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想法,准备明后年全家回深圳让俩娃读书俩年,再回英国,不知道是读双语学校还是公立学校,主要目的还是让娃学些中文,现在一点都不会讲。明年老大也就6岁,老二5岁,想着年纪小,适应力强,之后回英国继续读现在的学校。 大家觉得行得通吗,或者有相同经验的能分享吗?
首先要考虑你们是啥国籍。。。
娃是英国籍加旅行证,我是中国护照
别折腾了,让孩子在这边安心准备7+ 考试吧,学中文可以暑假回去,孩子6岁都不会说中文,这个是家长问题,你平时就要在家坚持说中文
确实,错过了,现在很难。所以想走捷径。
你这不叫捷径吧,你这只能是搞得两边都不好,英语的跟不上,中文也学了半吊子
那你就在国内找个国际学校吧,但是读2个年,应该没啥用,建议多读几年,然后回来读GCSE
双语学校不至于吧~而且不是好多外派这的家长带小孩来读个一年就回国。
外派带来英国这边读一年回去的,回去还是读原来年级。 除了开开眼界有个谈资外,纯粹浪费时间。
我见过来这边学术访问的带孩子过来一年。 来的时候大人小孩啥英语水平,一年后还是一样水平,一点没长进。
原来如此~
回国读两年也许可以给孩子一个开口的机会(如果家长孩子都主动故意的话),之后家长必须人为的为孩子创造长期的语言条件。
没什么难的,我这边的中文学校有纯外国人家庭,不知道为什么给孩子学中文,而且孩子还学得很好,虽然说的有口音,但还是很不错的
真的建议你不要折腾,还不如老老实实在本地上中文学校,或者上国内办的网课也可以
你的帖子已经被社区标记并被临时隐藏。
如果单纯为了提高小孩子的中文水平,就每年暑假回国两个月学中文足矣,平时上中文学校。如果以后准备回国发展,小孩子也回去读书,那就早点回国不然很难跟上。
不明白,不就学个中文吗,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搞不明白好多人都有这个执念是怎么回事,不会中文会死吗?
其实现在我们也每周六上中文学校,也有网课,但其实还是得家长交,否则我没看出有明显进步。
不知道你说的是洗的哪方面的脑~
也没有很兴师动众,目前就是决定想换个国家生活~暂停工作休息几年~
我觉得挺好的。但估计他们得去国际学校。我就是去年年底带着我6岁的儿子会中国一年。当时隔离晚过完春节,我就先送他去了幼儿园。9月份才去读的一年级,因为疫情还上了1个月网课,正式就在教室里上了1个月,然后11月中我们就回英国了。但就这样,他现在拼音读绘本一点问题没有,对中文有很大的兴趣。我觉得是值得的。这个年龄去也很好
才看到很多其他的回复,都貌似不太赞成。那我在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好处:孩子可以跟外婆外公爷爷奶奶还有家里亲人呀,cousins一起生活和接触,对增进亲人的感情很有帮组。
我作为远游的女儿,陪着我妈生活了快一年(虽然成年人跟父母朝夕相处也有挑战),整体觉得很值得,愉快。我妈也觉得超级幸福。
孩子在小时候就能这样跟两种文化有深刻的接触,对他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他虽然去的时候才6岁,但中英文化的不同,也让他自己学会观察和有自己的感悟。比如他就跟我说中国小孩没有自己的‘声音’,什么都是大人说了算。他不喜欢自己不被人‘尊重’,喜欢他的人都喜欢摸他的头和拍他的屁股,他对这个事情很生气,也觉得中国课堂要一直两手放在桌上背要挺直很难受。但回来以后,经常他P3的老师跟我说,他上课坐姿特别好,注意力很集中。
要把一门语言学好,需要对语言的文化有了解和喜爱。小朋友很喜欢中国,虽然也觉得国内有他苦恼的地方,但很舍不得离开。我的感受就是国内的生活真的好便利,尤其经济不紧张的话,小孩子的体育活动不要太丰富。小朋友一年在国内跑酷,跳绳(各种花样跳),游泳,篮球,足球 很丰富。
国内的教育现在也有很大的改善,在进步。比如幼儿园现在都去小学化,儿子在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开心,各种玩具,幼儿园的playground各种设施都有,而且很多户外的unstructured play。小学的作业也不算多,因为现在双减了,老师不能乱布置作业。 我儿子有严重食物过敏,我也没找任何关系,就是跟老师解释清楚,他们都非常支持,允许我自带午餐,并且在学校跟小朋友说明他的情况,叮嘱其他小朋友不要随便给佑佑零食。有时候幼儿园准备什么活动有吃的,都要额外给他备一份,然后提前打电话问我是否可以吃。 我每次回国都觉得有新的好的变化,不管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
如果LZ没有经济的后顾之忧,我觉得2个孩子这个年龄回去真的太棒了。听从你内心的声音。我去年请了一年的career break是因为我爸爸突然离世,我原本就打算孩子5-6岁的时候带他回去然后陪伴我爸妈一段时间,结果疫情呀还有惰性觉得总会有时间的,结果再也不能见到爸爸了。当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国内的家人都不同意,觉得机票贵,路途还有感染的风险,何必劳命伤财,但我家那位很支持我,所以我一拿到假,我就走了。现在回想,回去一年很值得,就光是看着我妈和儿子两人每天各种玩乐,甚至生气都觉得很值。现在儿子就会是不是念叨外婆,要跟她视频。外婆就是一个他生命中重要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