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白领工作22个小时就能赚一部iphone,中国白领却需要184个小时!——《全球各大城市购买力对比》看完了好累,要回国吗。。。

1.jpg
2.jpg
3.jpg
4.jpg

瑞士联合银行(UBS)今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北京和上海的购买力在全球位居最低一档,在72个被调查城市中排名分别为58和63,购买力仅为最高城市苏黎世和纽约的1/3,约为香港和台北的4到5成。

为了使“我赚的钱有多值钱”这个问题更形象,该报告参考各地物价和工资水平,计算出在全球各大城市购买大米、巨无霸和iPhone分别需要工作多长时间。 结果显示,在北京和上海购买1千克大米和1个麦当劳巨无霸的工作时间均与各大城市平均线接近,而在购买iPhone时表现出显著差异。 在北京工作184小时的工资才折合一部iPhone,是苏黎世和纽约的七八倍,甚至不如开罗和曼谷。在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上海也要142小时。 由此看出,中国的工薪族的购买力应付吃饭不是问题,但想买更高档的消费品和奢侈品时,就要付出比欧美发达国家多达几倍的劳动时间。 尽管中国是全世界使用iPhone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离“富裕”的道路依然太远。
无论是iPhone还是其他等价甚至更高价的消费品和奢侈品,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工资水平,二是物价,两者的浮动影响了购买力水平。 能最快赚得iPhone的城市是苏黎世,只需要工作22小时,在纽约也只需要27.5小时。 看起来最让人绝望的是菲律宾,由于工资水平极低,即使在首都马尼拉,也要辛苦工作435个小时才能购买一部iPhone。

瑞士贫困线好像3千美金一个月。。。:L

{:5_138:}瑞士好富啊~~

:cn03:

我要去瑞士

这个是胡说八道

把那个报告搜出来大概看了一下,瑞士的住房,交通什么的费用貌似蛮高的。

{:5_138:}

英国伦敦42.5小时?瞎扯

500多镑的iphone,顶多2、3个工作日16-24小时。

没这个薪水的还配在伦敦称为白领?20镑/小时都没?: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最后一句话才让普通中国人绝望吧

2005年贫困线是2200瑞士法郎,现在2012,3000一点不过分,这还是single person

苏黎世估计再高也不过分。。。

刚查了一下,2012年单个人瑞士贫困线是2300一个月,是全国的哦。涨得毕竟比我慢了了。。不过苏黎世这个收入贫困线估计太低了

2,300.00 CHF = 2,461.74 USD

真得瑟。。。

白领也能得瑟?哈哈,搞笑

弱弱的问一句,算的都是税后的还是税前的啊~?

说国内机会多是没错, 但有几个机会工资待遇比外国好…

这样的机会能有多少呢。。。。。。几万个人去争一个这样的位置?我几个朋友在这边都是排名前茅的大学毕业回国,结果做了2年现在工资一个人1W都不到。。。。。在北京上海这点钱只够吃吧。。。。。。

瑞士工资是高。我03年认识的一个瑞士女孩18岁,刚刚职业高中毕业,在法国的一家瑞士公司实习,公司包住宿,她的实习工资是2000多欧元一个月。她说如果是正式工作的话会在4000欧元左右。要知道当时法国的平均工资是1000欧元左右,最低工资标准好像是800多欧元一个月,这是多么大的差距!不过瑞士的物价也很高就是了。当时跟她出去喝一杯咖啡4欧元,她都留2,3欧元的小费…

:cn08:住了这么多国家,真心没觉得工资高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一般而言,工资高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高消费,生活在那个地区的人只有一个好处,就是相对较强的国际购买力。在伦敦住了几年,慢慢开始明白,为什么英国人是欧洲出门旅行最多的人,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物价都比伦敦便宜,天气也都比伦敦好,花同样的钱,在家呆着还不如出门呢。
2000年前后的葡萄牙,工资才400欧,甚至不到,但是香烟一包才1欧多点,咖啡一杯30p40p,每天下馆子也不是不可以。国家福利健全,医疗也好,人们生活幸福度那是一个高。当然不可否认,葡萄牙有很多贫困地区,我指的是较富裕,依赖旅游业的阿尔加夫地区。
另外,我也没觉得有了iphone以后我的生活变的有多美好。

是的啊,我的德文老师告诉我瑞士最低工资是3000c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