国在N久以前就很庞大了 :cn14: :cn14: :cn14:

刘彻

昨夜困乏难耐,欲退网时惊见足下洋洋洒洒一篇大作就康熙李世民相争之事把我批得狗血淋头,文章未看,便被这个阵势吓得魂不附体,举止失措,暗想千年道行一朝丧,碰上如此犀利能人应该如何下台,完了完了?诚惶诚恐,今夜不能寐矣~



再待须臾细细看过文章,不觉释然,倒头便睡,安然一觉至晓。原本还打算请清史达人出来助我解围,现在看来不用了,不过为了表示基本的敬意,还是待回家后再回复一下吧 :smiley:



‘如果你所说的,尊康熙为‘千古一帝’的那些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撤去岳飞,袁崇焕民族英雄称号,替汉奸秦侩,施酿翻案的那群人,那么我也就没什么好说得了。 ’ 原句如此,原本好好一句‘如果’句式的假设句被你曲解成这个样子…reference我给不了你,不过有一家正在打折中的specsaver分店电话和地址你要不? :lol:



不才区区平民老百姓一个,哪有什么资格批准别人喜欢康熙与否阿?读到这里,不管你的视力是好是坏,我只能说你的理解能力真的出了问题。呵呵,再说了,以我才学之粗浅,那轮得到我来修唐书呵,即使回到唐朝,说到拍马屁的功力,顶多只会按照史书上的称呼高喊一声太宗天可汗罢了,这点是怎么也比不了一些没事就毫无根据喊‘千古一帝’的人脸皮来的厚呵 lol



做到读文章的时候一两个地方断章取义不是什么难事,难得的就是整篇文章读下来都可以只看前句而不理后句,就是天下奇才了~ 打天下易,守天下难,这种三尺小儿都懂得道理谁都知道啊,我还是解释下原话吧:康熙守天下固然是难,太宗打天下,又守天下,那算什么?难上加难!这样看谁的能力强?也许康熙有打天下的能力,只是晚生了几十年,但那是命,是他生不逢时,是历史不给他机会而已,既然作为‘开国者康熙’这一幕是停留在假设的基础上,那么也没什么讨论的必要了,可是‘开国者李世民’这一幕是确实存在的呀,在把两个人作为‘守天下者’进行比对之前(请注意这句,否则有人反驳时又会选择性弱视了 lol),没有打过天下的康熙,和打下天下的世民,直观上孰强孰弱自不必言了吧。



‘8岁丧父,10岁丧母’ 自古皇家人情冷这句话你听过么?丧父丧母对作为皇储玄燁的生存有什么致命影响?没有经历手足相残的血雨腥风,8岁小童就南面登极君临天下,多少人做梦都做不来啊~这种破事儿你也好意思拿得上台?



再到这句,‘满朝文武结党营私,虎视眈眈,在险饿的宫廷斗争中生存下来,其难度不下于争战四方。’,顺治临终为什么遗命四位故命大臣,而不仿效先主白帝托孤诸葛亮故事?就是为了让这四个大佬彼此制肘,实现朝权制衡,让儿子在皇位做得更加稳当,虽然后面老流氓鳌拜公然跟皇帝对抗,但那也是康熙坐稳皇位后的第六年了,即使鳌拜夺位,也未必说服得了天下民意,这也是他一直不敢动手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康熙在这场政权斗争不仅一开始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掌握着全局的主动—除掉这个老流氓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他后来的确这么做了。



这样的形势,可以跟战场上直面敌军的太宗相提并论么?冷兵器时代的短兵相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是摸得着,看得见的白刃战,还是胜负未知的权场角力?你说一般的凡人会怎么选?连太宗以少胜多的种种战例也可以被你批成是炫耀,足下的思维跳跃令人叹为观止~ :oops: 兵力,粮草后勤,用兵者谁不想越多越好,先不说经济学上的scarcity无时无刻都存在,这些跟战略水平有什么关系?你根本就是连基本概念都搞混了!大唐立国之初先不说要与天下诸侯诸如宇文化及,沈法兴,窦建德,李密之辈逐鹿中原,叛乱者像李轨,独孤怀恩,贺拔行层出不穷,除了要应付这些周边势力,还要警惕北夷突厥的动向,可谓四面受敌危机四伏,‘连这些也做不到整天搞“以少胜多”的危险动作没什么值得夸耀的’,这句话就已经把你无知披露无遗了,‘夫用兵者能战则战,不能战则降,不能降则遁’,老孙的话听过么,太宗兵少,这是客观因素我承认,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他非但不逃不降,更屡战屡胜。河东破宋金刚一役,太宗原先领兵三万,3对10,这在古代战争中应该不能算是很悬殊的比例,三万打十万的第一战宋金刚败绩,为求完胜,不让其有喘息之机,太宗两日不吃饭只率3千轻骑追之, 最后全歼,终于彻底消灭了刘武周这支势力,武勇如此想不到连这都可以成为你的欲加之罪?至于500骑灭掉王世充万人队,只能说对手太弱,500精兵太强,非要退给运气的话,谁叫他天生富贵呢?这不是赫赫武功又是什么?



连对唐史和古时军事常识都一窍不通的你,还是稍微恶补一下再对那段历史发表意见吧。语气重了点请谅解,因为我一旦发现自己说了这么久居然是在对牛谈琴就会火大 :lol:



前面的我还可以说你幼稚,接下来的这段除了‘无知’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说的。



‘李世民太原起兵,是对隋的不忠…真是功力无比啊。 ’ 呵呵,这段我都懒得反驳了,按照你的思路造个排比句吧。



李世民原为隋臣,他灭隋,是为不忠;杨坚原为周臣,他灭周,是为不忠;…司马炎原为魏臣,他灭魏,是为不忠;曹丕原为汉臣,他灭汉,是为不忠;刘邦原为秦臣(多少也是个亭长阿),他灭秦,是为不忠;秦武王虽称王,确仍属周天子之臣下,他灭周,是为不忠;姬发原为商臣,他灭商,是为不忠;成汤是为夏臣,他灭夏,是为不忠…要找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忠心不二的开国君主,就属黄帝了吧,足下如此标新立异,完全可以靠这门学说自立学派,肯定会大受欢迎,根据地大门再弄副对联,左曰:胡说,右曰:八道,上批为:混账透顶 :lol:



忘说了,满清太祖的努尔哈刺起兵前,原先也在明辽东督师手下混饭吃,后来还不是造反了,最后他儿子还灭了原先的主子明,算不算是一窝的反贼? lol



玄武门之变,哦也,好不容易让你抓到一个把柄了~可惜你不懂装懂没有好好发挥,当时李建成,李远吉惧军功居大唐第一的太宗声望逾盛,威胁到他的王储地位,所以先策划谋杀太宗的,作为一个正常人,要换你愿意伸个脖子出去让人砍嘛?中国皇家皇位争夺战骨肉相残就是这么惨酷的了,秦时扶苏,二世如此,隋时杨广兄弟如此,明时成祖,建文亦如此,为了活下去别无选择,不过我倒是庆幸太宗的反击,否则也许贞观之治就不会存在了,还会入选这次的皇帝排名么? 看来早我一步回到唐朝的人是足下阿,连高祖郁郁的晚年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lol: 太宗登基后,尊父为太上皇,并让其养尊处优于大安宫,最后居然还享到了71岁高龄才挂掉,70古来稀,说的就是那个时代,这像是一天被儿子其在头上的人能活的岁数么?不孝一说只是你自己为了满足辩论需要的欲加之罪耳。



真正对你的水平感到失望,是从接下来这一段开始的。 :-x



呵呵,赶出关外,就凭噶尔丹的造反作乱?台湾郑氏的反攻大陆?这我就不反驳了,这里挑衅一下,你有本事就好好说说他们有什么能耐把满清赶出中原? :lol: 好好好,说到这里估计你又会说我以偏盖全了,想说的是三藩之乱对吧?吴三桂总算也差不多打下了南方半壁江山,最后为什么打不上去呢?最重要的就是民心!时天下大定以久,人心厌战,再加上这个大汉奸一边打着自己的嘴巴一边扛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起义,康熙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逃逆战争,人心向背如此,康熙的赢面一开始就比那三个老鬼大太多了。再说了,在吴汉奸实力最盛时,康熙再怎么不济也还有着半壁江山,八旗实力尤在,实力再怎么估也不会低过half half吧?这样的形势跟李唐统一战争时又得比么?我没否定康熙灭吴三桂的功绩,但你拿这来做文章于我是没什么说服力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你以为北突厥是一战灭掉的么?如果没有太宗数年招降分化突厥内部的政策,李靖怎么可能数战而终定漠北?



唉,连当时沙俄是什么状况你都没给我搞清楚就跳出来说事儿了。:dizzy:



雅克萨之战刚开始打的时候是1682年,那时彼德是当上沙皇了,不过是第二沙皇,而且才十岁!俄国在他是十数年后掌权才变革崛起强大的,现在你居然把它提前了 lol 再说了,当时俄国真正的战略重心还是争取波罗的海出海口,远东那一带根本没有具体的功略打算,或者说足够的实力去吃掉,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从莫斯科增兵到那儿的难度太大,事实上当时俄国对满清边境是骚扰多于略地,流寇甚于军人,所以我说康熙打的是一群软脚虾。面对这群垃圾,清军还派出了3000去打他人家的1000,我靠,这样能不赢么?还有阿,拜托你以后论证之前多做些功课,这样我不用费时再解释一遍阿 :cn03:



康熙对汉文化的态度,我说你有话就摆出来说开阿,自己语意不明让人误解还怪我断章取义 :dizzy:



‘另外那个只是满清的人口政策,再说不会有很多汉人想去关外那种地方定居吧?你愿意去吗?’…容许我无语三分钟先…记得足下提醒我去照镜子,我照办了,这里也诚心建议足下以后照镜子的时候,再试试念一下 ‘做人不能太无耻’ 这七个字,应该会发现自己有凯歌大导演的8成气质哟 :lol:



从努尔哈赤开始、到多尔衮,在与明军作战时的做法通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一但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分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中国和朝鲜的史料都有努尔哈赤攻入抚顺关后在辽东都司汉区内攻一城屠一城的明确记载,努尔哈赤势力膨胀之后,大杀辽民,辽民除少数逃回关内以外,关外的汉人险被努尔哈赤杀戮一空!皇太极破锦州,三日搜杀,妇孺不免…明明是汉人被一路这样子杀进关内的,你还有脸说是一般的人口政策。真的,我由衷的希望你是满人,因为这样子为先人脱罪情有可原,我不好说什么,但如果是汉人,连‘无耻’这个词都不能适用了,无知总也得有个限度吧。



‘阁下对文字狱真感兴趣,以至于完全无视康熙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提拔任用,我才是真的无语……’, 康熙对汉族士人的任用是值得肯定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矛盾,但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汉族作为被奴役对象的事实,不提不等于无视,而且这跟我要说的没什么联系。对文字狱的批判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对满清扼杀汉民族文化的讨伐,不过看这个样子,如果延此讨论下去,势必会在男盟这么和谐的地儿引发满汉战争,足下想在这方面与我一论长短,可以另找地儿PK,故就此打住先吧。



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掩其美,齐之无盐,善美者不能掩其丑。所以我就说了,足下不生在毛时代打大字报,真是可惜了。人非完人,君士坦丁大帝够牛了吧?也是个人格分裂者;秦始皇够牛了吧?为了个人的欲望去穷奢天下,可这影响这两个人成为伟大的君主么?既然讨论的是两个皇帝对国家的影响,这种小人揭短还是省省吧。 退一万步说吧,魏征再怎么冒犯他,那颗硬脑袋有掉过地么?不像某个‘千古一帝’看一段文章不爽动辄就几百人几百人这样的抄家哦 :lol: 最后没话了居然还九不搭八一字不漏的paste一段黄仁宇的话下来, :cn14: 太宗朝在政治上的开明,首先一个纳谏如流康熙就比不了了,更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既是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份,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的违害与影响,哎,反正跟你讲也白搭。



‘阁下再次发挥断章取义的高超本领,我有只说康熙精通西洋历法吗?前面的天文地理你怎么不一起引用呢?我是说总体才学上李世民不如康熙。 阁下断句本领之高超,让我怀疑是否也为香港某些周刊约稿写些娱乐新闻栏目什么的啊 ’,拜托,有点时间观念好不好?打个比方吧,现在你好意思跟一个1000年前的宋朝青年比谁更会弹钢琴么?比谁更了解牛顿三定律么?作为一千年后的,并且对西洋文化感兴趣的人,康熙在总体才艺上强过太宗又说明得了什么?



至于贞观时期的外国人入士,我了解到做到最大的就是阿倍仲麻吕,做到安南都护,相当于是大唐越南殖民地的总督了。太宗在高句丽的战败没什么好遮掩的,可那是一场对外侵略战,跟满清打的不是内战,就是外国反侵略的性质截然不同,侵略别人,被别人侵略,你说那个威风点儿?对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薛延陀的对外战争皆取得重大胜利怎么不见你说?这跟打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有得比么?



‘李世民的一个重大错误是由于李…可见李世民不会识人。’ ,居然连这个都可以被你当作攻击太宗不识人的把柄 :lol: 假设一下,当时真的立李恪为帝,谁又能担起延继贞观盛世的辅佐重任呢?当时老魏,老杜已死,老房天年无多,而且长孙无忌、褚遂良和李恪关系不好,能指望他们悉心辅佐吗,要想将贞观盛世发扬光大则必须依靠长孙集团的长孙无忌,褚遂良,来济,韩暧,上官义等,因此立李治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说到Miss武,迷到连‘天可汗’都可以给她赐名‘媚娘’,能搞定李志又如何不能搞定李恪呢?最多就是多花点心思而已。立了李恪,却无长孙无忌集团的忠心辅佐,永徽之治还能出现么?‘武则天之乱’,这种凭你个人想象毫无根据的名词亏你也甩得出来 :cn14: 再说了,武周一朝沿用的还是贞观体制,盛世之景犹在,李姓皇族还是遍布朝野,武则天是能皇帝,没有她的承前启后,后来的李啷当能够数年内开创更辉煌的开元时代么?而且,太宗提拔魏征于建成旧部魏征,小吏李靖怎么不见你说? lol



‘开元通宝稳定…中越文人的文学交流到了那个时期才具备了可以做专题研究的材料和条件。 ’,你说咱俩个业余的驳来驳去也就算了,你还非得把吴承学,曹虹,蒋寅的明清文化三人谈祭出来,都专家级的主儿,我哪里担代的起阿?还是闪了吧 :lol:



宋史悲凉,我读到谭渊之盟处就读不下去了,只有后汉书和新唐书才能让我保持亢奋状态的读下去。 :lol:



不管怎么样,你就拥你的康熙,我抱我的太宗吧,接下来几天估计也没什么时间来回这么长的帖了,两个小时呐 :dizzy:



感觉这个帖子应该扔中国或军史的说。 :smiley:



bankside于2006-05-08写道:



这句‘尊康熙为‘千古一帝’的那些历史学家,同时也是撤去岳飞,袁崇焕民族英雄称号,替汉奸秦侩,施酿翻案的那群人。“阁下想像力确实丰富~~ 撤去岳飞民族英雄本身确实是一件愚蠢可笑的事情,但你从那里得知尊康熙为千古一帝的史学家就是……。可以给个reference让在下学习学习吗?



还有,我不明白欣赏康熙需要阁下批准吗?:-? 那阁下看不惯的话不如下道“圣旨”:今后有再敢言满清靼子者斩立决!哈哈~~ 阁下不是也把李唐给捧上天了吗?我相信你如果生在李唐也必为朝廷所重用,所谓千穿万穿,马p不穿,让阁下修什么唐史,真的英才啊~:lol:



当然,我本身对唐代的艺术也很着迷,敦煌那辉煌的壁画确实述说了李唐的荣光,诗词歌赋也让人沉醉,但我们不能只以这些看定李世民的历史功绩……我爱唐朝,但不齿李世民的某些为人。我后面会解释。



我说到朱元璋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论得天下,能争善战,李世民不是最猛的,论治国,李也不是最强的。纵然在下水平有限,但阁下文学修养如此之深,难道看不出来我这样写的目的吗?或者是那一段你也想不到什么可以反驳的呢?



“一城之卒抗衡天下”那个算是群雄相争吧?我早就说了,历史上能打的皇帝不止他一个,这个不能说明他就能在如此多的优秀君王里拖颖而出。照这样说,含着金钥匙生在帝王之家就必然不如打天下的能力强? 所以像李泽凯这样的都不能算是成功人士?一定要白手起家的才算?这个是属于纯粹的农民意识吧 况且 ,康熙生来就危难重重,8岁丧父,10岁又丧母,满朝文武结党营私,虎视眈眈,在险饿的宫廷斗争中生存下来,其难度不下于争战四方。康熙不是没有那种气概,而是两人施展的舞台不同。打天下和守天下确实不同,因为后者要难的多,否则要说打天下,谁猛过铁老大的蒙古铁骑。再说以少胜多不是说明他有多猛,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去问问哪个名将喜欢以少胜多,谁不希望千军万马? 做不做的到就看你的战略水平,事前有没有充足的兵源,粮饷,连这些也做不到整天搞“以少胜多”的危险动作没什么值得夸耀的。 当然,天下是他李家的,他不竭忠谁竭忠?这个例子只能说明他彪悍,是良将,看不出和贤君有必然联系吧?对了,唐太宗亲征高句丽的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最后无功而还。你好像忘了说了~



李世民太原起兵,是对隋的不忠(最后唐也亡于兵变,天道循环啊),宣武门之变,杀两个兄弟,五个侄子,是对弟兄的不义,逼李渊退位,最后李渊在郁郁寡欢下死去,是对父亲的不孝,这样一个人,阁下却把他捧在天上,真是功力无比啊。



“台湾郑氏,噶尔丹,沙俄,不是以弱犯强的内乱,就是别国不自量力的边境挑衅(就当时老毛子的实力来说),完全威胁不到满清政权的根基” 这样的内忧外患威胁不到一个王朝的统治? 清朝入关伊始,天下初定,民心浮动,国库空虚,处理这些问题稍有不慎就立即有被赶出关外的危险。且不说台湾战略位置,噶尔丹的民族问题,“对满清有研究”的阁下应该知道那是俄国是彼得大帝时代,你说他不强大? 这个说法太新颖了~!受教! 三蕃手握重兵(三藩之耗半天下你听过吧),且都身经百战,康熙却几乎未曾经历过战争,但他能指挥若定,通过招抚,分化敌人,再加上武装力量才平定了叛乱,不战而屈人之兵 才是战争最高的境界吧。而且就算照你的理论来看,李世民对的是不得不消灭的敌人,他没的选,你不消灭他他就消灭你。康熙在撤不不撤藩上,为了国家长远利益,才毅然选择了前者,这两种战略目的是一个层次吗?



康熙对汉文化的态度,当然不光是好心包容,我说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维护统治的意义,真不知道阁下是看不懂还是故意断章取义啊。 另外那个只是满清的人口政策,再说不会有很多汉人想去关外那种地方定居吧?你愿意去吗?阁下对文字狱真感兴趣,以至于完全无视康熙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提拔任用,我才是真的无语…… 其实这种类似的冤狱在历朝历代都有,封建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必然会在思想的进行一系列的干预,不用大惊小怪的,再说这个文字狱只限于士大夫,未波及老百姓。唐朝文风是开放,但那并不全要是李世民的功劳,魏晋文学气息就非常浓郁,沉淀到唐朝,必然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骑马射箭加跳舞是因为他老兄本是鲜卑人,谁都会来两下,再说君王会跳舞就算猛?那会翻跟头还不得是盖世明君,你当耍猴啊!? 但书法文学这方面,李世民如何比康熙?(不过他们都爱二王到是真的)把兰亭序陪葬昭陵你还把他当美谈? 这样一件旷世奇珍就此在世间消失,应该是中华文化的损失吧?



还有,被李世民奉为"明镜"“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的魏征也经常有"会需杀死"的遭遇。只因为他"每庭辱我”,又如李世民的马无病暴死……怒养马人……将杀之,可怜人命不及马命贵,每日还需阶下跪。贞观七年蜀王(李世民第六子)妃的父亲杨誉"在省兢婢"被都官郎中薛仁方依法"留身勘问",结果却被杨誉的儿子告到李世民那儿,你猜李世民是怎么和薛仁方说的:"知是我亲戚,故作如此艰难"并马上要杖打薛仁方和解他的职位。其实薛仁方又何尝不知道是他们是皇亲国戚,只不过"为国家法"而已。可即便有这义正辞严的理由和魏征舍身忘我的强谏,薛仁方还是被那冠冕堂皇的理由打了二十杖。掌管司法的官员却没有办法来实施司法,并还因为按章办事受到惩罚,其结果难道不让人陷入尴尬的境地?看来真如时人所说:"取舍在爱憎,轻重由于喜怒,爱之者罪虽重而强为之辞,恶之者过虽小而探探其意。"所以黄仁宇先生评价唐朝体制说:"暴露出李唐政体的合理化,其立场至为窄狭。它代表着皇帝之意志力,乃是一种人身上的品德,而非组织上结构上之力量。"也就是说在这样的体制下,最为核心的并具有绝对性权力以及因此带来的喜、恶都集中在"组织"和"结构"之上的"皇帝"这一个体中,其余各式的机械制度与生命形态只是相对的作为陪衬。



阁下再次发挥断章取义的高超本领,我有只说康熙精通西洋历法吗?前面的天文地理你怎么不一起引用呢?我是说总体才学上李世民不如康熙。 阁下断句本领之高超,让我怀疑是否也为香港某些周刊约稿写些娱乐新闻栏目什么的啊



唐代很多外国人做官这我知道,但阁下能告诉我最大的是哪一位,做到什么职位吗? 乾隆朝任用的外国人也不少,很多是以传教士的身份被来到中国,而后被任用的。还有一点请不要忘记,比之其他征服者对外族的态度,康熙已经好的多的多了,汉族虽是多数人,但毕竟‘非我族类’。就像今天,你华裔要在西方国家当一品大员怕也是不易的吧?



李世民的一个重大错误是由于李世民晚年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所犯的。李世民最初立李泰为太子,但李泰因为“参与谋反”而废。后来又想立李恪为皇太子,觉得李恪文武兼备,“英果类我”,但由于长孙无忌的劝说而改立李治,李治优柔寡断,性格柔弱,后酿成“武则天之乱”,可见李世民不会识人。



开元通宝稳定值钱是没错,但18世界前世界几乎都是金本位制,当然没有通涨压力 ~~!!这个还用说吗?康熙一面注重发展经济,任用、拉拢汉族地主,实行满汉融合;另一方面,开放海禁,开设了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口海关与外国通商,进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历史上,最高统治者对于文学一般是通过政策的制定来控制的,很少直接参与具体的文学批评。而康熙不同,他们以极高的热情和兴趣直接参与文学批评活动。皇帝御选的诗文有《御选古文渊鉴》、《御选唐诗》。而且各制序文,并以评点的方式进行了批评。康熙十八年的博学鸿词科也是康熙文化策略的一大举措,当时最有名的文士,无论是出仕的还是在野的,几乎都涉及到这次事件中。清代妇女文学活动也十分活跃,胡文楷做《历代妇女著作考》,其中清代所占最多,达三千五百家左右。而且康熙时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最发达的时期之一,洋人带来了洋货,好奇心就在文学里闪烁起来。题咏新鲜玩艺儿是清代诗歌一个引人注目的主题,光咏眼镜和香烟的诗就不知道有多少。东方邻邦的文人也比任何朝代都来得多,中日、中朝、中越文人的文学交流到了那个时期才具备了可以做专题研究的材料和条件。



阁下有没有认真看过宋史啊? 宋朝的羸弱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建国的方式。为什么呢?因为赵匡胤是靠兵变起家,所以他老兄害怕别人也给他来这么一下,所以宋朝枢密使、知枢密院事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职有时用武人,各个军事将领相互制约,且经常调换(保证将领无法对军队获得绝对主导权),导致了兵无长将的后果,直接影响是虽然兵变没有了,但士兵和将领间缺乏互信和配合,大大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



今天你”让我知道“唐人街的来历,真是茅塞顿开啊~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还以为是有很多姓唐的人住的街,真是博学啊,受教受教~~ 初中会背刘邦的话,还知道唐人街的来历,真乃一代国学大师 ~
_~!!!

沙发! :cn02:

HEAVEN_ENDER于2006-05-09写道:





感觉这个帖子应该扔中国或军史的说。 :smiley:




扔回去岂不是连你都丢了? :cn09: 不给~ :cn11:

rainyuyu于2006-05-09写道:



HEAVEN_ENDER于2006-05-09写道:





感觉这个帖子应该扔中国或军史的说。 :smiley:






扔回去岂不是连你都丢了? :cn09: 不给~ :cn11:


此地淫雨霏霏,不是泡马子,就是吊凯子,这方面知音太少鸟? :cn03:

HEAVEN_ENDER于2006-05-09写道:



rainyuyu于2006-05-09写道:



HEAVEN_ENDER于2006-05-09写道:





感觉这个帖子应该扔中国或军史的说。 :smiley:






扔回去岂不是连你都丢了? :cn09: 不给~ :cn11:




此地淫雨霏霏,不是泡马子,就是吊凯子,这方面知音太少鸟? :cn03:





我的凛然正气终究还是没能感化众人做到环境净化的根本 :cn03: 那不如开动你的感召力,把老家的知音全部拉引过来吧,这样你以后的日子也不至于太过空虚寂寞不是? :cn11:

楼上俩人说话还真隐晦… :cn03: 差点没看懂~~~

rainyuyu于2006-05-09写道:



我的凛然正气终究还是没能感化众人做到环境净化的根本 :cn03: 那不如开动你的感召力,把老家的知音全部拉引过来吧,这样你以后的日子也不至于太过空虚寂寞不是? :cn11:



想从我这挖角?8给 :cn11:

HEAVEN_ENDER于2006-05-09写道:

此地淫雨霏霏,不是泡马子,就是吊凯子,这方面知音太少鸟? :cn03:





那俺以后多发你们男人敢兴趣的帖子

你起带头作用积极发言成不,俺也喜欢看你们发言,精彩啊

男人就得有点文化 :cn16:

HEAVEN_ENDER于2006-05-09写道:



想从我这挖角?8给 :cn11:



我是为你着想啊?为了避免以后俺经常忙碌在外夜不能归的时候你独守空房的寂寞空虚 :cn09:

rainyuyu于2006-05-09写道:



HEAVEN_ENDER于2006-05-09写道:



想从我这挖角?8给 :cn11:




我是为你着想啊?为了避免以后俺经常忙碌在外夜不能归的时候你独守空房的寂寞空虚 :cn09:


真的派上色相了............. :cn11: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