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集锦

短趾雕和鹰雕



短趾雕是大型猛禽,体长为61―70厘米。上体淡沙褐色,头部和后颈具有黑褐色羽轴纹,下体为白色,与白腹海雕、白腹隼雕、鹗等相似,但喉部、胸部沙褐色,具锈色纵纹,腹部具沙褐色横斑;尾羽较长,呈灰白色或近白色,上面具有三道暗色的横斑;初级飞羽为黑色;跗跖比较长,前后缘的鳞片几乎一样大,仅局部被羽。飞翔时两翅宽阔,翱翔时两翅平伸。虹膜黄色或亮橙黄色,嘴淡蓝灰色,尖端较暗,蜡膜白色或淡铅灰色,脚和趾灰色。

短趾雕在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中部、亚洲中部、东部、蒙古、印度和非洲,共分化为4个亚种,我国仅有1个亚种,即指名亚种或中亚亚种, 但也有人认为这2个亚种均分布于我国,已知的分布地点有北京、河北、辽宁、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等地。



各地均极罕见, 其中新疆为繁殖鸟, 甘肃为冬候鸟, 北京、辽宁、河北为偶见旅鸟,陕西在60年代曾有发现,但后来就再也没有新的报道。迁到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离开繁殖地的时间在10―11月。



短趾雕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地区,也出现于干旱草原、山坡、沼泽平原、海岸、沙丘以及荒漠和半荒漠地区。常单独活动。多见在空中翱翔和滑翔,滑翔时两翅平伸。主要以各种蛇类为食,也吃蜥蜴、蛙等其他动物。觅食方式主要通过长时间地在空中翱翔搜索,发现后则突然降下捕捉。



繁殖期为4―6月。多营巢于林缘地区,置巢于树顶部枝杈上,一般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15米,偶尔在悬崖上营巢。巢由枯树枝构成。如果没有干扰,巢可以连续多年使用。每窝通常产卵1枚,偶尔2枚,卵的颜色为白色。主要由雌鸟孵卵。孵化期47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喂养大约70―75天后才能离巢。



鹰雕最明显的特征是头后有长的黑色羽冠,比棕腹隼雕的羽冠要显著得多,常常垂直地竖立于头上。它是大型猛禽,体长为64―80厘米,体重2190克左右。虹膜为金黄色,嘴为黑色,蜡膜为黑灰色,脚和趾为黄色,爪为黑色。上体为褐色,有时缀有紫铜色,腰部和尾上的覆羽有淡白色的横斑,尾羽上有宽阔的黑色和灰白色交错排列的横带,头侧和颈侧有黑色和皮黄色的条纹,喉部和胸部为白色,喉部还有显著的黑色中央纵纹,胸部有黑褐色的纵纹,腹部密被淡褐色和白色交错排列的横斑,跗跖上被有羽毛,同覆腿羽一样,都具有淡褐色和白色交错排列的横斑。飞翔时翅膀显得十分宽阔,翅膀下面和尾羽的下面的黑色和白色交错的横斑极为醒目。



鹰雕国外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日本和中南半岛一带,在我国已知的分布地点有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台湾、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地。鹰雕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其中我国分布有4个亚种,其中指名亚种见于西南地区,东方亚种见于东北地区,福建亚种见于东南和华南地区,海南亚种仅见于海南岛。大多数为留鸟,少数在繁殖期后到处游荡,但都极为罕见,有些甚至只有早期的记录。



鹰雕在繁殖季节大多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森林地带.最高可达海拔4000米以上,常在阔叶林和混交林中活动,也出现在浓密的针叶林中。冬季多下到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阔叶林和林缘地带活动。经常单独活动,飞翔时两个翅膀平伸,煽动较慢,有时也在高空盘旋,常站立在密林中枯死的乔木树上。叫声十分喧闹。主要以野兔、野鸡和鼠类等为食,也捕食小鸟和大的昆虫,偶尔还捕食鱼类。



鹰雕繁殖营巢于山地森林中高大的乔木树上。巢由树枝构成,结构较为庞大。通常位于树上部靠近主杆的枝杈上。繁殖期为1―6月。每窝产卵2枚,也有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的颜色通常为淡灰白色或白色,没有斑点或者仅有不清晰的淡红色斑点。卵的形状为卵圆形。孵化由雌鸟承担,护巢性很强。

尾羽洁白的海雕―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又叫白尾雕、芝麻雕、黄嘴雕等,是大型猛禽,体长82―91厘米,体重2800―4600克。体羽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的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部、颈部的羽色较淡,为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它的尾羽也呈楔形,但均为纯白色,与其他海雕不同,并因此得名。虹膜黄色,嘴和蜡膜为黄色,脚和趾为黄色,爪黑色。



白尾海雕在国外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和格陵兰岛、越冬于朝鲜、日本、印度、地中海和非洲西北部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已知的分布地点有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白尾海雕较为罕见, 其中新疆为1992年首次发现的新记录, 在黑龙江、内蒙古为夏候鸟,甘肃为留鸟,辽宁、河北、北京、山西、宁夏为旅鸟,长江以南、上海、浙江、台湾为冬候鸟。冬季于10―11月迁到越冬地,春季最晚于3一4月离开越冬地。



白尾海雕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岛屿及河口地区,繁殖期间尤其喜欢在有高大树木的水域或森林地区的开阔湖泊与河流地带。白天活动,雄鸟和雌鸟的叫声明显不同。常单独或成对在大的湖面和海面上空飞翔,冬季有时也有3―5只的小群在高空翱翔。飞翔时两翅平直,常轻轻地煽动一阵后接着又是短暂的滑翔,有时也能快速地煽动两翅飞翔。休息时停栖在岩石和地面上,有时也长时间停立在乔木枝头。主要以鱼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用爪伸入水中抓边。此外也吃野鸭、大雁、天鹅、雉鸡、鼠类、野免、狍子等,有时还吃动物尸体,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尔也攻击家禽和家畜,如猫、狗、羊等。常通过在空中翱翔和滑翔搜寻猎物。它忍耐饥饿的本领也是猛禽中较强的,可以连续45天以上不进食。



繁殖期为4―6月。通常营巢于湖边、河岸或附近的高大树上,比较固定,一般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一个巢可使用很多年,在欧洲甚至有使用长达26年和30年的,但每年都需要进行维修和增加新的巢材,因此通常初建的巢直径不过1米左右,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巢的结构也越来越庞大,直径达2米以上。巢多置于树木顶端枝汊上或粗大的侧枝上,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25米。偶尔也有营巢于悬崖岩石上的。巢的形状为盘状,主要由树枝构成,里面放有细小的枝叶和羽毛,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偶尔为少至1枚和多至3枚的。卵的颜色为白色,光滑无斑,偶尔带有少许不清晰的赭色斑。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亲鸟轮换进行,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35一45天。雏鸟为晚成性,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70天,即可飞翔和离巢。



由于环境污染、生境丧失和乱捕滥猎等人类压力的增加,种群数量在它分布的大多数地区均已明显减少。

黑翅鸢―美丽的小型猛禽



黑翅鸢是小型猛禽,体长31―34厘米,体重230―235克。嘴为黑色。虹膜为血红色。眼先有黑斑和须毛,前额为白色,到头顶逐渐变为灰色。羽色特点比较鲜明,容易与其他猛禽相区别:上体为淡蓝灰色,肩部大部分为黑色,下体为白色,有深棕色和暗褐色纵纹。初级飞羽的外侧7枚具有黑色尖端,飞翔时与白色的下体形成鲜明对照。另外当它将两个翅膀折合时,则伸达尾羽的后面。尾羽为灰色或灰白色,尖端缀有沙皮黄色,比较短,中间稍微凹陷,呈浅叉状。跗跖前面一半被羽,一半裸露,呈黄色。

黑翅鸢在国外分布于从非洲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埃及、南非、马达加斯加,到亚洲的阿富汗、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也见于欧洲的葡萄牙、匈牙利、德国等国家。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我国仅分布有南方亚种,分布于河北、浙江、福建、广西、云南,大多数为留鸟,但在浙江、广西、河北等地为夏候鸟,春季于4―5月到达繁殖地,秋季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通常栖息于有树木和灌木的开阔原野、农田、疏林和草原地区,从平原到4000多公尺的高山均见有栖息。一般单独活动,活动在白天,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叫声细而尖,也有较为低沉的呼啸声,但一般不善于鸣叫。主要以田间的鼠类、昆虫、小鸟、野兔、昆虫和爬行动物等为食。白天常见停息在大树树梢或电线杆上,当有小鸟和昆虫飞过时,才突然猛冲过去扑食。飞翔的高度较低,采用盘旋、翱翔等方式,并不时地将两个翅膀向上举成“V”字形进行滑翔,有时也进行鼓翼飞翔。在鼓翼飞翔时两翅煽动较轻,显得相当轻盈,发现地面上的猎物时突然直扑而下。



黑翅鸢3―4月间繁殖,营巢于平原或山地丘陵地区的树上或较高的灌木上。巢较松散而简陋,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而有时放有细草根和草茎,或者根本没有任何内垫物。每窝产卵3―5枚,每隔2―3天产1枚。卵的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具深红色或红褐色斑点。孵卵由雄鸟和雌鸟轮流承担,孵化期为25―28天。雏鸟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养30―35天后,即可离巢飞翔。



黑翅鸢在我国只有广西西南部和云南记录的地点稍多,河北的记载仅依据1924年在市场所见的记录,并没有采到标本, 也没有野外记录, 所以可以认为河北并没有分布, 或仅为偶见的迷鸟; 浙江的记录是依据30年代以前的早期报道,但福建长乐的记录是90年代的最新报道,这也是唯一一次在福建记录到黑翅鸢。因此它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珍稀鸟类.

雪豹―高山雪地上的猛兽



雪豹是猫科动物中最美丽的一种。它的体型大小和外形与豹很相似,但体毛的长度、毛色、花纹,以及尾巴的形状等都与豹不同。体表的被毛特别细软厚密,毛比豹长,背部毛长约5厘米,腹部的毛更长。冬季和夏季体毛的密度和毛色差别并不太大。全身均呈灰白色,略刷一层浅灰与淡青,并且满布了黑色的斑。雪豹的尾巴在比例上更长于豹尾,约与体长相等或为体长的3/4。尾巴不但长,而且尾巴上的毛也长,显得特别蓬松肥大,尾梢也不呈尖细状,走起路来特别显眼。有的个体由于尾巴过于粗大,似乎行动不便,而养成了盘尾的习惯,久而久之竟形成一个卷曲的圆圈。

雪豹是中亚高原上的特产,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前苏联的中亚各国、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地,以及我国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等省区的高山地区,如喜马拉雅山、可可西里山、天山、帕米尔、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乌拉山等等。这些地方大多为没有人类居住的地区,仅生长着极少的高山垫状植被。



雪豹在珍贵的大形食肉动物的行列中具有极为特殊的位置,从名字上就可以知道,它是属于经常栖居于高山雪地上的动物,也是食肉动物栖息地海拔高度最高的一种,雄踞在冰峰雪岭之上,远离尘嚣,颇有“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气势。在它的分布范围内,雪豹的栖息环境主要有4种,即高山裸岩、高山草甸、高山灌丛和山地针叶林缘,从不进入森林之中,海拔高度为2000一6000米之间,不同季节之间往往有沿山坡垂直迁移的习性,夏季栖息的高度大多在5000米左右,冬季则下迁至1800?500米处,偶而在平原地区也有它的踪迹,例如我国曾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安迪尔胡杨林附近,以及在尉犁县的芦苇丛中捕到过它。雪豹迁徙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避寒,而是为了追逐食物。



雪豹因为全身被有厚厚的绒毛,所以很耐严寒,即使气温在零下20多度时,也能在野外活动。平时独栖,仅在发情期前后才成对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设在岩石洞中、乱石凹处、石缝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丛中,大多在阳坡上,往往好几年都不离开一个巢穴,窝内常常有很多雪豹脱落的体毛。巡猎时也以灌丛或石岩上作临时的休息场所。由于毛色和花纹同周围环境特别协调,形成良好的隐蔽色彩,很难被发现。叫声类似于嘶嚎,不同于狮、虎那样的大吼。雪豹性情凶猛异常,但在野外从不主动攻击人类,行动敏捷机警,四肢矫健,动作非常灵活,善于跳跃,3?米的高崖可以纵身而上,据说最多还有一跃跳过15米宽的山涧的记录。



雪豹不仅是亚洲高山高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物种,也可以看作是世界高山动物区系的象征。能否对雪豹进行成功的保护工作,将影响到整个世界高山动物的保护事业。为此,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始实施一个的国际性的保护雪豹行动计划,期待着通过这个行动计划的实施,不仅能使雪豹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能够进而保护整个高山地区的动物区系和生态系统。

云豹─身上具有云状花斑的“豹”



云豹的外形也很象豹,只是体形较小,四肢更短,尾巴更长,几乎与体长相等,所以显得更为低矮和细长。头部和眼睛周围为黑色,瞳孔为淡黄色,收缩时呈纺锤形,颊部有2条横列的黑色条纹。身体毛色的基本色调为淡褐黄色或灰黄色,身体两侧从前肢到头部有数个斜长方形的云块形或者龟背纹形的深色大斑块,斑块的周缘为黑色,后缘较宽,在斑块的里面还有一些模糊的黑色斑点。由头顶至肩部有6条很明显的纵纹,腹部及四肢的内侧为黄白色,略微有些黑斑。尾巴的基部有一些纵纹,还有12-14条黑褐色的环节,末端为黑色。

云豹在形态上的突出特征还有它的牙齿,特别是上颌长大的犬齿,在靠近下颌前端的部分特别厚,常令人想起已经绝灭的剑齿虎,虽然实际上没有狮、虎、豹等大型猛兽的犬齿长,但在与身体的比例上则要大得多。



云豹原来被认为是一种仅生活在热带的动物,向南分布到南洋群岛一带。其实它在我国不仅分布在南方,甚至还包括甘肃南部和陕西秦岭一带,这些地区已经属于亚热带北部的边缘。在国外,还分布于尼泊尔,锡金,中南半岛,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爪哇等地。



云豹栖息于热带、亚热带的茂密丛林中,可见于海拔1600-3000米的山区,在分布区的北限生活的也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其树栖性更是超过了豹以及其它猫科动物,在地面活动不如其他猫科动物灵敏。白天大都隐身于树枝间,休息和睡眠在树顶部,用交错的树枝为巢,每天在清晨和黄昏时活动最多。它不象小型猫类那样整洁自身的毛被时,仅限于鼻部和爪的活动,在坐、卧休息时,尾巴常直伸开去,而不象小型猫类那样将尾巴贴近绕曲在身体的旁边。鸣声尖声尖气的,不同于狮、虎、豹那样粗声粗气的怒吼声。它的性情十分凶猛,是熟练的攀爬能手,能够利用粗长的尾巴帮助身体在树枝上保持平衡,既可以背部向下,腹面朝上地在水平的树枝上移动,也能从茂密而杂乱的树枝间跳跃,还能经常捕食树上的猴类、鸟类和树栖的松鼠类等。善于游泳,仅借一条后腿活动,即可在水面上游动。也常在树上守候,当猎物临近时,从树上直接跳到猎物的头顶上捕杀,不同于其他猫类必须先跳到地面上,再去追杀。在地面上主要捕食黄麂、黑麂、斑羚、苏门羚等食草动物以及野兔等。通常以门齿、犬齿来获取食物,并以头部向上甩的动作撕开捕获物。

机敏的“野猫”―兔狲



兔狲体形粗壮而短,大小似猫。它的额部较宽,吻部很短,颜面部几乎直立,近似于猿猴类的脸型。瞳孔为淡绿色,收缩时呈圆形,但上下方有小的裂隙,呈圆纺锤形。耳朵短而圆,两耳相距较远,耳背为红灰色。尾巴粗圆,长度约为20-30厘米,上面有6-8条黑色的细纹,尾巴的尖端长毛为黑色。全身被毛极密而软,绒毛丰厚如同毡子一般,尤其是腹部的毛很长,为背毛长度的一倍多。头顶为灰色,具有少数黑色的斑点。颊部有2条细的横纹。身体的背面为浅红棕色、棕黄色或银灰色,背部中线处色泽较深,常具有暗黑色泽,后部还有数条隐暗的黑色细横纹。

兔狲在我国分布于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在国外,还见于蒙古,外高加索,中亚,外贝加尔,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地。栖息在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区,能适应寒冷、贫瘠的环境,常单独栖居于岩石缝里或利用旱獭的洞穴。巢穴通路弯曲,深度一般在2米以上。夜行性,多在黄昏开始活动和猎食。冬季食物缺乏时白天也出来觅食,或移居村落附近。视觉和听觉发达,遇危险时则迅速逃窜或隐蔽在临时的土洞中。腹部的长毛和绒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长时间地伏卧在冻土地或雪地上,伺机捕猎。叫声似家猫,但较粗野。主要以鼠类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鸡等。

猞猁–北温带寒冷地区的大型山猫



猞猁体形略小于狮、虎、豹等大型猛兽,但比小型的猫类大得多,因此属于中型的猛兽。它的毛色变异很大,有灰黄、棕褐、土黄褐、灰草黄、浅灰褐及赤黄等各种色型,脊背的颜色较深,全身都布满略微像豹一样的斑点,这些斑点有利于它的隐蔽和觅食。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长着耸立的黑色笔毛,约有4厘米长,其中还夹杂着几根白毛,很象戏剧中武将头盔上的翎子,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的气势。耳壳和笔毛能够随时迎向声源方向运动,有收集音波的作用,如果失去笔毛就会影响它的听力。



猞猁基本上属于北温带寒冷地区的产物,即使在北纬30 度以南,也是栖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带,是分布得最北的一种猫科动物。分布于欧洲的北部、中部、东部、东南部,亚洲的中部、东部等,其中包括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猞猁的主要食物是雪兔等各种野兔,所以在很多地方猞猁的种群数量也会随着野兔数量的增减而上下波动,大致上每间隔9一10年出现一个高峰。除了野兔外,它猎食的对象还有很多,包括各种松鼠、野鼠、旅鼠、旱獭和雷鸟、鹌鹑、野鸽和雉类等各种鸟类,有时还袭击麝、狍子、鹿,以及猪、羊等家畜。在捕捉猎物时,常借助于草丛、灌丛、石头、大树等做掩体,埋伏在猎物经常路过的地方等候着,两眼警惕地注视着四周的动静。它的忍耐性极好,能在一个地方静静地卧上几个昼夜,待猎物走近时,才出其不意地冲出来,捕获猎物,毫不费力地享受一顿“美餐”。如果一跃捕空,突击没有成功,使猎物溜走了,也不会穷追猎物,而是再回到原处,耐心地等待下一次机会。有时它也悄悄地漫游,看到猎物正在专心致志地取食,便蹑手蹑脚地潜近,再潜近,冷不防地猛扑过去,使猎物莫明其妙地束手就擒。猞猁也善于游泳,但不轻易下水。它还是个出色的攀缘能手,爬树的本领也很高,甚至可以从一棵树纵跳到另一棵树上,所以能捕食树上的鸟类,尤其是在夜间,当林中一片寂静、栖居在树上的鸟类都进入了梦乡的时候,便伸出利爪得心应手地猎取食物。事实上,通过猞猁等食肉动物这种迅速而有效的方式而捕杀的个体,是野生动物的自然死亡的生命的一部分,也构成了自然界平衡发展的一部分。



猞猁的性情狡猾而又谨慎,遇到危险时会迅速逃到树上躲蔽起来,有时还会躺倒在地,假装死去,从而躲过敌害。在自然界中,虎、豹、雪豹、熊等大型猛兽都是猞猁的天敌,如果遭遇到狼群,也会被紧紧追赶、包围而丧命,一般都难以逃脱。它一般不会主动伤人,只有被逼急了的时候,才会进行反扑。

拟小抹香鲸-与小抹香鲸相似的鲸类



拟小抹香鲸的体长为2.1-2.7米,体重小于300千克。体形与小抹香鲸相似,以至于它们从前还曾一直被认为是同一个种。其实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拟小抹香鲸的体形更小,背鳍较高,位于背的中部,而不是中部的后面。另外它的下颌联合也比小抹香鲸短,小于5厘米,牙齿的数目也少,上颌一般有3枚痕迹性的牙齿,下颌也仅有811对牙齿,少数为13对。但是它的7枚颈椎也都全部愈合。



拟小抹香鲸鲸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在我国则仅见于台湾省沿海。它的生态习性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小抹香鲸类似。

座头鲸–大海中的歌声



人们在茫茫的海洋世界里航行时,往往可以听到一种神秘莫测的美妙歌声,这种歌声在古希腊史诗《奥德赛》中被充分渲染为迷人的“海妖之歌”,后来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个海洋中的神秘“歌手”就是座头鲸。它的歌声非常响亮,有时在80公里以外都可听到那深沉的低音符。歌声由“象鼾”、“悲叹”、“呻吟”、“颤抖”、“长吼”、“喊喊喳喳”、“叫喊”等18种不同的声音组成,节奏分明,抑扬顿挫,交替反复,很有规律,彼此联接成优美的旋律,各首歌持续的时间一般可长达6-30分钟。令人吃惊的是,它的歌唱不是使用声带而是通过体内空气流动来发出声音,就好像憋着气唱一段歌剧选曲一样。其实,唱歌是雄兽繁殖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洪亮动听的歌声可以使雌兽从几十公里以外赶来,彼此结成伴侣,繁殖后代。繁殖季节一过,就可能一连几个月也不唱。



座头鲸在同一年里都唱同样的歌,但每年都更换新歌,两个连续年份的曲调相差不大,都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逐年增添新的内容,这说明它能记忆一首歌中所有复杂的声音和声音的顺序,并储存这些记忆达6个月以上,作为将来唱新歌的基础,这也是说明其智力的一个证据。在唱新歌的时候,音节的速度要比旧歌来得快,往往是取其头尾,省略中间部分,很象人类语言的进化过程。生活在不同海区的、不可能相互接触的座头鲸唱的歌是不一样的,发出的声音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这些歌声是每个种群独自遗传给自己的后代的,但有趣的是所有歌声的变化却都遵守同样的规律,而且具有同样的结构,这与不同地域生活的人类所形成的方言非常相似。例如,每首歌中大都包含着6个主旋律段,即带有几个完全相同或稍有变化的乐句的6个乐段,每个乐段又包含2一5个音节。在任何一首歌中主旋律段出现的次序都一样,虽然有时会漏掉一个或数个主旋律段,但剩下来的主旋律段永远还是按预定顺序进行。



座头鲸的大脑相当发达,比人的大脑要大5倍多,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大脑的沟回形状也与人的一样,很可能是高智力型的。它不仅会歌唱,而且所唱的曲调是动物世界里最复杂的歌,是真正的“乐曲”,这种歌声像是广阔而快乐的合唱,从海洋里倾吐出来,洋溢在海面上,使整个海洋成为一座欢乐的音乐宫殿,充满着雷鸣般的回鸣,汇集成一曲辉煌的海洋交响乐。如果将它歌唱的录音加快到数倍速度播放,更是宛嗡动人,精采纷呈,所以人们称座头鲸为动物世界里最出色的歌手。它的歌声业已被人们录制成唱片,同古典和现代音乐放在一起供人们欣赏。



但是,这种动物很可能很快就要从地球上消声匿迹了。大约100年前,座头鲸曾栖息于世界各大海洋中,由于动作缓慢贪恋近海岸地区,也就成了人们极易捕捉的目标,有时一只座头鲸被捕捉后,它的伴侣和幼仔常常总是在附近徘徊,恋恋不舍,因而也一同被猎捕,所以它与其他巨鲸一样,经过人类的大量捕杀之后,使数量锐减。到1966年座头鲸被列为保护物种的时候,它在世界上的总数只剩下4000只左右了,大部分生活在太平洋一带。所以,为了使座头鲸得到更好的保护,必须加强保护工作,以免这样美妙的动物和它美妙的歌声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伊河豚–长着圆锥形牙齿的鲸类



伊河豚的体长为210一250厘米。头部圆钝,由喷气孔往前的部分呈圆形膨大。没有喙,在一张大嘴的周围有唇状的隆起。眼睛很发达,位于口角的后上方。外耳孔开口于眼睛的略后方。喷气孔的位置则比较偏,位于身体中线的左侧。从侧面看,它的颈部比较明显。上颌的牙齿略多,而且都略小于下颌的牙齿,直径约为6毫米左右。第1一2枚颈椎愈合。肋骨为14对,前8对是双头肋。背鳍较小,位于身体中间略微靠后,尖端后屈。鳍肢比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具有5指。肛门位于身体后部1/3处。尾部较小,背侧和腹侧都有较窄的棱状皮肤嵴,尾鳍很宽。身体的背部为暗灰蓝色或近似黑色,向腹面逐渐变淡。每个鳍的两面几乎都和背部的颜色相同。雌兽有一对乳房,开口于鼠溪部,子宫为双角子官。伊河豚主要分布于从孟加拉湾到澳大利亚以北,以及东南亚各国沿岸地带的热带温暖海域,也进入布拉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河等较大的河流中,在我国可能分布于南海。伊河豚喜欢集成2一3只的小群一起活动,很少单独活动。一般每隔70一150秒钟或更长的时间就浮出水面换气一次,呼吸时间非常短促。呼吸时先将喷气孔露出水面,然后还是头部先进入水中,接着背部也静静地沉没到水面之下,但尾鳍一般不露出水面。游泳时常常扭动着身体,很少全身都跃出水面。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伊河豚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海豚科、伊河豚属。伊河豚属仅有伊河豚1种,具有背鳍,没有明显的喙,上、下颌均具有牙齿等特点与其他属类似,但它的牙齿比较多,至少上颌每侧多于15枚,而且牙齿呈圆锥形,特别是仅有2枚颈椎愈合,较为独特,因此也有人把它单独划分为1个科,即伊河豚科。

真海豚―最常见的海豚



真海豚体形似鱼,体长为2米左右,雄兽的体形稍大。身体呈纺锤形,喙细长,长度为宽度的2倍以上。上、下颌的左右两侧各有40一65枚小而尖的牙齿,直径只有3毫米左右。额部的隆起不如其他海豚类明显,额与喙的交界处有明显的沟状缢缩。背鳍为三角形,中等大小,上端尖,略呈镰状向后屈。鳍肢也是三角形,末端较尖,具5指。前2个颈椎愈合,14对肋骨中的前4一5对是双头肋,胸骨由4节构成。身体的背部为蓝黑灰色,腹面为白色,二者间为土黄色或灰色,看上去就象是从鳍肢的上方向背鳍的后端画了一个弧线,弧线以上是灰色,灰色区的上方是蓝黑灰色;自肛门的稍后上方向背鳍的前缘也画有一个弧线,弧线以上也是灰色。两条弧线在背鳍的下方交叉,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黑色区域。从眼睛向后到肛门之间,通常有两条瓦灰色的带,从鳍肢的基部到下颌还有一条黑色的带,这条带一直延伸到下颌的下侧,然后朝口角方向呈“V”字形折回,通入下喙上缘的黑色带中或通入口角处。此外在眼睛至额和喙的交界处有一条黑带,在喷气孔至额和喙的交界处还有一淡色线条。眼睛的周围有一个黑色的环。背鳍的中央通常有一个三角形的灰色、象牙色或白色的区域。雄兽的睾丸很大,每个长40厘米,直径15厘米,2个合重为7-8千克,位于腹腔之内,雌兽的子宫是双角子宫。



真海豚分布于热带至暖温带为主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各大海洋以及黑海等,在我国见于渤海和黄海的各渔场、大沙、连青石、獐子岛等,东海的舟山、温台、海礁渔场,南海的北部湾、北海、海南岛海域,以及台湾的基隆、桃园、澎湖附近海域等。由于分布的范围很广泛,所以地方性的变异也很大,特别是喙的长度和体色的变化很大,以至于过去曾经被订为不同种的,其实都是属于真海豚。



真海豚常以数十只或几百只为群,眷恋性很强,行动敏捷,以鱼类和乌贼为食,特别是群游性鱼类,如鲱鱼、沙丁鱼、鲐鱼、黄鱼、竹荚鱼、带鱼等。当追逐鱼群的时候,常在水面上作频繁的起伏,并不时跳跃出水面。游泳的速度很快,瞬时速度可达30海里。有时尾随在渔船、轮船的后面,或者在船头的波浪中随波荡漾。



春季和秋季是交配的主要季节,雌兽每隔2―3年生育一次,怀孕期大约为10一11个月,幼仔刚出生时体长为75-85厘米,哺乳期超过1年。寿命约为25一30年。



真海豚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鲸目、海豚科、海豚属。该属中有真海豚和热带真海豚2种,因为它们在背鳍的中央有一个三角形的淡色区,上颌骨腭部左右有一个纵深的沟,这些特点足以同海豚科的其他动物相区别。



热带真海豚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海域,在我国见于南海的广西北部湾和合浦、涠洲附近海域,以及台湾的基隆、宜兰附近海域。关于它的情况目前所知甚少,估计与真海豚大体相似。

白吻原海豚-具有白色喙端的海豚



白吻原海豚体长为180-210厘米。身体呈纺锤形,背鳍也是三角形,中等大小,比较低,位于身体的中部,后缘呈镰刀状凹入,尖端后曲比较明显。喙很长,但长与宽的比例不大,长度为宽度的2.2倍。前2枚颈椎愈合,前7对肋骨是双头肋。身体背面铁蓝色,腹面灰色。深色部分有灰色细斑点,灰色区有许多自斑点。鳍肢也呈三角形,末端尖而后屈,具有5指。鳍肢的后缘至背鳍的前缘之间的身体最粗。背部为铁蓝色,具有绛紫色或深绿色的光泽,腹面灰色,但怀孕或发情的雌兽则带有粉红色。从侧面看上去,铁蓝色区域起自额的中部,止于背鳍的后面,与淡色部分的交界线构成一条连接喷气孔与背鳍后缘的弧线。尾鳍的基部至背鳍基部前缘之间有一条炭灰色条纹。腹中线为白色。喙为黑色,尖端白色。下颌的外缘黑色,下颌到喉部为瓦灰色。深色区内有很多灰色的细斑点,灰色区内有许多白斑点,但背中线及胸部至肛门之间的腹中线上没有斑点。背鳍、鳍肢和尾鳍都是黑色,也没有斑点。鳍肢的前缘至口角之间也有一条黑带,但不像真海豚或条纹原海豚那样清晰。眼睛的周围为黑色,从此向前也有一条黑带,至口角的稍上方与喙部的黑色区相汇合。



白点原海豚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南大西洋热带、暖温带海域,在我国仅见于台湾苏澳附近海域。



白点原海豚主要以鱼类为食。春季和秋季交配,雌兽的怀孕期为11个月左右。幼仔出生时体长为89厘米左右,哺乳期为29个月。8-10年达到性成熟。

身上有花斑的海豚―花斑原海豚



花斑原海豚体长180-190厘米。身体呈纺锤形。喙不太长。上、下颌的左右都有35-44枚牙齿,通常是37一38枚。前2枚颈椎愈合。双头肋骨为5一6对。背鳍也是三角形,但后缘凹入呈镰刀状,位于身体的中部。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具有5指。身体背面黑色,腹面白色。由背部到腹部体色逐渐变淡,除头部外,其他部分的界线不很清楚。体侧大部分为灰色,但前半部分带有绛紫色,后半部分带有蓝色,喉部为灰色。喙为黑色,下颌的颜色略淡。眼睛的周围有黑色环,从黑环向前各有一条黑带,左右2条黑带在额和喙的交界处相连接。鳍肢的前缘至口角之间也有一条黑带。背鳍和尾鳍的两面都是黑色,鳍肢上面为黑色,下面的尖端为黑色,向基部逐渐变成灰色。全身都有很多不规则的小斑点,背部的黑色区域还有灰色斑点,腹面的白色区域则有黑斑。

花斑原海豚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热带、暖温带海域,在我国仅见于台湾基隆、苏澳附近沿海,以及广东汕头沿海、广西钦州北部湾等地。



花斑原海豚大多集成数十只到数百只的大群,性情活泼,喜欢跃出水面,也时常跟随着船只的后面游泳。主要以中、上层鱼类为食,也吃头足类动物。雌兽的怀孕期为10一11个月。幼仔出生时的体长为85厘米左右。6一8年达到性成熟。

背鳍如镰的镰鳍斑纹海豚



镰鳍斑纹海豚体长200―230厘米。身体呈纺锤形。有喙,但不明显,但喙与额部的界线很清楚,所以又得名“短吻海豚”。上、下颌都是每侧有23一33枚小而尖的牙齿,横切面呈圆形,直径为3-4毫米。前2枚颈椎愈合,前6对肋骨是双头肋。身体自肛门以后的身体急剧变细。背部和腹部的侧面有明显的棱状皮肤嵴。背鳍高而呈镰刀状向后弯曲,前边为黑色,后边色淡,近似白色,恰似镰刀的刀刃。鳍肢和尾鳍都是黑色,大小适中,鳍肢呈三角形,基部最宽,具有5指。头部和上颌为黑色,下颌仅有唇部为黑色,其余部分为白色。身体的背面为黑色,腹面白色,体侧灰色,由背部向体侧的过渡区域为晕纹状,体侧从后斜向背鳍前方,有一些像毛刷涂抹状的灰色条纹。从口角至鳍肢的前缘、并越过鳍肢经体侧至肛门之间有一条黑带,成为体侧的灰色区与腹面白色区间的分界线。



镰鳍斑纹海豚分布于北极附近海域、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等,特别是在北太平洋的数量较多,大约有20万只左右。在我国见于黄海、江苏南部的东海、福建东碇岛、兄弟屿附近的台湾海域和广西北部湾一带的南海。



镰鳍斑纹海豚以乌贼以及鳕鱼等群游鱼类为食。喜欢结群游动,通常为20一30只或100只以上,甚至达到数百只或上千只。游泳的速度不算太快,一般是4一6海里,被追逐时的时速也不超过10海里,只有在极度恐怖时,逃跑的瞬时速度才可达到30海里。它的群体行动很有秩序,而且非常灵巧,如果被网兜住,只要群体中的“头领”跳出网外,其他成员就会紧随其后,统统越网而逃。有时几只强壮的雄兽还会用锐利的牙齿把网咬破,然后整个群体都从网的漏洞处相继遁逃。群体成员之间的眷恋性也很强,如果有同伴受伤,其他成员都云集其周围,很长时间不肯散去。



春季和夏季是它的交尾和产仔季节。雌兽的怀孕期为10一12个月。幼仔出生时的体长为120厘米左右,哺乳期约为12个月。



镰鳍斑纹海豚海豚比较容易饲养,可以在水族馆里作为观赏动物,能学会钻圈、从池底拣东西、轻松地衔住距水面数米高的吊球等许多技巧,很受人们的欢迎。



镰鳍斑纹海豚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鲸目、海豚科、斑纹海豚属。斑纹海豚属中共有6种,与沙漏海豚相近,头骨也比较短,喙虽然也短但清晰可鉴,而且很宽,其长度几乎等于宽度的2倍,背鳍后屈,几乎呈弧形。体长都在3米左右。上下颌的左右各有22一45枚牙齿,但种间以及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脊椎骨为73一92个。

西藏野驴―“镶有黑边的‘野马’



西藏野驴分布于锡金、印度东北部和我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新疆南部等地,从前也被列为亚洲野驴的一个亚种。它的体长为210―240厘米,肩高150厘米,尾长60―90厘米,体重150―250千克,与亚洲野驴大体相似,但区别也有很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体形稍大;体色较深,夏季呈赤棕色;背部和腹部之间的毛色界线非常明显,而且位置较低,位于腹侧的下部;肩后侧面有典型的白色楔形斑,自腹部向上延伸,前腹角呈弧形;肩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条更宽、更明显的黑褐色纵线条,因此被当地的牧民称为“镶有黑边的‘野马’”。



在我国西北地区,人们都把亚洲野驴或西藏野驴称作野马,由此产生了不少误会,使人误以为我国的野外还生存有很多野马。其实,虽然亚洲野驴、西藏野驴和野马同属于马科动物,在形态上和生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头骨和牙齿等,而且栖息地也有重叠,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也很明显,主要有以下7点:1、野马的耳朵较短,野驴的耳朵较长;2、野马冬季没有背纹,夏季的背纹狭窄而不明显,身上的毛色上下比较协调,野驴的背纹鲜明而醒目,身体上下有比较明显的对比,特别是西藏野驴;3、野马四肢的下半截颜色较深,近于黑色,与体色不同,野驴四肢的颜色不深,而且均为同样的颜色;4、野马的体形比较短粗,头部的比例较大,四趾显得粗壮,野驴的头和四肢较细而轻;5、野马的前后肢上都有胼胝体,或称附蝉,野驴仅在前肢上有胼胝体;6、野马的蹄子较宽,野驴的蹄子较窄,而且较高;7、野马的尾巴蓬松多毛,而且上下都较长,颜色也都很深,野驴的尾巴上半截较细而缺毛,只有下半截的毛较多,但深浅不一,中间色深,两侧和内侧色浅,因此在奔跑的时候,决不会扬起一条蓬松多毛的大尾巴。此外,野驴的分布区和活动范围也比野马大,可以进入海拔较高的山岳地带。



家驴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时就已经被驯化,被人类驯养与使用的历史比家马还要长。虽然它的性情较为顽固,但却具有耐力强、耐粗饲、聪明、能吃苦、行走稳健等优点,经得起暴风的摧残,可以用来载物、载客、推磨及耕种等。但亚洲野驴和西藏野驴的野性都较强,至今尚未能驯化为家畜,但它们却可以同家畜杂交,例如与家马杂交后产出红白相间的“斑驳马”,体大,性烈,力强,被当地人用来托运货物或作骑乘之用。



亚洲野驴和西藏野驴的数量从前都非常多,在荒漠和草原上常常能见到数百只以上的大群,但是由于过度猎杀,特别是农田、牧场、油田和矿山等的大量开发,使它们的数量大为减少,栖息地迅速缩小。

白鳍豚―生活于长江中的珍兽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万里长江,气势雄浑,波澜壮阔,不仅给沿江人民以舟楫之便,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世界瞩目的珍稀动物白鳍豚就生活在这里。



白鳍豚的体态矫健优美,体长为2米左右,体重100―200千克,雌兽略小于雄兽。吻部狭长,约有30厘米,上下颌两边密排着130多棵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园形隆起,称为“额隆”。皮肤细腻光滑,背面是浅灰蓝色,腹面是洁白色,鳍的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的颜色一致,是长期适应混浊的江水环境的结果,从水面向下看时,由于水的透明度小,光线暗淡,背部灰色的皮肤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被发现,如果从水底向上看,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强烈的光线交织,也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这样就可以逃避敌害,也能较容易地接近猎物。



白鳍豚是很古老的动物,根据化石考证的结果,至少在4000万年的中新世和上新世就已经存在,比大熊猫还要古老,是真正的“活化石”。与其他鲸类一样,它原来也是陆地上的动物,由于环境变迁,再次回到水中,为了适应水中的生活,身体结构发生了变化,体表变成流线形,原来的前肢变成像鱼鳍一样,称为鳍肢,与三角形的背鳍一起保持身体的平衡。后肢退化,尾部末端左右平展,分成两叶,呈新月形,靠尾部的上下摆动推动身体游泳前进。为了在水中保持一定的体温和减轻身体的比重,皮肤下面还长有很厚的一层脂肪。它用肺进行呼吸,有一个长园形凹穴状的鼻孔或呼吸孔长在头顶的左上方。眼睛只有绿豆粒一般大小,已经退化,位于嘴角的后上方。耳朵只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洞,位于眼的后方,外耳道已经消失。嗅觉也已退化。在江水中联系同类,趋避敌害,识别物体和探测食物等,完全依靠发出的声纳信号。



白鳍豚是非常聪明的动物,有人认为它甚至胜过黑猩猩和长臂猿等类人猿,大脑十分发达,表面面积较大,上面沟回复杂,而且大脑两半球还能轮流休息,以便能够昼夜不停地在水中游动。它的声纳系统更是极为灵敏,其上呼吸道有三对功能奇异的气囊和一个像鹅头一样的喉,没有声带,却有着独特的发声和接收回声定位的组织,能在水中发出不同的声音,频率多在超声范围。它所发出的信号,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通讯联络的信号,其持续时间为0.26秒左右,把这种信号的录音放慢几倍,听起来就像老虎和狮子的吼叫声,因此称为“啸叫声”;第二类是回声定位信号,是它们的探测信号,持续时间极短,人耳不能直接听到;第三类是表达情绪的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人耳可以直接听到。



白鳍豚的身体尽管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仍保持着哺乳动物的共同特性,如具有36℃恒定的体温、用肺呼吸、胎生等,雌兽的子宫为双角子宫,在生殖孔的两边各有一个乳头,乳腺发达,幼仔靠营养丰富的乳汁哺育。幼仔出生时与其他动物不同,首先露出尾部,以免被水溺死。刚出生时体长仅有20多厘米,体重不足1千克,但吃奶的本领却十分高超,因为雌兽乳头很小,长在后腹部,所以它必须潜水到雌兽的腹部找到乳头,一边吃奶,一边游泳,还要不时地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如此反复进行。雌兽还常用鳍肢托带着刚出生的幼仔,关怀倍至,如果被冲散,就迅速将其找回。



白鳍豚性情温顺,很重情感,一般营群居生活,从一对到十几只,大多在水深流急的江段,特别是长江与其支流交汇的地方或湖口处活动,夏季江中水位上涨后,则进入沿江的大型湖泊中生活,冬季水位下降后再回到江中水深处越冬。在长江里游泳前进时,成年雄兽在前开路,雌兽则带着幼仔在后紧随,出没于万顷波涛之中,顺江游动的速度可达每小时80公里,景象十分壮观。它们一般每隔20―30秒钟就要呼吸一次,当身体上升接近水面时,鼻孔首先露出水面呼吸,出水时间为0.2―0.6秒,在寂静的夜晚可以听到它出水换气时发出的“噗哧,噗哧”的声音。有时也可以屏气潜水,最长时间可以达到200秒。白鳍豚偶而也同生活在同一水域的江豚混在一起追逐戏水,以鲤鱼、鲢鱼、草鱼、青鱼、三角鲂、赤眼鳟、鲶鱼等淡水鱼类为食,这些鱼类的体长大多在15―30厘米之间,体重大约为100―600克。白鳍豚每天要吃10千克左右食物,并不咀嚼,直接吞食。



白鳍豚每年有两次发情期,分别在3―5月和8―10月,求偶时雄兽从雌兽后方接近,交配时双方腹部紧贴,头部朝水中猛扎,双尾重迭露出,摆动数次后,头挨头紧贴出水。雌兽的怀孕期是10―11个月,每隔一年才生一胎,一胎仅产一仔,繁殖率较低。偶而也发现有生两胎的,这在鲸类中已属少见。在野外,白鳍豚雄兽和雌兽的性比为1:1,而雌兽中仅有30%为性成熟的个体,而其中又仅有30%能够怀孕产仔。以100只白鳍豚来计算,每年仅有5只雌兽能够怀孕,但长江的自然环境条件又如此复杂,幼仔死亡率很高,实际上白鳍豚种群能够得到补充的幼仔已经寥寥无几了,如果没有特殊的保护措施,其灭绝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古时在长江上作业的渔民常把白鳍豚当作神灵,使之得到较好的保护。它晋朝时的记载为“江中多有之”,清朝则是“江中时有之”。一直到本世记初,白鳍豚的在长江种中的分布范围还相当广泛,自三峡的黄陵庙以下,一直到长江口,以及沿着长江的大型湖泊和较大的支流中,此外还有钱塘江、富春江水域等。



50年代时长江中尚可见到10―20只的较大群体,但此后白鳍豚的数量却急剧下降,首先在富春江、钱塘江绝迹,此后在汉江、鄱阳湖、洞庭湖也不再能见到它的身影。到80年代时,长江干流中还有42个群体,大约300多只,90年代初总数已不足200只,现在已经不足100只,仅残存在长江中游的枝城到南京一段,下降速度之快令人吃惊。从它繁衍生育的艰难,以及它所生活的长江自然环境的复杂情况来看,其处境甚至比大熊猫还要危险。

马鹿―体形高大似骏马的鹿



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体长为160―250厘米,尾长12―15厘米,肩高约150厘米,体重一般为150―250千克,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它的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冬毛厚密,有绒毛,毛色灰棕。臀斑较大,呈褐色、黄赭色或白色。头与颜面部较长,有眶下腺,耳大,呈圆锥形。鼻端裸露,其两侧和唇部为纯褐色。额部和头顶为深褐色,颊部为浅褐色。颈部较长,四肢也长。蹄子很大,侧踢长而着地。尾巴较短。马鹿的角很大,只有雄兽才有,而且体重越大的个体,角也越大。雌兽仅在相应部位有隆起的嵴突。角一般分为6叉,个别可达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乎成直角;主干较长,向后倾斜,第二叉紧靠眉叉,因为距离极短,称为“对门叉”,并以此区别于梅花鹿和白唇鹿的角。第三叉与第二叉的间距较大,以后主干再分出2―3叉。各分叉的基部较扁,主干表面有密布的小突起和少数浅槽纹。

马鹿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俄罗斯东部、蒙古、朝鲜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呼和浩特、宁夏贺兰山,北京,山西忻州、甘肃临潭、西藏、四川、青海、新疆等地的野外种群已经在本世纪初绝灭。



由于产地不同,马鹿的形态也有一些差异,在全世界共分化为23个亚种,其中生活于北美洲的北美亚种又叫北美马鹿,体形最大,有的个体的体重超过400千克。我国的马鹿大约有7―9个亚种之多,而且大多是我国的特产亚种。



马鹿属于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但由于分布范围较大,栖息环境也极为多样。东北马鹿栖息于海拔不高、范围较大的针阔混交林、林间草地或溪谷沿岸林地;白臀鹿则主要栖于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及冷杉林边缘;而在新疆,塔里木马鹿则栖息于罗布泊地区西部有水源的干旱灌丛、胡杨林与疏林草地等环境中。此外,马鹿还随着不同季节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经常变换生活环境,但白臀鹿一般不作远距离的水平迁徒,特别在夏季,仅活动于数个“睡窝子”之间的狭小范围,由此常被当地人称为“座山鹿”。在选择生境的各种要素中,隐蔽条件、水源和食物的丰富度是最重要的指标。它特别喜欢灌丛、草地等环境,不仅有利于隐蔽,而且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都比较好。但如果食物比较贫乏,也能在荒漠、芦苇草地及农田等生境活动。马鹿在白天活动,特别是黎明前后的活动更为频繁,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种类多达数百种,也常饮矿泉水,在多盐的低湿地上舔食,甚至还吃其中的烂泥,夏天有时也到沼泽和浅水中进行水浴。平时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群体成员包括雌兽和幼仔,成年雄兽则离群独居,或几只一起结伴活动。马鹿在自然界里的天敌有熊、豹、豺、狼、猞猁等猛兽,但由于性情机警,奔跑迅速,听觉和嗅觉灵敏,而且体大力强,又有巨角作为武器,所以也能与捕食者进行搏斗。



马鹿的发情期集中在9―10月,此时雄兽很少采食,常用蹄子扒土,频繁排尿,用角顶撞树干,将树皮撞破或者折断小树,并且发出吼叫声,初期时叫声不高,多半在夜间,高潮时则日夜大声吼叫。发情期间雄兽之间的争偶格斗也很激烈,几乎日夜争斗不休,但在格斗中,通常弱者在招架不住时并不坚持到底,而是败退了事,强者也不追赶,只有双方势均力敌时,才会使一方或双方的角被折断,甚至造成严重致命的创伤。取胜的雄兽可以占有多只雌兽。雌兽在发情期眶下腺张开,分泌出一种特殊的气味,经常摇尾、排尿,发情期一般持续2―3天,性周期为7―12天。雌兽的妊娠期为225―262天,在灌丛、高草地等隐蔽处生产,每胎通常产1仔。初生的幼仔体毛呈黄褐色,有白色斑点,体重为10―12千克,头2―3天内软弱无力,只能躺卧,很少行动。5―7天后开始跟随雌兽活动。哺乳期为3个月,1月龄时出现反刍现象。12―14月龄时开始长出不分叉的角,到第三年分成2―3个枝叉。3―4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6―18年。



马鹿在我国尚有一定数量,在黑龙江和吉林可能有近10万只,但由于过量猎捕幼仔和栖息地的丧失,也逐渐产生危机,尤其是在新疆,塔里木的野生种群已经由15000只下降到4000―5000只;阿尔泰马鹿由70年代的10万只下降到4万只左右;野生天山马鹿则正以每年3000只左右的速度锐减。如果这样下去,野生马鹿很快就将有绝迹于伊犁河谷的危险。



马鹿一般在2―4月脱角,5―7月为茸角生长旺盛的季节,9月以后开始骨化。它的茸角叫“青茸”,品质优于白唇鹿的岩茸和水鹿的春茸,仅次于梅花鹿的黄茸。但马鹿的数量多,鹿茸的产量也高,通称为四岔,锯茸重量可达1―2千克,比梅花鹿200―600克的锯茸重得多。此外,马鹿的肉可食,皮可制革;鹿胎、鹿尾、鹿筋、鹿鞭、鹿血、鹿肉等都可入药。由于马鹿的经济价值较大,已经有很多地区开展了人工养殖事业。

用香味传情的动物―原麝



原麝也叫北麝、香獐、獐子、香子等,是一种小型的偶蹄类动物,体长为80-95厘米,尾长仅有3-5厘米,肩高50-60厘米,体重8-13千克。头上没有角,也没有上门齿,下犬齿呈门状,并与6枚门齿连成铲状,雄兽有一对獠牙状的上犬齿,一般为5-6厘米,露出唇外。身体的毛色为黑褐色,背部隐约有六行肉桂黄色的斑点,颈部两侧至腋部有两条明显的白色或浅棕色纵纹,从喉部一直延伸到腋下。腹部毛色较浅。毛粗而髓腔大,毛被厚密,但较易脱落。头和面部较狭长,吻部裸露,与面部都呈棕灰色。耳长,大而直立。短短的尾巴藏在毛下。四肢很细,后肢特别长,站立时臀高于肩,蹄子窄而尖,悬蹄发达,非常适合疾跑和跳跃。



原麝在国外见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蒙古,在我国分布于吉林敦化、黑龙江伊春、内蒙古大兴安岭,河北,北京,山西吕梁山、安徽大别山和新疆阿尔泰山等地。原麝在我国共分化为3个亚种,西伯利亚亚种分布于东北的大兴安岭和新疆阿尔泰山;东北亚种分布于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华北地区;安徽亚种分布于安徽。



原麝的性情孤独,胆怯而机警,常年生活在山地的阔叶林、灌木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有时随季节的不同作垂性的迁移。



原麝的食量很小,每天只吃1000克左右的食物,但所食的植物种类却很广泛,包括低等的地衣、苔藓和数百种高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冬季食物较少时还啃食树皮。饮水在山间小溪或小河边,冬季封冻后,还常常舔食积雪。



每只原麝的居住和取食的区域范围一般在10-15公顷左右,随山体高低、植被疏密、种群大小、地势走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多在各自的居住地段内,沿着一定的路线行走、采食,还有固定的排泄粪便的场所和遮盖粪便的习惯。它还常用尾脂腺分泌的油脂,涂抹在树桩上,既作为划定领域的标记,又作为彼此联络的信息。



原麝雄兽平时的神态是精神抖擞,威风凛凛,雌兽则较温和腼腆,洒脱可爱。它很少发出叫声,即使出现敌害或发生异常现象,也只是从鼻孔里发出短促的喷气声,以表示自己的不满和抗议。当然,在它们不幸被捕获时,也会拼命地大叫。有趣的是,它在逃脱追捕之后的几天之内,往往还会回到该地,人们对这种固执的怀恋故土的情感,称之为“舍命不舍山”。



每当冬季来临,日照缩短,气温下降,原麝就进入了繁殖期。它是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雌兽在一个发情季节内可以出现多次性周期,一般为13-20天,每次发情持续24-36小时。发情期间,常由一只雄兽和3-5只雌兽组成一个配种群。如果交配后受孕,雌兽就不再发情,也不接受交配。雌兽发情的初期,表现不安,不停地走动,此时如果有雄兽追赶,则逃跑或用臀部接触地面,拒绝交配。到了发情的盛期,雌兽则发出低沉的“嗯一嗯一”的求偶声,并主动接近雄兽,有时将臀部移向雄兽的头部,让其交配。



雌兽的怀孕期为175-189天。幼仔在5-7月出生,一般一胎生1-2仔。临产前3-5日,雌兽的活动减少,行动稳重。临产1-2小时则表现不安,尿频,行动极为谨慎,产门常一舒一张,随即将腰背弓起,子宫做交替收缩,寻找僻静的地方分娩。



初生的幼仔,体长为19厘米,体重为350-820克,身体为深棕色,有许多白色的斑点,数月后逐渐隐腿。幼仔被毛干燥以后就能站立,蹒跚而行,然后就开始吸乳,先用头和嘴数次触动乳房后,接着用嘴衔住乳头吸吮乳汁,有时还用前肢交替踢打乳房,这是一种刺激方式,有助于泌乳,同时发出“咪咪”的叫声。此时雌兽还经常舔食幼仔的肛门、外阴部和臀尾部。幼仔在出生后的1个月内极少活动,除雌兽每天定时走来喂奶外,整天伏卧在林中隐蔽的地方,只要敌害不直接触到它的身体,即使近在咫尺,它们也仍然一动不动。大约3月龄时,雌兽就离开幼仔,让它们独立生活。原麝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2-15年。

生活在水边的小型鹿类―河麂



河麂体形比黑麂还要略小一些,体长88―105厘米,体重为15―20千克。它的体形与麝相似,雄兽和雌兽的头上都没有角,但雄兽的上犬齿非常发达,向下伸延,弯曲成獠牙,突出口外。冬季的毛粗长而厚密,呈枯草黄色;夏季的毛细而短,有光润,并且微带红棕色。背部和侧面颜色一致,腹面略浅,全身都没有斑纹。蹄子较宽。尾巴特别短,几乎被臀部的毛所遮盖,所以常被误认为是一种没有尾巴或断了尾巴的鹿。



河麂主要分布于我国境内,国外仅见于朝鲜,所以在我国古籍中多有记载,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的记述更为全面:“獐秋冬居山,春夏居泽,浅草中多有之。似鹿而小,无角,黄黑色,大者不过二三十斤。雄有牙出口外,其皮细软胜于鹿皮。”



河麂共分化为2个亚种,其中朝鲜亚种曾在辽宁东部的中朝边境附近有分布,但现在已经绝迹;指名亚种则是我国的特产,分布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地。河麂栖息于江河、湖泊两岸,以及海滨、海岛附近的山坡灌丛、草地和芦苇丛中,常常随着水位的涨落而迁移。繁殖期常用眶下腺的分泌物和粪尿等来标记。主要以青草和植物嫩叶为食,食性非常广泛。性情温和,感觉灵敏,善于隐匿。平时单独或成对活动,行动轻快,奔跑起来一窜一跳,两耳直立,有点像野兔,也能在水中游泳很长的距离。



河麂有明显的繁殖季节,但发情期却随着地点和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为11月到翌年1月之间。雄兽在发情期紧随雌兽,频繁地嗅闻雌兽的阴部,也不时地用前踢在尿迹处扒土嗅闻,有时卷唇。然后头部水平前伸、上仰,耳朵向后紧贴,疾步跑向雌兽,发出“吱吱”的求偶叫声,有时还伴随着快速地摇头拍耳等行为。雌兽则频繁地排尿。交配之前,雄兽和雌兽彼此舔嗅对方的头部、身体和阴部。交配大多在下午进行,持续10秒钟左右,间隔20分钟左右再进行第二次交配。雌兽的怀孕期为168―210天不等,大约在5月份产仔,每胎产4―6仔,最多为9仔。幼仔出生后10余分钟就能站立,体重为870克左右,胎毛细软,全身为灰褐色,杂有浅棕色斑点,1个月以后随着胎毛的脱换和夏毛的生长而消失。



河麂自古就在我国南方的传统狩猎动物之一名列首位,因为它的数量较多,肉味鲜美,皮还能制革。但由于近年来的乱捕滥猎,数量已经逐渐减少。但由于它的繁殖力很强,生长速度也很快,只要加强保护,资源的恢复是很有可能的,另外将其引种驯化也是非常有前途的。

沙漠之舟―野骆驼



野骆驼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但至今仍在野外生存的仅有蒙古西部的阿塔山和我国西北一带,这些地区都是大片的沙漠和戈壁等“不毛之地”,不仅干旱缺水,而且夏天酷热,最高气温为55℃,砾石和流沙温度可达71―82℃,冬季奇冷,寒流袭来时,气温可下降到零下40℃,常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恶劣的生活环境,却使野骆驼练就了一副非凡的适应能力,具有许多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特殊生理机能,不仅能够耐饥、耐渴,也能耐热、耐寒、耐风沙,所以得到了“沙漠之舟”的赞誉。

野骆驼的体形高大而稍瘦,体长2.2―3.5米,尾长50―60厘米,肩高1.8―2米,体重450―690公斤。头部较小,后部具有分泌黑色臭液的臭腺。吻部较短,上唇裂成两瓣,状如兔唇。鼻孔中有瓣膜,能随意开闭,既可以保证呼吸的通畅,又可以防止风沙灌进鼻孔之内,从鼻子里流出的水还能顺着鼻沟流到嘴里。耳壳小而圆,内有浓密的细毛阻挡风沙,还可以把耳壳紧紧折迭起来。眼睛外面有两排长而密的睫毛,并长有双重的眼睑,两侧眼睑均可以单独启闭,在“鸣沙射人石喷雨”的弥漫风沙中仍然能够保持清晰的视力。据说它还能够预感到风暴的来临,《北史》中就有:“且末(新疆南部的一个县)西北流沙数百里,夏日有热风,为行旅之患。风之所至,惟老驼预知之,即嗔而聚立,埋其口鼻于沙中。人每以为候,亦即将毡拥蔽鼻口,其风迅驶,斯须过尽,若不防者,必至危毙。”的记载。



野骆驼的颈部较长,弯曲似鹅颈。背部的毛有保护皮肤免受炙热阳光照射的作用。尾巴比较短,生有短的绒毛。背部生有两个较小的肉驼峰,下圆上尖,坚实硬挺,呈圆锥形,峰顶的毛短而稀疏,没有垂毛。过去曾认为驼峰是贮水的器官,但后来的研究表明,驼峰的结构主要是脂肪和结缔组织,隆起时蓄积量可以高达50公斤,在饥饿和营养确乏时逐渐转化为身体所需的热能。它还具有适当变化的体温,在傍晚时升高到40℃,在黎明时则降低到34℃,从而适应荒漠地带一天中较大的温差。



野骆驼的四肢细长,与其他有蹄类动物不同,第三、四趾特别发达,趾端有蹄甲,中间一节趾骨较大,两趾之间有很大的开叉,是由2根中掌骨所连成的1根管骨在下端分叉成为“丫”字形,并与趾骨连在一起,外面有海绵状胼胝垫,增大接触地面部分的面积,因而能在松软的流沙中行走而不下陷,还可以防止足趾在夏季灼热、冬季冰冷的沙地上受伤。它的胸部、前膝肘端和后膝的皮肤增厚,形成7块耐磨、隔热、保暖的角质垫,以便在沙地上跪卧休息。



野骆驼的全身的淡棕黄色体毛细密柔软,但均较短,毛色也比较浅,没有其他色型,与其周围的生活环境十分接近。每年5―6月换毛时,旧毛并不立即退掉,而是在绒被与皮肤之间形成通风降温的间隙,从而度过炎热的夏天,直到秋季新绒长成以后,旧毛才陆续脱掉。



野骆驼的嗅觉十分灵敏,白昼活动,行走时步履坚定,昂首阔步,但性情胆怯而机警,平时较为温和,但发怒时会喷吐唾液和胃里的东西。虽然可以在沙漠之中生存,但它还是更喜欢临近水源,青草茂盛的地方,常常集中在雨季形成的河流两岸,红柳、沙棘和各种野草生长茂盛的地方。只有当敌害威胁它的生存时,才躲进浩瀚的沙海之中。它的食物多种多样,沙漠中生长的棱棱草、狼毒、芦苇、骆驼刺等贫饥的沙漠植物都是骆驼充饥的食粮,四室的胃有极强的贮存、消化食物的能力,休息时可以把胃中的食物吐出来反刍咀嚼。野骆驼还很耐渴,能够很长时间不喝水而仍然正常生活,仅仅是身体逐渐消瘦,但喝水以后,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能完全恢复。野骆驼耐渴的机理尚未完全搞清,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有水的情况下,它可以一次畅饮10多千克,在胃内的水脬中贮存起来;二是它的血浆中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可以维持血浆中的水分;三是它的鼻腔粘膜面积很大,能防止水分散失;四是它的体温日夜差别竟达6℃,所以能够通过调节体温来控制水的消耗。此外,还有它的皮肤很少出汗;排尿较少;粪便干燥,含水极少;呼吸次数少,从不开口呼吸等等。因此它在夏天可以几天不喝水,在冬天甚至可以几十天不喝水。在盐水泉和淡水同时存在的地方,野骆驼更喜欢饮盐泉中的水,这样不仅补充了水分,还得到了身体所需要的盐分。



野骆驼一般结成群体生活,夏季多呈家庭散居,至秋季开始结成五、六只,或二十只左右的群体,有时甚至达到百只以上。在沙漠中迤逦行走时,成年骆驼走在前面和后面,小骆驼则排在中间,并常常沿着固定的几条路线觅食和饮水,称为“骆驼小道”。野骆驼善于奔跑,行动灵敏,反应迅速,性格机警,嗅觉非常灵敏,有人认为它就是靠嗅觉在沙漠中寻找到水源的,也可能是凭借特有的遗传记忆。



每年的1―3月是野骆驼的发情季节,雄兽争斗时,主要是将头部伸到对方的两腿之间,绊倒对方后再用嘴撕咬。这时常常见到单独行动的野骆驼,往往都是求偶争斗的失败者,也有发情的雄性跑到家骆驼群里,与雌性家骆驼交配的情况发生。雌性每2年繁殖一次,怀孕期为12―14个月,翌年3―4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后2小时便能站立,当天便能跟随双亲行走,一直到1年以后才分离。4―5岁时性成熟,寿命为35―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