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集锦

小熊猫



小熊猫& 又叫小猫熊,由于长相十分惹人喜爱,天生装扮得就像卡通画中的动物形象一样。在四川人们根据它的一些特殊习性,亲切地称之为“山闷得儿”或者“山车娃儿”,而在云南人们却根据它的体形和美丽的毛色称之为“金狗”。它的身体肥胖,外形似熊又很像家猫,但比熊小得多,又比家猫大,故而得名小熊猫。

小熊猫是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等高山、亚高山地带的特产珍贵动物,在我国见于陕西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人们在谈到小熊猫时,自然会联想起大熊猫。它们不仅名称相近,而且有头骨短而粗壮,颧骨强大,以多纤维的植物如竹类等作为食物,牙齿的构造十分相似,足适于攀援,掌下多毛,体毛较粗,内脏的构造相近等很多共同的特点,所以它们很容易被认为亲缘关系接近的动物。其实,小熊猫和大熊猫的亲缘关系相距较远,在分类上也不属于同一个科,大熊猫属于大熊猫科,而小熊猫则属于浣熊科。

小熊猫主要生活在海拔1600-3800米之间的混交林和竹林等高山丛林之中,夜晚栖居在溪流和山泉附近的利用枯树洞或岩石洞所筑成的巢穴中。喜爱结成4,5只的小群活动。小熊猫喜欢饮水,常在小溪边活动,饮水时用舌头轻轻地舔吸,好像在仔细地品尝甘泉的滋味,但很有节制。由于它的脚底下长着厚密的绒毛,所以很适合于在密林下面湿滑的地面或者岩石上行走,走路时前脚向内弯,显得步态蹒跚,与熊类走路的姿势类似。平时性情较为温顺,很少发出声音,但生气时会发出像猫叫一样“嘶嘶”的声音,并会吐唾沫,愤怒时则发出短促而低沉的咕哝声。小熊猫的行动非常灵敏,善于攀树,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复盖着一层淡红棕色苔藓的树上休息、睡觉,遇到风和日丽的天气,也喜欢蹲卧在岩石上晒太阳,显得十分悠闲自在,所以当地的人们又叫它“山门蹲”。在休息的时候,胸部和腹部一般紧贴在树枝上,四条腿自然下垂,还不时地用前爪擦洗自己的白花脸,或者用舌头不断地舔弄身上的细毛,睡眠时用自己那条蓬松多毛的大尾巴蒙盖住头部或当作枕头,有时也将脚下垂高高地伏卧在树枝上。

小熊猫进食常见的姿势为坐下来用前掌将食物握着吃,主要食物是冷箭竹和大箭竹的叶子、竹笋,占食物总量的90%以上,偶尔也吃其他植物的根、茎、嫩芽、嫩叶、野果,以及昆虫、鸟卵,小鸟,小兽、蜂蜜等,尤其喜欢吃带有甜味的食物。觅食活动多在清晨和傍晚,在这两次觅食活动的高潮之后,都要进行4个小时左右的较长时间的休息。此外在觅食活动期间,也频繁地进行短暂的休息,每次休息的时间常为2小时以下。这样就保证了有足够的精力去仔细地选择竹叶,解决食物营养低和消化能力有限的缺陷。



对于食肉动物来说,由于竹子中不能消化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太高,所以是一种低营养价值的食物。因此,小熊猫采取的对策是除了在春季和夏季要吃一些竹笋,秋季兼食少量的野果外,几乎全年都以竹叶为食,因为竹叶中有较多的可以消化的粗蛋白、半纤维素,以及可溶性的碳水化合物和其他细胞成分,而难以消化的植物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都比竹秆和竹枝低。虽然竹笋的组织幼嫩,不能消化的成分含量也低,但水分含量太高,所含的蛋白质又不稳定。因此竹叶在竹子的各部分中,应该是营养价值最高的一个部分。在寻觅食物时,它常利用枯倒的树木作为通道,就象搭了一个架子,以弥补身体矮小的不足,从而采食高秆枝上的竹叶。这种采取精选少食,细咀慢咽的办法,可以促进营养物质被最大限度地吸收,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由于历史上长期的砍伐森林、乱捕滥猎,野生小熊猫的现状已经不容乐观,很多地区的小熊猫仅残存在“孤岛”状的狭窄区域,对其繁衍后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此外,熊猫犬瘟热等恶性传染病和十余种寄生虫病,也是使小熊猫死亡率极高的一个因素。



深入持久地开展保护小熊猫的教育,严格控制森林的采伐,严惩偷猎者,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人工繁殖基地和繁殖种群,开展国际交流,特别是加强对小熊猫犬瘟热病和各种寄生虫病的防治研究等都是保护小熊猫的有效措施。目前在我国的四川大小凉山、云南丽江北部、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的部分地区都已经建立了以保护小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 编辑 Faylovingyou 在 06-02-08 02:14 ]

大灵猫



大灵猫的体形较大,身体细长,额部相对较宽,吻部略尖。体长65-85厘米,最长可达100厘米,尾长30-48厘米,体重6-11千克。体毛主要为灰黄褐色,头、额、唇呈灰白色,体侧分布着黑色斑点,背部的中央有一条竖立起来的黑色鬣毛,呈纵纹形直达尾巴的基部,两侧自背的中部起各有一条白色细纹。颈侧至前肩各有三条黑色横纹,其间夹有两条白色横纹,均呈波浪状。胸部和腹部为浅灰色。四肢较短,呈黑褐色。尾巴的长度超过体长的一半,基部有1个黄白色的环,其后为4条黑色的宽环和4条黄白色的狭环相间排列,末端为黑色,所以俗名“九节狸”。

大灵猫的雄兽在睾丸与阴茎之间,雌兽在肛门下面的会阴部附近都有一对发达的囊状芳香腺,雄兽开启的香囊呈梨形,囊内壁的前部有一条纵嵴,两侧有3-4条皱褶,后部每侧有两个又深又大的凹陷,内壁生有短的茸毛;雌兽开启的的香囊大多呈方形,内壁的正中仅有一条凹沟,两侧各有一条浅沟。香囊中缝的开口处能分泌出油液状的灵猫香,起着动物外激素的作用。其实这种分泌物十分恶臭,当发现敌害时,就将这种带有臭气的物质喷射出来迷惑对方,这个御敌的方法非常有效,往往可以使来犯者当即转身离去,自己则趁机逃到树上躲藏起来。灵猫香经过人工精炼、稀释后,可以制成具有奇异的香味的定香剂。



大灵猫分布于我国秦岭、长江流域以南除台湾省以外的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各省区,主要栖息于海拔21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等地带的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缘灌木丛、草丛中。平时营独栖生活,喜欢居住在岩穴、土洞或树洞中,昼伏夜出。活动时喜欢沿着人行小道或在田埂上行走,除了意外情况外,大多数仍然按照原来的路线返回洞穴,这种特殊的定向本领,正是靠它的囊状香腺分泌出的灵猫香来指引的。它在活动时,凡是栖息地内的树干、木桩、石棱等沿途突出的物体,都会用香腺的分泌物经常涂沫,俗称"擦桩",这种擦香行为起着领域的标记作用,也对其他同类起着联络的作用。当它获得食物或遇到敌害后,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循着留下的标记所指引的路线准确地返回洞穴。这种分泌物的特点是,气味挥发性强,存留时间久,正好适合大灵猫在离洞穴一定距离的地方,或者空间有植物障碍,以及相隔时间长一些的情况下得到信息。这种利用化学气息联系的方式,叫做化学通讯。灵猫香是一种外激素,由于具有通讯信号的作用,所以又叫信息素。



大灵猫生性机警,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善于攀登树木,也善于游泳,为了捕获猎物经常涉入水中,但主要在地面上活动。它是一种杂食性的动物,主要以昆虫、鱼、蛙、蟹、蛇、鸟、鸟卵、蚯蚓,以及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也吃植物的根、茎、果实等,有时还会潜入田间和村庄,偷吃庄稼以及家鸡和猪仔等。捕猎时多采用伏击的方式,有时将身体没入两足之间,像蛇一样爬过草丛,悄悄地接近猎物,突然冲出捕食。

长臂猿



我国有4种长臂猿,即白掌长臂猿、白眉长臂猿、黑长臂猿和白颊长臂猿,它们都是我国I级保护动物。长臂猿是我国仅有的现生类人猿,与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一起被称为四大类人猿,是仅次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它们是中新世时的上新猿的后代,身材较为矮小,但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是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的重要材料,也是灵长类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们在身体构造上有许多方面和人类极为相似,例如牙齿都是32颗;胸部只有一对乳头;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很发达;血型也有A型、B型和AB型,只是缺少O型。它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也和人类相近,有22对,比人类的只少一对。它们的妊娠周期比人类的短,大约为210天;月经周期和人类的相差不多,都是30天左右;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类的胚胎保持相似的时间也最长。因此,长臂猿科动物是动物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长臂猿是动物中的高空“杂技演员”兼“歌唱家”,虽然体形纤小,站立起来身高不足1米,但前肢特别长,两臂伸开时可达1.5米左右,站立起来,两手下垂几乎可以触到地面,两条灵活的长臂和钩形的长手,使它们穿林越树如屡平地,无论觅食、玩耍、休息、求偶、生殖、哺育幼仔等全部在树上进行。行动的时候,能用单臂把自己的身子悬挂在树枝上,双腿蜷曲,来回摇摆,象荡秋千一样荡越前进,一次腾空移动的距离就有3米远,每次可以连续荡越8-9米。雌长臂猿还让刚出生不久的幼仔把手脚抱在自己的胸前,带着它一起在森林的上空飞速行进。它们的动作灵活、自然、轻松、优美,如同飞鸟一般,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长臂猿的喉部长有喉囊,又叫音囊,喊叫的时候,喉囊可以胀得很大,使喊声变得极其嘹亮。它是哺乳动物中的"歌唱家",特别喜欢鸣叫,形式有雄兽的"独唱"、雄兽和雌兽的"二重唱"和雄兽及其家庭成员的“大合唱”等等。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合唱”,一般是成年雄兽首先发出引唱,然后成年雌兽伴以带有颤音的共鸣,以及群体中的亚成体单调的应和,“呜喂,呜喂,呜喂,哈哈哈”,音调由低到高,清晰而高亢,震动山谷,几公里之外都能听到。它们的这种习性,既是群体内互相联系,表达情感的信号,也是对外显示存在,防止入侵的手段。遗憾的是,它们高昂悦耳的歌声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因为偷猎者正是根据歌声寻找到它们的。



随着近代人类经济活动领域的扩大,原始森林不断被开发,加上无端的乱捕滥杀,使长臂猿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数量显著下降,白颊长臂猿的分布仅限于云南南部的几个县境内,仅剩70只左右。白掌长臂猿分布在云南西南部的几个县境内,是我国长臂猿中数量最少的一种,仅剩下30-40只左右。白眉长臂猿生活在云南北部,的野外数量也仅有100只左右。



我国黑长臂猿分布的变迁,大体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在18世纪以前开始减少,例如在三峡等地绝迹,但主要开始于18世纪。这一时期,陕西凤翔府的种群已经绝迹,其各地也在逐步减少,安徽安庆府和徽州府的种群也在这一时期消失。19世纪黑长臂猿种群继续减少,在长江以北只剩下陕西的周至、户县、镇坪,河南的光州,四川的万源,江北厅等少数地点还有残存;长江以南的湖南西北部、西南部,江西东部的袁州,安徽安庆、六安州,浙江天目山等地的种群相继消失,福建、广东、广西等地的分布区也有很大的缩小。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长江以北分布的残存地点统统消失,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的种群也相继灭绝。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黑长臂猿仅见于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地,其中分布于广西龙州大青山地区的黑长臂猿尚未开展研究,就已经于50年代绝迹。生存在云南的黑长臂猿的数量也在不断下降,全省仅有不足1000只,其中有三分之一栖息在景东的哀牢山、无量山一带。



造成我国长臂猿资源面临毁灭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森林的破坏和气候的变迁。长臂猿是典型的树栖动物,栖息于热带或热带性原始森林中,它们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失去了森林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因此,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它们很快就会在我国的土地上消失!

懒猴和小懒猴



我国有2种低等的原始猴类,即懒猴和小懒猴。懒猴生活在云南、广西等地的热带雨林中,其行动迟缓得令人吃惊,既不会蹿,也不会跳,只会一步一步慢慢地爬行,有时走一步竟达12秒钟,其速度之慢可以与乌龟相提并论,而且还十分贪睡,如果被惊醒,也只不过懒洋洋地睁开眼睛张望一下,身子却一动也不动,因而得名。



懒猴的长相十分惹人喜爱,全身都被着密密的厚毛,所以躯体显得很肥胖,高高地悬卧在热带雨林中的树冠之上时,就像是一个绒毛线团。它的面部为白色,眼圈周围为棕黑色,就象是戴了一副圆形的眼镜。头部也是圆形,耳朵又短又小,眼睛却特别大,象猫眼一样明亮,视觉十分灵敏,能在黑暗中辩认物体。它昼伏夜出,性情孤僻,胆怯怕人,白天蜷缩成球状,在树洞里、树枝桠上或其他隐弊的地方抱头而眠,夜里才出来觅食。它虽然食性广泛,但似乎更喜欢食肉,每夜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猎取动物,同时再取食一些爱吃的果实。



小懒猴仅生活在云南西南部,它的体形更小,尾巴极短,耳小鼻尖,嘴小齿利,其生活习性同懒猴差不多。



由于近廿年来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不断开发,懒猴和小懒猴的分布区日益狭小,数量也极剧下降,已经濒临绝灭,其中分布于广西境内和云南勐定等地的懒猴可能已经绝灭。据专家估计,生存在我国境内的懒猴的野外数量已不足2000只,而小懒猴的数量仅为100-200只,因此我国将它们均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过度猎捕也是威胁它们生存的主要原因,由于它们温顺可爱,善于模仿,可供人们当作宠物饲养玩耍,因而偷猎与走私活动屡禁不绝。它那对明亮的大眼睛在黑夜中很容易被偷猎者发现,再加上它生性懒惰,行动迟缓,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被偷猎者发现,就很难逃脱。1989年8-11月间,我国福建省泉州海关没收了非法走私的懒猴和小懒猴各2只;1990年5-7月,在北京官园鸟市发现有人畈卖从云南捕捉的小懒猴;在云南昆明的花鸟市场和产地的许多地方集贸市场上更是常常见到公然叫卖,以数十元到10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的懒猴和小懒猴。这些都说明对于我国各种懒猴的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猕猴



猕猴是与我们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猴,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不论文学、艺术、戏剧、美术、故事、传说,其中如果涉及到猴子,大多数都是以猕猴的形象出现的,特别是在猴年的年画中所表现的那张猕猴的“标准形象”:“孤拐面”,凹脸尖嘴,鼻子不大不小,体型、尾长中等,身体不肥不瘦。其他如书中插图、连环画、舞台脸谱等也莫不如此,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当属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西游记》虽然是一部神话小说,但却建立在我国民间文学的基础之上,书中对猴子形象惟妙惟肖的描述,说明我国人民自古就对猕猴的生态作过深刻细致的观察,作者所描写的花果山、水帘洞,不仅是文学上的艺术加工,也是生物学上猕猴栖息地的典型环境,供采食的花果,供嬉戏和避敌的顽石,供饮用、沐浴的溪流,无一不是猕猴生活的真实写照。

猕猴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及暖温带的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是猴类中分布最为广泛的一种,在我国分布于华北以南的广大地区。虽然分布较广、数量较多,但因与人类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受到了更多的伤害。从前由于食用、药用和外贸等部门的需要,滥捕猕猴的情况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广西,每年的猎捕量都在数千只以上,农贸集市上每天都有成车的笼装猕猴被论斤出售,卖给人们或当作“补”吃掉,或当成玩物,也有很多出口到欧美各国。云南、四川等省的情况也是大同小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年猎捕量有时超过了10000只,使我国猕猴的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一直到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以后,这种大量捕杀猕猴的现象才逐渐被制止。



但是,猕猴虽然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但由于某些愚昧落后的传统意识,将其作为“美味佳肴”或“滋补佳品”食用的现象并未杜绝。就在我国南方一个著名的“猴岛”上,“猴脑”竟然当作“名菜”出现在招待所小饭厅的菜单上。每个准备品尝“猴脑”的食客,可以自己到一个大铁笼里去挑选,铁笼中关着十几只猕猴,有抱着幼仔的雌兽,有仍然担任群体首领、身强体壮的“猴王”,但只要有人在笼子外面扫视它们的时候,所有的个体顿时变得惊恐万状,退缩到角落里,瞪起警惕得眼睛观察人们的举动。随着外面的食客用手一指,笼中没有被选中的好象获得了胜利一样,顿时活跃起来,被选中的则知道自己已经被宣判了死刑,顿时耷拉下脑袋,闭上了眼皮,缩起了脖子,蜷成了一团,瑟瑟发抖,浑身的毛都竖了起来。那些没被选中的猕猴欢跃了一阵以后,也会向被选中者围过去,伸出爪子撕抓着它的皮毛,或者骑到它的身上,似乎在为它举行特别的送行仪式。看到这个场面,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的。

叶猴



我国有6种叶猴,即黑叶猴、白头叶猴、长尾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和白臀叶猴,它们也都是我国的I级保护动物。叶猴起源于欧洲,它们的祖先从欧洲经非洲再到亚洲,首先进入东南亚地区,然后沿着河谷或低地进入我国华南和西南一带具有热带岩溶地貌的亚热带森林,即在目前的分布区生存繁衍,形成优势种群。这个过程发生在大约距今300万年前的第四纪,恰好与我国南方热带岩溶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开始发育、形成的时间相一致,并且得到了很好的适应和充分的发展,生存至今,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宝贵财富。



黑叶猴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是叶猴中数量相对较多的一种。但由于黑叶猴的肉有滋补作用,"乌猴结"和骨、肉均可供药用,“乌猴结"用于治疗妇女血虚和贫血症等,骨性平、味酸,肉性温、味甘、略酸,用肉和米蒸熟发酵或者用骨在酒中浸泡3个月以上加工制成的"乌猿酒"驰名中外,其味醇香,对医治风湿病有显著的疗效。因此,有人常利用黑叶猴夜晚在岩洞中栖宿的特点前去捕捉,从前在我国广西仅大新县一个县每年收购的皮张就达1000张。但由活捕率很低,使这一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



菲氏叶猴分布于云南,它的胆囊和肠道中生有结石,是因吞食的体毛与碳酸钙结合所形构成的,可以入药,药名也叫"猴枣”,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因此在市场的价格非常高。于是,菲氏叶猴也遭到了无情的捕杀,在我国境内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发现它的踪迹了。



白头叶猴是我国学者首先发现的,也是唯一一种由我国学者发现和命名的灵长目动物。它是我国的特产物种,仅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野外总数大约仅有600只左右。



长尾叶猴分布于西藏,野外数量仅有1000只左右。戴帽叶猴分布于云南贡山的独龙江一带,在仅存有大约500-600只。白臀叶猴唯一的产地据说是海南岛,但从发现时到现在,已经过了100多年,不仅从来没有采到第二只标本,而且也没有发现过它的任何踪迹,因此白臀叶猴可能很早就已经在我国绝灭了。

豺–凶残而机警的动物



豺的别名之多在兽类中名列前茅,有红狼、红豺、豺狗、斑狗、棒子狗、扒狗、绿衣、马彪、赤毛狼等称谓,在国外则被叫做亚洲野犬或亚洲赤犬。它的外形与狼、狗等相近,但比狼小,而稍大于赤狐,体长95-103厘米,尾长45-50厘米,肩高52-56厘米,体重13-20千克左右。头宽,额扁平而低,吻部较短,耳短而圆,额骨的中部隆起,所以从侧面看上去整个面部显得鼓起来,不象其他犬类那样较为平直或凹陷。四肢也较短,尾较粗,毛蓬松而下垂。体毛厚密而粗糙,体色随季节和产地的不同而异,一般头部、颈部、肩部、背部,以及四肢外侧等处的毛色为棕褐色,腹部及四肢内侧为淡白色、黄色或浅棕色,尾巴为灰褐色,尖端为黑色。



豺的分布范围较大,主要是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和中部等地区,即北起西伯利亚南部,南至南洋群岛各国,西从克什米尔一带的喜马拉雅山地,东达乌苏里一带,其中包括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豺在各个地区的密度均较为稀疏,数量远不如狐、狼等那样多。栖息的环境也十分复杂,无论是热带森林、丛林、丘陵、山地,还是海拔2500-3500米的亚高山林地、高山草甸、高山裸岩等地带,都能发现它的踪迹。它居住岩石缝隙、天然洞穴,或隐匿在灌木丛薮之中,但不会自己挖掘洞穴。性喜群居,多由较为强壮而狡滑的"头领"带领一个或几个家族临时聚集而成,少则2一3只,多时达10-30只,但也能见到单独活动的个体。当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也会互相撕咬,常常咬得鲜血淋漓,有时甚至连耳朵也被咬掉。平时的性情十分沉默而警觉,但在捕猎的时候能发出召集性的嚎叫声。捕猎多在清晨和黄昏,有时也在白天进行。善于追逐猎物,也常以围攻方式捕食。行动敏捷,善于跳跃,原地可跳到3米多远,借助于快跑,能跃过5-6米宽的沟堑,也能跳过3-3.5米高的岩壁、矮墙等障碍,其灵活性胜于狮、虎、熊、狼等猛兽,而接近于猫科动物中最为灵活的猞猁和云豹。



豺的嗅觉灵敏,耐力极好,猎食的基本方式与狼很相似,多采取接力式穷迫不舍和集体围攻、以多取胜的办法。它的爪牙锐利,胆量极大,显得凶狠、残暴而贪食,一般先把被猎物团团围住,前后左右一齐进攻,抓瞎眼睛,咬掉耳鼻、嘴唇,撕开皮肤,然后再分食内脏和肉,或者直接对准猎物的肛门发动进攻,连抓带咬,把内脏掏出,用不了多久,就将猎物瓜分得干干净净。它虽然偶而也吃一些甘蔗、玉米等植物性食物,但主要以各种动物性食物为食,不仅能捕食鼠、兔等小型兽类,也敢于袭击水牛、马、鹿、山羊、野猪等体形较大的有蹄类动物,甚至也成群地向狼、熊、豹等猛兽发动挑逗和进攻,吓得它们落荒逃走或爬上大树,从而夺取它们口中的食物,如果这些猛兽不放弃食物,一场激战便在所难免,最终多半是豺获得胜利,因为虽然单打独斗时豺并非它们的对手,但一群豺在集体行动时,互相呼应和配合作战的能力却要高出一筹。但遇到虎的时候,豺通常并不马上冲上前去夺食,而是耐心地等待虎吃饱后离去,再分享它吃剩的食物,当然虎也不会主动向豺发动进攻,它还常常需要感官更为灵敏的豺来了解周围的情况。不过,在印度曾经发生过多起孟加拉虎与一群豺为了争食而血战的事情,结果每次都是在虎咬死、咬伤几只或十余只豺之后,没能冲出重围,终于精疲力尽,倒地不起,被这群穷追不舍的豺活活咬死。因此,可以说在亚洲各地的山林中,只有体型巨大的亚洲象能够免遭它的威胁。 豺在秋季交配、繁殖,这时雄兽和雌兽多成对活动。雌兽的妊娠期约为60-65天左右,产仔则在冬季,每胎产3一6仔,最多为9仔。初生的幼仔被有深褐色的绒毛,1-1.5岁性成熟,寿命为15-16年。



由于大多数人对豺都很陌生,所以自古至今流传着很多有关豺的民间传说,有些把它说得神乎其神,描绘为一种"有翅能飞,专门吃虎"的动物;也有的说它最爱吃猴子,山里的猴群一见到它,就吓得全部伏倒在地,混身发抖,不敢动弹,乖乖地让它上前一一摸遍猴头,并从中挑选一个最肥的,用尖嘴啄开脑壳,吸食脑浆,其他猴子才俏悄散去;还有的将豺、狼、虎、豹4种凶猛的野兽称为"四凶",并豺列为四凶之首;更为离奇的是,有人称它为"驱害兽保庄稼的神狗",不但能消灭包括狗熊、野猪等各种大大小小的害兽,使它们闻风丧胆,销声匿迹,因而为人类保住大量粮食,而且还会暗中保护行人安全,使之兔遭恶兽之害。当发现在山地露宿的人后,甚至会悄悄地在他的周围撤上几滴尿,使各种凶禽猛兽闻到这股尿味就会立即逃之夭夭;如果夜里碰到行人,便悄悄地跟在后面,直到行人回到家中,才转身回到密林。如此种种,真是讲得五花八门,天花乱坠。其实,这只是由于豺的行动十分诡秘,人们对它的了解不多因而产生了这些神秘的传说。



豺对人类并没有太大的威胁,但在森林中对麝、斑羚等珍贵动物或经济动物,以及林区的家畜会造成一定危害,所以在很多地区仍把它视为害兽来消灭。不过,它所能猎食的主要是种群中的老、弱、病、残个体,能抑制野猪等食草兽的过度繁殖,对农业生产有利,还能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但目前豺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有些原产豺的国家或地区这种动物已经消失,如西伯利亚、蒙古、中亚地区和我国的东北,都已多年不见,我国的华东、华南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地也已经很少见,只有我国的江西、四川、西藏、青海等地,以及由克什米尔到不丹、尼泊尔一带的喜马拉雅山区还有一定数量,成为世界豺的分布中心。因此,我国将豺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熊狸–尾巴有缠绕功能的猛兽



熊狸又叫熊灵猫,体形较大,体长为61-69厘米,尾长56-90厘米,体重为9-14千克。全身覆盖黑色或暗棕色的长毛,稀疏、粗糙而蓬松,上面缀有棕黄色的斑点,长毛下的绒毛呈波浪形。面部和足背部的毛较短,呈灰白色。耳朵上有簇毛。足垫比其他种类更为扩大、鼓胀,几乎覆盖了整个足的底面。雌兽的腹部有2对乳头。香腺的腔比较深而大,腔的中央有一条凸隆的棱嵴。尾巴的长度几乎与体长相等,尾端有缠绕功能,在活动的时候起"第五肢"的作用,绕住树枝将身体吊在半空中。尾巴上没有不同颜色形成的色环,这一点与大灵猫、小灵猫和林狸等动物不同。



熊狸在我国分布于云南南部和广西大瑶山等地,主要栖息于浓密的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一般于夜间以及早晨和黄昏在高大的树上活动较多,成体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有时还与叶猴、长臂猿等在一起觅食。它的攀爬本领很高,虽然不能在树上跳跃,但能借助尾巴的缠绕性在林间灵活行动。以植物的果实、树叶和芽为食,特别喜欢吃榕树果,有时也吃鸟卵和鸟类等小动物。每年2-3月交配,5月中旬产仔。

紫貂



俗话说:关东有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里所说的貂,就是紫貂。

紫貂又叫黑貂、赤貂、青门貂等,体形很像黄鼬(黄鼠狼),但较大,体长在40厘米左右,体重约650克。它的四肢短健,后肢比前肢稍长,前后肢均具五趾,还具有肉垫,弯曲的利爪有半伸缩性,非常适于爬树。紫貂的身躯细长、苗条,脸和鼻部较尖,吻端圆钝,鼻唇部中央有明显的纵沟,还有20余根颇具弹性的发达触须。眼睛大而有神,耳壳大且直立,略呈三角形,尾巴粗大而尾毛蓬松,约占体长的30-40%。

紫貂现在仅见于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老爷岭、张广才岭、完达山,吉林的长白山和辽宁的恒仁县境内气候寒冷的林海雪原中,以及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地等,呈间断性分布。紫貂喜欢栖息在海拔800-1600米的针叶阔叶混交林和亚寒带针叶林中,是其中的典型动物之一。除了雌兽生育儿女时在石堆或树洞中筑窝外,其它季节都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一般单独活动,性情孤僻,昼夜均能活动觅食,但以夜间居多。常以石缝、石洞、石塘、树洞等作为临时住处,洞内干净、清洁,还分为仓库、厕所和卧室等,卧室呈小圆形,直径20-25厘米,里面铺垫有草、鸟羽和兽毛等,洞口常有入口出口之别,活动范围一般在5-10公里左右。

紫貂喜欢以松鼠、花鼠、田鼠、姬鼠、鼠兔、野兔、雉鸡、松鸡、小鸟、鸟卵和昆虫等为食,有时也捕鱼,采食蜂蜜、松籽和浆果等。行动敏捷,多在地上捕捉猎物,攀援爬树也很灵活,跳跃自如。冬季大雪封山,食物短缺时,就迁移到低山地带,待天气转暖时再返回。在地面行动时的步态主要有小步跑和跑跳步两种,行进中总是跑跑停停、边嗅边看,有时昂首向四周张望。捕食和避敌的时候则连跑带跳,一般纵跳可达30厘米左右,也有人认为它可以跳到2米远。它的足迹在深雪中为一个深窝,在略覆薄雪的冰面上可以看到清晰的爪痕。

由于紫貂的繁殖力又不算太强,加上长期大量猎捕,以及大面积采伐森林和喷洒鼠药所造成的污染,使其数量锐减,目前全国野外总数仅有1000多只,已经濒临灭绝。

剑吻鲸-上颌无牙的鲸类



剑吻鲸体长为6-7米。身体呈纺锤形,体高略大于体宽,身体的中部最粗,向两端逐渐变细。躯干部较长,肛门以后尾部较短。喙短而粗,喙的端部至喷气孔之间的距离较短,大约为体长的1/8-1/10。头部的额头是同类中最小的。由喙到额再到背部之间的过渡较为平缓。上颌没有牙齿,雄兽的下颌上的牙齿长度一般为7厘米,呈圆锥形,位于前端,偶尔也有上、下颌具15-40枚呈牙签尖状的痕迹齿,雌兽的牙齿一般都埋藏于齿龈之中。背鳍为三角形,后缘略微凹入。鳍肢较小,前、后缘平行的部分较长。鳍肢上有5指。尾鳍后缘的中央分叉点的缺刻小。咽喉部具有“V”字形的沟,长度大约为60-70厘米。消化道中具有盲肠,输胆管在开口于肠道之前先行膨大,开口处的直径小于胆管的直径,所以胆汁容易淤积于管内,使输胆管起着胆囊的作用。雌兽的乳腺开口于鼠蹊部,具双角子宫。雄兽的睾丸位于腹腔之内。身体的背部为棕灰色,腹面的颜色较淡,但类型却很多,从近似棕色或灰色到近似黑色的都有,颜面部的颜色更淡,有的个体喙的周围以及腹部带有淡红色,从前方看过去很象婴儿的脸庞。

剑吻鲸的分布范围较广,遍及除了高纬度区域以外的北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日本海、白令海、澳斯海域、南非海域和南美洲海域等世界各大海洋,在我国见于台湾的彰化、鹿港、恒春、苏澳等地附近海域。



剑吻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剑吻鲸科、剑吻鲸属。它喜欢结成3-5只的小群,但甚至在洄游时也不结成大群。呼吸时喷出的雾柱不太明显。深潜水时尾鳍举出水面之上,几乎以垂直于水面的角度潜下水去。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深潜水,持续30分钟左右。它的食性范围也很广泛,嗜吃乌贼,也吃底栖鱼类、海参、毛蟹和海星等。雌兽的怀孕期大约为10个月。幼仔出生时的体长小于3.1米。在胚胎时期上、下颌的左右各有28-30枚牙齿,但在发育过程中渐退化成痕迹性齿。

抹香鲸―能分泌“龙涎香”的鲸类

抹香鲸是齿鲸类中体型最大的,雄兽体长1800一2300厘米,体重可达60,000-100,000千克,雌兽体长1300一1400厘米。长相奇特,头重尾轻,就像一只巨大的蝌蚪,又象一个棺材或木箱子,尤其是雄兽的头部特别大,几乎占体长的四分以一到三分之一。上颌和吻部呈方桶形,下颌虽然也强而有力,但比较细而薄,前窄后宽,与上颌相比,极不相称。上颌骨及额骨与颞骨均向里凹,形成一个大槽,上面有皮肤盖着,里面储存着鲸蜡,使头顶隆起,有减轻身体比重,增加浮力的作用。头骨的左右不对称。耳孔极小。上颌无齿或仅有10-16枚退化的齿痕,还有一些被下颌的牙齿“刺出”的深洞,下颌窄而长,有20-28对圆锥形的狭长大齿,每枚齿的直径可达10厘米,长约20多厘米。鼻孔在头的两侧分开,喷水孔开在头的前端左侧,眼角的后方,呈S形,只与位于左前上方的左鼻孔通连,右鼻孔阻塞,但与肺相通,可作为空气储存箱使用,所以它呼吸时喷出的雾柱是以45度角向左前方喷出的。颈椎仅有第二至第七枚愈合。没有背鳍,后背上只有一系列象驼峰一样的嵴状隆起,里面富有脂肪,也起到增大浮力的作用。鳍肢也不长,仅有100厘米左右。但尾鳍比较大,宽约360-450厘米。身体的背面为暗黑色,腹面为银灰或白色。全身颜色蓝灰色、乌灰色至黑色,只在口角后方有一块白色,体色随年龄而异,一般幼仔色淡,以后逐渐加深,而老年又变为浅灰色,有时有花斑。



抹香鲸分布于全世界各大海洋中,大多数生活在赤道附近的温暖海区,极少数还能到达北极圈内的冰岛和格陵兰附近海域。在我国见于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抹香鲸常结成5-10只,或者几十只甚至200-300只的大群,一般营一雄多雌的群居生活,在海上有时会顽皮地互相嬉闹、玩耍,有时又一起围成一个圆圈,长时间躺在海面上酣睡。游泳十分迅速,在快速游进时,时速可以达到12海里。潜泳的能力也很强,将头露出海面吸足空气以后,头部向下,尾部露出水面快速深潜,速度可达每分钟100多米,一般可达数百米的深度,最深的纪录竟达到2200米,这时它的身体上每平方厘米所承受的压力为100千克以上。在水下潜伏的时间也能达到75分钟之久,每次呼吸能换掉肺中85-90%的空气,因此被称为鲸类中名副其实的“潜水冠军”。



抹香鲸的性情十分凶猛,食量极大,每天能吃1吨多重的食物,猎物一旦被它咬住就难以脱身了。它的主要食物为各种乌贼和章鱼,也吃鳕鱼、鲈鱼、梭鱼、沙鱼和其他鱼类,特别是爱吃体型巨大,最长达18米的大王乌贼。为了制服、吃掉如此之大的猎物,常常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搏斗,以致于身上常残留有被大王乌贼触手上的吸盘所伤的大圆盘形的疤痕,有时双方搏斗时会一起跃出水面,就像是海面上突然出现的一座小岛,场面极为惊心动魄。



自古以来,人们一提起抹香鲸,就有一种恐惧的感觉,至今仍流传着许多骇人听闻的传说故事,历史上也的确曾经多次发生人类的船只与抹香鲸遭遇而失事的事件。它不仅有时进攻渔船、货船,甚至捕鲸的船只也敢于进行猛烈的反扑,用巨大的头部顶撞船体,发出雷鸣般的巨响,继而用强大的尾巴横扫过来,顿时将船体打破,使船上的人员纷纷落水,再张开巨大的嘴巴,把落水者一个个活活吞掉,绝不放过每一个在海面上挣扎的人。19世纪初,美国的三桅杆捕鲸船“防克号”就曾被抹香鲸击沉,此后又发生过20多次这样的事件;20世纪上半叶,又约有近百艘捕鲸船和货船被抹香鲸撞翻、击碎或沉没,很多捕鲸者葬身鲸腹,例如前苏联的捕鲸船“斯图济恰号”和“斯拉瓦10号”在海上失事,也都是抹香鲸所为。有趣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艘美国军舰正在夜航,突然觉得舰体受到强烈的震动,所有人都误认为是军舰触礁或碰上了水雷,纷纷跳水逃命,后来才发现是军舰撞上了一只正在仍然沉睡的抹香鲸,因此遭受了一场虚惊。抹香鲸这种主动袭击各种船只的行为,一般认为是出于其保卫领地、自身和后代安全的一种本能,也有的是受伤之后,进行垂死挣扎的一种行为。但是,随着海上航行的船只越来越现代化,而抹香鲸的数量却大大减少,所以这样的事情已经很少能听到了。



在繁殖期到来的时候,为了争夺配偶,抹香鲸的雄兽之间会发生激烈的争斗,两头数十吨重的巨大雄兽,各以时速20公里的速度迎面冲来,猛烈相撞,常常皮开肉绽,鲜血直流,败者落荒而走,胜者则占有20-40只雌兽,组成交尾群。雌兽每胎仅产1仔,偶有2仔,妊娠期12-16个月。幼仔刚生下来时,体长约有4-5米,哺乳期为1一2年,7-8岁时性成熟,最长寿命可达70年。



抹香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鲸目、抹香鲸科、抹香鲸属。它的经济价值很大,尤其是在它的大肠里有一种蜡状特殊分泌物,可以做名贵的香料,称为“龙涎香”。由于人类对抹香鲸所提供的各种物质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而抹香鲸的数量却正在大幅度减少,因此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抹香鲸被列入附录I,在我国则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露脊鲸─戴“帽子”的鲸

黑露脊鲸身体的颜色为蓝黑色或黑色,体长为17米左右,体重为47-69吨。它的体躯肥大,头部具有形状奇特的角质瘤,俗称“帽子”,其形状不规则,是由表皮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最大的瘤位于上颌的前端,次大的位于下颌前端的两侧以及喷气孔之后。下颌的两侧各有一列如同拳头大小的瘤状突起,每个突起上面都生有一根感觉毛,所以有“瘤头鲸”之称。下唇的上缘凹凸不平。舌小而厚,略呈蓝灰色。头部的长度为体长的1/4左右,须板而细长,每侧大约有250枚左右。体长17.1米的,须长为2.9米,须毛粗糙。没有褶沟。没有背鳍。鳍肢宽大,具5指,尾鳍也比较宽,宽度约为体长的35%,尾鳍、鳍肢都很柔软。肋骨有14-15对。下颌的前端以及尾柄部位都没有白色区,但腹部脐的周围常有不规则的白斑。鲸须呈带橄榄色的黑色。头骨的上颌骨、间颌骨前伸呈拱形。消化道中没有盲肠。雌兽的乳头位于鼠蹊部,乳腺很厚,即使未成熟的雌兽也达10厘米左右。雄兽的阴茎细长,长约3米,中部的直径约20厘米,睾丸位于腹腔之内,幼仔的睾丸仅有1一2千克重,而成体的两个睾丸重达1000千克左右。

黑露脊鲸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等海域,在我国见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已知的分布地点有位于黄海的大连海洋岛和台湾海域等。在北半球,黑露脊鲸每年冬季游到南方去生殖,到了夏季又游到北方去索饵。南下时,有的经过鄂霍次克海、日本海进入我国的黄海、东海等海域,还有的南下到我国台湾海域和南海海域,夏季则离开我国海域北上。在南半球的情况不详。



黑露脊鲸在海水中游泳的速度较为缓慢,洄游中的时速一般为2一3海里,就是在逃跑时也仅有5海里左右。游泳时通常每分钟呼吸2一3次,呼气时在两个喷气孔中各喷出一条高度为4一8米的雾状水柱,下落时形状如同雨伞,又好象是天女散花一般。经过数次较浅的潜水后,就会有一次持续10一20分钟的深潜水,但深度不超过50米。食性很窄,几乎只限于挠足类中的小型浮游甲壳动物和小型软体动物,主要有蜇镖蚤类、长腹剑蚤类和桶状蚤类等。摄食的时候张开大嘴,将海水连同食物一起吞人口中,然后将嘴微闭,用舌将海水从长须之间挤压出去,滤下的食物再用舌卷而食之。因为它的咽部的宽度只有6-7厘米,所以吞入口中的大型鱼类就不能咽进腹内,只好再吐出来。



黑露脊鲸的发情期大约为半年左右,通常在2一4月交配,雌兽的怀孕期大约为12个月,每胎仅产1仔。初生的幼仔体长为5一6米,体色为灰蓝色,随着生长体色逐渐加深。



黑露脊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鲸目、露脊鲸科、真露脊鲸属。它的经济价值很高,其英文名称原意就是“适合于捕杀的鲸”,由于它行动缓慢,性情温顺,所以较容易被捕获,是最早被猎捕的鲸类之一,常被大量杀戳。现在黑露脊鲸的数量已经很少,在北半球的北大西洋里估计仅有100只左右,北太平洋数量略多,但也不足1000只,南半球的数量就更少了。

长着“大额头”的鲸类-大吻领航鲸



大吻领航鲸体长5-7米,体重3600千克。主要特征是前额圆,上颌额部膨隆,向前突出,吻部特别短,没有明显的吻突。从侧面看,头与躯干部的界限极不明显,头显得很大,因而得名巨头鲸。嘴巴极大,口裂由头部前下方斜往后下方切入。由于颈椎极短,鳍肢就好像长在颈部一样。身体短粗,但肛门以后很细。背鳍小,宽大于高,位于身体的前1/3处,向后屈,后缘凹进。鳍肢的位置较靠后,狭而长,末端尖,尾鳍不大。由于颈椎极短,鳍肢就好像长在颈部一样。背侧和腹侧的棱状皮肤嵴不明显。身体大部分为黑色,腹面颜色略淡,两个鳍肢的基部之间有十字形或锚形的白斑。喷气孔短而宽。牙齿较少,上下颌每侧有7-9枚。大吻领航鲸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全球热带、温带海域,不到过于寒冷的海域,在我国见于东海和台湾沿海。大吻领航鲸喜欢集群生活,通常结成10余只以上的群体,有时多达数百只,群体中成年雄兽较少,大多为成年雌兽和幼仔。主要以鱼类和乌贼等为食。大吻领航鲸每3-5年产一胎,雌兽的怀孕期为15个月,每胎产1。幼仔出生时的体长为140厘米,哺乳期为12个月,甚至数年。大吻领航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领航鲸科、领航鲸属。该属仅有领航鲸和大吻领航鲸2种,与其他领航鲸科动物不同的是鳍肢狭长,牙齿仅限于颌的前部,头部在前方都有明显的隆起。

瓜头鲸-多牙的鲸类



瓜头鲸雄兽的体长为2.8米左右,雌性略小,体形与伪虎鲸和侏虎鲸相似,但牙齿比较多。没有喙,从吻端起头部逐渐膨大。从上面看,吻端较尖。鳍肢的长度大约为体长的1/5,略微向后屈,末端较尖。背鳍为三角形,位于身体的中部,向后屈。尾鳍的宽度约为体长的1/4。体色为黑灰色,腹面略淡。上、下唇及肛门、生殖裂的周围均为淡色,脐部的前面有淡色斑,两个鳍肢之间有锚形的淡色斑。前3个颈椎愈合。瓜头鲸分布于世界上的热带海域,在我国见于台湾的苏澳、东港附近海域。喜欢集群,通常为100-200只,有时多达500只以上。雌兽大约在6月产仔。瓜头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领航鲸科、瓜头鲸属。该属仅有瓜头鲸1种,其特征与侏虎鲸属基本相似,但牙齿的数目较多,每侧的上、下颌均在20-24枚之间,脊椎骨的数目也比较多,大约有80枚左右。

伪虎鲸-有“集体自杀”行为的鲸类



伪虎鲸体形比虎鲸小,体长为5米左右,体重665千克左右。全身的体色均为黑色。头圆,但不像领航鲸那样膨隆,而是由前端起呈圆弧形过渡到头顶。口大,口裂朝着眼睛的方向切入,使得它的面孔变得十分可怖。没有喙,上颌比下颌略微前突。上颌的牙齿一般略少,牙齿大而尖,长度为8厘米,直径为1.5一2厘米,横切面呈圆形。16对肋骨中前6对是双头肋骨,前6个颈椎愈合。体形近似于圆柱形,匀称而细长。背鳍不算太大,后缘凹入,位于身体中部略前位置。鳍肢很尖,长度约为体长的1/10,其前缘自中部起急剧后屈,后缘通常有2个突出部,位置很靠前。尾鳍的宽度约为体长的1/5。伪虎鲸分布于除北冰洋外的世界各大海洋,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伪虎鲸没有虎鲸凶猛、大胆和狡猾,喜欢几十、几百或几千只聚集在一起,很少单独活动。主要以乌贼类为食,也吃带鱼、小沙鱼,以及鲐鱼、黑鲷、鲈鱼和竹荚鱼等,有时为了追逐鱼群而进入内湾。它还经常与真海豚、宽吻海豚等在一起索饵。由于它的体型粗笨,游泳的速度较慢,而且不喜欢跃出水面,所以在远处不易发现。常常是首先发现真海豚,靠近之后才能发现伪虎鲸群体。一般在上午种群较为集中,而且比较稳定,下午种群分散,游泳的速度也加快。伪虎鲸可能全年都能交配繁殖,其眷恋性很强,如果群体中有受伤的个体,其他成员都围绕在周围,不肯离去。它的经济价值也很高,一只体重为600多千克的个体,可以获得60千克的皮下脂肪,4千克的额部的油,以及240千克的肉。奇怪的是,这种海洋中的巨兽,却常有“集体自杀”的行为。在世界的不少地方,常发现有整群伪虎鲸都搁浅的事例,有的上百头,有的二、三百头。1955年秋,在山东荣成县石岛附近,也曾有30多头伪虎鲸搁浅。一群伪虎鲸会突然纷纷横陈在海滩上,如同搁浅在岸边的一排小船,还有的把头钻到岩石缝里,鼻孔中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经3-4个小时以后,潮水退尽时,仍然不肯离去。人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虽然千万百计予以拯救,甚至用机帆船拖曳,但是均不奏效,被拖下海的又会重新冲岸上来,没有一只逃走,直到全部毙命。



鲸类在海滩上搁浅而死亡的事,我国汉代史学家班固在他所撰的《汉书・五行志》一书中就曾有记载:“成帝永始元年春,北海出大鱼,长六丈,高一丈,四枚;哀帝建年三年,东莱平度出大鱼,长八丈,高丈一尺,七枚,皆死。”这里所说的“大鱼”就是鲸,因此这一距今2000多年的描述,应当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鲸类“集体自杀”的记录了。



事实上,鲸类并不会有自杀的本意,更不会有意识地集体自杀,所以对于这种行为的正确说法应该是鲸类搁浅死亡。近70年来,已有超过10000只鲸类搁浅死亡,数目最多的一次为835只,几乎包括鲸目动物的每一个种,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领航鲸、抹香鲸、伪虎鲸以及其他齿鲸类。



对于造成这种事件的原因有很多解释,有人指出鲸类搁浅的地方多为泥沙淤积的海滩,水深均为10米左右,此类地形极易造成鲸类搁浅,称为地形论。也有人认为鲸类有时是由于贪食,忘记游回深水,所以才在潮水退落时搁浅,称为摄食论,或者是鲸类因常受到寄生虫的困扰,就到海湾、河口等淡水处,摆脱掉身上的寄生虫,但往往由于海水退潮而搁浅。还有人认为由于鲸的祖先原来在陆地生活,故上岸搁浅是一种回归祖先的行为,称为返祖论。有人也发现鲸类搁浅的地方往往是磁力较低或极低的区域,当沿着磁力较低的路线前进时,就容易搁浅在海滩上,又由于磁力的作用,人们也很难将其赶回到深海中。此外,有人还指出造成鲸类搁浅可能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其中人类的影响也可能会起诱导作用,捕鲸者将击伤或捕获的数只驱赶到浅滩上,结果就会使更多的个体随之冲到岸上,搁浅被俘,称为“人为诱发”论。



通过对鲸的行为、解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证明它是依靠声纳系统来决定其游动方向的,声纳所发脉冲信号是向上、向前,只有不时摇动头部甚至改变方向,才能完全了解四周的情况。倾斜的海滩往往会扰乱甚至消除自表层水平方向进行的音波的回响,以致于使其声纳系统出现假象,再加上迷恋追逐饵物,就会深浅莫测地陷于浅滩却不能察觉,迷失方向,一但腹部接触到地面时,就会惊恐万分,拼命挣扎,在慌乱中冲上海滩而搁浅。



致于有的个体搁浅之后,又往往形成集体搁浅的悲惨场面,则与它的种群行为密切相关。因为巨头鲸等齿鲸类倾向于大群活动,群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很密切,眷恋性很强,常会表现高度的友爱行为,如果一个成员受伤,其他成员听到呼救后就会赶来,用胸鳍推着受伤者向前缓馒游去。如果发现幼仔被渔民捕获时,竟会不顾一切地向渔船冲去。如果一个成员不幸死去,其他同伴则表现出非常痛苦和难过,恋恋不舍地在它的周围徘徊。这种强烈的群体眷恋性,有时会使整个种群陷入悲惨的境地,因为只要有一条或数条同伴由于某种原因搁浅,那未其他成员就会迅速赶来救助,紧紧围绕在搁浅的同伴的周围,甚至被拖回海中的也会再次冲上浅滩,这样做的结果必然造成集体搁浅。由于领航鲸、抹香鲸、伪虎鲸等的种群眷恋行为尤为强烈,而且群体数量大,所以搁浅的机会也就更多。依据鲸的这种习性,在其搁浅时如果只将若干个体推回水中,它们会去而复返,但如能同时将整个群体互相接触着推回深水处,则可能很容易地获得成功。另外,在发现成群同伴来救援被捕者时,放归或杀死捕获的个体,使其中断求救的信号,也可能避免鲸类集体搁浅的悲剧。伪虎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领航鲸科、伪虎鲸属。该属仅有伪虎鲸1种,它的背鳍没有虎鲸高,鳍肢的末端很尖,不象虎鲸呈椭圆形,眼睛的后面也没有虎鲸所具有的白斑。此外,它的特点还有全身为黑色,没有淡色斑;体长大于5米,脊椎骨的数目为50枚左右,并且有6个颈椎愈合。

糙齿海豚―牙齿奇特的海豚



糙齿海豚体长223-275厘米。身体呈纺锤形,以背鳍处最粗。背鳍较高,呈三角形,后缘似镰刀状凹入。第1-2枚颈椎愈合,13对肋骨中有4一5对是双头肋。胸骨由4节构成。它的喙特别狭长,其长度为宽度的3倍多,与体长的比值是海豚类中最大的。鳍肢很长,具有5指。上下颌的每侧都有20-27枚很大的牙齿,齿冠部有纵行的皱褶状细纵皱纹,所以叫糙齿长吻海豚。它的身体大部分炭灰色或黑色,腹面有不规则的白斑,此外,在身上还有白色、淡红色、象牙色的斑点,这是被原生动物及细菌寄生后所遗留的伤疤。



糙齿海豚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东南太平洋的热带至暖温带海域,偶尔也进入较冷的水域。在我国见于江苏的黄海沿海、上海川沙附近的东海水域、南海和台湾基隆、苏澳、高雄附近海域。



糙齿海豚常与宽吻海豚混群活动。主要捕食鱼类,有时也吃章鱼等头足类动物。经过驯养后也能进行杂技表演,甚至比宽吻海豚还要“聪明”。由于它富含脂肪,过去曾被大量捕杀而用以炼油,以致数量减少。



糙齿海豚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海豚科、糙齿海豚属。该属仅有糙齿海豚1种,喙狭长,齿冠部有纵行的细皱状隆起,是其区别与其他海豚类的主要特征。

灰海豚―上颌没有牙齿的海豚



灰海豚体长为400-430厘米。身体的前面部分很粗,后面部分很细。头部较圆,没有喙。从侧面看,它的头部的形状很象领航鲸,但额部不呈膨隆状,头部前端的正中线处略微凹陷。口裂非常大,略微向后上方倾斜。上颌没有牙齿,仅下颌的前端左右各有2一7枚牙齿,平均为3一4枚。牙齿较大,直径约为1.5厘米,长度约为3.5一4厘米,露出齿龈的部分的长度为2.5一3厘米。吻部很宽,由于上颌没有牙齿,所以越往前吻部越窄。鼻孔的后面隆起,呈高而尖的三角形。前6个颈椎愈合,前6对肋骨是双头肋骨。背鳍狭而高,末端尖,后缘呈镰刀状凹入,位于身体的中部。鳍肢不太大,形状与领航鲸相似,狭窄而向后屈,具有5指。尾鳍的形状和有喙的海豚类很相似。全身的体色基本上都是灰色,但背部略微带有蓝灰色,腹面稍淡。有些老年个体的体色逐渐变浅,加上遍布全身的白色伤疤,看起来全身都是白色的。

灰海豚分布于以温带海域为主的世界各大海洋,在我国见于浙江洞头附近的东海,台湾苏澳、基隆、高雄附近海域和包括台湾南部及西南部水域的南海。



灰海豚喜欢水深大于180米、水温高于10℃的水域,但有时也到水温为5一6℃的海域中。主要以小型的乌贼类为食。不集成大群,群体都在数只至20只以下。集群时游速不算太快,但在角斗时游速却很快,瞬时速度估计可达20多海里。在嬉戏的时候,常将半个身体或全身都露出水面以上,溅起高高的浪花,有时还一边用尾鳍击水,一边绕着圈子。



灰海豚的雌兽通常在12月产仔,怀孕期可能为14个月。幼仔出生时的体长为150厘米。寿命为24年以上。经过驯练的灰海豚,也可以按照指挥表演一些高难的动作,如顶球、跳跃、运亚铃、钻圈等。



灰海豚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海豚科、灰海豚属。该属仅有灰海豚1种,由于具有上颌没有牙齿,没有喙,下颌的前端与头部的前缘等齐,喷气孔位于头顶部等独有的特征,所以也有人把它单独划分为1个科,即灰海豚科。

鼠海豚─小型的海豚



鼠海豚是体形较小的海豚,体长为170―180厘米,体重90千克左右。头部较圆,没有喙。头部从侧面看上去很象鼠,所以得名。牙齿很小,为侧扁的铲形,齿冠部的直径大约为2.5毫米。第1一6枚颈椎愈合。双头肋骨较多。背鳍呈三角形,位于身体中间略后,高度为15一20厘米,尖端稍向后屈。鳍肢较小,呈卵圆形,具有5指。背部为蓝灰色,腹部为白色,过渡区为晕色,腰部近似黑色。鳍肢和尾柄部分为深蓝色,鳍肢的基部为白色,上面的颜色较深。鳍肢的基部至口角之间有深色带。



鼠海豚的分布很广,包括大西洋、太平洋,以及黑海、地中海、亚速海等,尤其是北大西洋和东北太平洋的数量较多,在我国仅见于黄海海州湾渔场和吕泗渔场。



鼠海豚大多在近海的浅湾处活动,喜欢集群,通常小于10只,觅食和洄游时也多达50只至数百只,但群体比较松散。一般潜水的时间不超过3一4分钟,有时全身跃出水面呼吸。主要以鲱鱼、鳕鱼、鳎鱼等鱼类为食,也吃乌贼、甲壳类,以及鱼卵等。



鼠海豚在夏季交配,雌兽的怀孕期大约将近一年,每胎产1仔,生殖间隔为8个月左右。刚出生的幼仔体长大约为70―90厘米,体重5一6千克,哺乳期不到1年。3一4年达到性成熟。



鼠海豚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鼠海豚科、鼠海豚属。鼠海豚科在全世界共有3属、6种,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小,体长小于245厘米。没有明显的喙,上、下颌的长度几乎相等。吻端至喷气孔之间构成平滑的圆弧形,额部没有大的膨隆,喉部的皮肤上没有沟,尾鳍后缘的中央有缺刻。上、下颌都是左右各有15枚以上的牙齿,但都侧扁呈铲状,另外颈椎有5个以上愈合,这两点也是它们与领航鲸科的主要区别。

林麝、马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

原麝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麝科、麝属。麝属都是体形较小的偶蹄目动物,与其他鹿类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有:雄兽和雌兽均有胆囊;雄兽有香囊;雄兽和雌兽都没有角;第一门齿之间没有空隙,雄兽有獠牙;头骨上没有泪窝、眼下腺,也没有足腺,仅有尾腺;炮骨保留着愈合的痕迹等,因而在进化过程中比鹿类更为原始,因此现在也有人将它们单独列为1个科,即麝科。它们在中新世时期起源于北方,后来向南方进行适应性扩散,至今仍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结构。现生的麝属动物在全世界共有5种,即原麝、马麝、林麝、喜马拉雅麝和黑麝,主要依据头骨的量度以及染色体的异同来进行分类。因为它们的外部形态差别比较小,从前还曾将它们列为同一种的不同亚种。现生的麝属动物都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并且大部分产于我国境内,所以我国也是该属分布的中心。



林麝又叫南麝、森林麝,体形比原麝小,体长为70-80厘米,肩高45-50厘米,体重6-9千克。背部为暗棕色,但没有原麝所具有的浅棕色斑点,吻部短,颈部前缘有两条明显的浅棕色纵行颈纹。不过,由于林麝的头骨与原麝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最近我国的一些学者趋向于将林麝列为原麝的一个亚种。



林麝在国外仅分布于越南北部,在我国分布于西藏察隅、青海班玛,四川盐源、云南文山、会泽、大理、墨江、峨山、姚安、泸西、建水、开远、弥勒、绿春、元阳、金平、河口、景东,贵州贵阳、黔西、威宁、盘县、兴义、册亨、罗甸、雷山、天柱、梵净山、绥阳、余庆、务山、荔波,甘肃文县、舟曲、迭部、卓尼、碌曲、玛曲、夏河、临潭、平凉、漳县、天水、徽县、关山,湖北宜昌,湖南邵阳、新宁、绥宁、宜章、桂东、城步、资兴,广西靖西、龙州、那坡、田东、田林、德保、宜山、隆林、河池、南丹、大瑶山、全州、贺县、苍梧、玉林、灵山、钦州、上思,广东乐昌、阳山、连州、乳源、曲江、怀集,河南内乡,陕西洋县、陇县、周至、凤县、留坝、佛坪、宁强、宁陕、白河、镇坪、柞水、镇安、商南,安徽佛子岭、舒城、霍山、六安、金寨、岳西等地。林麝的亚种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没有亚种分化,但也有人认为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等地的体形明显较大,可能是新的亚种,此外马麝的安徽亚种实际上可能是林麝的亚种。



林麝栖息于海拔2400-3800米的森林中。善于跳跃,能登上倾斜的树干和在树枝上站立。主要以松萝为食,也吃树叶、杂草等。每天从凌晨4-5时便开始活动,到天亮以后结束,白天休息,黄昏以后再活动到午夜之前。雄兽和雌兽都具有发达的尾脂腺。在山路中行走时,往往将尾脂腺中的分泌物通过摩擦涂抹在路旁树干、木桩或岩石突出处,并且在固定的场所排便,形成粪堆。



马麝也叫西麝、高山麝,体形比原麝稍大,体长为75-90厘米,肩高50-60厘米,体重8-15千克。背部为浅黄褐色,也没有原麝所具有的浅棕色斑点。吻部较长,有与林麝类似的颈纹,但不明显。



马麝是我国的特产,分布于青海天峻、共和、门源、祁连、班玛、玛沁、湟源、芒崖、格尔木、都兰、德令哈、贵德、兴海、同德、贵南、尖扎、西宁、平安、乐都、曲麻莱、囊谦,甘肃临夏、临潭、舟曲、迭部、卓尼、碌曲、玛曲、夏河、张掖、武威、民乐、肃南、阿克塞、天祝、康乐、兰州,四川北川、平武、宝兴、会东、木里、康定、马尔康、小金、汶川、德格、若尔盖、理县、安县,西藏亚东、拉萨、鹿马岭、三安曲岭、旁多、曲水、萨迦、羊卓雍错、林芝、类乌齐、芒康、昂仁、彭波、巴青、察雅、江达、日喀则、山南、那曲、昌都、拉萨,宁夏贺兰山,陕西眉县和云南德钦、贡山、丽江、维西、中甸、腾冲等地。



马麝主要栖息在海拔2000-450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灌丛或林缘裸岩山地,最高记录为海拔5050米。性情孤独,大多单独活动。活动路线一般不轻易改变,就连雨后道路受到溪水的阻碍,也不会去寻找捷径,而是尽力涉水而过。只有冬季道路冰封时,才不得不绕道而行。主要以山柳、杜鹃、珠芽蓼等植物的叶、茎、花和种子为食。



马麝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发情交配,雄兽之间常用獠牙进行争斗。雌兽于5-6月在浓密的灌丛中生产,每胎产1-2仔,偶尔为3仔。



黑麝又叫褐麂、黑獐子、獐子,体形与林麝相似,体长为70-80厘米,体重7-9千克。它的耳朵的上半部、耳尖比林麝宽圆,四肢也比林麝明显粗壮。身上被有粗硬、疏松的体毛,长度可达2厘米左右。通体都是黑褐色或深褐色,没有颈纹,仅背部的中央沾有一些不规则的微黄色,另外头后的颈背处有一个稍宽而模糊的淡黄色半圆环。



黑麝是发现最晚的一种麝,于1981年由我国学者确立。它也是我国的特产动物,分布区仅限于云南北部的贡山、高黎贡山和西藏东南部的察隅、墨脱、米林、林芝、波密等地。



黑麝栖息于海拔3800-4200米之间的寒冷、潮湿的针叶林线附近,有时还到冰雪覆盖的山坡上活动,栖息地内有时也有林麝出没。早晨和黄昏也在林线以上的高山草甸中觅食。主要食物为各种苔草、杜鹃、高山柳等植物。



喜马拉雅麝也是我国学者在1981年确立的,它的体形较大,体长为78-92厘米,体重11-15千克。毛色比马麝和林麝深,背部及体侧棕褐色,臀部为鲜艳的黄白色,与其他麝类不同。头部宽短,吻部比马麝宽阔,耳尖教圆。上下唇和耳的内侧均为白色,眼圈为棕黄色,没有颈纹。



喜马拉雅麝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锡金等地,在我国仅见于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北坡的亚东、樟木、吉隆等地。



喜马拉雅麝栖息于海拔2500-3900米之间的混交林和高山草甸地带。活动规律与马麝类似。主要以松萝、苔草、杜鹃等植物为食,有时也吃苔藓。繁殖情况也与马麝差不多,雌兽于5-6月生产,每胎产1-2仔。

豚鹿―我国最稀少的鹿类

豚鹿也叫芦蒿鹿,体形中等,但较为粗壮,四肢较短,显得矮胖,尤其是行走时不象其他鹿类那样昂首窜跳,而是将头部低垂,姿态象猪,因而得名。它的体长100-115厘米,肩高60-70厘米,体重35-50千克。仅雄兽具有三杈形的角,但较细而短小,除眉叉外,主干的远端还分出一个短的第二叉。体毛为淡褐色,腹部为灰色,夏季背部两侧各具有纵行的白色斑点,体侧也有不规则的斑点。

豚鹿在国外产于印度、缅甸、泰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有印支亚种,发现于1959-1960年间,分布于云南西部靠近中缅边境的耿马、西盟两县的南丁河沿岸。



豚鹿栖息于热带地区沿河两岸的芦苇沼泽地中。平时隐藏在较深的蒿草密丛之中,傍晚出来觅食。喜欢低头行动,跑得不快,但善于穿越草丛。主要吃马鹿草、芦苇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嫩枝、嫩叶和落地的花、果,还喜欢刨食植物的根。一般单独活动,偶尔2-3只在一起,但从不结成大群。



豚鹿全年都可以繁殖,但大多在秋冬季节。雌兽的怀孕期为220-235天,4-5月间产仔,每胎产一仔,偶尔为2仔。



豚鹿在我国的野外数量十分稀少,60年代时估计仅有20只左右,现在由于生境破坏,已经很难发现了,但它也可能主要栖息在毗邻的缅甸一侧,如果加强保护工作,暂时消失的豚鹿还会再进入我国境内。



豚鹿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鹿属。鹿科全世界大约共有17属、42种,是偶蹄目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分布于除非洲和澳大利亚外的世界各地。体形大、中、小均有,最小的麂类体重仅有10千克左右,最大的驼鹿体重可达400多千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完整的眶后条;有眶下腺,能分泌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涂抹在树干上以标记领地;蹄间、后足等处有臭腺;没有上门齿,有短小的臼齿;胃具4室,反刍;没有胆囊;毛较短;前后肢各有2根中掌骨和中跖骨愈合,形成炮骨;足具4趾,第二和第五趾退化或仅有残迹;蹄发育良好,没有脚垫,直接触地;角的差别很大,有的没有角,有的只有雄兽有角,有的雄兽和雌兽均有角,通常每年脱落1次。角的形状和分叉的数目也常常大不相同,所以常以此作为区分种类的一个主要依据。



我国的鹿类都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许多名贵的中药材都离不开它们的产品,如梅花鹿、马鹿、水鹿和白唇鹿的角,在未骨化的时候锯下,可以加工成鹿茸,鹿茸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强身健脑、防治神经衰弱、增强人体机能、促进伤口愈合,常在临床应用于治疗各种虚弱、外伤、眼科、妇科等疾病。鹿血、鹿胎、鹿心、鹿骨、鹿尾、鹿鞭、鹿筋和鹿内脏等均是名贵的药材,鹿肉也是食补的内容之一,鹿皮可制皮革。此外,野生鹿类还保留着有价值的基因,对于改良复壮圈养鹿的种群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饲养鹿类也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东北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已由小群饲养逐渐扩大为专业化的养鹿场,人工驯养梅花鹿和马鹿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云南在驯养水鹿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样既可以满足我国传统医药的需要,又保护了野生鹿类资源。鹿类分布广泛,山区、丘陵、高原均可放养,是一项前景看好的养殖业,可望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