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集锦

最原始的反刍类动物─小鼷鹿



小鼷鹿体形很小,大致同家兔差不多,体长为42―48厘米,尾长5―7厘米,肩高不足33厘米,体重只有125―210克,看上去很象是还没有长角的鹿类幼仔。它不仅是最小的鼷鹿,也是我国有蹄类中最小的动物。雄兽和雌兽的头上都没有角,第一枚门齿呈铲状,第二、第三枚门齿和犬齿都呈条状,铲状的门齿之间还有空隙。雄兽的犬齿较为发达,露在外面形成獠牙,是它决斗时的主要武器。背部、体侧、腿侧等处的毛色为棕褐色,上面还有浅色斑纹,喉颐有白色纵行条纹,胸部、腹部为白色。



小鼷鹿共分化为20多个亚种,在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及其附近岛屿,我国仅有云南亚种,产于云南西南部的勐腊、尚勇、勐远等地的热带森林的中的次生林、灌丛、草坡,特别在河谷灌丛和深草丛等生境,有时也进入农田地带。它是一种夜行性动物,但主要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白天隐藏于草丛中,动作敏捷机警,奔跑时就象兔子一样,也善于隐蔽,一般不远离栖息地。性情孤独,大多单独活动,偶尔也成对生活。主要以无花果、炮仗花、刺桐花、云南石梓等植物的花果及其他落地野果为食,也吃青草、幼苗、大豆叶、红薯、木薯等的嫩叶和草根。据说它很怕水,一旦被迫下水,出水后就会卧地不起,很长时间后才能活动。



小鼷鹿全年都可以繁殖,雌兽的怀孕期为5―6个月,每胎产1仔,偶尔产2仔,幼仔出生后不久便能站立活动,5月龄便达到性成熟。更为奇特的是,雌兽产仔48小时后便可以发情受孕,而且能一边哺乳一边怀胎。



小鼷鹿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偶蹄目、鼷鹿科、鼷鹿属。鼷鹿科共有2属、4种,是介于骆驼科与鹿科中间的一个类群,也是偶蹄目动物中体形最小的一个类群。现生鼷鹿的祖先是古鼷鹿,出现于晚始新世。它也很可能是反刍类动物的祖先,其主要的一些特点与现生鼷鹿类似,体形大小如兔,头上没有角,四肢细长,脊背弯曲,但有一条较长的尾巴,脚也比较长,而且掌骨和跖骨都是分离的,所有的牙齿都存在,但3个上门齿较小,显然正在趋向消失。



我国小鼷鹿的野外数量极少,而且由于栖息地每年3―5月为最干旱的季节,往往造成溪沟干涸,草木枯萎,食物缺乏。小鼷鹿也被迫在白天外出觅食,因而极易被人发现而遭到捕杀。另外它的栖息地也是人畜活动比较频繁的地区,使作为食物和隐蔽物的草丛常常被践踏和破坏,也威胁了它的生存。所以亟待加强对小鼷鹿的保护和宣传工作。

失而复得的珍兽―麋鹿



麋鹿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肩高达122―137厘米,体重120―180千克,雌性体形比雄性略小。雌性头上无角,雄性角的形状特殊,没有眉杈,角干在角基上方分为前后两枝,前枝向上延伸,然后再分为前后两枝,每小枝上再长出一些小杈,后枝平直向后伸展,末端有时也长出一些小杈,最长的角可达80厘米。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因为麋鹿“蹄似牛非牛,头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角似鹿非鹿”,所以俗称为“四不像”。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7月中、下旬达到高潮。雄兽性情突然变得暴躁,不仅发生阵阵叫声,还以角挑地,射尿,翻滚,将从眶下腺分泌的液体涂抹在树干上。雄兽之间时常发生对峙、角斗的现象。雌兽的怀孕期为270天左右,是鹿类中怀孕期最长的,一般于翌年4―5月产仔。初生的幼仔体重大约为12千克,毛色桔红并有白斑,6―8周后白斑消失,出生3个月后,体重将达到70公斤。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20岁。



麋鹿不仅体形独特,而且身世也极其富有传奇色彩―戏剧性的发现,悲剧性的盗运,乱世中的流离,幸运的回归等等,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稀有动物之一,在世界动物学史上占有极特殊的一页。



麋鹿在我国曾经广泛分布,特别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一带,同时也大量饲养在历代的皇家狩猎场内,野生种群绝灭的时间大约在明、清朝代。1865年秋天,法国遣使会的传教士阿尔曼・大卫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的墙外窥探到了这一奇特的物种,并于1866年1月以纹银20两的代价,换得两个皮张和一个头骨,运回巴黎,当即引起了轰动,所以糜鹿在国外又被称为“大卫鹿”。



由于1894年浑河(永定河)发大水,冲垮了皇家猎苑的围栏,使许多麋鹿逃散,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我国,又使猎苑中的糜鹿全部在战乱中消失。世界上仅有1865年至1894年间被陆续盗运到欧洲各地的一些麋鹿饲养在动物园中,现在世界上的麋鹿全部都是这些种群的后裔,总数发展到接近2000只。



1956年4月,英国伦敦动物学会为了实现麋鹿重返故乡的愿望,赠送两对幼仔给中国动物学会,在离别故土半个多世纪后,北京动物园中又重新出现了珍兽麋鹿,但是,由于生态环境不相适宜,它们及其三只后代分别于60―70年代相继去世。1973年12月,英国惠普斯奈动物园又赠送给我国两对幼仔,这两对麋鹿和它们的后代在我国各地的动物园中得以生存和繁衍,并为麋鹿的再引入工作积累了经验。



但是,与重归故土的第一对麋鹿一样,这2对麋鹿的难产率也居高不下,由1975年至1979年,它们共生下7胎,其中有2胎属于难产。这说明麋鹿难以适应动物园狭小的空间,以及人工环境,饲养方法等等,如果继续在动物园中饲养,将也会逐渐产生体质退化、难产、不育而至衰亡。解决的方法是象乌邦寺和国外其他动物园那样,将它们进行自由散放,让其自由觅食,自由逐偶,大量活动,经常洗浴,才能保证它们的体质不会退化,繁殖力不会减弱。



在自然保护事业中,“再引入”是指把一个在原分布范围内已经消失的物种重新引回原产地,并努力恢复其自然种群的行动,是保护濒危物种的一个重要手段。麋鹿的再引入工作于1980年开始着手准备,首先选择的地点就是北京南海子,因为这里曾是我国麋鹿最后消失的地方,而将一个物种如此准确地引入它的原产地,在世界再引入工作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很有历史意义。另外,选择北京进行再引入的工作,对于取得政府、科学界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国际合作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不过,我国麋鹿种群饲养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北京南海子麋鹿园因为附近的土地被承包给卖沙子的生意人,每日用大型工程车挖掘沙土,以及慢慢竖立起来的一座“垃圾山”,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发生了麋鹿因误食塑料袋和受污染的水而死亡的事件。



愿这些困扰麋鹿正常繁衍生息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使它在故土上重新发展壮大,恢复往日的繁荣昌盛。

善于游泳的鹿―水鹿



水鹿的身体高大粗壮,体长120―220厘米,尾长20―30厘米,肩高100―130厘米,体重180―250千克,最大的可达300多千克,雌兽的体形比雄兽小。体毛粗糙而稀疏,雄兽背部一般呈黑褐或深棕色,腹面呈黄白色,雌兽体色比雄兽较浅而略带红色,也有棕褐色、灰褐色和白化的个体,由颈部沿着背中线直达尾部的深棕色纵纹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颜面部稍长,鼻吻部裸露,耳朵大而直立,眼睛较大,眶下腺特别发达而显著,尤其是在发怒或惊恐时,可以膨胀到与眼睛一样大。颈部较长。四肢细长而有力,主蹄大,侧蹄特别小。尾巴的两侧密生着蓬松的长毛,看上去很象一把扇子,尾巴的后半段呈黑色,腹面颜色雪白,翘起来的时候,在锈棕色的臀周的衬托下十分耀眼而醒目。只有雄兽头上长角,角从额部的后外侧生出,稍向外倾斜,相对的角叉形成“U”字形。角形简单,呈三尖形,包括一个眉叉和主干在末端的分叉,最末端的2个叉一般是等长的。主干一般只有一次分叉,不过偶尔也有不分叉或多次分叉的。眉叉较短,角尖向上斜生,与主干之间形成一个锐角。角的先端部分较为光滑,其余部分粗糙,基部有一圈骨质的瘤突,称为角座,俗称“磨盘”。水鹿的角在鹿类中是比较长的,一般长达70―80厘米、粗17―18厘米,最高纪录为125厘米。



水鹿在国外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等地,在我国分布于青海、西藏、四川、贵州、云南、江西、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地。



水鹿在全世界的亚种超过10个,在我国有4个,海南亚种仅分布于海南,在当地又被叫做“山马”,体形较小,毛色多为栗褐色,而且被毛短而稀。此外,台湾亚种仅分布于台湾,西南亚种分布于云南和广西,分布于其他地区的是四川亚种。



水鹿栖息于从海拔300―3500米之间的阔叶林、季雨林、稀树草原、高草地等多种环境里,活动范围较大,没有同定的巢穴,还有沿山坡作垂直迁移的习性。在休息的地方,草被压倒,足迹、粪便特别多。平时昼伏夜出,白天在树林或隐蔽的地方休息,黄昏时分开始觅食、饮水等活动,到天明之前才结束。在月色明朗的夜晚也很少出来,一般在月落后才开始活动,以数百种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嫩叶、嫩芽、鲜果等为食,也喜欢在山泉边饮水,还嗜食盐碱土、盐碱水或烧山后的草灰。它特别喜欢有水的环境,水性极好,可以游过2―3公里宽的河流、水库等,有时还在水泉中洗浴,滚上一身泥巴,民间有“虎蹲草山,鹿伴溪泉”的说法,所以得名水鹿。平时大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只有繁殖期才集群,每群的数量从几只到十多只不等,每个群体中只有1―2只雄兽。群体在高山密林或深草中奔跑时,跑在前面的个体总是将尾巴向上翘起,露出雪白而耀眼腹面,使跑在后面的个体很容易跟随,这样就不会掉队失群了。水鹿性情机警、谨慎,嗅觉、听觉都十分灵敏,常站立不动,竖起耳朵倾听四周的动静,并且用前肢有节奏地轻轻敲打着地面,一旦听到异常声响,或者闻到豹、狼等猛兽的味道便迅速逃走,在树林、草丛中奔跑自如,因此在海南还有“山马精,山马精,听到狗叫翻过岭”的民间歌谣。



水鹿的繁殖期不十分固定,大多在夏末秋初进行,海南亚种则不受季节限制。此时雄兽常常昂首阔步,高声鸣叫,彼此进行激烈的格斗,或用角撞击,或用口咬,还用后腿站立,竖起身体,尽量抬高头部,两耳倾向后方,然后用前蹄击打对方。雌兽的怀孕期大约为6―8个月,于翌年春季生产,每胎产1仔,偶尔产2仔。初生的幼仔全身布满了美丽的白色花斑,能够在阳光照耀的树丛或草丛中起到保护色的作用。幼仔由雌兽携带,哺乳期为2个月,但白天分开,晚上活动时才到一起。如果幼仔发出鸣叫时,雌兽也会闻声而至。幼仔出生后第二年开始长出初角,到第三年左右在角座处脱落,再长出新茸,以后大约每年生一次茸角。生茸的主要季节为3―6月,但在热带地区全年均有生茸的个体。生茸的周期变化也很大,为279―507天,一般随着年龄的增大,生茸的周期有缩短的趋势。水鹿2―3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4―16年。



水鹿不仅是动物园中很受欢迎的大型观赏动物,而且经济价值很高。它的茸角虽然不如梅花鹿和马鹿的鹿茸品质高,但优于驼鹿、驯鹿,也比较粗重,所以不失为一种贵重的动物性药材,有增强人体各种机能和消除心肌疲劳的作用,还能加速伤口愈合。骨化的角可以治疗疮疡肿痛,也可以熬成鹿角胶,作为鹿茸的代用品。此外,鹿角、鹿鞭、鹿筋、鹿心、鹿血,也是名贵的补药。它的皮张可以制革,肉可以食用,而且味道鲜美、脂肪少,其他如鹿筋、鹿尾等也都可以食用。产地的居民还喜欢把肉凉干,制成“马鹿干巴”,可以放置较常的时间,成为当地的土特食品。正因为如此,野生水鹿的数量已经大为减少,有些产地甚至已濒于绝灭,目前在我国的总数估计有20000只左右。

普氏原羚和藏原羚



普氏原羚又叫滩原羚、滩黄羊等,体形比黄羊稍小,体长大约为110厘米左右,肩高约50厘米,体重约15千克。尾巴较短,不足11厘米。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黄色,并略带储石色,喉部、腹部和四肢内侧均为白色,臀斑为白色。冬季毛色较浅,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角长约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这点与朝内后方弯曲的黄羊角不同。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动物,分布于青海、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甘肃北部、宁夏等地。栖息在比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带,一般海拔高度在3400米以下,从不到达更高的山峦,也不到纯戈壁地带活动,所以被称为“滩黄羊”。它有季节性水平迁移现象,集群活动,冬季成群向南迁移,到植被较丰富、雪薄和有水源的地方,夏季复又北返。性喜群居,行动迅速而敏捷,疾驰如飞。虽然嗅觉较差,但视觉和听觉却很发达,所以十分机警,能够在大范围内活动觅食、饮水,也能逃避敌害。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的嫩枝、茎、叶为食,冬季则啃食干草茎和枯叶,忍耐干旱的能力较强。



普氏原羚的发情交配期是12月至翌年1月,雄兽之间的争雌斗争不算激烈。产仔期间群体暂时解散,雄兽结成小的群体或者单独活动,雌兽则单独到山凹的高草丛或灌本丛等较为僻静的地方分娩,每胎产1仔,偶尔为2仔。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产动物,皮毛及肉品质均佳,但数量极为极少,应该对它进行深入的科学考察,摸清种群分布与资源数量,为制定保护管理方案,规划自然保护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严禁猎杀。



藏原羚又叫原羚、小羚羊、西藏黄羊和西藏原羚等,体形比普氏原羚瘦小,体长84―96厘米,体重11―16千克,耳朵狭而尖小,四肢纤细,蹄子窄小。体毛为灰褐色,腹部为白色,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远看其色接近沙土黄色,因而有“西藏黄羊”之称。仅雄兽具有细而较长的镰刀状角,双角自额部几乎平行向上升起,然后稍微向后弯曲,与普氏原羚的角截然不同。角尖比较光滑,基部至三分之二处有明显而完整的环状横棱。雄兽臀部都有纯白色的大块斑,周围被锈棕色环包。尾巴很短,几乎隐匿在毛中。



藏原羚在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和锡金等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四川西北部和甘肃南部。它是典型的高原动物,栖息的海拔高度在3000―5100米之间,范围广泛,各种草原环境中几乎都可以生存,但一般多见于高寒草甸和干草原地带,在高原荒漠和半荒漠景观中数量较少。特别喜欢草本植物生长较茂盛和水源充足的地方,但活动范围不十分固定,经常到处游荡。营群居的生活,但在不同季节会结成不同大小的群体。通常冬春季的群体较大,常常是数十头,有时形成上百头的大群;夏秋季节则结成几头到十几头的小群,也有单独活动的个体。它的嗅觉不算灵敏,但听觉和视觉极好,性情机警,遇到天敌后会迅速地逃遁,到一定距离后停下回头凝望,然后再继续奔逃,或者在原地休息、进食。食物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它的奔跑速度极快,在高原上行动敏捷,疾走如飞,奔跑的时候两耳向后倒下,短尾翘起,雪白的臀部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就象是挂着一面镜子,所以俗称为“镜面羊”。



藏原羚的发情期为12月至翌年1月。雄兽之间的争偶现象不激烈,仅仅是互相驱赶,被赶走的雄兽在交配期后仍然返回到群体中。雌兽的怀孕期为6个月,大约在7―8月生产,每胎产1仔,偶尔为2仔。幼仔2―3天后就能随雌兽奔跑。



从前藏原羚几乎是青藏高原随处可见的有蹄类动物,但由于垦荒、采矿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以及滥捕滥猎现象的日趋严重,它的数量已经急剧下降,分布区域也在迅速缩小。

高原之舟─野牦牛



野牦牛的体形大而粗重,但比印度野牛略小,体长为200―260厘米,尾长约80―100厘米,肩高160―180厘米,体重500―600千克。它的体毛为暗褐黑色,特别长而丰厚,尤其是颈部、胸部和腹部的毛,几乎下垂到地面,形成一个围帘,如同悬挂在身上的蓑衣一般,可以遮风挡雨,更适于爬冰卧雪;尾巴上的毛上下都很长,宛如扫帚一般,显得蓬松肥大,下垂到踵部,在牛类中十分特殊;有14对肋骨,较其他牛类多一对;额下没有肉垂,肩部中央有凸起的隆肉,四肢短矮,腹部宽大;头上的角为圆锥形,表面光滑,先向头的两侧伸出,然后向上、向后弯曲,角尖略向后弯曲,如同月牙一般。角的长度通常为40―50厘米,最长的角将近1米,两角之间的距离较宽。

野牦牛原是我国青藏高原一带的特产动物,分布于新疆南部、青海、西藏、甘肃西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栖息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夏季甚至可以到海拔5000―6000米的地方,山高岭峻,十分荒凉,空气稀薄,植被贫乏,而且时常风雨交加。但野牦牛具有耐苦、耐寒、耐饥、耐渴的本领,对高山草原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很多野生有蹄类和家畜难以利用和到达的灌木林地、高山草场,它却能登临受用。



野牦牛的四肢强壮,蹄大而圆,但蹄甲小而尖,似羊蹄,特别强硬,稳健有力,蹄侧及前面有坚实而突出的边缘围绕;足掌上有柔软的角质,这种蹄可以减缓其身体向下滑动的速度和冲力,使它在陡峻的高山上行走自如。野牦牛的胸部发育良好,气管粗短,软骨环间的距离大,与狗的气管相类似,能够适应频速呼吸,因此可以适应海拔高、气压低、含氧量少的高山草原大气条件。



野牦牛因为叫声似猪,所以在产地又被称为“猪声牛”,藏语中称为“吉雅克”。性喜群居,常七八头、数十头、上百头为群。但年老的雄兽则性情孤独,夏季常离群而居,仅三四头在一起。野牦牛的消化器官比黄牛粗大,牙齿质地坚硬,鼻镜小,嘴唇薄,采食能力很强。主要在夜间和清晨出来觅食,食物以针茅、苔草、莎草、蒿草等高山寒漠植物为主,白天则进入荒山的峭壁上,站立反刍,或者躺卧休息、睡眠。野牦牛的嗅觉十分敏锐,有危险时,雄兽必首当其冲,护卫群体,而将幼仔安置在群体中间。一旦天敌接近,野牦牛会头向下、尾朝空,马上狂奔乱跑,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野牦牛的发情期为9―11月,雄兽变得异常凶猛,经常发出求偶叫声,争偶现象十分激烈。据说,有些斗败的雄兽会下山闯入家牦牛群中,与雌性家牦牛交配,甚至把雌性家牦牛拐上山去。野牦牛雌兽的怀孕期为8―9个月,翌年6―7月份产仔,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后半个月便可以随群体活动,第二年夏季断奶,3岁时达到性成熟。寿命为23―25年。

鬣羚的近亲―台湾鬣羚



台湾鬣羚的形态与鬣羚十分相似,只是体形略小,颈部和背部的鬣毛较短。体长为100―120厘米,尾长10―12厘米,肩高60―72厘米,体重50―60千克。体色素雅,以黑灰色为主,下颌为淡黄色,有黄褐色的喉斑,腹面的颜色较浅,四肢的颜色却较深而黑,体毛粗糙,但显得非常密实,给人一种鲜明的立体感。雄兽和雌兽均有角,生于头的前部。角短而尖,直接向后伸出。吻鼻部裸露,眶下腺明显。耳朵狭长。四肢强健。尾巴较短。

台湾鬣羚仅产于我国的台湾省,在产地又有“野山羊”、”台湾羚羊”等俗名。主要生活于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密林、悬崖峭壁或者草原和平原地带。经常单独出没或2―3只在一起活动。主要在早晨和黄昏出来觅食,喜食青草、种子和菌类等。特别喜欢伫立在视野良好的悬崖之巅,向四处了望。它善于奔跑和跳跃,非常灵活,跳跃的高度可达60多厘米,奔跑的时速为80公里,能在碎石崖坡上用粗短的后腿用力一蹬,便可前后脚同时离地,凌空飞跃起来,然后前蹄轻巧而稳当地落在地上。这是因为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视力与平衡感,而且拥有擅长在峻岩峭壁行走的副蹄,在攀岩时可以利用副蹄紧紧地抓住地面,以坚硬的主蹄支撑着体重,蹄缘柔软富有弹性的角质层又能增加附着力,所以从来不会因失足而从悬崖峭壁上掉入万丈深渊。性情比较刚烈,遭到袭击后常与对方搏斗。



台湾鬣羚在9―10月发情交配,发情周期为20天左右,每次持续时间为2―4天。这时雄兽食欲减退,鸣叫,频频排尿追逐雌兽,并且常用前脚触摸雌兽的后腿。达到高潮时,雌兽主动叉开后腿,稍微下蹲,雄兽则举起前肢,一跃而上,交配时间为20―40秒,有1―2次冲动动作。雌兽的妊娠期为7―8个月,翌年5―6月生产,每胎产1仔。哺乳期为2―3个月,2―3岁性成熟。寿命大约为15年。

鼻腔鼓起的羚羊―高鼻羚羊



高鼻羚羊又叫大鼻羚羊、赛加羚羊,体长为90―144厘米,尾长7―8厘米,肩高63―83厘米,雄兽体重37―60千克,雌兽较小,为29―37千克。夏天毛短,呈淡棕黄色,由颈部沿着脊柱到尾基有一条深褐色的背中线,腹部白色;冬天毛长而密,全身几乎都是白色或污白色。雄兽的颊部、喉部和胸前都长着长毛,好似胡须一般。雌兽在头骨上有2个小突起。雄兽也有细长的角,但没有藏羚的角长,长度在26―37厘米之间,最长的记录为37.4厘米,粗13.3厘米。角基本直竖,角尖稍向前弯,略呈钩状,上面有11―13个棱状环节。角呈琥珀色的半透明状,向阳光透视,角尖内有血丝和血斑样影,基部稍呈青灰色,圆形,有骨塞,名叫“羚羊塞”,约占全长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骨塞坚硬而重,横截面的四周呈齿状而与外面的角质层密合。角内没有骨塞的部分,中心有一条扁扁的角形小孔,直通近尖端,俗称为“通天眼”,质地坚硬,不易折断。



高鼻羚羊头大而粗,脸部较长,眼大,眼眶突出,耳短,呈圆形。它的鼻子非常特殊,鼻端大,鼻中间具槽,鼻腔呈肿胀状鼓起,比藏羚鼻子膨胀的程度要大得多,有很多褶皱,而且整个鼻子延长,稍似象鼻那样形成管状下垂,鼻腔中的鼻毛很多,两个鼻孔就朝下开在管的下端,口也向下,这样可以起到温暖和湿润空气的作用,还能防止风沙进入,适于荒漠地带的缺氧环境。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肌肉,可以使鼻子灵活地转动,采食的时候将鼻子向一侧弯曲。尾巴特别短,四肢较细,但强健有力,不过在站立或行走时的姿态比较特殊,头部低垂,颈向前伸,好似弯腰的样子。



高鼻羚羊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在我国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一带,但野外种群可能已经绝灭,或许会有零散个体出现在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或吉木乃、中蒙边界的北塔山与木垒等地。



高鼻羚羊栖息于草原、灌丛和荒漠地区,一般结成小群活动,夏季可达20―30只。主要以禾本科的各种草类、以及灌木等植物为食。在其所吃植物中,有13%是家畜不喜食的植物,其中常含有毒物质和盐分,但它却能够适应、消化和分解。吃含水较多的植物时,可以较长时间不饮水。在极其干旱的情况下,才结群去找寻水源。冬季,它们能挖食埋在厚雪下、含蛋白质和脂肪的艾属植物。喜结群游荡,有季节性南北迁移现象。它的嗅觉非常灵敏,听觉和视觉也很发达。平时走路有低头的习惯,受惊时一步能跳出6米多远,奔跑的速度也很快。



秋季发情交配,雄兽占有一定的领域,通常与5―15头雌兽结成小群,形成“一夫多妻”的繁殖群。其间,如果其他雄兽侵入其领域,便会发生残酷的逐偶格斗,甚至造成死亡。雌兽的怀孕期大约为139―152天,每胎产1―2仔,偶尔产3仔。幼仔初生时为3500克左右,哺乳期大约为2个月。1―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0―12年。



狼是高鼻羚羊的主要天敌,捕食交配期后身体虚弱的雄兽和怀孕的雌兽以及幼仔等。特别是在冬季大雪过后或冰冻时期,由于高鼻羚羊的体重较大,其狭小的蹄子容易陷入冰雪之中,而体重较轻的狼却可以凭借宽阔多毛的脚掌在雪地上奔跑,而且狡猾的狼又谙熟高鼻羚羊的活动路线,所以往往能够得手。



由于高鼻羚羊的皮、毛、肉均可利用,尤其是它的角更是赫赫有名,在中药里称为羚羊角,尤其是角尖为半透明而中间有血痕的品质最佳,俗称为“活羚角”或“羚角尖”,富含角质蛋白、磷酸钙和不溶性无机盐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明目退烧的功能,主治温热病、高热、惊痫抽搐、肝热目赤、痈疮肿毒等症,是“羚翘解毒丸”中的主要成分,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因此,人们长期对它滥加猎杀,致使数量和分布范围大大减少,到20世纪初期为止,全世界只剩下1000头左右。后来在产地各国的大力保护下,资源得到恢复,上升到20万头左右。但是在我国自从40年代以后,就已经很难见到,60年代以后终于在野外绝迹。



1988年秋季和1989年春季,我国从原东德和美国分批引进了几对高鼻羚羊,饲养在甘肃武威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进行人工繁育,已经建立了10余只的一个人工种群,但种群增长速度还很慢,尚不能达到重引入的要求。

登山健将―岩羊



岩羊又叫崖羊、石羊、青羊等,形态介于绵羊与山羊之间,外貌也确实兼有这两类羊的一些特征。就体形而言,岩羊很象绵羊,不过它的角不盘旋,而近似山羊,但雄兽的下颌又没有胡须,也没有膻味。它的体形中等,体长120―140厘米,尾长13―20厘米,肩高70―90厘米,体重为60―75千克。头部长而狭,耳朵短小。通身均为青灰色,吻部和颜面部为灰白色与黑色相混,胸部为黑褐色,向下延伸到前肢的前面,转为明显的黑纹,直达蹄部。腹部和四肢的内侧则呈白色或黄白色。体侧的下缘从腋下开始,经腰部、鼠鼷部,一直到后肢的前面蹄子上边,有一条明显的黑纹。臀部和尾巴的底部为白色,尾巴背面末端的三分之二为黑色。冬季体毛比夏季长而色淡。雄兽的四肢前缘有黑纹,而雌兽则没有。雄兽和雌兽都有角,但雌兽的角很短,仅有13厘米左右,基部扁,角形直,往上逐渐变得尖细,横切面几乎为圆形。雄兽的角的长度为60厘米左右,最高记录为84.4厘米,既不像盘羊那样盘成螺旋形,而且有很多褶皱和颗粒,也不象北山羊那样朝后呈弯刀形,而且具横棱,而是先向上,再向两侧分开外展,然后在一半处稍向后弯,角尖略微偏向上方,整个角的表面都比较光滑,末端尖细,角基略有一些粗而模糊的横棱,横切面为圆形或钝三角形,虽然没有盘羊和北山羊角那样奇特,但也因为特别粗大,显得十分雄伟。

岩羊在国外分布于锡金、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在我国分布于西北和西南地区。栖息在海拔2100―6300米之间的高山裸岩地带,不同地区栖息的高度有所变化,但不见于森林及灌木丛中,有较强的耐寒性。躺卧在草地上时,身体的颜色与草地上的裸露岩石极难分辨,因而有保护作用。虽然经常出现于比较开阔的地方,但其攀登山峦的本领在动物中是无与伦比的。受惊时能在乱石间迅速跳跃,并攀上险峻陡峭的山崖。但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逃到山脊上以后,总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再飞奔而逃,而往往在这个时候丧生。它有迁移习性,冬季生活在大约海拔2400米处,春夏常栖于海拔3500―6000米之间,冬季和夏季都不下降到林线以下的地方活动。性喜群居,常十多只或几十只在一起活动,有时也可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群体成员的依恋性很强,如果有的成员不幸死亡,其他成员常将死尸围住,不让兀鹫等食腐动物叼走。夏季雄兽有时五六只在一起,爬上最高的顶峰上栖息,到秋季发情期时才下来加入大群中同居。有时,岩羊与北山羊也会在同一处栖息,但不混群,也不发生冲突。主要以蒿草、苔草、针茅等高山荒漠植物和杜鹃、绣线菊、金露梅等灌木的枝叶为食,取食时间不十分固定,白天常时而取食时而休息。



岩羊每年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发情交配。雄兽之间的争偶形式于其他羊类相似,但没有其他羊类激烈。雌兽的怀孕期为5―6个月,6―7月生产,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10天后就能在岩石上攀登,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8―20年。

双角巨大无比的动物―盘羊



盘羊又叫大头羊、大角羊、大头弯羊、亚洲巨野羊等,是体形最大的野生羊类,在我国古代则叫做蟠羊,“盘”与“蟠”两个字读音相同,意思也相近,即弯曲盘旋之意,都是指盘羊雄兽头上的那一对粗壮的弯角,因为这正是这种它最为突出的形态特征,与阿拉斯加大驼鹿的角和北美洲落基山区的大马鹿的角同称为世界传统狩猎动物珍品中的三绝。它的体长为130―160厘米,尾长7―15厘米,肩高110―125厘米,体重100―140千克,最重可达200余千克,雌兽较小。雄兽和雌兽均有角,雄兽的角自头顶长出后,两角略微向外侧后上方延伸,随即再向下方及前方弯转,角尖最后又微微往外上方卷曲,故形成明显螺旋状角形,有的盘曲程度甚至超过360度,角的基部一段特别粗大而稍呈浑圆状,至角尖段则又呈刀片状,角的外侧有明显的环棱,从角的根部至角的尖端长度通常为80―90厘米,也有的达到150厘米以上。雌兽的角较为简单,短小而细,弯度不大,形似镰刀状,长度不超过30―35厘米。四肢稍显短小,尾巴更是极为短小,因此不很明显。脸颊、额部、颈部及两肩呈浅灰棕色,耳内为白色。通体毛被粗硬而短,唯颈部的披毛较长而密,一般上体及体侧的毛呈暗棕色或褐灰色,头部、颈部和肩部的毛色更深,喉部、胸部和腹部为黄棕色,四趾内侧、下腹部及鼠鼷部为污白色,臀部有白斑,即白色臀盘,延至后肢的后侧。尾巴上的毛为灰棕色,中部有一条浅褐色中线。有眶下腺及蹄腺,乳头一对,位于鼠鼷部。

盘羊的头骨的整个轮廓为前窄后宽,从背面看上去颇似一个三角形,显得很短,所以雄兽的1对巨角与头骨显得很不相称。鼻骨也较短,前端尖细,后部钝圆。眼眶突出,封闭完整,泪窝大而深凹。眼面部分宽阔,枕部几乎垂直向下。牙齿呈高齿冠型,上、下前臼齿均分别小于上、下臼齿。下门齿为圆柱状,几乎直竖向上。下犬齿的形状及大小则与下门齿相似,并紧靠第三枚下门齿的后方。



盘羊在国外分布于亚洲中部和蒙古、印度北部、锡金等地,在我国分布于西北和西南地区。栖息于海拔3000―5500米的高山荒漠无林地带,但并不专门栖息于奇峰峻岭之间的高山裸岩带,而是多半出没于丘陵起伏的地带或山坡草地上,尤其喜欢居较为开阔的地区,但也有距水源较近的特点,有时也见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特别是蒙古亚种。通常有季节性垂直迁移的习性,夏季主要活动于雪线的下缘,到了冬季,当其栖息地积雪较为深厚时,则从高山上部迁至低山谷地雪被较薄的地方生活。这些地方气候较为干燥,植被的覆盖度差,主要的建群种类有芨芨草、野葱、苔草和多种针茅等,整个环境呈现为干旱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和山地半荒漠草原类型,有些呈现为高寒草甸类型。它较为耐寒,善于攀登,视觉、听觉和嗅觉相当敏锐,性情十分机警、温和而胆小,稍有异常动静,便用前脚敲打地面通知同伴,然后迅速逃遁。它的奔跑速度和攀崖走险等技能都不比不上其他野生羊类,奔跑的时速最高仅为30公里,但危急时却敢于从悬崖高处往下滚跑,常能用这个方法转危为安。平时结成小群活动,数量不等,但似乎并不集成更大的群体,常见的为10―30只,包括雌兽、幼仔和亚成体等,成年雄兽则2―3只或至7―8只自成一群,分别生活,只有到了冬季才汇合在一起。食物以针茅、莎草、早熟禾、红景天、蒿类等高山植物及灌木的嫩枝等为主,但食性非常广泛,栖息地内的各种植物几乎都能采食。夏季多在早晨和黄昏觅食,冬季则以白天为主。



盘羊的天敌有狼、豺、雪豹等猛兽。在冬季大雪封山之时,盘羊不得不下到低山地带觅食和饮水,往往成群地在大风雪中长途跋涉,穿过广袤的荒原,由一个山岭迁移到另一个山岭,因此在途中常常会遭到狼群的追袭或伏击,也难免因饥饿、受冻而倒毙。成年雄兽由于双角沉重,行动不便,有时会落在群体的后面,因此在大风雪中更易遭到暗算,在原野间经常可以看到被狼吃剩下的遗骸。此外,该地活动的猞猁等中型食肉兽类和猛禽等也会向幼仔发动攻击。



盘羊在10―12月发情交配,此时雄兽之间首先要经过一段逐偶斗争,其激烈程度也堪与马鹿或赤鹿等食草动物相比。它们首先相对而立,然后同时低头向前猛冲,互相用头上巨大的弯角猛烈撞击到一起,发出轰然巨响,声震山谷,数公里之外都能听见。有时也采取直立起来的方式进行撞击。多次碰撞之后,一方如果感到体力不支,疼痛难忍,便自认败阵。但也有时败者竟被顶落山崖,跌得粉身碎骨。获得胜利的每只雄兽可以与数只雌兽在一起生活,直到配种季节结束时才又分开活动。雌兽的怀孕期为6个月左右,幼仔大多出生于翌年春季的4一6月,每胎产仔1―3只。幼仔适应环境的本领很强,出生后毛一干便能直立起来吃奶,几小时后即可随雌兽活动,1月龄左右开始吃草,哺乳期大约持续半年以上,1―2岁性成熟。寿命约为10―15年。

卷羽鹈鹕的近亲―白鹈鹕和斑嘴鹈鹕



我国共有3种鹈鹕,即卷羽鹈鹕、白鹈鹕和斑嘴鹈鹕,它们均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白鹈鹕的体形比卷羽鹈鹕小,体长为140-175厘米,体形粗短肥胖,颈部细长。与卷羽鹈鹕不同的是嘴虽然也是长而粗直,但呈铅蓝色,嘴下有一个橙黄色的皮囊,黑色的眼睛在粉黄色的脸上极为醒目,脚为肉红色。另外它的尾羽为24枚,比卷羽鹈鹕多2枚。它全身的羽毛都是雪白的颜色,稍微缀有一些橙色,头的后部有一束长而狭的悬垂式冠羽,胸部有一束淡黄色的羽毛,翼下的飞羽为黑色,与白色的翼下覆羽形成明显的对照。



白鹈鹕没有亚种分化,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亚洲中部和南部等地,我国曾见于新疆西部及天山、青海湖,以及河南、福建等地,均为冬候鸟或旅鸟。



白鹈鹕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常成群生活,善于飞行,善于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的高。在水中游泳时,颈常曲成“S”形,并不时地发出粗哑的叫声。它主要以鱼类为食,觅食时从高空直扎人水中。



繁殖期为4-6月,结成大群一起在湖中小岛、湖边芦苇浅滩,以及河流岸边和沼泽地等处营巢。通常将巢筑于芦苇丛中的浅水处或者湖边的泥地上,也有的筑于树上。巢的结构较为庞大,主要由树枝、枯草和水生植物等构成。每窝产卵2一3枚,偶尔为4枚。卵刚产出时为白色,孵化后变为黄褐色,大小为95×60毫米。



白鹈鹕春季于3-4月,秋季于9一10月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迁徙,其种群数量较为稀少,在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中,我国境内连1只都未记录到,但1992年在亚洲其他地区共记录到5666只。



斑嘴鹈鹕的体形比白鹈鹕和卷羽鹈鹕都小,体长为134一156厘米,体重5千克以上。嘴长而粗,呈粉红的肉色,上下嘴的边缘具有一排蓝黑色的斑点,这也是它与卷羽鹈鹕的区别之一。虹膜为白色或淡黄色,具有不明显的褐色。喉囊的颜色也与白鹈鹕和卷羽鹈鹕不同,为紫色,脚为黑褐色。夏季的羽毛上体为淡银灰色,后颈的羽毛为淡褐色,较长而蓬松,像马鬃一样,到枕部则更为延伸,形成短的冠羽。飞羽主要为黑色,尖端色泽较淡。下体的羽毛为白色,腰部、两胁、肛周和尾下覆羽等处都缀有葡萄红色。冬季头部、颈部、背部的羽毛为白色;腰部、下背、两胁和尾下覆羽也是白色,但露出黑色的羽轴。翅膀和尾羽为褐色。下体均为淡褐色。



斑嘴鹈鹕没有亚种分化,从前曾认为它与卷羽鹈鹕为同一种的2个亚种,但现在大多认为它们分别是2个独立的种。在国外,它主要分布于缅甸、印度、伊朗、斯里兰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在我国繁殖于长江下游和福建、台湾等东南地区,越冬于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东南部的蒙自等地,此外,还偶见于北京、河北、辽宁、山东青岛。



斑嘴鹈鹕主要为留鸟,有少部分迁徙。栖息于沿海海岸、江河、湖泊和沼泽地带。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善于游泳,飞翔力也很强,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常在水面上空翱翔,游泳时颈部伸的较直,嘴斜向下。它的食物主要是鱼类,也吃蛙、甲壳类、蜥蜴和蛇等。繁殖期间结群营巢于湖边和沼泽湿地中高大的树上。巢相当庞大,用树枝和干草构成。每窝产卵3一4枚。卵为乌白色,大小为79×53毫米。孵卵由雄鸟和雌鸟轮流担任,孵化期约为30天。



斑嘴鹈鹕在本世纪初时在我国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较为常见,但现在已经很难见到,据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在亚洲地区发现有3000多只,而我国竟连1只都没有见到,虽然尚不能因此就说它已经在我国绝灭。

颈部赤红的鸊鷉—赤颈鸊鷉



赤颈鸊鷉的体长为43-57厘米,体重为1千克左右。它的特点是个体较大,嘴短而粗,基部为黄色,尖端为黑色,虹膜为黑褐色,跗跖也是黑色,仅仅在内侧稍微缀有一点黄绿色。夏季和冬季的羽色也不相同,夏季头顶的两侧羽毛延长和稍微突出,形成黑色冠羽,但比凤头鸊鷉的羽冠要短得多,头顶也是黑色,颊和喉灰白色,前颈、颈侧和上胸栗红色,因此得名,后颈和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尾羽黑色。冬季的羽毛为头顶黑色,头侧和喉部为白色,后颈和上体呈黑褐色,前颈为灰褐色,下体白色,尾羽黑色,灰褐色的初级飞羽上带有黑色的斑点,翅膀的前后缘均为白色,飞翔时较为明显。

赤颈鸊鷉共分化为2个亚种,即指名亚种和北方亚种。指名亚种主要繁殖在欧洲,越冬于北海、亚德里亚海、黑海、里海、地中海、伊朗东部和非洲北部。北方亚种主要繁殖在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以及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越冬在日本、我国东南沿海、朝鲜、阿留申群岛,以及沿太平洋沿岸南至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沿大西洋沿岸至美国的佛罗里达等地。



我国仅分有北方亚种,繁殖于黑龙江,越冬在河北、福建中部、广东等地,迁徙期间经过吉林和辽宁。过去也有资料记载指名亚种曾在我国新疆的特克斯河繁殖,但未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赤颈鸊鷉在繁殖期间主要栖息于内陆淡水湖泊,沼泽和大的水塘中,尤其喜欢富有水底植物和芦苇及三棱草等挺水植物的湖泊与水塘,也见于水流平稳的河湾地区。非繁殖期则多栖息于沿海海岸及河口地区。平时在白天活动,常单只或成对活动于水面上,偶尔也结成小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性情机警,行动极为谨慎小心,大多在远离岸边的水上活动,一般不到陆地上,活动和休息均在水中。善于游泳和潜水,能在水面下停留很长时间,面临突然的危险时,大多是通过潜水或游至附近植物丛里匿藏来逃避,一般很少起飞。它的食物主要为各忡鱼类、蛙、蝌蚪、昆虫及幼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等小型水生无脊推动物和脊椎动物,此外也吃部分水生植物。觅食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



赤颈鸊鷉的繁殖期为每年的5一7月,这时鸣叫十分频繁,发出连续的叫声,有时象哭泣一样。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在一起游泳,煽动两个翅膀,然后抬起前身,面对面地直立于水中,两嘴接触,同时羽冠竖直起来,然后再分别游开到一边。营巢于富有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面和水塘中。它的巢也属于浮巢,建在水草丛中,由水生植物堆集而成。通常置巢于水草丛中。每窝产卵通常为4一5枚,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6枚甚至8枚的。刚产出的卵为蓝绿色,随着孵化逐渐变为锈褐色。卵的大小为51.5×35.8毫米。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为20一23天。雏鸟为早成性。



赤颈鸊鷉春季于3-4月份进行迁徙,秋季的迁徙则在9月末-10月初。迁徙时成对或结成小群,主要沿着河流和海岸进行。它在我国数量极为稀少。根据水鸟调查的结果,1990年在我国见到1156只,1992年仅见到574只。

海空“强盗”―白腹军舰鸟



在浩瀚无垠的热带海洋上空,有时可以看到一种巨大的黑色海鸟,在飞行中抢夺其他鸟类口中的食物,它就是“空中强盗”―白腹军舰鸟。

白腹军舰鸟属于大型的海洋性鸟类,体长将近1米,雌鸟的体形一般比雄鸟还要大,蓝灰色的嘴峰很长,尖端弯曲成钩状,喉部有红色的喉囊,可以用来暂时存储捕到的食物。两翼狭窄,下臂的掌骨和指骨特别延长,两翼展开时可达2米。尾羽呈深叉状。脚也是红色的,与其他水鸟不同的是,它的脚趾间虽然也有蹼,但蹼膜在各趾间有很深的缺口。上体的羽毛都是乌黑色并带有绿色的光泽,颈部和和胸部还闪烁着紫色的光泽,腹部却是白色的,这使它很容易与其它军舰鸟区别开来。



白腹军舰鸟没有亚种分化,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繁殖在圣诞岛和科科斯基林岛等地。繁殖期后常游荡到北至我国的广东沿海及岛屿,南达马六甲海峡和爪哇,以及澳大利亚等地。



白腹军舰鸟飞行疾速而迅捷,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以达到400公里,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飞行的耐久力也很强,是非常出色的远距离"飞行家",飞行高度可达1200米左右,还常常飞到1600公里以外去觅食,最远处可达4000公里。这是因为它主司飞行的胸肌和飞羽都非常发达,几乎占体重的一半。它常常展开狭长的翅膀,很轻松地在海洋上空的蓝天中翱翔,在天空气流的旋窝内或翻转,或盘旋上升,有时直冲1000多米的高度,再迅速地由空中直线下降。如果遇到12级的飓风,鹈鹕等其他鸟类早已被吹得晕头转向,可是白腹军舰鸟却能在狂风中旋转而下,安然降落,不受任何损害,因而成为海鸟中的骄骄者。



白腹军舰鸟白天在海面上飞翔,夜间则栖宿在岸边或岛屿上的树林之中。它的食物主要是海中的鱼和水母等软体动物,捕食时,能贴在水面上飞行,追逐漂浮在水面上或飞出水面的鱼类。虽然能够自己捕食,但它却更多地采用强抢的方法,在空中劫掠其它鸟类,特别是红脚鲣鸟所捕获的鱼类。它先是在高空中盘旋巡视,一旦发现红脚鲣鸟在水中捕到鱼类,并衔起飞翔时,立即俯冲下来进行攻击,用喙啄咬红脚鲣鸟的尾部,或用双翅猛烈扑打,迫使红脚鲣鸟在不堪忍受疼痛的情况下,不得不张口吐出已经获得的猎物,或者被攻击得惊慌失措,吓得把猎物仍掉,白腹军舰鸟则趁机在瞬间准确地把将要落水的鱼叼住,使之成为自己口中的美餐。由于长期遭到白腹军舰鸟和其他强盗鸟类的袭击,红脚鲣鸟甚至形成了遇到惊吓便将食物吐出,然后迅速逃走的条件反射,有时就形成了"天上下大鱼"的奇特现象。除了抢夺食物外,白腹军舰鸟还经常掠食其他鸟类的卵和幼雏等。



军舰鸟之所以掠夺其它鸟类的食物,也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军舰鸟虽然翼展较大,善于在空中飞翔,但趾间的蹼不完整,身体羽毛上的油脂也较少,所以不善于游泳和潜水,也很难从水面上直接起飞,不如鲣鸟、鹈鹕等鸟类那样能够"得心应手"地潜到水中捕鱼。军舰鸟的腿短而细弱,所以也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夜晚不是在地面上休息,而是栖息在高大的树枝上或陡峭的岩石上。



每年的4-6月间是白腹军舰鸟的繁殖季节,这时雄鸟和雌鸟各自折起双翅,合拢尾羽,纷纷来到岸边或岛屿上,集群在一起繁殖后代。已经达到性成熟的雄性军舰鸟,喉部的喉囊灌入空气后膨胀成一个很大的半透 明的半球状袋状物,色彩鲜红,十分艳丽,这是它们为了向雌性军舰鸟进行"求爱"炫耀而显示自己英俊形象的主要手段。在求偶季节,它们还经常展开双翼,不断地围绕着雌鸟转圈,跳起优美的舞蹈,并且不时地从嘴里发出"嘎拉,嘎拉"的叫声,这些都是雄性军舰鸟求爱的表示。雌性军舰鸟则相应地不断扇动双翼,显得异常活跃,并十分留意地在雄鸟中选择自己的如意"郎君"。一旦遇到合意的配偶,就立即迎上前去,用头去擦对方的头部或身体,表示同意对方的求爱,于是进行配对和交尾。



组成配偶之后,雄鸟就与雌鸟一起开始筑巢。它们的巢建在大树的顶部或岩石峭壁的灌丛上,利用树枝等编织而成,巢壁比较简陋,巢内铺垫纤细的树枝及海草等柔软物质。它们虽然共同筑巢,但也有不同的分工,雄鸟主要负责衔来巢材,递给雌鸟,雌鸟再于树上或灌木上筑巢。有趣的是,它们的筑巢用的树枝、海草等材料,也多是采用掠夺食物的方法,从鲣鸟等鸟类的口中夺取。新巢建成以后,雌鸟便在其中产卵,每次只产1-2枚白色的卵,大小为70X50毫米。这时雄鸟要暂时离开它的伴侣外出去旅行几天,只有雌鸟单独留在巢内孵化。等雄鸟归来以后,它们就不再外出觅食,开始轮流孵化,直到40天后,雏鸟出壳时为止。就是在孵卵期间,它们也不忘了时常从其他鸟巢中偷取一些树枝等巢材来补充自己的巢。



军舰鸟的雏鸟属于晚成鸟,刚出壳的时候,浑身上下赤裸无羽,连眼睛也不能睁开。雄雌亲鸟外出捕到食物后,先在自己的胃中进行半消化,然后再吐出来喂养雏鸟。这时如果有天敌来侵犯,亲鸟们就在巢的附近与对方拼个你死我活,以便保护雏鸟。雏鸟慢慢长大,身上逐渐披上了白色的绒羽,但仍然要靠亲鸟喂食,一直要到半岁以后,才开始学习单独飞行。给雏鸟喂食主要依靠雄鸟,因为它往往能捕获到更多的食物,甚至还将多余的食物供给雌鸟,以便使雌鸟一心一意地照看雏鸟。不过这时雄鸟喉部漂亮的红色喉囊已经逐渐失去了艳丽的色彩,并逐渐萎缩。长大的幼鸟学会飞行后,已经身强力壮,能够自己捕食了,便离开亲鸟,开始独立生活,但一直要到2岁以后它们才能完全换成成鸟的羽饰,达到性成熟。



白腹军舰鸟的分布范围不大,在我国仅见于广东沿海一带,数量也很稀少,估计全世界的总数尚不足1600对。它不仅是我国的I级保护动物,还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的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 白腹军舰鸟的分布范围不大,在我国仅见于广东沿海一带,数量也很稀少,估计全世界的总数尚不足1600对。它不仅是我国的I级保护动物,还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的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

栖居于深山中的涉禽―黑鹳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的体长为1―1.2米,体重2―3公斤。鲜红色的嘴长而直,基部较粗,往先端逐渐变细,鼻孔较小,呈裂缝状。它的腿也较长,胫以下的部分裸出,呈鲜红色,前趾的基部之间具蹼。眼睛内的虹膜为褐色或黑色,周围裸出的皮肤也呈鲜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端的绿色、紫色或青铜色金属光辉,尤以头、颈部的更为明显。

黑鹳没有亚种分化,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几乎遍及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全国各地。越冬时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等地区,而在黄河流域以北的东北吉林长白山,华北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恒山、芦芽山、中条山、关帝山,北京密云黑龙潭,西北陕西中北部山区,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等,近年来都发现了它的繁殖地。



黑鹳是一种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候鸟,对繁殖、迁徙和越冬期间的生活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觅食的水域,要求水质清澈见底,水深不超过40厘米,食物比较丰盛,冬季不能结冰。它们觅食的时候往往按照一些较为固定的路线活动,范围可以达到数公里远。常常先在高空盘旋侦察,确定取食地点后,还要降落在水边仔细观望一会儿。一旦发现目标,便在浅滩上走走停停,潜行至猎物附近啄食。也有时在浅水中频频走动,捕前啄后,追赶鱼群,弄得水花四溅。追到食物后便用长嘴对准目标,猛插下去,将其捕到口中吞食。黑鹳的食物以鱼类为主,其次是蛙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偶而有少量蝼蛄、蟋蟀等昆虫和夹带吃入的水草。鱼的种类有鲫鱼、雅罗鱼、团头鲂、虾虎鱼、白条、鳔鳅、泥鳅、条鳅、杜父鱼等。



黑鹳在飞行的时候头颈前伸,双腿后掠,形成一条直线,飞行高度多在300米以上。它们不仅能鼓翼飞行,还可以长时间在空中翱翔,尤其是在有上升气流的地带,双翅平展不动,逐渐盘旋升入高空。降落时,速度逐渐减慢,双腿徐徐向下伸直,落地十分平稳。它们在地面行走时,步履轻盈,跨步很大。黑鹳活动时悄然无声,不善鸣叫,休息时常用单脚或双脚站立于水边沙滩上或草地上,脖颈收缩成驼背状。由于它们体型较大,有高超的飞行技巧和坚实有力的长嘴为武器,加之多栖居于悬崖峭壁之上,所以较少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



我国发现的黑鹳多在僻静而开阔的森林,河谷沼泽及近水的崇山峻岭间的悬崖峭壁上营巢,也有的营巢在黄土高原地带水蚀深沟的土崖上,西北干旱地区水域附近的砂石陡壁上,以及塔里木盆地周围的胡杨树上,所以有人把在我国黑鹳的营巢环境分为森林、荒原和荒山等三种类型。它们的巢一般直径达1―2米,高70厘米,多建在环境偏僻,避风向阳,便于觅食和防患天敌的地方,上面大多有突出的岩石可以遮雨。有时经过成功繁殖以后未受干扰的旧巢也可以连年使用,但每年都要重新进行修补和增加新的巢材,从而使巢的体积随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庞大。



每年春天,刚刚来到繁殖地点的黑鹳经常成双成对地在高空中盘旋、嘻戏,雄鸟和雌鸟紧密相随,相互追逐。雌鸟在盘旋时,往往会放慢滑翔速度,双腿下垂,似乎在等待着雄鸟的靠近。它们也用垂颈,点头,或频频鸣叫的方式来表达相互间的爱慕之情,还不时地夹杂着上下喙的叩击或雄鸟和雌鸟间用喙相互亲吻,磕碰所发出的清脆的,如同敲击竹板的“嗒,嗒”声。在共同筑巢的过程中,雄鸟以衔运巢材为主,雌鸟则多在巢中铺垫修理,整个筑巢过程大约需要一个星期。它们用略微粗长的乔、灌木树枝构成巢的主体,中、上层则使用细长的小灌木树枝,最后铺垫以大量的干燥苔藓,或是细软的草根、草茎、羊毛和枯叶等。黑鹳每窝产2―4枚椭圆形、洁白色的卵。孵卵主要是由雌鸟来承担,雄鸟除了几次外出觅食外,其余时间均站在雌鸟的身边守护,遇到气温下降的天气,还常常再向巢中运送一些苔藓,供孵卵的雌鸟加垫巢窝。到了孵卵的中期,雄鸟也有时替换雌鸟孵化,以便雌鸟出外活动、觅食。



在不同地点繁殖的黑鹳的孵卵期不尽相同,少的需要31天,最多的则需要38天。雏鸟是按照产卵的顺序依次出壳的,刚出窝的雏鸟眼睛微微睁开,全身布满了白色的胎绒羽,体重一般在60克左右。雏鸟出壳后的第二天就能吃食了,它们的雄雌亲鸟将捕到的小鱼吞下后轮流返回巢中,再将半消化的食物吐出,一般要分三次吐完,任雏鸟自行吞食。黑鹳的育雏期长达4个月之久,在雏鸟出壳后的20多天内,巢中时刻都有亲鸟守护以防天敌的袭击。出壳60―70天后的幼鸟就可以离巢进行试飞了,这时它们仅在巢的附近活动,多在险峻的山崖边进行跨越山谷的飞行练习,如果遇到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则马上返回巢中。100天以后,幼鸟便随亲鸟大范围外出觅食,不再归巢了。



黑鹳大多数是迁徙鸟类,只有在西班牙为留鸟,仅有少数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到非洲西部越冬,此外在南非繁殖的种群也不迁徙,仅在繁殖期后向周围地区扩散游荡。在欧洲繁殖的种群,几乎全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或者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地中海东端迁往非洲越冬,在亚洲西部繁殖的种群则主要迁徙印度越冬。在俄罗斯东部和我国繁殖的种群,主要迁徙到我国的长江以南越冬,迁徙主要在白天,常结成10余只至20多只的小群。主要依靠两翅进行鼓翼飞行,有时也利用热气流进行滑翔,秋季在9月下旬至10月初开始往南迁移,春季大多在3月初至3月末到达繁殖地。



繁殖地生境条件的恶化是影响黑鹳繁殖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化工、冶金、轻工三大工业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三废和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等有很多进入各种水域造成污染,不仅使黑鹳的食物大量减少,也直接危害它们的健康发育,造成雏鸟死亡率增加。人类的猎捕,以及在黑鹳的巢区附近爆破取石作为建材的现象也很严重。由于黑鹳数量过于稀少,活动范围大,巢址又很分散,所以尚未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资料表明,黑鹳的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显著减少,目前全世界仅尚存约 1000多个繁殖对。在我国黑鹳也是非常罕见的濒危物种,每年在它的主要越冬地江西鄱阳湖仅能见到几十只,而在它的主要繁殖地山西,每50―100平方公里才有一对,只有新疆南部最近发现了500只以上的大群,给黑鹳的繁衍生息带来了希望

具有黑白两色个体的涉禽―岩鹭



岩鹭是中型涉禽,体长为60―75厘米。与众不同的是,它的体色竟有黑色和白色两种色型。白色型全身的羽毛洁白无暇,脸部裸露的皮肤为黄绿色,眼睛和嘴通常为黄色,脚为黄绿色,趾为黄色,繁殖期间头后部和前颈下部生有长的披针形饰羽,背部有长的蓑羽,但仅抵达尾羽的基部。冬季头部、背部和前颈的饰羽消失。它与体羽也是白色的白鹭、黄嘴白鹭等难以区别,只有嘴较为粗厚,直到先端才变细的特点较为突出,不象白鹭或黄嘴白鹭的嘴那样逐渐变细变尖,另外它们还有两点主要的不同:一是岩鹭的脚较为粗短,胫下部裸露的部分少,飞行时脚超出尾羽的部分也少,而白鹭和黄嘴白鹭的脚较为细长,胫下部裸露得多,飞翔时脚远远超出尾羽的外面;二是白鹭和黄嘴白鹭背部蓑羽均超过了尾羽的端部,而岩鹭则仅达到尾羽的基部。黑色型则全身羽毛主要呈暗石板灰色或者蓝灰色,但颏和喉为白色,嘴为黄色或黑色,脚为黄绿色,这种色型的岩鹭与其他鹭类区别起来就很容易了。

岩鹭分布于亚洲东部、琉球群岛、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一直到大洋洲一带,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产指名亚种,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海南等地。



岩鹭是典型的海岸鸟类,而且是一种留鸟,主要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的岛屿和沿海海岸一带,尤其喜欢栖息在多岩礁的海岛和海岸岩石上,只有非繁殖期才偶尔四处游荡,这也是它与其他鹭类在习性上的区别之一。大多在白天活动,但以黄昏时分活动更为频繁。性情羞怯,孤独好静,不易接近,除了繁殖期外,常常单独活动,多在沿海边的岩礁上静静地觅食或者缓慢地走动,有时也伫立在较为隐蔽的水边岩礁上,身体呈驼背状,长时间站着不动。活动时通常极为小心谨慎,常常轻轻的、无声无响地移动和觅食。有时也在低空中飞翔于岩礁与浪花之间,飞行时颈部也缩成“S”形,两翅鼓动缓慢,从容不迫,不慌不忙。但当它受到威胁时,也能飞得相当快。



岩鹭主要以鱼类、虾、蟹、甲壳类、昆虫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为食。通常沿岸边岩石慢步行走觅食。觅食时身蹲得很低,缩脖驼背,轻轻的、甚至有点偷偷摸摸地接近被猎物,然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岩鹭还是一个很熟练的“小偷”,常常到成群繁殖的鸥类中间偷吃亲鸟带给雏鸟的鱼类等食物。



岩鹭每年4―6月繁殖,营巢于海岛岩壁的缝隙或平台上,也在树上或低矮的灌木上营巢。营巢时也成群,但并不象其他鹭类那样密集,而是在海岛的岩石上分散开来。它的巢也较为简陋,通常由枯枝和草茎构成盘状。每窝产卵2一5枚,卵的颜色为淡青色或淡绿色。



岩鹭的数量也很稀少,据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隆冬水鸟调查,1990年在我国仅见到3只,其中1只在台湾,1992年则仅在台湾见到10只,此外还在东南亚见到24只。 因此也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失而复得的东方鸟类明珠—朱鹮



朱鹮,也叫朱鹭,俗名红鹤,古称旋目。它是我国的I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一种动物,被誉为东方鸟类的明珠。



朱鹮是一种中型涉禽,体长67—69厘米,体重1.4—1.9千克,体态秀美典雅,行动端庄大方,十分美丽动人。与其他 类不同,它的头部只有脸颊是裸露的,呈朱红色,虹膜为橙红色,黑色的嘴细长而向下弯曲,后枕部还长着由几十根粗长的羽毛组成的柳叶形羽冠,披散在脖颈之上。腿不算太长,胫的下部裸露,颜色也是朱红色。一身羽毛洁白如雪,两个翅膀的下侧和圆形尾羽的一部分却闪耀着朱红色的光辉,显得淡雅而美丽。由于朱 的性格温顺,我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



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性情孤僻而沉静,胆怯怕人,平时成对或小群活动。朱鹮对生境的条件要求较高,只喜欢在具有高大树木可供栖息和筑巢,附近有水田、沼泽可供觅食,天敌又相对较少的幽静的环境中生活。晚上在大树上过夜,白天则到没有施用过化肥、农药的稻田、泥地或土地上,以及清洁的溪流等环境中去觅食。主要食物有鲫鱼、泥鳅、黄鳝等鱼类,蛙、蝌蚪、蝾螈等两栖类,蟹、虾等甲壳类,贝类、田螺、蜗牛等软体动物,蚯蚓等环节动物,蟋蟀、蝼蛄、蝗虫、甲虫、水生昆虫及昆虫的幼虫等,有时还吃一些芹菜、稻米、小豆、谷类、草籽、嫩叶等植物性的食物。它们在浅水或泥地上觅食的时候,常常将长而弯曲的嘴不断插入泥土和水中去探索,一旦发现食物,立即啄而食之。休息时,把长嘴插入背上的羽毛中,任凭头上的羽冠在微风中飘动,非常潇洒动人。飞行时头向前伸,脚向后伸,鼓翼缓慢而有力。在地上行走时,步履轻盈、迟缓,显得闲雅而矜持。它们的鸣叫声很象乌鸦,除了起飞时偶尔鸣叫外,平时很少鸣叫。



春季是朱鹮的繁殖季节,这时成年的雄鸟和雌鸟结成配偶,离开越冬时组成的群体,分散在栓皮栎树等高大的乔木树上去筑巢、产卵。这时它会用嘴不断地啄取从颈部的肌肉中分泌出来的一种灰色的色素,涂抹到羽毛上,使它的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等都变成灰黑色。它的巢很像一个圆盘,十分简陋,外径73厘米,内径53厘米,深8厘米,距地面高度为5—20米。巢由树枝架成,里面垫以玉米杆、蕨类、细藤条、草叶及草根等,有时也利用旧巢。每窝产卵2—4枚,卵的大小约为65×45毫米,卵重70克左右,表面是蓝灰色或浅绿色的,上面带有黑褐色的斑点。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孵化期大约需要28天。亲鸟在孵卵期间经常翻卵、晾卵、理巢等,孵卵时缩曲着颈部或将头部盘起来,有时站立起来舒展翅膀,或者抖动身体。但巢中往往只有一只亲鸟,不孵卵的另一只亲鸟并不在巢边护巢,夜间则到其他树上去栖息。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时上体被有淡灰色的绒羽,下体被有白色绒羽,脚为橙红色。出壳后由亲鸟轮流将口中半消化的食物吐出喂养,性急的雏鸟们则争着把长喙伸进亲鸟的嘴里,亲鸟则使劲抖动着脖子,使食物尽快地吐出来。亲鸟在育雏的前期每天返回巢中的次数为7—9次,随着雏鸟的迅速生长和对食物需求的增加,后期则增加到每天14—15次。喂完食物后还要帮助雏鸟清理粪便,方法是叼走巢底的树枝,使粪便漏到下面去,或者把沾有粪便的碎铺垫物叼到巢的外边,然后再叼来新的巢材和铺垫物来补充。雏鸟在亲鸟的精心哺育下生长很快,60天后就能跟随亲鸟自由飞翔了。性成熟的年龄为3岁左右,寿命最长的记录为17年。

最珍贵的大雁─白额雁



白额雁又叫花斑、明斑,是大型雁类,体长65―80厘米,体重1700―3579克。虹膜褐色,嘴为肉色或玫瑰肉色,脚为橄榄黄色。较为独特的是在额部和上嘴的基部具有一个白色的宽阔带斑,白斑的后缘为黑色,所以得名白额雁。头顶和后颈呈暗褐色;背部、肩部、腰部均为暗灰褐色,具有淡色的羽缘;尾羽为黑褐色,具有白色的端斑;尾上覆羽白色。颏部为暗褐色,其前端具一个细小的白斑,胸部以下逐渐变谈,腹部为污白色,杂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两胁灰褐色。



白额雁繁殖于北极附近的俄罗斯西伯利亚海岸、白令海峡、北美洲的极北部、欧洲西部以及格陵兰岛的西部等地,越冬在北美洲、欧洲的里海、黑海、地中海附近,以及亚洲中部、东部和南部,包括日本、印度和缅甸等的北部。在我国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台湾、山东、湖北、湖南、西藏、新疆等地。



白额雁在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我国分布有2个亚种,均为冬候鸟,其中指名亚种在我国西部和西南部越冬,太平洋亚种在我国东南部越冬,迁徙期间遍布于东北、华北、新疆、西藏等地。太平洋亚种的体形比指名亚种稍微大一些,体色褐色较多,灰色较少,但区别并不十分明显。



白额雁在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地带富有矮小植物和灌丛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苔原等各类生境,从苔原海岸到海拔200米以上的苔原高地和森林苔原地带均可以栖息;冬季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湖泊、水库、河湾、海岸及其附近开阔的平原、草地、沼泽和农田。虽然它们的栖息生境总是和水域相联系的,但似乎更喜欢陆地,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陆地上活动,或是觅食或是休息。在陆地的时间通常较在水中的时间长,有时仅仅是为了喝水才到水中。它不仅善于在地面上行走和奔跑,而且奔跑的速度非常快。起飞和下降也很灵活。善于游泳,在紧急状况下还能潜水。常成小群活动。飞行时队列多呈“一”字形或成“人”字形。



白额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觅食多在白天,晚上多在水而上休息。通常天一亮就成群地飞往陆地上的觅食地点,中午回到夜栖的地点休息和喝水,然后再成群地飞到觅食地继续觅食,直到太阳落山才又回到夜里的栖息地。食物在夏季主要为马尾草、棉花草等苔原植物,秋季和冬季则主要以水边植物,如芦苇、散棱草以及其他植物的嫩芽和根、茎等,也吃农作物的幼苗。



白额雁每年6―7月在北极苔原地带繁殖,通常在第三年达到性成熟,开始第一次繁殖,但通常在第二年或开始繁殖前的冬季就已经配对,雄鸟和雌鸟一旦结合,便较为稳固,不再分离。求偶时首先是彼此进行头部浸水的运动,同时张开翅膀,大声鸣叫。通常5月中旬至5月末就结成小群到达繁殖地,不久又成对或成家族群分散开来,各自去寻找适合的营巢地点。它一般不利用上一年的旧巢,每年都要筑新的巢。开始营巢后跟随成鸟到达繁殖地的幼鸟和亚成体便离开成鸟,单独组成一个群体,在整个苔原地带漫游,只有个别的伴随着繁殖的成鸟,在巢区的附近活动。通常营巢在河流与湖泊密布,而且有小灌木生长的苔原地带。筑巢于较高的河岸、宽阔的低山顶部、土丘或斜坡上等较为干燥的地方。巢极为简陋,仅为一个凹坑,里面放以少量干草和绒羽即成。通常在6月中旬产卵,每天产一枚,偶尔隔天产一枚,窝卵数通常为4―5枚,最多可达7枚,最少为3枚。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孵化期为21―23天,或者为26―28天。雏鸟为早成性,孵出后的第二天就由成乌带领进入富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水域中活动,但大约在45天后才能飞翔。与此同时,成鸟也开始集中在一起进行换羽,换羽期间没有飞翔的能力。



白额雁在我国为每年8月末9月初开始离开繁殖地,向越冬地迁徙,主要在晚上进行,白天停息下来觅食和休息。在停息的地点也常见它和豆雁、鸿雁等雁类混在一起,或许是因为它们相近的食物构成和要求的栖息环境较为一致的缘故。迁徙时集成大群,无论飞行、休息和觅食均在一起,飞行时常排成单列飞行,边飞边叫,叫声甚高。到达越冬地后,常分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通常在天气晴暖时活动积极,而且较分散;阴雨天、冰雪天以及大风天气则于背风处集成小群,而且不大活动。迁离我国的时间多在3月初至3月中下旬,最晚在4月末至5月初,大多是一些不参加繁殖的亚成体。春季迁徙群多以成对和家族群居多,群体的数量比秋季为少。



白额雁过去一直是我国主要狩猎鸟类之一,拥有较大的种群数量。近30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狩猎,种群数量已急剧减少,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我国的越冬种群数量为2170只,不到欧美其他国家种群数量的十分之一。

天之骄子―大天鹅



大天鹅又叫咳声天鹅、喇叭天鹅、黄嘴天鹅等,体长120―160厘米,体重6500―12000克。全身的羽毛均为雪白的颜色,只有头部和嘴的基部略显棕黄色,嘴的端部和脚为黑色。它的身体肥胖而丰满,脖子的长度是鸟类中占身体长度比例最大的,甚至超过了身体的长度。腿部较短,脚上有蹼,游泳前进时,腿和脚折迭在一起,以减少阻力;向后推水时,脚上的蹼全部张开,形成一个酷似船桨的表面,交替划水,如屡平地。它还常常用尾部的尾脂腺分泌的油脂涂抹羽毛,用来防水。大天鹅身上的羽毛非常丰厚,有人计算过它全身的羽毛有25216根,所以可以有效地抵抗严寒的气候,在零下36―48℃的低温下露天过夜也能安然无恙。



大天鹅的喙部有丰富的触觉感受器,叫做赫伯小体,主要生于上、下嘴尖端的里面,仅在上嘴边缘每平方毫米就有27个,比人类手指上的还要多,它就是靠嘴缘灵敏的触觉在水中寻觅水菊、莎草等水生植物,有时也捕捉昆虫和蚯蚓等小型动物为食。



大天鹅是一种候鸟,没有亚种分化,春秋两季在我国北方、俄罗斯西伯利亚等繁殖地和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越冬区之间进行迁徙。



每年4月,当北方的水面刚刚冰消解冻的时候,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经过长途迁飞的大天鹅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繁殖地。它们成双成对地降落在恬静的湖面上,有的结伴嘻戏,天真活泼;有的交颈摩挲,温情脉脉;有的以嘴理羽,悠闲自得;有的扎入水中,翩翩起舞,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大天鹅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而事实上,它们也的确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关系,一旦结成配偶,形影不离,终生便不再分开。古人用“雌雄一旦分,哀声留海曲”和“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来形容它们的情深意重。



它在巢址的选择上也很讲究,大多筑于人、畜和其他兽类天敌难以到达的孤洲边的浅水中,或是筑在距离岸边较远、水流平缓的浅水中,水位要求稳定,周围长有高杆沼生植物,还要有大片的明水区。大天鹅的巢是水鸟中最大的,外径可达2米,用淤泥和杂草作基,使其形成碗状,上部垫衬着松软的苔藓、金鱼藻和芦苇叶等,巢位高出水面0.5―1.5米。巢间的距离都在100米以上,当地域较小时,有时也会侵占斑头雁等其它水鸟的巢。有趣的是,这时它们并不把其它水鸟的卵仍到巢外,而是同自己产的卵一起孵化。大天鹅每窝产3―7枚白色或象牙色的卵,大小约为115×70毫米,卵重大约为330克左右,最大的达到427克,这也是我国鸟类中最大的卵。产卵后,雄鸟和雌鸟轮流进行孵化和警戒,如果有危险时,就发出警叫,并很快用树枝、绒羽等将卵盖好,隐藏起来,待危险过后再回来孵化。孵化期需要30多天,到6月初的时候,雏鸟就出壳了,它们身上披着洁白的绒毛,一双小脚却是桔红色的,嘴也不是黄色的,而是淡桃红色或肉色,体长为27厘米左右,体重大约为198克。由于可以从雌鸟的腹部得到油脂,雏鸟出壳后就能立即跟随亲鸟在巢边的水中游泳、觅食。等到雏鸟的绒毛渐渐变灰成色,脚的颜色也逐渐变浅,亲鸟就带领着它们进行试飞。到了秋季,成鸟要将飞羽全部脱掉,再换上新的飞羽。由于在换羽时期完全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很容易遭到天敌的袭击,所以大多隐藏到杂草丛生,水面成片,地形复杂,十分隐蔽的安全地带,就象已经神秘地销声匿迹了一样。10月上旬,成鸟和幼鸟都已经全部换好了羽毛,具备了长途迁徙到越冬地的能力,大天鹅便开始分成小批陆续向南方飞去。最早迁离的是不繁殖的亚成鸟,携带幼鸟的成鸟稍晚离开,迁飞多在夜间进行,以免遭到猛禽等天敌的袭击,到11月底全部迁离繁殖地。可以飞越海拔8000多米的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大天鹅的分布区非常广阔,而且无论是繁殖期还是越冬期,活动范围都与当年的气候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气候温和,它的繁殖区域可以向北方扩展,繁殖的时间也可以提前一些;而在气温较低的年份,它的越冬区则可以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寻找没有被冰封的水域,以便获取足够的食物。



大天鹅在全世界的数量估计尚有100,000只,但在我国近几十年来数量减少得很快,亟待加以严格的保护。

白腹隼雕和棕腹隼雕



白腹隼雕是大型猛禽,体形大小同草原雕差不多,体长为70―74厘米,体重1500―2525克。上体暗褐色,头顶和后颈呈棕褐色。颈侧和肩部的羽缘灰白色,飞羽为灰褐色,内侧的羽片上有呈云状的白斑。灰色的尾羽较长,上面具有7道不甚明显的黑褐色波浪形斑和宽阔的黑色亚端斑。下体白色,沾有淡栗褐色。飞翔时翼下覆羽黑色,飞羽下面白色而具波浪形暗色横斑,与白色的下体和翼缘均极为醒目。虹膜为淡褐色,嘴蓝灰色,尖端为黑色,基部灰黄色,蜡膜黄色,趾为柠檬黄色,爪黑色。



白腹隼雕在国外分布于非洲北部、欧洲南部、亚洲西部、中部、南部和东南部,共分化为3个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布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其中在北京、河北为旅鸟,但极罕见, 上海仅有早期的文献记录,可能是冬候鸟或迷鸟,在长江流域以及其他地区均为留鸟,也较为罕见。



白腹隼雕在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地森林中的悬崖和河谷岸边的岩石上,尤其是富有灌丛的荒山和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河谷地带。非繁殖期也常沿着海岸、河谷进入到山脚平原、沼泽、甚至半荒漠地区。性情较为大胆而凶猛,行动迅速。常单独活动,不善于鸣叫。飞翔时两翅不断煽动,多在低空鼓翼飞行,很少在高空翱翔和滑翔。主要以鼠类、水鸟、鸡类、岩鸽、斑鸠、鸦类和其他中小型鸟类为食,也吃野兔、爬行类和大的昆虫。



繁殖期为3―5月。营巢于河谷岸边的悬崖上或树上。巢的结构较庞大,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内垫有少许细枝。每窝产卵1一3枚,通常2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一般没有斑点,有的在钝端有少许黄褐色斑。孵卵由亲鸟轮流承担,护巢性很强。孵化期为42―43天。雏鸟为晚成性,刚孵出的时候全身被有白色绒羽,由亲鸟共同喂养大约60一80天后羽毛才能丰满,然后离巢。



棕腹隼雕为中型猛禽,体长为50―54厘米,体重732克左右。因为它的头顶具有一个黑色的羽冠,前额、头顶、后颈、以及头侧也是黑色,并且略微具有金属光泽,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雕类相区别。上体为黑色,喉部和上胸白色,具少许细的黑色纵纹,其余下体为棕栗色,下胸部具有黑色纵纹,尾羽为暗灰褐色,具暗色横斑,飞翔时在初级飞羽基部可见到一个大的圆形淡色斑。虹膜暗褐色,嘴铅灰色,尖端黑色,蜡膜黄色,脚和趾为暗黄色。



棕腹隼雕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见于海南和云南盈江,属于指名亚种(也有人认为是印尼亚种,或者海南为印尼亚种,云南为指名亚种),其中海南的分布是依据早期文献的记载,在云南为留鸟, 极为罕见。



棕腹隼雕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地带的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大多单独活动,不善鸣叫,经常长时间地站在树上或地面上的草丛之间,有时也在空中飞翔。飞翔时两翅煽动频繁,速度极快而且灵活。主要以鸡类、翠鸟、鸠鸽类、鼠类等动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通过埋伏在树丛或草丛中,等待动物到来时才突然袭击,有时也在地上奔跑追捕猎物。在林中空旷地方,有时也站在孤立的树上或在上空飞翔,观察和寻找猎物,发现后则突然俯冲而下捕捉。



棕腹隼雕的繁殖期为从12月中旬到翌年3月中旬。通常营巢于密林中高大乔木的顶部枝杈上,巢的结构庞大而粗糙,主要由枯枝构成,里面垫有新鲜的绿叶蹬。每对通常有2个可供选择的巢,有时用这个,有时用另一个。如果繁殖成功,旧巢还可以使用很多年。通常每窝产1枚卵,卵产在巢中的绿叶上,如果绿叶枯萎了,亲鸟就及时更换成新鲜的。卵的颜色为暗灰白色,有的具有细小的淡红色斑点,也有的斑点较为粗著,有时还具有淡紫色或蓝灰色的底层斑。亲鸟轮流孵卵,护巢性和领域性都很强,特别是在繁殖期间,变得更为凶猛和更为好斗。

空中霸王―金雕



金雕俗称为鹫雕、金鹫、黑翅雕、洁白雕等,是一种性情最凶猛,体态最雄伟的猛禽。成鸟的体长为785―1015厘米,翼展达200多厘米,体重2000―5500千克。它的虹膜为栗褐色,嘴的端部为黑色,基部为蓝褐色或蓝灰色,蜡膜和趾为黄色,爪呈黑色。上体为棕褐色,在后头、枕和后颈等部位都有很尖锐的金黄色羽毛,呈披针状,与其他雕类明显不同;下体为黑褐色;灰褐色的尾羽长而圆,具有黑色横斑和端斑,尾羽的根部以及双翼的下面具有白斑,在空中翱翔时非常明显。



金雕的腿上全部被有羽毛,脚是三趾向前,一趾朝后,趾上都长着锐如狮虎的又粗又长的角质利爪,内趾和后趾上的爪更为锐利。抓获猎物时,它的爪能够像利刃一样同时刺进猎物的要害部位,撕裂皮肉,扯破血管,甚至扭断猎物的脖子。巨大的翅膀也是它的有力武器之一,有时一翅扇将过去,就可以将猎物击倒在地。



金雕是一种留鸟,分布较广,遍及欧亚大陆、日本、北美洲和非洲北部等地。在我国的分布的范围也很大,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以及东南的局部地区。金雕全世界共分化为5个亚种,我国有2个亚种,其中加拿大亚种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分布于其他地区的都属于中亚亚种,其中也可能有一些是旅鸟或冬候鸟。



金雕生活在草原、荒漠、河谷,特别是高山针叶林中,最高达到海拔4000米以上。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天有时会结成较小的群体,但偶而也能见到20只左右的大群聚集一起捕捉较大的猎物。白天常见在高山岩石峭壁之巅,以及空旷地区的高大树上歇息,或在荒山坡、墓地、灌丛等处捕食。它善于翱翔和滑翔,常在高空中一边呈直线或圆圈状盘旋,一边俯视地面寻找猎物,两翅上举呈“V”状,用柔软而灵活的两翼和尾的变化来调节飞行的方向、高度、速度和飞行姿势。发现目标后,常以速度为每小时300公里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天而降,并在最后一刹那嘎然止住扇动的翅膀,然后牢牢地抓住猎物的头部,将利爪戳进猎物的头骨,使其立即丧失性命。它捕食的猎物有数十种之多,如雁鸭类、雉鸡类、松鼠、狍子、鹿、山羊、狐狸、旱獭、野兔等等,有时也吃鼠类等小型兽类。经过训练的金雕,可以在草原上长距离地追逐狼,等狼疲惫不堪时,一爪抓住其脖颈,一爪抓住其眼睛,使狼丧失反抗的能力,曾经有过一只金雕先后抓狼14只的记录。相比之下,它的运载能力较差,负重能力还不到1公斤。在捕到较大的猎物时,就在地面上将其肢解,先吃掉好肉和心、肝、肺等内脏部分,然后再将剩下的分成两半,分批带回栖宿的地方。



金雕的繁殖较早,筑巢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疏林内高大的红松、落叶松、杨树及柞树等乔木之上,距地面高度为10―20米左右。有时也筑巢于山区悬崖峭壁、凹处石沿、侵蚀裂缝、浅洞等处,巢的上方多有突起的岩石可以遮雨,大多数被风向阳,位置险峻,难以攀登接近。巢由枯树枝堆积成盘状,结构十分庞大,外径近2米,高达1米半,巢内铺垫细枝、松针、草茎、毛皮等物。有时还要筑一些备用的巢,以防万一,最多的竟有12个之多。它也有利用旧巢的习惯,每年使用前要进行修补,有的巢可以沿用好多年,因此巢也变得越来越大,最大的“巨巢”就象一座房子一样构筑在大树的顶部。当然,如果巢的体积过大,也会使树枝无法承受,或者被大风吹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每年春季2―3月就开始产卵,每窝产卵多为2枚,偶而也有1枚或3枚的。产卵时的间间隔为3天左右,产完第一枚卵时即开始卧巢孵化,由雄雌亲鸟共同承担,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35―45天不等。长着柔软的棕色绒毛的雏鸟虽然孵出1周以后就能自己撕啄亲鸟带回的食物,但在巢内的喂养时间持续达76―85天之久,而且在离巢出飞以后也还需要亲鸟在巢外照料60多天,然后才能进行独立的生活。



如果巢中食物不足时,先孵出的个体较大的幼鸟常常会向后孵出来的个体较小的幼鸟的身上啄击,并将啄下的羽毛等吞食,如果缺食的时间不长,较小的幼鸟有避让能力,尚不致于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亲鸟长时间不能带回食物,同胞相残则不可避免,较大的幼鸟就会把较小的幼鸟啄得混身是血,甚至啄死吃掉。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幼鸟20日龄前后,因为20日龄以前,常有亲鸟在巢中守护。这种同胞骨肉自相残害的现象在大型猛禽的幼鸟中并不罕见,这也是它们依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进行的种内自我调节。因为猛禽捕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而食物的来源往往呈周期性波动,当食物短缺时,如果不进行种内的调节,将对于整个种的生存和发展十分不利。它们就是利用雏鸟出壳的先后不同所产生的身体发育上的差异,通过种内的调节,淘汰弱小的个体,保留强壮的个体,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使物种得以健康繁衍。

最小的雕类―靴皂雕



靴皂雕又叫小雕,是我国雕类中体形最小的,体长为45―54厘米,体重500―600克。前额、眼先为白色,头顶、后颈和颈侧为茶褐色或茶棕色,具暗褐色纵纹,尤以头顶部位的较宽,通常还有窄的黑色眉纹。虹膜为褐色,嘴为蓝灰色或淡蓝色,尖端为黑色,蜡膜和嘴裂为黄色,脚为暗黄色。尾羽较长,呈方形。体色有两种类型,淡色型上体为暗土褐色或棕褐色,下体为白色,有一些褐色的纵纹,与黑色的飞羽形成鲜明对比,飞翔时从下面看通体白色,仅翼的后缘和翼尖为黑色,尾为棕色,极为醒目。暗色型除了尾羽为淡色外,通体为暗褐色。滑翔时两翼朝前举,翼角向后弯曲,呈半折叠状,不是完全伸直,与其他雕类明显不同。



靴皂雕在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俄罗斯中部,亚洲中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产亚洲亚种,极罕见, 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有早期文献的记载,可能是偶见的旅鸟,在浙江、云南为冬候鸟,新疆为留鸟或繁殖鸟。



靴皂雕栖息于山地森林和平原森林地带,特别是针叶林和混交林中,冬季多栖息在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区的疏林和林缘地带,有时也进入到有少许树木的农田耕地和村庄附近。常单独活动,只有迁徙期间成群。善于飞行,飞行时两翅煽动得非常快,常在森林中的树木之间穿梭飞行,或者在树顶上空往返飞行,技巧甚为高超和灵活,有力而迅速。有时也见它在空中翱翔和滑翔,两翅微向前举,而翼角弯向后面,翅膀呈半析叠状。主要以啮齿动物、野免、小鸟、幼鸟、爬行类等动物性食物为食。觅食方式主要是隐蔽在树枝叶间或岩石上,当猎物出现时再突然出击,冲向猎物。有时也在林木间高速飞翔追捕猎物,或者在高空翱翔、盘旋搜寻猎物,发现后通过翅的弯曲和收叠,急速俯冲下来捕捉。



繁殖期为4―6月。4月中旬就成对在森林的上空作求偶飞行,并且不断地鸣叫。通常营巢于森林中高大的乔木树上,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为5―20米。由雄鸟和雌鸟共同筑巢。巢多置于树上部枝杈上,结构较为庞大,但很简陋,主要由枯树枝构成,形状为盘状,有时也利用其他鸟类的旧巢。每窝通常产卵2枚,偶尔有多至3枚和少至1枚的。卵的颜色为蓝色、白色、绿白色或灰白色,有时被有不明显的淡红色或黄褐色斑。卵的形状为椭圆形,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