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预告亮眼,市场却“踩了刹车”
7月16日,泡泡玛特(HK:9992)股价盘中大跌5%,让不少投资者直呼“心跳加速”。但回头看看,今年以来股价已暴涨超180%,这波回调更像是“高空跳伞前的深呼吸”。
根据公司最新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营收预计同比增长不低于200%,净利润增长不低于350%。换句话说,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将突破135亿元,直接超越2024年全年营收。这不是“玩具公司”,这是“印钞机”吧?
IP变现能力强,摩根大通继续看好
摩根大通也坐不住了,直接将泡泡玛特目标价从330港元上调至340港元,维持“增持”评级。该行预计泡泡玛特2025年全年营收将达到304亿元,净利润94亿元,并预测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3%和25%。
这背后,离不开泡泡玛特强大的IP运营能力。从LABUBU到DIMOO,每一个角色都像是“潮玩界的流量明星”,不仅能卖盲盒,还能卖情绪、卖文化。
泡泡玛特市值分析
截至2025年7月中旬,泡泡玛特市值约为 449.38亿美元,在全球上市公司中排名第 499位。相比2024年底的153亿美元市值,一年内增长超过 200%,这不是“泡泡”,这是“火箭”。
市值增长背后的逻辑
-
IP驱动的高毛利模式:泡泡玛特的产品不仅卖得贵,还卖得快,毛利率远高于传统玩具企业。
-
海外扩张加速:北美、东南亚市场逐步打开,LABUBU在海外也开始“圈粉”。
-
数字化运营加持:从会员体系到线上抽盒,泡泡玛特的数字化能力让人惊喜。
投资者该如何看待这波波动?
虽然短期股价出现回调,但从基本面来看,泡泡玛特依然是中国消费板块中的“顶流”。市值飙升、业绩爆发、机构看好,三重利好叠加,泡泡玛特的长期逻辑并未改变。
当然,潮玩毕竟是情绪消费,投资者也要警惕“热度退潮”带来的估值压力。毕竟,连LABUBU也有“隐藏款”,泡泡玛特的未来,也可能藏着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