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动物集锦

专门以鱼类为食的猛禽―渔雕



渔雕也是较大型的猛禽,但比海雕类要小一些,体长为61―69厘米。头部和颈部为灰色,腹部白色,其余均为灰褐色。虹膜为亮黄色,嘴为暗角褐色,基部铅蓝色,蜡膜褐色,脚和趾为淡黄色或淡灰白色,爪黑色。爪的底面上没有海雕类所具有的沟,但它的外趾能向后转动。尾羽为圆形,具有宽阔的黑色端斑,中央尾羽为灰褐色,外侧尾羽的基部的三分之二缀有白色和褐色的斑纹,末端三分之一为黑色。



渔雕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有喜马拉雅亚种,仅分布于海南,是极为罕见的冬候鸟。



渔雕是一种在森林中栖息的猛禽,活动于山地森林中的河流与溪流两岸,偶尔也到2000米左右的山地湖泊地带。喜欢停留在大树上或岩石上。“啊,啊”的叫声十分响亮。几乎完全以鱼类为食,只是偶尔吃一些爬行类等动物。渔雕捕食的时候不是采取其他雕类和鹗等所采取的从空中猛扑入水的方式,而是静静地站在水边的树上等候时机,一旦发现水面附近有鱼类漫游,就从所栖的树上悄悄地滑翔而下,紧贴水面作高速飞行,然后迅速地伸出爪子,将鱼抓起,并不在水面上击起浪花,显得非常迅速而从容,堪称神出鬼没。如果水面附近的鱼类较少,它也能潜入水中去猎捕。



渔雕繁殖于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地区,营巢于森林中河流两岸高大的乔木树上,偶尔也在山脚农田和草地中孤立的树上筑巢。繁殖期为3一6月,此时更加喜欢鸣叫。一般3月份开始产卵,每窝产卵2―3枚。由雄鸟和雌鸟共同育雏。

头上长“小辩”的猛禽―凤头蜂鹰



凤头蜂鹰为中型猛禽,体长为50―62厘米,体重800―1200克。头顶暗褐色至黑褐色,头侧具有短而硬的鳞片状羽毛,而且较为厚密,是其独有的特征之一。头的后枕部通常具有短的黑色羽冠,显得与众不同。虹膜为金黄色或橙红色,非常美丽。嘴为黑色,脚和趾为黄色,爪黑色。上体通常为黑褐色,头侧为灰色,喉部白色,具有黑色的中央斑纹,其余下体为棕褐色或栗褐色,具有淡红褐色和白色相间排列的横带和粗著的黑色中央纹。初级飞羽为暗灰色,尖端为黑色,翼下飞羽白色或灰色,具黑色横带,尾羽为灰色或暗褐色,具有3―5条暗色宽带斑及灰白色的波状横斑。凤头蜂鹰的体色变化较大,但通过头侧短而硬的鳞片状羽和尾羽的数条暗色宽带斑,可以同其他猛禽相区别。它的整体形象常常给人以美丽的感觉。

凤头蜂鹰在国外繁殖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南部至萨哈林岛,以及日本和朝鲜,越冬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部分留居于印度、缅甸、泰国、马亚西亚,非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在我国繁殖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云南,迁徙期间见于河北、内蒙古、山西、宁夏、青海、新疆、江苏、山东、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和台湾。全世界共有6个亚种,我国分布有2个亚种,即东方亚种和南方亚种,前者繁殖于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北部,越冬于海南岛和东南亚一带,在甘肃可能也有分布,后者繁殖于四川和云南,部分留居,部分迁徙至东南亚越冬。但也有人认为产于台湾的是西方蜂鹰,而不是凤头蜂鹰。



凤头蜂鹰有一部分为留鸟,一部分为候鸟,但均较为罕见。分布于我国境内的除了海南岛外均为夏候鸟,春季于4月初至4月末迁来,秋季于9月末至10月末迁走。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中,尤以疏林和林缘地带较为常见,有时也到林外村庄、农田和果园等小林内活动,平时常单独活动,冬季也偶尔集成小群。飞行灵敏,多为鼓翅飞翔。常快速地煽动两翅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偶尔也在森林上空翱翔,或徐徐滑翔,边飞边叫,叫声短促,象吹哨一样。有时也见停息在高大乔木的树梢上或林内树下部的枝叉上。



凤头蜂鹰主要以黄蜂、胡蜂、蜜蜂和其他蜂类为食,也吃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偶尔也吃小的蛇类、蜥蜴、蛙、小型哺乳动物、鼠类、鸟、鸟卵和幼鸟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飞行中捕食,能追捕雀类等小鸟。别看蜂类都有螫人的毒刺,甚至于能致人于死命,但是蜂鹰却把它们统统当作无比香甜的美味佳肴,不仅喜欢吃蜂类的成虫,还吃它们的幼虫、虫卵,以及蜂蜜、蜂蜡等等。凤头蜂鹰大多在林中的树上或者地上觅食,常用爪在地面上刨掘蜂窝,就象家鸡刨食一样,啄食蜂巢中的各种食物,吃得津津有味。



有人认为凤头蜂鹰捕食蜜蜂,应该将其列为害鸟。其实,它捕食的主要对象并不是家养的蜜蜂,而是野蜂,特别是它还吃一些林业的害虫、害兽等,只有生活在养蜂场附近的一些个体,才会给养蜂业造成少量的损失。所以凤头蜂鹰和其他猛禽一样,也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鸟类。



繁殖期为4―6月。求偶时,雄鸟和雌鸟双双在空中滑翔,然后急速下降,再缓慢盘旋,两翅象背后折起6―7次。营巢于阔叶树或针叶树上,巢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28米。巢主要枯枝构成,中间稍微下凹,形状为盘状,内放少许草茎和草叶,有时也利用鸢和苍鹰等其他猛禽的旧巢。每窝产卵2―3枚,一般为2枚。卵为砖红色或黄褐色,被有咖啡色的斑点。

栗鸢-体色红艳的猛禽



栗鸢又叫红老鹰,为中型猛禽。体长36―51厘米。虹膜为褐色或红褐色,嘴为淡蓝绿色或淡柠檬色,基部为蓝色;嘴峰和嘴尖较谈,有时为淡黄色;蜡膜黄色,脚和趾暗黄色、黄灰色或黄绿色。头、颈、胸和上背白色,其余体羽和翅膀均为栗色,初级飞羽为黑色,与其他猛禽容易区别。飞行时翅膀朝前倾斜并和身体稍微形成一定的角度,从上面看,翅膀为栗色,翅膀的尖端为黑色,头部和颈部为白色,其余部分为栗色,从下面看,翅膀内面为栗色,翅膀的尖端为黑色,飞羽呈淡红褐色,头部、颈部和胸部为白色,其余体羽均为栗色。它的尾羽为圆形,与鸢的叉尾不同。



栗鸢在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北部、西北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所罗门群岛等地。全世界共有4个亚种,我国仅分布有指名亚种,分布于内蒙古、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地。其中在山东为旅鸟, 在浙江、广西为夏候鸟,在云南为留鸟或旅鸟,其他省、区的情况不详,其中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为90年代后报道的新记录。迁徙时间一般为春季于3―4月迁来,秋季于10―11月迁走,但各地均较罕见。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塘、沼泽、沿海海岸和邻近的城镇与村庄。除繁殖朔成对和成家族群外,通常单独活动。活动在白天。常单独在湖滨、海滨、河岸或水域与村庄上空长时间地翱翔和滑翔,偶尔鼓动几下翅膀。飞行时两翅向前举,和身体呈一定角度,不像鸢那样两翅向左右平伸,但和鸢一样也多在空中呈圆圈翱翔和滑翔。在开阔的水面翱翔时通常离水而很低,有时也在村庄和田野上空翱翔,并不时发出长而悲哀的尖叫声,并带有颤音。飞累了则栖息于树上、房屋屋脊上或河边突出的岩石上。主要以蟹、蛙、鱼等为食,也吃昆虫、虾和爬行类,偶尔也吃小鸟和啮齿类。觅食主要靠视觉,因而视力特别敏锐。通常栖息于高而突出的地方,以便能更好的观察四周,当发现地上有猎物时,则突然从空中直扑下去捕食,也捕食从眼前飞过的诸如小鸟和大的昆虫等猎物。有时也在渔村上空盘旋或直接栖息于高的房屋屋脊上,当有鱼类或其他动物内脏扔出时,则飞去椭食,有时也直接偷取渔民的鱼。除在地上捕食外,也在水中和空中捕食。捕获物或直接在地上啄食或栖息在树上啄食,有时也到处游历觅食或沿海岸飞翔,啄食沿途的腐肉、死鱼和臭肉,在有大量死鱼的地方,也见成群觅食。



繁殖期为4―7月。通常营巢于水边、农田地边或渔村中高大而孤立的树上,偶尔也有置于房屋屋顶上的,巢较粗糙。通常用枯树枝在树干枝叉上堆集而成,形状为盘状,中间下凹,里面放有细软的干草、棉花、破布条、毛发和纸屑。营巢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雄鸟运送巢材和为雌鸟运送食物,雌鸟筑巢。每窝产2―3枚卵,侧尔有多至4枚和少至1枚的。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白色或淡蓝色,有的具少许细的褐色或红褐古色斑点或斑纹。主要由雌鸟孵卵,雄鸟为雌鸟捕猎和运送食物,孵化期为26一27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觅食喂养,大约经过50―55天后即可飞翔和离巢。





金丝猴



我国有3种金丝猴,即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它们都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国家I级保护动物。它们与大熊猫齐名,同属"国宝"级动物,毛色艳丽,形态独特,动作优雅,性情温和,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具有重大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除我国外,这些稀世珍宝在世界上仅有法国、英国等极少数国家的博物馆中收藏有若干标本。



比起其它猴类来,金丝猴的确是非常漂亮,特别是川金丝猴,头顶的正中有一片向后越来越长的黑褐色毛冠,两耳长在乳黄色的毛丛里,一圈桔黄色的针毛衬托着棕红色的面颊,胸腹部为淡黄色或白色,臀部的胼胝为灰蓝色,雄兽的阴囊为鲜艳的蓝色,从颈部开始,整个后背和前肢上部都披着金黄色的长毛,细亮如丝,色泽向体背逐渐变深,最长的达50多厘米,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好似一件风雅华贵的金色斗蓬。



川金丝猴的体形较大,头圆,耳短,眼睛为深褐色,嘴唇厚,吻部肥大,嘴角处有瘤状的突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和变硬。两颊和额的正中的毛都向脸的中央伸展,露出两个凹陷的天蓝色眼圈和一个突出的天蓝色吻圈,再加上鼻骨退化,没有鼻梁,形成了一个鼻孔上翘的朝天的鼻子,更显得格外有趣。



根据古生物的研究结果,川金丝猴早在300多万年前的中更新世就已经存在,从我国各种古籍中的记载来分析,历史时期川金丝猴分布的地区包括位于渭河、汉水和嘉陵江上游的秦岭、陇山地区,原来有近30个县有分布;位于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和湖北西部的大巴山地,原来有6-7个县有分布;位于湖南武陵山北侧的来凤、鹤峰和武陵山南侧的桑植、大庸、慈利、石门等县;位于广东北部从化、龙门、博罗等县境内的九连山、罗浮山;位于四川东南部20多个县境内的大凉山和相邻山区。整个地域跨渭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流域。



目前我国川金丝猴在野外的总数尚有20000只左右,已知的分布于四川、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和湖北神农架等地。现在的分布区与历史上的分布区相比较,已经大大地缩小了,分布的省(区)数从12个减少到7个,县级单位的数目从150多个减少到只有50多个。



川金丝猴原来广泛栖息在亚热带地区的低山森林地带,它是树栖动物,其存在和发展与森林环境的好坏有着密切的关系,失去森林就会影响到它的生存。造成森林破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为了解决吃饭、住房、烧柴和用具等问题,都要以砍伐森林为代价。经过不断砍伐森林以发展农业,尤其是由于红薯与玉米等旱粮高产作物的推广,使过去不能生长禾稼的山区遭到大面积的开垦,致使金丝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低山地带的阔叶林逐渐向中高山地带的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迁移,即从山丘地带的普遍分布,变为向深山地区收缩,栖息地不断消失,分布范围越来越小,后来只能残存在山高岭峻,人类活动很少的地方,原来各地曾经连续成片的分布区,也由于退缩而形成了互相隔绝的情况。川金丝猴分布区的变化,大体经历了下面一些过程:首先是数量的急剧减少,接着便在一些环境条件较差的地区消失,而在另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尚有所保存,使分布区形成互相隔离的"孤岛"状,最后一些"孤岛"再相继消失。



这种局面的形成,开始于18世纪,但主要是19世纪到20世纪,目前仍在继续。这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人进兽退"的一个具体表现。在18世纪之前,川金丝猴分布的地区都存在着茂密的森林茂密,在秦岭和大巴山区,就有"南山老林"和"巴山老林"。从18世纪开始,这些森林经过砍伐,不断遭到破坏。例如在秦岭山中,仅周至县至洋县一段路程砍伐林木的人就经常不下数万,使得许多青翠的峰峦相继变成了童山,以后许多地方的金丝猴变相继灭绝,从甘肃秦州、陕西凤翔府、广东广州府、惠州府等地区逐渐消失。到了19世纪,又从湖北西部、湖南西部、江西东部、贵州东北部、四川东南部等地区不断退却,是金丝猴分布区缩小幅度最大的一个时期。20世纪最大的变化,则主要是甘肃南部、陕西南部、贵州北部、四川西南部等地分布范围的继续缩小和广西分布区的消失,形成今天全国仅剩下几个小片分布区的格局。



生活在我国的另外2种金丝猴–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的皮毛都不是金黄色的。黔金丝猴全身披着暗灰色的毛发,仅见于贵州北部的梵净山一带;滇金丝猴身上的体毛主要是灰黑色,分布于云南西北部。一个物种的自然分布区域如此狭小,是世界上罕见的,而且种群数量也不多,因此,它们都是最濒危、最珍贵的猴类。





金猫-美丽的猫类



金猫是一种体形较大的野生猫类,身体的毛色和斑纹,花样翻新,变化多端。最常见的是棕黄色,但深浅不同,由金黄、棕黄而至灰褐不等,但都透出一种赤金的色调并闪烁着光泽,美丽高雅,所以也叫做红金猫。其次为有花斑的,即全身布满乌褐色的斑点、斑纹,显得朴素大方,看上去仿佛是小形的豹,所以也叫做花金猫,是我国独有的类型。此外还有体色为纯黑色的,显得庄重素雅。



金猫在我国分布于南方的广大地区和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在国外,还见于尼泊尔,印度阿萨姆,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



金猫虽然基本上是属于热带亚热带动物,但仍具有相当的耐寒性,毛皮较厚,而且有底绒。一般都生活在山区,在云南等地甚至能栖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生境主要是较密的山地丛林,或者多岩石的地带。同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喜欢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几乎完全伏着不动。善于爬树,听觉很好,是猫类中外耳活动最为灵活的一种,可以收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微小声音,仿佛是“活雷达”,它性情凶野、勇猛,故有“黄虎”之称。它仅以肉类为食,主要捕食鼠、兔、鸟和小鹿,也盗吃家禽,有时还袭击羊和牛犊等。在广西民间,竟有“黄虎”能够跳上虎背,将虎的脖颈咬断的传说,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说法,这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

环斑海豹-体形最小的海豹



环斑海豹又叫环海豹、圈海豹,是海豹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体长130―140厘米,体重大约为90千克。吻部较尖,面部很象家猫。体毛粗硬,没有绒毛,头骨上没有矢状嵴。身体的背部为深棕灰色,体侧及背部具有不太清晰的漆黑色或者炭灰色斑纹,斑纹的大小和形状都不规则,在斑纹的周围还镶有白色的边儿,因此得名。腹面近似白色,没有斑纹。在冬季的体毛中有很多绒毛。前肢的的第一至第五趾递次渐短,后肢的蹼上有毛,爪的横切面呈三角形,背侧的角清晰可鉴。雌兽有一对乳头。



环斑海豹分布于整个北冰洋、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波罗的海、拉多加湖、赛马湖等水域中,在我国见于江苏赣榆附近的东海海域。



环斑海豹的生活习性与西太平洋斑海豹大体相似,雌兽于春季在冰上产仔,初生幼仔的体毛为白色,出生后1一2周后逐渐改变。



环斑海豹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鳍脚目、海豹科、环斑海豹属。它与西太平洋斑海豹的区别主要有:牙齿比较弱,适于吃大型浮游生物,而不具西太平洋斑海豹那样适于摄食鱼和甲壳类的强大牙齿;头骨和上颔第二枚颊齿都比较小,下颌第一枚颊齿上具有3个尖头,而西太平洋斑海豹具有4个尖头;爪的横切面呈三角形,而西太平洋斑海豹的爪的横切面更近似圆形;身体上的斑较大,并且呈环状,而西太平洋斑海豹身上的斑较小而成丛,不呈环状。

北海狮-海洋中的“狮子”



北海狮又叫北太平洋海狮、斯氏海狮、海驴等,是体形最大的一种海狮,因为在颈部生有鬃状的长毛,叫声也很象狮吼,所以得名。它的雄兽和雌兽的体形差异很大,雄兽的体长为310-350厘米,体重1000千克以上;雌兽体长250-270厘米,体重大约为300千克。它的头顶略微凹陷,吻部较为细长,外耳壳很长,可达5厘米。雄兽在成长过程中,颈部逐渐生出鬃状的长毛,但没有绒毛。身体主要为黄褐色,胸部至腹部的颜色较深,雌兽的体色比雄兽略淡,幼兽黑棕色。雄兽具很小的阴囊。



北海狮分布于北太平洋的寒温带海域,包括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阿拉斯加、堪察加、阿留申群岛和北干岛等地,在我国见于江苏启东的黄海海域和辽宁大洼的渤海海域。 北海狮性情温和,喜欢集群,除了繁殖期外一般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雄兽每个月要花上2一3周的时间去远处巡游觅食,而雌兽和幼仔在陆地上逗留的时间相对较多。白天在海中捕食,游泳和潜水主要依靠较长的前肢,偶而也会爬到岸上晒晒太阳,夜里则在岸上睡觉。它的食性很广,主要食物包括乌贼、蚌、海蛰和鱼类等,多为整吞,不加咀嚼。为了帮助消化,还要吞食一些小石子。它的消化道很长,肠道的长度就达80米左右。在岸上活动时非常机警,胆量与它庞大的身躯极不相称,一有风吹草动便集体迅速回到海水中,即使在睡觉时,群体中也有"哨兵"担任警戒,发现危险,立刻发出信号,告知同伴。“哨兵”对警戒工作十分认真,昂首四顾,一边听着声响,一边嗅着气味,即使是海鸥的叫声,也能引起它们的恐惧,惊慌逃跑。有时也会毫不介意地靠近渔船,但一旦察知有危险时就迅速远离,然后大声吼叫进行威吓。



北海狮的视觉较差,但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尤其是在胡须的基部纵横交错地布满了神经,不仅有很强的触觉作用,而且是一个具有较高精确度的声音感受器,能向四周发射一系列的声信号,然后收集来自目标返回的回声,确定目标的大小和形状,从而准确地辨别物体。有人作过一个实验,首先慢慢地弯曲它的胡子,这样即使超过一个很大的角度也不会产生信号,但如果以较高的频率弯曲它的胡子,就能产生很强的信号,即使对频率甚高的超声波也会有所反应。它的定位信号不完全是由声带发出来的,在咽部的近后端也会发出这类信号,而且每个个体的声波波形都是独特的,这样就能够排除其他噪声的干扰。为了试验它的嗅觉,有人曾经把一支带有麻醉剂的箭,射向“哨兵”,随着“哨兵”中箭后的呻吟,其他群体成员便跑过来查看,它们一嗅到箭柄上麻醉剂的气味,便突然吼叫起来,一哄而起,争先恐后地向海里逃去。后来将箭柄上改为涂上一层它的粪便,结果因为嗅不出任何异味,感觉不出任何可疑的问题,群体成员便仍然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安心睡觉。



北海狮是一雌多雄的动物,每年5一8月间一只雄兽和10一15只雌兽组成多雌群体。身强力壮的雄兽便首先到达岸边的繁殖场所,在海滩上或岩礁上割疆而治。此后成群结队的雌兽才浩浩荡荡地赶来,使海岸上呈现出一片十分热闹的景象。雄兽先是立在海滩上,热情地欢迎雌兽的到来,继而拼命争抢配偶,越是体形威武,本领高强的,抢到的雌兽就越多,最后形成了许多由一雄多雌组合的“独立王国”,叫做生殖群或多雌群。但是,生殖群形成以后,雌兽并不马上与雄兽交配,因为它们都已经怀胎很久,即将分娩,所以要先做好“生儿育女”的准备,待生下幼仔一周以后,才开始与雄兽进行交配,受孕以后,到翌年的繁殖期到来时再度生产。雌兽在一个繁殖期内需要交配1一3次,一般是生产之后交配越早受精率就越高。每只雌兽受孕之后就立即退出多雌群,由其他未经交配的雌兽陆续补充进来。在长达5─6周的繁殖期间,雄兽一直不下海活动,不吃不喝,每天交配多达30次,每次交配时间为15分钟左右,依靠平时体内积累的脂肪来维持这一巨大消耗,一直到繁殖期结束。



雌兽每胎仅产1仔,幼仔只需10分钟左右即可产出,并不困难。刚出生的幼仔体长约为100厘米,体重约20千克,体毛为黑棕色,睁开眼睛就能活动,但需要雌兽耐心的照顾。雌兽行动时,总是用嘴叼着它一起走。雌兽的乳汁很浓,含脂量也很高,所以每1-2天以上哺乳一次,就能使幼仔得到足够的营养,生长得也很快。雌兽产仔后5个星期便开始下海觅食鱼类、乌贼等,每隔2-3天回来一次,有时竟长达9天。尽管繁殖地群体庞大,密密麻麻,吼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但雌兽和幼仔仍然能够彼此辨别出来。雌兽返回栖息地后,首先是连声高叫,召唤着自己的幼仔,幼仔一听到母亲的召唤,也会高声答应,并急切地向雌兽叫声的方向移动,雌兽也加快步伐向幼仔靠拢。当它们相聚之后,除了用声音继续交流和联系外,还要辅以嗅觉,互相嗅对方身上的气味,甚至鼻子对鼻子地亲吻,当确认无疑后,雌兽才开始喂奶。不过,雌兽对不是自己的幼仔却表现得残酷无情,不但不会为之哺乳,而且还会用牙将其叼起来,抛向远处。这种情况如果正巧被这个幼仔的母亲发现,两只雌兽之间就会展开一场格斗。幼仔不会游泳,也不敢下水,到了5一6月份的时候才开始以小甲壳动物和小鱼作补充食物,此后慢慢地学会到海里去游泳和捕食,3一5岁时达到性成熟,寿命可达20年以上。



北海狮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鳍足目、海狮科、北海狮属。它天资聪明伶俐,与海豚不相上下,在人的精心训练下,能代替潜水员打捞海底遗物,进行水下军事侦察和海底救生等,已被美国海军编入特种部队之中。它在淡水中也能生活,平衡器官特别发达,在动物园中可以表演用鼻子顶球、投篮、钻圈、用后肢站起来、用下颌顶东西、用前肢站起来倒立走路等高超的技艺,甚至还能跳越距水面1.5米高的绳索,而且这些技艺一旦学会,过几年以后仍然能够照样表演出来,表演之后还可以同观众握手致意,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因为皮肤薄,而且生满了硬毛,所以经济价值不大。全世界估计总数尚有25一30万只。

虎-兽中之王



虎是人们最为熟悉的珍贵动物之一,通常被认为是动物中最凶猛和最强大的种类,而作为猛兽的代表,也是力量、勇猛、威严的象征。它的体态雄伟,毛色绮丽,头圆,吻宽,眼大,嘴边长着白色间有黑色的硬须,长达15厘米左右。颈部粗而短,几乎与肩部同宽,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较窄,呈侧扁状,四肢强健,犬齿和爪极为锋利,嘴上长有长而硬的虎须,全身底色橙黄,腹面及四肢内侧为白色,背面有双行的黑色纵纹,尾上约有10个黑环,眼上方有一个白色区,故有“吊睛白额虎”之称,前额的黑纹颇似汉字中的“王”字,更显得异常威武,因此被誉为“山中之王”或“兽中之王”。



虎在世界上只有一种,是亚洲的特产动物。现代虎的祖先是一种叫做“中国古猫”的小型食肉类,大约是在距今300万年的更新世以后在地球上出现的,与人类的出现时间较为接近,而且可能曾与人类的祖先──蓝田人一起生活过。由于气候的变迁促进了动物群的演变、分化和迁移,虎便从发源地向亚洲西部、南部等各地逐渐扩散,向西发展的一支经蒙古、新疆和中亚直抵伊朗北部和高加索南部,但没能过阿拉伯沙漠进入非洲,也没能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向南发展的一支又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进入朝鲜半岛,受阻于朝鲜海峡,未能踏上日本列岛;另一个分支通过华北、华中和华南,进入中南半岛。到这里后,又分成两股,一股向西通过缅甸、孟加拉国,直抵印度半岛南端,另一股继续向南,沿马来西亚半岛南下,渡过狭长的马六甲海峡,登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和巴厘等岛屿。看来,如果虎若不是在征服世界的进程中遇上了强大得可怕的对手──人类,迟早有一天会统治全球的每一个森林和沼泽。因此,北自西伯利亚,南达南洋群岛,西从中亚山地,东到朝鲜半岛,都有虎的分布。由于生活地区的不同,以及个体大小、体毛的长短厚薄、毛色的深浅浓淡、条纹的多寡疏密、尾巴的粗细等形态上的一些差异,虎分化为成8个亚种,即东北虎(也叫西伯利亚虎、朝鲜虎)、华南虎(也叫中国虎)、孟加拉虎(也叫印度虎)、里海虎(也叫高加索虎)、爪哇虎、巴厘虎、苏门虎和东南亚虎(也叫印支虎)。此外,在新疆西部和南部还曾记录有新疆虎,但早已绝迹,这个亚种是否存在尚无法确定。我国境内已经确定有分布的为东北虎、华南虎、东南亚虎和孟加拉虎等4个亚种,因而是拥有虎亚种最多的国家。



东北虎在我国产于黑龙江、吉林东部海拔1000米以下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野外仅有20只左右。它是体型最大的虎,体长为180?50厘米,尾长100-50厘米,体重180-40千克。它的毛色最淡,冬季呈现乳黄色,下体胸腹部和四肢内侧的白色范围较大,身上的黑褐色条纹也较疏较淡,虎尾比较丰满,尾上的毛显得较为肥大,体毛也特别长,以适应东北的严寒气候。



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一个亚种,从前广泛分布于东起浙江、福建,西至青海、四川,北自陕西秦岭,南达广东、广西等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曾经有很多的数量。50-60年代时,它被当作“害兽”,遭到了毁灭性的捕杀,现在仅在广东、湖南、江西和福建等省交界的山区尚残存有不足25只。它的体型稍小,体长140-30厘米,尾长80-00厘米,体重140-10千克。体毛较短,显得贴体而平滑,虎尾也不够肥大,但毛色要比东北虎浓艳,呈桔黄色,有时还略带赤色,身上的斑纹也较黑和较宽,体侧还常出现两条上下互相连接而形成的菱形花纹,显得更为清晰美观。



孟加拉虎在我国见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和西部的部分地区,约有30只左右。它的体型仅次于东北虎,体长160-50厘米,尾长90-20厘米,体重150-50千克。毛色也介于东北虎和华南虎之间,体毛又短又亮,条纹细长而清晰,虎尾则更为尖细,四肢也显得较长,躯体显得更高。



东南亚虎在我国仅见于云南南部的少数地区,数量大约为30只左右。它的体形比孟加拉虎小,体色较深。体长为130-80厘米,尾长80-90厘米,体重130-00千克。



虎常在夜晚活动,有时也在白天,以黄昏和清晨时最为活跃。行动敏捷、矫健,善于跳跃和游泳。由于虎的体型大,食量也大,所以它的占区范围也大。通常选择最适宜的地点作为主要栖息地,再由此地向四周做辐射状游击出猎,活动很有规律,每条路线都有几公里长,往返一次大约需要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活动范围方圆可达300-00平方公里或更大。除了雌兽携带幼仔的情况外,一般都是单独栖居,占有明显的领域,领域的大小则随环境条件而异,也与性别、年龄、季节、食物的丰富度等因素有关。一般雄兽的领域比雌兽的领域大,而且一只雄兽的领域还可以与2-4只雌兽的领域重叠。虎的同类之间都有通讯联系,联系的方式除了用留下的足迹和嗅闻之外,更经常的是在树木上有意留下一片片虎爪抓下的痕迹,称为“挂爪”。虎的感官都非常发达,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具有较高的视力,耳朵能够辩别风吹草叶的细微响声,嗅觉也很灵敏。



虎从不轻易地消耗体力,捕食方式多采用突然猛扑的袭击方式,追捕猎物多为短距离的快速跳跃奔袭,而不擅长穷追不舍。自然界的虎猎取到食物也是非常不易的,常常数日或数星期找捕不到所需的猎物,为此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巧妙的伪装。它的主要猎捕对象为野猪、鹿、狍子、山羊、獐等较大型的食草动物,也有野兔、野鸡等较小的动物,有时饥饿的虎也会向熊、豹、狼、猞猁等食肉动物出击。遇到较小的动物,只需一掌就可将其颅骨击碎或将颈椎击断,遇到较大动物则需要一番博斗。虎多利用身体的重量和强大的冲击力扑倒猎物,然后咬住脖颈,使其窒息而死。虎的前肢上有五趾,后肢上有四趾,前足较后足宽大,趾、掌下有较为柔软的足垫,垫的表面没有毛,但趾、掌上和趾间具毛。趾前具有镰刀形的角质硬爪,为灰白色的半透明状,极为坚强,平时收缩在爪鞘之内,以免走路磨损或发出声音,捕猎时伸出,用于打击和撕扯猎物,不论是坚韧厚密的牛皮或野猪皮,都能被虎爪撕开。虎共有30枚牙齿,上颌有3对臼齿,3对门齿,1对裂齿和1对犬齿,下颌有2对臼齿,3对门齿,1对裂齿和1对犬齿,的上下颌上长着4枚犬齿,互相交错就象4支锋利的匕首,能够咬断猎物的颈部。虎的舌头上密布有角质的倒刺,非常坚硬,能把兽骨上的残肉舔食得干干净净。



虎喜欢过孤独的生活,只有在繁殖季节,雄兽和雌兽才会走到一起。雄兽的阴茎细而短,龟头的顶部较为坚硬,龟头的表面长有一些肉状的突起,阴茎的上部里面有一个较短的阴茎骨。雌兽在腹部的下方具有3对乳头。大多在11月至翌年2月的冬季发情,雄兽和雌兽都发出与平时不同的吼叫声,表现兴奋,活动量增大,对食物态度冷漠,常伸展四肢仰卧打滚,并寻觅合适的配偶。发情期20天以上,每次持续时间为几天至10余天不等。如果结成配偶,雌兽主动到雄兽面前伏下不动,有时还发出鼻息声相邀请,并偏开尾巴以迎合雄兽,雄兽跨爬并叼住雌兽的颈皮进行交配,每次交配的时间很短,只有几秒钟至十几秒钟,此时雄兽和雌兽均发出激动的吼叫声。交配后5至15分钟内雄兽呈现短暂性的休止状态,然后就可恢复性冲动,每天交配达10余次,交配之后雄兽和雌兽又各自回到自己的领地中。



雌兽每2?年才繁殖一次,怀孕期为93-14天左右,一般受自身状况、胎儿多少及环境等因素影响。受孕后食量和体重渐增,60天后腹中部突出,乳房逐渐膨大,乳头明显突出呈粉红色,行走时腹部沉重、下垂。分娩大多在夜晚或清晨。产前7小时左右,母虎开始急促不安地走动,侧卧时可见明显胎动,有时还可见到褐色羊水流淌于地。生产时稍下蹲,娩出仔虎后立即吃掉胎盘,并对幼仔的进行舔舐,可以调节幼仔的体温,减少体表散失的传导热和蒸发热,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排泄,并且将幼仔的注意力首先引向母体。



一般每胎产2-4仔。初生的幼仔约有1千克重,双目紧闭,不断地大声啼叫并积极而艰难地爬动,借助雌兽的拱推引导很快就能找到乳头,吃饱后即靠着雌兽入睡。幼仔的体温、叫声、活动是与雌兽保持联系的信号。雌兽的初乳中含有大量抗体,能使幼仔具有免疫力。而雌兽哺乳时可引起子宫肌层的收缩,有利于子宫的恢复。此外,哺育幼仔的过程还是增强雌兽母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幼仔出生7-12天时睁眼,20天后长牙,一个月后可以吃肉,半年后体重可达35千克。幼仔一般跟随雌兽生活16一28个月,然后开始独立生活,3-4岁时达到性成熟。寿命为25年左右。

荒漠猫-荒漠中的幽灵



荒漠猫体形较大,头部为灰白色,颊部有两条斜行的暗褐色纹,两条纹之间呈亮灰色。耳朵的基部为淡红褐色,尖上有长约20毫米的短簇毛。全身都没有明显的条纹,背部和四肢的外侧呈沙黄色,背中部略微具有暗红棕色,并具有十分显著的长峰毛,成为它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颌部白色,前胸部淡黄褐色,腹部暗黄色。有时在前臂的内侧有暗纹,臀部的外侧有3-4条细而不明显的暗横纹。尾巴的背面与背部的颜色相同,末端有3-4条暗棕色纹,尖端为黑色。



荒漠猫在我国分布于西北、西南地区,在国外还见于蒙古等地。栖息在海拔2800-4000米的黄土丘陵干草原、荒漠、半荒漠、草原草甸、山地针叶林缘、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地带,也在雪地上活动。生活有规律,早晨、黄昏以及夜间出来活动,白天休息。性情孤僻,除了繁殖期外,都营独居的生活。主要以鼠类、鼠兔、旱獭、鸟类等为食,所以活动区域与这些动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在高山裸岩地带和阴坡的云杉林中,由于植物贫乏,啮齿类数量稀少,所以就没有它的踪迹。而在柏木疏林和高山灌丛一带,由于食物和隐蔽条件良好,啮齿动物数量多,它的活动痕迹,如足迹、脱落的毛团、食物残骸和粪便等,也就很常见。春季地表尚未完全解冻时,它依靠灵敏的视觉、嗅觉和听觉,用前爪在高原鼢鼠的洞道上方将表土拨开,待高原鼢鼠出来封堵洞口时将其捕获。对于在地面活动的鼠类,它一般在都能就地捕获。夏季是荒漠猫的繁殖、哺乳季节,这时大量的鼠类幼仔也开始独立生活,在地面上活动频繁,恰好为荒漠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有利于哺育幼仔,所以在这时期荒漠猫的活动范围也比较小,而且很固定。秋季各种鼠类相继侵入农村田野中自然干燥的麦垛附近,有的从地下挖掘洞道一直延伸至麦捆下面,将麦穗和麦茎拉人洞道,此时荒漠猫也尾随鼠类而来,夜间在麦捆周围活动频繁。冬季气温低,天寒地冻,荒漠猫就在夜间到悬崖边上去捕食雀类、鸡类等中、小型鸟类,但过深的积雪常常影响鼠类的活动,造成荒漠猫食物短缺,有时被迫迁移到居民区附近活动,盗食家禽。



它在捕食较大的动物的时候,一般先从头部和颈部开始撕咬,留下皮毛和部分内脏,而在吃鼠类等小型动物时,则将其整个身体,包括皮毛、内脏和尾巴都统统吃尽。常利用天然岩洞居住,分为繁殖洞和临时洞两种。繁殖洞一般分布在山的中部和上部的多岩石的地方,洞道一般呈水平方向伸展,长度为290一536厘米之间,有1一3个弯曲,巢穴处在黑暗的洞道深处,里面铺垫有兔类和旱獭的毛皮以及碎骨等。每个繁殖洞只居住1只雌兽及其哺育的幼仔。临时洞大多选择在距离食物资源较近的地方,一般有很多个洞口,洞道较浅,长度在244一260厘米之间,主要是为了避敌或临时利用。雄兽大多栖居在这种洞穴中。它还有重复利用旧巢穴的习性。

北海狗-雄雌体形差异最大的兽类



北海狗又叫阿拉斯加海狗、海熊、腽肭兽等,雄兽体长200-240厘米,尾长8-10厘米,体重180-300千克;雌兽比较小,体长为145厘米,体重63千克。有时雄兽和雌兽体形大小的差异有时竟达5倍以上,颇似成体和幼仔在一起,这样大的差异,在动物中是较为罕见的。它的体形呈纺锤形,吻短,头圆,牙齿较小。眼睛较大。耳壳比其他海狮小。尾巴也极小。体毛厚密,生有粗毛,而且被有短而致密的绒毛,但四肢的里面裸露,表面的毛也极少,皮下脂肪很厚。体色随年龄不同而异。雄兽背部的体毛由灰紫褐色至黑棕色,肩部有一些灰色毛,腹部颜色稍淡;雌兽的颜色较浅,为灰褐色。四肢短,呈鳍状,前鳍肢长大,背面裸露无毛,用于游泳和步行,后肢在水中时方向朝后,作为游泳的工具,但在陆地上则弯到前方用于步行。



北海狗分布于北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以及科曼多尔群岛、千岛、阿留申群岛等地的沿岸及岛屿,在我国见于山东即墨、江苏如东等黄海海域和广东阳江、台湾高雄的南海海域。



北海狗生活在海洋中,有洄游习性,冬春季节由向南方游去,夏秋季节又从南方分批回到繁殖地。主要是拂晓摄食,白天也多在海水中活动,夜间到岸上睡眠。在摄食时可以潜水到100多米深。除了繁殖地外几乎不到其他陆地或岛屿上休息,一直在海里巡游,不形成特定的群体。善长潜水,游速也快,时速大约可达27公里。以鲱鱼、沙丁鱼、青鱼等各种鱼类为食,又嗜食乌贼,常潜水到深处去捕食,其潜水速度之快也是令许多动物望尘莫及的,甚至超过鲸类和海豚。一只体重45千克的海狗,在5分钟的时间之内,便可在海水中上下来回潜行336米。体重越大的个体,潜水的速度就越快,潜得也越深。在潜水时采取停止呼吸,减慢血液循环,降低心率等方法,以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有时潜水时的心率仅为在水面时的十分之一。它的消化道长达38米左右,饥饿时将整个食物囫囵吞下,吃饱以后喜欢肆意糟踏食物。北海狗在行动时也比较自私,显得拘谨而刻板。即使在数目众多的群体中,相互之间也并不关照。有时在捕猎的过程中邂逅相遇,则会放弃即将到手的猎物,而去与对方争斗。如果遇到危险,不仅各自逃命,还会将同伴,甚至幼仔献出,以便自己逃之夭夭。



每年3月初发情交配,雄兽首先来到其世代的出生地点──白令海中的普里比洛夫群岛、康曼多群岛等繁殖地,经过激烈“交战”打败配偶的竞争者,然后在靠近水的地方占据一块地盘,耐心地等候众多情侣的到来。一个多月以后,雌兽才成群结队地珊珊到来。这时,先登陆的雄兽,采取诱哄或者咬、打、拖着走等办法,将15-60只雌兽纳入自己所控制的领地内,与之组成多雌群体,一直到它们顺从为止,一般是雄兽和雌兽之间个体大小的差异越悬殊,雄兽所占有的雌兽的数量就越多,据说有的雄兽的配偶多达40个,最高记录为108个。雌兽进入雄兽的"地盘"以后,先将已经怀了11.5-12个月的幼仔生下来,再和雄兽交配,欢度“蜜月”。,一般是产后交配越早授精率就越高。雌兽在一个繁殖期内需要交配1一3次,受孕后就退出多雌群体。雄兽一天可以交配10一30次,每次最长可达15分钟。初生的幼仔具有带着光泽的黑色毛皮,体重为4.5-5千克,睁着黑亮亮的眼睛,十分漂亮可爱。雄兽一直守护着领地,既不吃也不喝,显得筋疲力尽,身体也消瘦了。它是依靠平时体内积累的脂肪来维持这一巨大消耗的,这些能量足可使其维持70多天。这样一来,在繁殖地就会出现一些过剩的雄兽,它们散布在多雌群体的周围,伺机争风吃醋、寻事斗殴。体力较弱的个体自感力不从心,便心甘情愿地在一边安然度日,身强力壮者则寻找机会将多雌群体中的雄兽撵出去,乘机夺取其占有的雌兽。一直到繁殖期结束,多雌群体散伙,纷纷下海四处觅食,这种争斗才会平息下来。



雌兽哺乳的时间间隔很长,一般为2-3天,甚至一个星期才哺乳一次。哺乳大约2一4个月后雌兽便离开繁殖地,分散到海洋上去游荡。幼仔在哺乳期结束后就开始独立生活,第一年向南方洄游的距离不远,很快就返回诞生地。第二年洄游的距离就同成体一样了。1岁时体色变为黑棕色,2年后变为成体的颜色。一般3-5岁时达到性成熟。雌兽从开始妊娠起,基本上每年都要怀孕产仔。寿命为15-25年。



北海狗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海狗属。它与海狮类的主要区别是体表不仅被有与海狮类相似的粗毛,还具有致密的绒毛,形成两层体毛;前肢的第一趾短于第二趾,与海狮类恰好相反;后肢的各趾的长度几乎相等,而不象海狮类外侧的趾明显长于中间3趾;另外它的吻部较尖,而海狮类的吻部较钝。



由于北海狗对水温、盐度等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太严格,驯养较为容易,所以是很多动物园中的观赏动物。北海狗的毛皮非常珍贵,毛皮质地优良,非常珍贵,尤以1一2岁者质量最好,皮板轻而坚固,绒毛致密,美丽而光亮。它的皮张大多被拔掉粗毛加工成毛皮、外套、夹克及其他制品,其中光亮柔软的皮氅被称为“千金裘”,是极为名贵的高级毛皮。它的肉可以作其他陆生毛皮兽类的饲料,干燥的阴茎和睾丸被称为“海狗肾”或“腽肭脐”,是名贵的药材。用它的脂肪提炼而成的油,可治疗伤风、支气管炎、哮喘病、皮肤病等,也可以用于护肤或揉制皮革。但是,由于乱捕现象严重,目前世界上的北海狗只剩下十几万只了。

髯海豹-“胡须”浓密的海豹



髯海豹又叫髭海豹、须海豹和胡子海豹等,体长260-280厘米,体重400千克左右。全身均为棕灰色或灰褐色,以背部中线附近的颜色最深,向腹面逐渐变淡,体表没有斑纹。头部的颜色略深,而且常有鲜明的小斑纹。额部高而呈圆突状,吻部较宽,密生着200多根笔直粗硬的感觉长毛,最长的可达14厘米以上。前肢的第三趾最长。雌兽具有二对乳头。



髯海豹分布于北冰洋、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寒带海域,包括白令海、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格陵兰、纽芬兰、库叶岛等地,洄游时偶尔到达我国浙江平阳、宁波和福建、广东等地的东海和南海海域,不分布于南半球。



髯海豹在洄游时大多分散活动,一般不集成大群,仅偶尔能见到有1000只左右的大群。它经常移动栖息场所,在同一地点一般仅居留数天或数星期,但不进行较长距离的洄游,夏季喜欢聚集在河口附近。它的警惕性很强,在冰上活动时,即使感到有一点点的危险,也会立即逃到海水中。雄兽可以发出很粗的吼声。主要以海洋中的底栖生物为食,包括虾、蟹、蛤蜊、乌贼、章鱼、海参以及鲆、鲽等底栖鱼类。每年5一7月份交配,雌兽的怀孕期大约为11个月,3一5月份在冰上产仔,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时体长约为120厘米,体重14千克,毛皮为瓦灰色、灰褐色。出生后生长很快,大约2周之后就生出棕灰色的刚毛。



髯海豹在世界上估计尚有数万只,它的经济价值比斑海豹大,体形较大的个体,毛皮面积可达700平方厘米以上,可以制成美观而坚固的裘皮服装,几乎不同任何拼接。



髯海豹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鳍脚目、海豹科、髯海豹属。它与西太平洋斑海豹、环斑海豹等的不同之处主要有4点,一是口的周围密生着笔直而粗硬的感觉毛,二是前肢的第三趾最长,三是没有矢状嵴,四是有2对乳房

西太平洋斑海豹-善于潜水的海兽



西太平洋斑海豹又叫斑海豹、普通海豹、大齿港海豹或港海豹,在分类上隶属于哺乳纲、鳍足目、海豹科、海豹属。它的身体肥壮而浑圆,呈仿锤型,体长约1.2―2米,体重约100公斤,全身生有细密的短毛,背部灰黑色并布有不规则的棕灰色或棕黑色的斑点,腹面乳白色,斑点稀少,雄兽略大于雌兽。头圆而平滑,眼大,吻短而宽,唇部触口须长而硬,呈念珠状,感觉灵敏,是它觅食的武器之一。没有外耳廓,也没有明显的颈部,四肢短,前后肢都有五趾(指),趾间有皮膜相连,似蹼状,形成鳍足,指、趾端部具有尖锐的爪。前肢狭小,后肢较大而呈扇形,其趾外侧长而内侧短,尾短小,仅有7―10厘米长,夹于后肢之间,联成扇形。前肢朝前,后肢朝后,不能弯曲,游泳的姿势就像人伸开手脚俯卧的样子,这种体型十分适宜在大海中游泳。



西太平洋斑海豹是在温带、寒温带的沿海和海岸生活的海洋性哺乳类动物,分布区主要在北太平洋的海域及其沿岸和岛屿,如楚科奇海、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和朝鲜海等。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和黄海,偶见于南海。



西太平洋斑海豹是唯一能在我国海域进行繁殖的海兽,这些海域也是其分布区的最南端,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西太平洋斑海豹游泳时主要依靠后肢和身体的后部左右摆动前进,能以每小时27公里的速度在水面附近游动。它潜水的本领更为高强,一般可以潜至100―300米左右的深水处,每天潜水多达30―40次,每次持续20分钟以上,令鲸类、海豚等海洋兽类也望尘莫及。西太平洋斑海豹的眼睛对水下及陆地都适应得极好,晶状体大而圆,水的折射率与其角膜折射率几乎相等,因此在水中,光波通过它的角膜时不会发生弯曲折射,就如同在空气中传播一样,能使水下影像聚焦后形成在视网膜上,在有月亮的晚上,可以借助水下昏暗的弱光探测到400多米深处的运动物体,从而捕捉猎物。它在水中的听力也很好,能准确地定位声源。在潜水时,它的鼻孔和耳孔中的肌肉活动瓣膜关闭,还可以阻止海水进入耳、鼻。



西太平洋斑海豹的食性较广,主要取决于季节、海域及所栖息的环境。在黄、渤海,春夏季捕食鲱、玉筋鱼、小黄鱼等,秋冬季节则多以梭鱼为食。在日本海、阿拉斯加的近海等地还捕食鳕、鲑等鱼类。其他食物包括各种甲壳类、头足类等海洋性动物。



西太平洋斑海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海水中度过的,仅在生殖、哺乳、休息和换毛时才爬到岸上或者冰块上。登陆后只能依靠前肢和上体的蠕动,像一条大蠕虫一样匍匐爬行,步屡艰难,跌跌撞撞,十分笨拙可笑,活动的范围也不大。在海岸上群栖时,它们的警惕性很高,就是在睡觉时也经常醒来观查四周的动静,如果发现敌情则迅速从岸边高地或礁石上滚入水中,逃之夭夭。强壮的北极熊是它最大的天敌。



西太平洋斑海豹发情时精神非常旺盛,在水中不停地游动,但食量减少或拒食,雄兽的阴茎外露,雌兽的阴门红肿。它们在水中相互追逐,时而上岸,时而入水,并发生阵阵叫声。交配需要沉入深水中进行,此时雌兽不动,雄兽的后鳍摆动,交配后双双回到水面上。雌兽的怀孕期约为8―10个月,每年2月产仔,分娩时需要爬到岸边或冰块上,每胎只产1仔。但在产仔前,雌兽会在浮冰上挖掘出一个巢穴,产仔时躲在巢穴中,迅速产下的幼仔躲避危险的办法也是潜入海中,或者在栖息的浮冰上挖穿一个大洞,以便随时潜入水中逃走。幼仔初生时体重约为5―6公斤,全身披着白色的胎毛,被人们称作“白色的小海豹”。这种白色的胎毛在冰雪的环境中是一种保护色,使它们不易被天敌发现,但也因为能吸收大量水分,不利于它们在水中游泳。因此,幼仔在出生后的第16天后皮下脂肪渐渐形成时,就开始脱换胎毛。大约需要9天的时间,胎毛便全部脱换完毕,换成了短、粗、硬,光亮而有斑点的新毛。这种新毛不易淋湿,它们一爬上岸水就直往下淌,不会在皮肤上结冰。幼仔出生几分钟后就表现出一种本能的跟随性,它在尾随雌兽的时候几乎不停地发出叫声,这种声音显然是为了与雌兽保持联系,而且能够同时在空气和水传播,直到断奶后叫声才停止。雌兽也特别留意幼仔的行动,即使在水中也能仰头向后看。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雌兽会将身体一弹,腾空而起用肥胖身体的重力使浮冰砸破,然后同幼仔一起落水而逃。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哺乳期,幼仔的体重增至20千克以后,就开始独立生活了。西太平洋斑海豹性成熟的年龄为3―5岁,也有2岁就达到性成熟的,性成熟后生长趋于缓慢,雄性15岁,雌性10岁后就不再增长。



西太平洋斑海豹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由于它的毛皮美丽而富于光泽,御寒防水性能极佳,常被人们用来制成皮衣、皮帽、皮褥等。它的脂肪可以炼油,肉可以食用。此外,雄性海豹的生殖器在中药中称为海狗肾,具有补肾壮阳,益精填髓之功效,主治阳萎遗精,腰膝瘘弱等症。人们为了获取海豹的皮张和生殖器而大量捕杀,使其数量锐减,亟待加强保护工作。



我国辽宁的渤海辽东湾结冰区,是西太平洋斑海豹在世界上的8个繁殖区中最南的一个,资源量曾经十分丰富。但是由于长期过度猎捕,特别是对幼仔的猎捕,使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数量急剧下降。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飞速发展,如渤海油田开发的地震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噪音,以及航运量迅速增加等,造成了海水的污染,使宁静的海滩面积急剧减少,河流入海量被拦截,河口、浅海地区的食物减少或者受到污染,这些因素破坏了其繁殖地的栖息环境,对它的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1992年9月,大连市在渤海沿岸建立了我国唯一的以保护西太平洋斑海豹为主的自然保护区,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市西部沿岸、海域以及70多个岛屿,总面积为909000公顷,栖息在该地区的西太平洋斑海豹大约有1000只左右。这里环境清静,气温、水温和水质都适合于西太平洋斑海豹的生活,沿岸海底地势陡峻,坡度较大,水深多在20一40米。该地区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形成比较寒冷的天气,常有由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和寒潮天气,使海湾冬季的结冰期长达3一4个月,即从每年的11月中下旬一直到翌年3月中旬。



每年12月份,西太平洋斑海豹便进入保护区内繁殖。这时雄兽和雌兽常一起在冰块上缠绵、休息。翌年1―2月份,雌兽开始在冰上产仔,此后便形成了一个个小的群体,每个小群体通常占据着一块浮冰。一个月以后,幼仔的胎毛已经脱换完毕,可以独立生活了,小群体也就随之解体。到了3月份,冰块融化之后,西太平洋斑海豹就分散在沿岸附近觅食、活动,有一部分成年个体甚至会通过河口进入双台子河等河流中,常在河岸的泥滩上以及僻静的海岛礁石滩上休息、换毛。5月份以后,它才逐渐离开保护区,游离渤海。



保护区成立以后,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已经对西太平洋斑海豹的分布、栖息环境、种群结构、生态习性和资源现状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此同时,也保护区内栖息的其他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和经济鱼类资源加强了保护和管理。因此,这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除了对保护西太平洋斑海豹具有特殊的意义外,对于加强辽东湾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日本喙鲸和瘤齿喙鲸-两种小型鲸类



日本喙鲸身体呈纺锤形,左右侧扁,体高大于体宽。喙长而狭,前端尖,呈剑状。下颌从牙齿的后面到口角之间的皮肤隆起,犹如顶着上颌一样。前4个颈椎愈合,10对肋骨中前7对是双头肋。背鳍长在身体后部,鳍肢较小,具有5指。尾鳍后缘几乎没有缺刻。全身蓝灰色,腹部颜色较淡,有由于寄生动物以及细菌等寄生后所形成的白色伤疤。咽喉部的皮肤有“V”形沟。牙齿明显减少,上颌没有牙齿,下颌有一对牙齿,平坦而侧扁,位于下颌联合的后面,但雄兽和雌兽之间牙齿的位置略有差异。



日本喙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剑吻鲸科、喙鲸属,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至暖温带水域,在我国见于辽宁庄河附近的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高雄、基隆、苏澳、屏东等北部、南部和西南部海域。它主要以头足类动物为食,也捕食深海鱼类。



瘤齿喙鲸体长可达4.5米。身体呈纺锤形,左右侧扁,体高大于体宽,身体中部最粗。背鳍呈高三角形,位于身体中部的略后方,上端尖而向后屈。鳍肢不大,狭而尖,具有5指。尾鳍后缘中央分叉点的缺刻不明显。全身的颜色均为黑色,但腹面稍淡,口中的颜色是略带淡红色的灰色。喙部向前伸出,极为细长。下颌略微前突于上颌,接近口角处有一对牙齿,在牙齿的咬合处的喙部变细,看起来就好象是被牙齿挤掉了一块。下颌骨上有这对牙齿的大瘤状齿槽,其中各有一枚大齿。这个齿槽是一个特殊的骨质大隆起,看起来像个瘤子,在眼睛的前方即可看见,雄兽的尤为显著,也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并因此得名。牙齿上下高20厘米,前后长9厘米,左右宽5厘米,但大部分都埋在齿龈中,仅有1一1.5厘米的露出在齿龈的外面。雄兽由于牙齿外面的皮肤隆起特别显著,使其面部的形状更为特殊,但雌兽的牙齿却很小,埋在齿龈之中而不外露,因此下颌的瘤状隆起也不显著。前3个颈椎愈合,第7颈椎上附有颈肋。11对肋骨中前7对是双头肋。胸骨由5节构成,“V”形骨通常为10个。



瘤齿喙鲸在分类学上也隶属于剑吻鲸科、喙鲸属,分布于世界各大海洋,在我国仅见于台湾苏澳、东港等地海域。它属于主要在温暖海域栖息的种类,一般不进入纬度高于45度的海域。

座头鲸-神秘的海洋巨兽



座头鲸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鲸类,但也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体型肥大而臃肿,体长达1150-1900厘米,体重约为40-50吨。它的头相对较小,扁而平,吻宽,嘴大,嘴边有20-30个肿瘤状的突起,有趣的是每个突起的上面都长出一根毛,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全都没有毛。鲸须短而宽,每侧都在200条以上。背鳍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鲸类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故得名“座头鲸”,也叫“弓背鲸”或者“驼背鲸”。胸鳍极为窄薄而狭长,约为550厘米左右,几乎达体长的三分之一,鳍肢上具有4趾,其后缘有波浪状的缺刻,呈鸟翼状,所以又被称为“长鳍鲸”、“巨臂鲸”、“大翼鲸”等。下颌至腹部有20条左右很宽的平行纵沟或棱纹,腹部具褶沟。通常身体的背面和胸鳍呈黑色,腹面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面和胸鳍也呈白色。雌兽体后的下侧长有一条细长的裂口,终止在肛门附近,据说在繁殖的时候,雌兽就是用它包裹住雄兽的生殖器,来完成交配动作的。



座头鲸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及世界其他各海洋中,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域一带。它一般在寒带和热带之间的一定海域中回游,并有固定的回游路线,例如在美国夏威夷群岛附近,每年从11月开始,都有大约400只汇集于温暖的水域里越冬,从翌年3月下旬开始离开向北迁徙,当再次接近陆地时,已经是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北太平洋了,其中有一些可以到达白令海峡,另一些则到达阿拉斯加东南分散的小岛附近海域。



不可想象的是,这种庞然大物竟然是以鳞虾这种体长还不到1厘米的小型甲壳动物为主要食物的,此外还有鳞鱼、毛鳞鱼、玉筋鱼和其他小型鱼类等。它的嘴张开时,其特殊的弹性韧带能够使下腭暂时脱落,形成超过90度的角度,口的横径可达到4.5米,可以一口吞下大量的磷虾或较小的鱼类,但其食道的直径则显得大小,不能吞下较大的食物,这可能就是它只能吃小动物的原因之一。由于越冬期间好几个月都不进食,为了维持那硕大无朋的身躯所需要的体能,在夏季里便要吃大量的食物,常常可以连续吃上18个小时。由于日照充足,北方冰川地带的海湾里浮游生物大量滋生,养育了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鳞虾,数量巨大,常常数百万只群集在一起,因此为座头鲸提供了极为丰盛的食物来源。



座头鲸进食的方法也很奇妙,首先是冲刺式进食法,将下腭张得很大,侧着或仰着身子朝虾群冲过去,然后把嘴闭上,下腭下边的折皱张开,吞进大量的水和虾,最后将水排除出去,把虾吞食;第二种方法叫轰赶式进食法,将尾巴向前弹,把虾赶向张开的大嘴,这种方法也是只有当虾特别密集时才适用;第三种方法是从大约15米深处作螺旋形姿势向上游动,并吐出许多大小不等的气泡,使最后吐出的气泡与第一个吐出的气泡同时上升到水面,形成了一种圆柱形或管形的气泡网,像一只巨大的海中蜘蛛编结成的蜘网一样,把猎物紧紧地包围起来,并逼向网的中心,它便在气泡圈内几乎直立地张开大嘴,吞下网集的猎物。这种捕食方法,同捕鱼者用两只渔船拉曳大型渔网,逐渐迫使鱼虾接近水面,然后一网打尽的情景一样。当猎物数量稀少时,座头鲸常常单独或仅有2-3只在一起觅食,而当猎物数量很多时,便形成8只左右的较大群体,有时不同群体之间还会互相争食。因此,有时食物的多少、分布和种类,也会直接影响座头鲸的数量。



座头鲸是有社会性的一种动物,性情十分温顺可亲,成体之间也常以相互触摸来表达感情,但在与敌害格斗时,则用特长的鳍状肢,或者强有力的尾巴猛击对方,甚至用头部去顶撞,结果常造成皮肉破裂,鲜血直流。它游泳的速度很慢,每小时约为8-15公里,在海面缓缓游动时,就像一座冰山一样,身体的大部分沉在水下,有时又象是一个自由飘浮的小岛,人们在海岸上也能看到它露出海面的身体。游泳、嬉水的本领十分高超,有时先在水下快速游上一段路程,然后突然破水而出,缓慢地垂直上升,直到鳍状肢到达水面时,身体便开始向后徐徐地弯曲,好像杂技演员的后滚翻动作。它可以钻入水中快速潜水游动,仅用几秒钟就消失在波浪之下,进入了昏暗的深渊。露出水面呼吸时,从鼻孔里会喷出一股短粗而灼热的一种油和水蒸汽混合的气体,把周围的海水也一起卷出海面,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水柱,同时发出洪亮的类似蒸汽机发出的声音,被称之为“喷潮”或“雾柱”。有时它还兴奋得全身跃出水面,高度可达6米,落水时溅起的水花声在几公里外都能听到,动作从容不迫,优美动人。在它的皮肤上不仅常附着藤壶和茗荷等蔓足类动物,而且携带着许多诸如鲫鱼一类有吸盘的动物,加起来足有半吨重之多,然而这似乎丝毫也不影响它的行动和情绪。



座头鲸的配偶为一夫一妻制,雌兽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约为10个月,每胎产1仔。当雌兽带着幼仔时,往往另有1只雄兽紧跟其后,它的任务是对入侵的其他鲸或小船进行拦截,不过要是遇上凶恶而狡猾的虎鲸时,它就无能为力了。像其它哺乳动物一样,雌兽用乳汁喂养幼仔,乳汁由乳头自动挤出,幼仔在水中吸食,幼仔发育很快,每天体重可以增长40-50千克,更令人叹服的是雌兽在哺乳期间为幼仔的成长提供一切营养,而它自己却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直到几个月以后才开始寻找食物。雌兽与幼仔之间也常常是温情脉脉的,幼仔用两鳍触摸着雌兽,有时好像是抓在雌兽的身上。座头鲸的寿命为60-70年。



座头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鲸目、长须鲸科、座头鲸属。它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被列入附录I,在我国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虽然如此,它也无法平静地生活,除了人类的猎杀外,世界性的观鲸旅游活动也越来越多,形成对座头鲸生活的新的威胁,游客们产生的喧闹声干扰了座头鲸的觅食活动,抛弃的大量塑料食品袋等废物被座头鲸误食后积聚在胃肠里,来自大型船只螺旋浆的拍击声更是使它无法平静下来。而有些捕鲸业发达国家拒绝实行禁止捕鲸法,更加使它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侏虎鲸-罕见的鲸类



侏虎鲸体长为2.5米左右,体形与伪虎鲸很相似,但比较小。从侧面看,它的头部的形态界于领航鲸和伪虎鲸之间,身体由头部向躯干部逐渐变粗。从上面看,头部的左右侧扁,越往前端越细。鳍肢的位置很靠前,长约为体长的1/8,末端较钝,呈宽圆形。背鳍为三角形,上端尖,后缘略微凹入,位于身体的中部。尾鳍与普通的海豚差不多。全身均为黑色,但唇部有不规则的白斑,从脐部往后到肛门之间的下腹部,有长圆形的白斑,体侧还有波状的淡色斑,两个鳍肢的基部之间有领航鲸身上的那种淡色花纹,但死亡以后,尤其是皮肤干燥以后,这些淡色斑就基本消失了。大多数个体右侧的牙齿比左侧少1枚。前3个颈椎愈合,双头肋骨有5对。"V"形骨有23一25个。侏虎鲸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和温带海域,在我国偶见于台湾苏澳附近海域,是一种十分罕见的鲸类,性情凶猛,甚至捕食其他海豚。侏虎鲸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领航鲸科、侏虎鲸属。该属仅有侏虎鲸1种,全身呈黑色或黑灰色,具有淡色斑,体长小于5米,脊椎骨为70枚左右,仅有3-4个颈椎愈合,这些均与伪虎鲸属不同。另外,该属动物的牙齿较少,每侧的上、下颌各有10-11枚。





宽吻海豚-最聪明的海洋哺乳动物



宽吻海豚体长250―370厘米,个别可达400厘米,雄兽的体长大约比雌兽长10―20厘米,体重118千克左右。头部的喙比较长,但因额部大,所以喙的实际长度较短。额部隆起,形状如同一顶棒球帽。背鳍为三角形,略微后屈,位于身体中部附近。鳍肢的位置很靠前。上下颌各有20―50对较大的牙齿,长度为4一5厘米,直径为10毫米,是海豚科中牙齿最大的一种。身体背面是发蓝的钢灰色或瓦灰色,向腹部逐渐过渡为淡色。喷气孔至前额之间有深色带,眼睛到喙之间也有1一2条深色带。前2枚颈椎愈合,13一14对肋骨中有5对是双头肋。奇特的是,它身体两侧的温度常常是一面高,一面低,而且不断地交替变化,其原因尚不清楚。



宽吻海豚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南太平洋、地中海、黑海、红海等温带和热带各大海洋中,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等海域。



宽吻海豚常在靠近陆地的浅海地带活动,较少游向远海,一般随着水温和食物分布的变化可作向岸或离岸的洄游。喜欢群居,常见有数百只的大群出没,有时许多个体并驾齐游,同时沉浮,虽受惊扰而不散。每分钟呼吸2一3次。它的跳水本领很强,有时全身跃出水面1一2米高,特别是在暴风雨到来之前这种活动更为频繁。群体成员之间的眷恋性也很强,如果一个个体受伤,其他成员并不逃逸,而是围拢着受伤的同伴不忍舍弃。它游泳的能力也很强,疾速游进时可以达到每小时100公里,但消耗的能量并不多,因为它的能量有效利用率比船只高出6―7倍。它不仅身体呈流线型,而且有特殊的皮肤构造,皮肤外表十分光滑,里面是海绵状结构,有很多乳突,乳突之间充满液体,犹如无数充满流体的细管,当皮肤表面受到海水紊流的压力变化时,细管内的流体就随着这种压力的改变流出或流入,使紊流的部分能量被吸收,所以在高速游动时不会造成严重的紊流,还能将紊流变成层流,大大地减少了水的摩擦阻力,使游动时既省劲又快速。



宽吻海豚主要以带鱼、鲅鱼、鲻鱼等鱼类为食,也吃乌贼等头足类动物。它的精力充沛,动作灵活,常常作出一些引人注目的跳跃动作。它喜欢把捉到的鱼高高地向上抛起来,然后自己也跳出水面,在空中再把鱼咬住,只把鱼身体中间的部分吃掉,而将头部和尾部仍掉,留给了尾随其后的海鸥。它无论在水中或将头伸出水面时,都同样具有良好的视力,但却主要是运用一套十分奇妙的回声定位的方法在水下航行和觅食的。它没有外耳壳,声音是通过颌骨中的一个纤细的“窗口”来传递的,如同一个效率极高的多功能声发射器,能发出多种多样的声频和超声频的声音信号,以巧妙的方式形成尖锐的发射波束,还能随通信、搜索、跟踪和识别的不同需要而改变信号的参量,当它发出的声波在水中碰到各种物体时,会立即反射回来,由具有异常的分辨和识别能力的信号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判断后再发出指令,指挥身体作出适当的反应。因此它在完全黑暗的水下也能行动自如,甚至还能用高频声波把鱼类等猎物击昏,然后从容地取食。



宽吻海豚每年2一5月交配和产仔。雄兽和雌兽常常互相追逐,轻轻地触碰、磨蹭或用嘴咬对方的身体,交配时雄兽则不时地发出刺耳的叫声。雌兽的怀孕期为11一12个月,生殖间隔为2年左右。每次产仔大约需要1刻钟到2小时,这时群体中的其他雌兽都会围在一旁观看,准备随时给予帮助,也同时防止鲨鱼等进行攻击。幼仔出生时体长为98―126厘米,体重9一11千克,不用任何帮助就能向水面游去,进行第一次呼吸。幼仔的尾叶在刚出生时卷成筒状,背鳍贴在身上,但只要一开始游动,尾叶和背鳍就伸展开来,变得富有弹性。幼仔得哺乳期为12一18个月,5一12年达到性成熟。寿命估计为30一35年。



宽吻海豚在分类学上隶属于哺乳纲、鲸目、海豚科、宽吻海豚属。宽吻海豚属中共有3种,即宽吻海豚、南宽吻海豚和太平洋宽吻海豚,共同特点是头骨较长,额部显著隆起,喙明显,牙齿比较少,上、下颌的每侧都少于26枚。



南宽吻海豚体长为250―310厘米。体形与宽吻海豚极为相似,但吻部比宽吻海豚稍长。上下颌的左右两侧各有23―25枚牙齿。它的背鳍也比较高,末端向后倾斜,后缘略微凹陷,位于体背的中部。鳍肢的基部较宽,末端尖。尾鳍的后缘有缺刻。背部为灰黑色,腹面为白色。鳍肢前面的基部到眼睛有一条灰色带,喉部、胸部和腹部的白色区域内散布着许多灰色的斑点,但斑点分布的疏密程度在个体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南宽吻海豚也被有的学者认为是宽吻海豚的一个亚种,主要分布于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温暖海域,在我国见于浙江的东海外海,南海外海和北部湾,以及台湾澎湖、福建厦门、东山附近的海域。



南宽吻海豚也喜欢结群,一般为数十只。性情活泼,在游泳时常常跃出水面之上。主要以群栖性鱼类为食。刚出生的幼仔的体长大约为98―126厘米

长吻原海豚-具有长喙的海豚



长吻原海豚体长为200-240厘米左右。它的喙部很长,是原海豚中喙最长的。上下颌都是左右各有46-65枚牙齿,一般为55枚左右。脊椎骨为72-75个。背鳍比较小,呈三角形,位于身体的中部,前缘略微向后屈,后缘稍凹进。尾鳍的缺刻比较深。背部为炭灰色,腹部白色或灰色,全身有很多非常细小的斑点,身体的前半部的颜色比后半部深。背部和腹部体色的交界线,形成一条自背鳍的后缘到前额之间的弧形线,过渡区呈灰色的晕纹状。喙的上部、下颌的唇及前端为黑色。眼睛至额与喙的交界处有一条黑带,从喙的上部往后并越过口角还有一条细的黑带。背鳍、鳍肢以及尾鳍的颜色都略深。但没有其他原海豚所具有的从眼睛到肛门之间的黑带。



长吻原海豚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热带海域,在我国见于台湾苏澳附近海域和防城港附近北部湾南海海域。



长吻原海豚喜欢集成数十只到数百只的大群活动,有时还与花斑原海豚混群。游泳的速度较快。性情活泼,喜欢跃出水面,还能以体轴为中心在空中旋转数次后再落下,堪称空中运动的能手。主要以中、上层群栖性鱼类和乌贼等为食。由于它常与金枪鱼混游,使得有经验的渔民常以它的出没来判断金枪鱼的所在,不过它也常常因此而随同金枪鱼一起被捕获。



长吻原海豚可能在春季和秋季有两个繁殖期。雌兽有2-3年的生殖间隔。怀孕期为10-11个月。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时体长为75-85厘米,哺乳期为11个月左右。

江豚-长江中的瑰宝



江豚体长为120―190厘米,体重100─220千克。它的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前5个颈椎愈合,肋骨通常为14对。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具有5指。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状。后背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全身为蓝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颜色浅亮,唇部和喉部为黄灰色,腹部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一些个体在腹面的两个鳍肢的基部和肛门之间的颜色变淡,有的还带有淡红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为显著。



江豚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我国沿海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在我国见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长江等水域,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带等淡水中生活,在长江甚至能上溯到宜昌和洞庭湖一带。喜欢单只或成对活动,结成群体一般不超过4―5只,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记录。江豚能发出两大类声信号,高频脉冲信号由一连串的单个高频窄脉冲所构成,一般在20一120个之间,为声纳信号或称为回声定位信号,主要是在探测环境、捕食时发出;低频连续信号为时间连续信号。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人耳听起来有的象羊叫,有的似鸟鸣。它与白鳍豚基本上不合群,但也偶尔在一起共同嬉戏。江豚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从4一20℃均能够正常地生活。它的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侧游时尾鳍的一叶露出水面,左右摇摆,从空中划过。受到惊吓后便急速游动,然后一次或连续数次使身体腾空,大部分露出水面,仅尾叶在水中向前滑行,偶尔全部身体都跃出水面,高度达到0.5米。直立游动时,身体的三分之二都露出水面,与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势,能够持续数秒钟。每当江中有大船行驶,江豚则喜欢紧跟其后顶浪或乘浪起伏。它还有有趣的吐水行为,将头部露出水面,一边快速地向前游进,一边将嘴一张一合,并不时从嘴里喷水,有时可将水喷出60一70厘米远。呼吸时仅露出头部,尾鳍隐藏在水下,然后呈弹跳状潜入水下。呼吸间隔一般为1分钟左右,但如果受惊,下潜的时间可达8一9分钟。一般如果入水时不弓着腰,在水下停留的时间就不会很久,但下潜时弓腰的幅度很大,则表示将要深潜,不会连续出水。当顺流游动时,下一次出水的位置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置之前10米左右,傍流时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置之前5米左右,而逆流时只能前进3米左右。如果即将发生大风天气,江豚的呼吸频率就会加快,露出水面很高,头部大多朝向起风的方向“顶风”出水,在长江上作业的渔民们把它的这种行为称为“拜风”。这可能是天气变化之前气压较低,使它不得不增加呼吸频率,以获得足够的氧气。它的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随着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改变。觅食的时候首先快速游动,多为深潜,露出水面频繁,呼吸声也较大,有时嘴上还沾有污物,在水面激起数十厘米高的涌浪。发现猎物后就向前猛冲,接着快速转体,用尾叶击水、搅水,驱赶鱼群,使其惊散。接着快速游动,迅速接近猎物,头部灵活地转动、摆动以便准确定位。咬住猎物后,将鱼头调整为正对着咽喉的方向快速吞下,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捕食,也有时将较小的数条鱼都衔在口中后,再一次吞下。饱食后便缓慢地游动或悬浮在水中。如果集体发现鱼群,就协调行动,彼此分开游动,潜水不深,游动方向不定,常伴有前扑和甩头的动作,将猎物包围,被追逐的数十至上百条银白色的小鱼被迫跳出水面,使水面一片银光闪闪,场面蔚为壮观。江豚捕食同时,空中盘旋的鸥类就会及时赶来,趁小鱼露出水面时不停地飞速掠过水面,抢食小鱼。



江豚的交配从雄兽和雌兽之间的热烈追逐开始到交配结束,一般需要30一60分钟,一天之中可以出现十多次,而且昼夜不分。雄兽在追逐雌兽时腹部及尾柄前后游动,有翻滚、侧游、仰游等多种姿势,水面常常被搅得波浪不止,水花四溅。伴游时,雄兽和雌兽平行露出水面或潜入水中,身体不同部位触碰、相蹭,有时它们还用吻端相碰,吻触对方生殖部位等,逐渐引发交配。当发情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将腹面相对,生殖裂靠近,雄兽将生殖器外露,继续相伴游动,直至雄兽的生殖器插入雌兽阴道内,达到结合。这时水面相对平静,大约2分钟之后,交配结束。雄兽和雌兽缓慢地从水中上浮,然后分开。



分娩之前10天左右,雌兽的呼吸频率逐日增高,食量渐减。到分娩之前5天时乳裂、生殖裂逐渐涨大,张开,乳头外突。游泳时常停止于水面,身体左右晃动,好象失去平衡一样。分娩开始前约25小时,外阴部进一步张开,阴道口有乳白色液体流出。分娩时阴道口叉开,每隔3分钟左右上下急游、翻滚一次,大约持续2一3分钟后缓慢游动,间歇3分钟后再次急游。每次急游时,雌兽便开始用力,这样幼仔就可以产出来一点,但一松劲的时候,仔豚就又缩进去了。一直到一次间歇之后,雌兽突然持调续用力,才将胎儿整体娩出,幼仔马上奋力向上游动,雌兽则腹面朝上,身体朝与幼仔相反的方向游动,拉断脐带。幼仔顺势冲出水面,呼吸空气。整个分娩过程大约历时约160分钟左右。



江豚的雌兽每年10月生产,每胎产1仔。雌兽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非常有趣。驮带时,幼仔的头部、颈部和腹部都紧贴着雌兽斜趴在背部,呼吸时幼仔和雌兽相继露出水面。幼仔长大一些后,雌兽就常用鳍肢或尾叶托着幼仔的下颌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游动,呼吸时也相继露出水面。携带的方式更为常见,雌兽和幼仔靠得很近,相距大约5一10米远,但身体并不接触,也是前后相继露出水面。授乳时,雌兽和幼仔常出没在水较浅、较缓的区域,雌兽身体稍微侧向一边,将一侧鳍肢的露出,幼仔则紧贴雌兽的腹部,每次授乳的时间大约为5一10分钟。有时雄兽也参与抚养幼仔,让幼仔游在雄兽与雌兽之间,但一般更靠近雌兽,“一家子”在水中同时沉浮,几乎平行地露出水面。江豚雌兽的母性极强,如果幼仔不幸被捕捉,雌兽往往不忍丢弃,因此常常也同时被捕。



江豚的经济价值非常高,因此捕杀江豚的数量与日剧增,再加上过度捕捞、航运业、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水体污染等人类活动仍在加剧,使江豚也面临着与白鳍豚同样的威胁,野外数量急剧下降。不过,由于江豚原有的野外数量尚多,所以当我国对白鳍豚、江豚和其他水生动物采取了保护措施后,它的数量便有所回升,在长江的江面上时常会出现数十只,逆流而上,在滔滔的江水中戏水玩耍,黑色的脊背时而跃出水面,时而潜入江水之中,起起伏伏,转体灵活,情景颇为壮观。更为可喜的是,过往船只纷纷为江豚主动让道,惟恐江豚受惊,表现了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江豚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鼠海豚科、江豚属。江豚属仅有1种,主要特点是没有背鳍,背部自体前五分之二至尾鳍之间有不明显的隆起,隆起上有鳞状皮肤,全身均为淡蓝灰色,这些均与鼠海豚属不同。

沙漏海豚



沙漏海豚体长可达235厘米,体重约为130千克左右。喙比较短,上、下颌都是每侧有37一44枚牙齿。前2枚颈椎愈合。背鳍近似于等边三角形,末端尖,微向后屈。鳍肢较小,位置略微靠前,具有5指。尾鳍也比较小。背部为灰黑色,腹部白色,体侧具有复杂的斑纹。上颌的基部有一条黑带在口角处与起自下颌中部的黑带相连,头部至肛门之间也有一条很宽的黑带,并且从这条黑带的前部分出一个分枝,止于鳍肢的基部。黑带的上方还有一条很宽的灰色带,几乎与黑色带相平行,由头部一直延伸到尾部。眼睛的周围为黑色,并且向前延伸出一条黑带与主要的黑带相连接。沿口裂的上、下缘也都各有一条黑带,从口角处延伸至吻端。沿上缘的黑带逐渐过渡到背部的黑色区域,下缘的黑带与腹面的白色区界线非常清楚。从腹面来看,每侧都有一条黑带在肛门处相连并向后延伸到尾部。鳍肢和尾鳍都是黑色。



沙漏海豚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西大西洋的热带海域,包括沙捞越、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以东、非洲南部等。在我国见于台湾苏澳、高雄、东港等地附近沿海,较为少见。



沙漏海豚喜欢集群,大多为数十只到百只以上,并且常与瓜头鲸、条纹原海豚等混群。主要以褐鳕、水珍鱼等深水鱼类和乌贼等为食。据说它很害怕船只,总是远远地躲避。初生的幼仔体长约为95厘米。



沙漏海豚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海豚科、沙漏海豚属。该属仅有沙漏海豚1种,与其他海豚不同的特点是头骨较短,长度小于宽度的2倍,喙也较短,长度也小于宽度的2倍,背鳍近似于等边三角形。

亚洲野驴-荒漠草原上的珍兽



亚洲野驴具有体形较小,耳朵长大,颈部的鬃毛短而直立,没有额毛,尾巴的末端具穗毛和蹄痕呈卵圆形等驴类的主要特征,但体形比家驴稍大,耳朵和尾巴都不如家驴的长,强健剽悍,外形更像家驴与家马杂交而生出的骡子,所以在产地也被叫做“野骡子”。它的体长为190―220厘米,肩高100―150厘米,尾长54厘米,体重260千克。头较短而宽,吻部稍圆钝。尾巴细长,上半截2/3的毛均较短,下半截1/3着生较长的尾毛。四肢粗壮,略显细长,刚劲有力。前肢上部内侧具有鸡蛋大小的黑色胼胝体,俗称“夜眼”,前蹄较圆,后蹄窄而长。背部的毛呈淡棕色并带有沙土黄色,冬天较深,夏天较浅。鬃毛呈深棕色。腹部和四肢的上部及内侧为乳白色,背部和腹部的毛色逐渐过度,界线位于腹侧的上部。吻部、耳内侧为白色,从肩部至尾巴的基部有一条漂亮的深褐色背中线,在臀部处稍宽。四肢端部后面的凹陷处各具两个棕黑色斑点。



亚洲野驴分布于亚洲的西部和中部一带,包括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地区、蒙古、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阿富汗和我国西北地区,共分化为6个亚种,其中分布于亚洲西部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等地的叙利亚亚种又叫叙利亚野驴,已经于本世纪20年代绝灭;分布于哈萨克斯坦和西西伯利亚一带的哈萨克亚种也叫哈萨克野驴,也已经在30年代绝灭;分布于伊朗东北部附近的中亚亚种也叫波斯野驴,现在仅存300只左右;分布于印度西北部的印度亚种也叫印度野驴,现在也仅存300余只;分布于土库曼和外里海地区的库朗亚种也叫土库曼野驴,数量较多,尚有2600只左右;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和蒙古境内为指名亚种,又叫蒙古野驴,是数量最多的1个亚种,现存总数大约在5000―6000只之间。蒙古野驴的特点是头骨较短,颊部明显突出,前颌骨短,面嵴呈直线,雄兽的犬齿发达,雌兽的犬齿退化。



亚洲野驴的生活环境多样,在不同产地,分别栖息在气候干旱的草原、半荒漠、丘陵、山地和高原等地带,最高可达海拔4000―5000米。栖息地不十分固定,常常四处游荡,但活动范围有明显围绕水源的特点。有很强的适应性,极为耐寒,不惧风雪,也不怕日晒,是十分典型的荒漠动物。性爱结群,由健壮的雄兽担任首领,并形成一定的社会序列。春季和夏季多结成小群活动,白天觅食,夜间休息。秋季后则结成较大的群体,多时达到数百头以至上千头。它的胸肌比较发达,角质蹄形也比家驴、家马的高,因此很善于奔跑,迅速而又持久,能一口气跑上40一5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64公里,是荒漠草原上的“长跑健将”。群体行走时很有秩序,由雄兽当先开路,幼仔在中间,雌兽在后面压阵,很少发生素乱。它还喜欢洗浴,能游泳,视觉和听觉都很敏锐,警惕性很高。一般很少鸣叫,只有雄兽在失群、求偶、争斗时才嚎叫发声,其声音要比家驴嘶哑低沉。在进食的时候,要派出“哨兵”在外面“站岗放哨”,遇有危险,即发出“警报”,由首领率领群体迅速逃跑。主要以戈壁的猪毛菜、野葱、芦苇、柽柳、节节草等沙生植物为食,在高山地区则以高山植物为食。有时与鹅喉羚等食草动物在一处觅食,但互不干扰。为了寻找到充足的食物和水源,每天要游荡20―30公里路程。它较为耐渴,可以几天不喝水,冬季缺水时也可以啃冰舔雪。



亚洲野驴于8―9月份发情交配,时常吧嗒嘴是雌兽发情的最突出的标志。为了争夺雌兽,雄兽之间的争斗非常激烈,经常互相咬伤、踢伤,甚至鲜血淋漓,失败者很难有与雌兽交配的机会成为“光棍驴”。雌兽一般每2年生一胎,怀孕期为12个月,每胎产1仔,产于翌年的6一8月份。幼仔适应环境的本能极强,出生后胎毛一干即可直立起来吃奶,数小时后就能跟随着雌兽活动。出生后50天左右开始吃草,哺乳期约为1年,3―4岁时性成熟。寿命为25―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