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过度鸡娃,喜欢冷嘲热讽,阴阳怪气的勿进,多谢🙏

如题,我没有和任何人做对的意思,只是有些问题想不清楚想让各位参谋参谋

为什么要鸡娃
让孩子去学各种音乐,体育的科目等等等(不是孩子感兴趣的那种)
上了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然后呢?到底目的是什么?实现阶层跨越?继承家族企业(这就有点玩笑话的意思)?

我只有一个三岁半的孩子,可能经验不足;说出来大家别笑话,在我看来,人能不能成功有很多因素的
外表(这包括种族,性别,长相)
幸运值(出身,后天)

以及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性格,这个受家长影响很大。我觉得细分的话有几点需要重点培养
1,懂得做任何事情的后果,这其中又包括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
2,专注力,专注力差的人一辈子都会过得很难
3,对各种知识的分析、摄取效率
4,强大的执行力,这个包括很多种了,除了字面上的意思,还包括了想喜怒不形于色,懂得什么时候要闭嘴等等。

能在上面三点里面得分很高的人,一生自然而然会过得比别人好,不管什么行业。

十几年前问了周围的一个朋友,他对自己孩子就是在各种重大考试前一段时间请家教,其实就是应付考试,然后把三个孩子培养成了两个工程师一个医生。前几个月和他联系,最后果然按照他的计划进行。

希望大家能分享一下想法,经验,我是新手父母,在这里先谢谢大家了

3赞

想在你的帖子上补一点,那就是精神上不内耗的人,幸福感会比较强。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避免在追求名校与热门专业的路上迷失自己的本心,最后成为一个空心的成功人士,做着光鲜的职业,内心却空洞迷茫,没有幸福感。

鸡娃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孩子天赋与鸡娃的内容完美契合,有数学天赋的学了奥数,有音乐天赋的学了音乐,一路顺风顺水,孩子被鸡得高高兴兴,凭着天赋+鸡娃,打造了自己的能力圈,最后进名校,读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专业,毕业后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是鸡娃最理想的结果,也是激励无数父母鸡娃的动力。这样的孩子从小被鸡,却没有痛苦,没有痛苦就没有内耗。没有内耗,他的精神能量就充足,不仅事业有成,而且人际关系也不错,婚姻家庭也美满。

但是大多数的孩子没有这样的运气,他有天赋,可市场上能够提供的鸡娃课程却照顾不到他的天赋。他在被迫学习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精神内耗。完美主义,自怨自责,精神内耗会形成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条件反射,变成精神枷锁困住孩子,直至成年。很多人即使考上名校,拿到学位,可是一直处在精神内耗中,精神能量低下,既无法处理职场的人际关系,在职场表现平平,又无力处理婚姻家庭里的关系,导致家庭不幸福。

所以,培养一个精神不内耗的孩子,让他无论多大年纪,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欣然自洽,有幸福感地活着。

6赞

你的这个列子,拿了一个本身就非常智商高的人和和他一样智商高的孩子打比方。
这就是你理论的缺陷。
把一个特殊的例子大众化。

不知道你经历过这些吗?在学校里,有些人考前复习一天,都比那些每天读书的人考的高。

朗朗不就是他爸鸡出来的么。加上有天赋。

我也不知道为啥那么多人喜欢过度鸡娃。

我觉得孩子擅长什么是跟家长自身有关的。娃爸喜欢打球,带着孩子一起打,孩子自然就喜欢打球了。家长自己都不喜欢游泳,非逼着孩子学自己在上面看着,在我眼里是很难以理解的行为。音乐家庭的孩子从小就会喜欢学乐器,我家没那背景我家娃啥乐器也没学,懒得费那劲,结果儿子在中学开始学音乐课,他考全班第一,那些学了2,3门乐器的反而考不过他,不知道为啥。

好多人比较功利,学琴是为了私立学校给音乐奖学金。可是学校的音乐奖学金相当于卖身契,学校有活动,拿音乐奖学金的人必须要参加,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的。

觉得一般自身比较牛的父母比较relax,娃自己喜欢鸡自己。自己不是很懂的父母反而比较焦虑,生怕孩子落后就一直在鸡,把自己跟孩子都累的要死,不知道付出跟收获成正比不。反正都是自己的选择,不要太介意别人做什么。

2赞

我同意你说的,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有的父母为啥鸡娃,自己不去做的,逼着孩子去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父母说因为自己的出身,运气不济,而不是因为后天的原因造成了无法跨越收入级别(阶级etc)那样的话使劲鸡娃我能理解,但是有的人自身就不优秀,把希望全都给予孩子,我觉得这样的想法还是操之过急了一点

1赞

我做中介的,我觉得是这样的,
1 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需要去抢夺的
2 你看过56那个追踪那个, 教育是少数可以跨越阶层的办法,你看看财相 当年也就是印度人过来的,考9大公学 家里其实也没钱,兄弟多,最后还是咬牙上了,然后牛津,现在这样
3,体育和乐器, 我个人觉得完全可以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哪怕是偏门的学习,这个需要家长引导,也许孩子不爱钢琴但是爱圆号,有几个作用,一个是和人打交道, 第2个就是你说可以培养你说的那些品质,体育的团队能力,学乐器需要的那种长时间训练这种的技能,是可以转移的,可以用来学其他东西

4 你看看那些有钱有势人家,哪个不是孩子一出生就去预备学校去送,大把的钱,钱去的地方都不傻

5 孩子出生,没有社会经验,对很多东西没有认知,所以需要我们来引导或者你说的鸡

3赞

嗯,你解释的挺全面的

我不指望孩子能有什么大富大贵,只希望他想买的买得起(当然不是铺张浪费);只有这样,才能在精神世界上有所成就,才能幸福。小时的爱好有的时候是真的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

我们家娃学的课外班不多,但是感觉身边朋友圈的华人家庭都是牛蛙,几乎每个人都是钢琴8级,小提琴能手,认识朋友的孩子都是伊顿,威敏,最差也是Citi of London, 去趟附近的健身房,各位中国妈妈们都很卷,给老师买咖啡安排私教课,的确不一样,导致组课的老外老师就只认真教和她上私教课孩子其他孩子也不怎么理的,风气确实不好。我不想同流合污很讨厌这样的老师,那有什么办法 要么不上这个课,要么鸡自己娃打得好一些可以升班不和这个老师上课。我也很生气,唯一的骨气就是不和这个老师上私教课,宁肯把钱给别的老师。有些时候不是自己要鸡娃,而是大环境和周边因素,别人带娃跑你还在散步,等7+ 11+的时候差距就看出来了。虽然上什么学校和以后的发展并不一定成正比,但是不努力大概率也的确成不了才。不打算拼命鸡娃,我就一般鸡娃吧,至少以后别后悔是父母没做到。

2赞

嗯,看了这么多回复,知道看到你说的让我的心里的答案又丰富了一些,
总体上来说,你的意思就是鸡娃就好像找builder修房子,父母大部分时间只需要给钱,家庭因素影响力相对来说会少一些
当然也可以选择diy,虽然省钱,但是劳神,劳力,还不一定比鸡娃得到的结果好

我孩子现在3岁半,我搬来了当地排名第二的公立学校学区,其实我是想鸡的,不想鸡的狠,但起码得有个方向,有个目的。我也知道很多好的品质只能通过经验获得,比如专注力,你可以教孩子织毛衣,也可以把孩子交给专业机构,至于如何评判、就仁者见仁了智者见智了

其实你想的挺对的,古人的一命二运三风水,读书都排到第五位去了。只是我猜想的话,很多人鸡娃不是为了阶级跨越,而是为了小孩不要滑落,不恰当的比喻大概是在逆流里拼尽努力才能保持原点。不过鸡娃不如鸡自己,自己牛了娃就能轻松

1赞

其实就是个度,你觉得别人鸡娃,人家未必那么想。每个人要求不同,看自己吧,没必要和别人比。

1赞

你是在说我吗?:rofl:

用这种方法,毁了成千上万的娃,只鸡出来一个朗朗。再说我们只看到他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的内心是否也如我们以为的那样“幸福满足”呢?人在没得到一样东西之前都会把它的好无限放大,而当你真正得到之后才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

其实好多华人家长都是被动鸡娃,就是本来也没想鸡的,但看着周围家长都在拼命鸡,搞得自己心态就崩不住了,开始自我怀疑,怕耽误了孩子。然后鸡娃的家长越多,越是给那些还没鸡的造成更大的压力,如此恶性循环。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还能保持初心的家长不多了!得有很强大的内心才行!

5赞

花大把钱去预备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用自己鸡娃啊!想鸡也不给你时间鸡!周一到周六活动都排满了,一天天的光打球就是不学习!

1赞

这个就是变相在鸡,私立预备学校和公校小学肯定不一样啊,公校放羊的多

1赞

我刚想这样回复,你就写出来了 :)

但是这个至少在学校内部都是统一的,一条流水线出来的话还是看学生各自的天赋。至少保证了家长自己不会胡乱鸡,把娃给鸡毁了。这就是为啥九大公学喜欢招对口预备学校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值得信任。

1赞

哎,我就属于那种要花很多时间才能弄熟的。
长大了才更明白自己是普通人。
奇怪的是每次努力了,然后躺平了,就峰回路转了。

我想主要看孩子,有些自治的,就算放养,也能成才。有些娃不管怎么鸡,还是适得其反,每个个体不一样吧,适度引导就好,就怕一些人,明明采用的是放养的心,却期待孩子成为鸡娃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