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一次要换两个么?我现在只是一个轮胎有磨损接近legal depth,还有是不是换轮胎就要做四轮定位(wheel alignment)呢?
我有朋友建议说去阿差店买一个二手的旧轮胎,品牌和型号一模一样的先用着,等两个都磨损了再两个一起换,这样行吗?
轮胎一次要换两个么?我现在只是一个轮胎有磨损接近legal depth,还有是不是换轮胎就要做四轮定位(wheel alignment)呢?
我有朋友建议说去阿差店买一个二手的旧轮胎,品牌和型号一模一样的先用着,等两个都磨损了再两个一起换,这样行吗?
轮胎涉及你的生命,建议买全新的。很多轮胎网站都是中国进口的合格budget轮胎。很好的。 不用两个轮胎一起换,那是轮胎商的促销宣传。实际使用中,因为负重不一样。不可能每个轮胎都花纹完全一样。 动平衡做就可以了。 四轮定位是调节悬架的。一般轻易不要动
情愿换个二手的,也别换一个新的,刹车的时候摩擦力不一样,容易刹偏
2楼正解!!!
首先, 你要找出為什麼你的一條輪胎會磨損得比其他的快, 原因很簡單, 是你之前的車主的時候四輪定位有問題, 後來他弄好了,或者到現在你還是沒有弄好,所以其中的一條磨損會特別快。
沒有必要說一定要找二手輪胎, 如果你的tracking有問題,那麼你換什麼輪胎,到最後還是磨損得比別人快。所以我會建議你先做一個四輪定位,把根源問題解決了,然後再換上輪胎。
對了, 一新一舊的輪胎不會對抓地力有不同的影響, 除非你兩條輪胎的分別非常極端,一條是幾乎沒有花紋了, 另外一條是全新,那樣就會有抓地力影響。介於你是街道使用的日常用車, 並不是競技用車,所以你的道路速度是遠遠談不上新舊輪胎的抓地力分別影響。
如果我說的有什麼不對歡迎大家糾正, 畢竟以上是我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來的, 不是什麼官方證明。
Sam
其实轮胎花纹越少,摩擦力越大。。跑胎都是光头胎。
车胎的花纹不是提供摩擦力用的,只是在下雨积水的路面行走的时候排水用的。所以光头胎的话下雨就死翘翘了。
=============
轮胎本身是一次换一对比较好,这样平衡点。不过我之前四个轮子用的4条二手车都不一样的,开着也感觉不出啥来。
一般轮胎要换就成霜成对的换, 就像你的手和脚, 是不是要穿一样的鞋子, 带一样的手套。 一般除非你要做定位, 一般不会做。
另外, 好轮胎也会相对应的省油一些:)
还是一头雾水,有说不用做四轮定位的,有说要做四轮定位的,有说要换就要换两个胎的,有说可以只换一个的,好像听起来都有道理嘛,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同意sam说的 ,如果你车开回来时间轮胎花纹是平衡的,现在一条磨损比较严重,说明车辆四轮定位有问题,一定要先做4轮定位,要不然你换什么轮胎都会和现在一样的结果,建议最好两个左右两个一起换,那样才能保证你刹车时间车辆不会跑偏,安全第一!
花紋越少越沒抓地力啊, 哈哈, 兄弟, 你看到的賽車用的光頭胎,那是叫做熱熔胎,只能賽道使用, 並且要有一定的溫度才能工作, 如果是冷胎的時候比任何東西都恐怖, 那就等於沒煞車。。。
Sam
四轮定位除了你有跑偏或者一边轮胎磨的很厉害的情况之外不需要吧,一般换轮胎的地方鼓励你做四轮定位说是为了省油和better handling我觉得理论上应该是对的但实际效果上估计是微乎其微。。
同样轮胎来说,确实是花纹越少,抓地力越大,因为接触面积大,以上结论仅限于平整干净的路面~~ 有水就不一样了,胎纹主要是用来排水的。
至于你说的热熔胎,和这个不是一回事,因为赛车比赛的时候工作环境不一样,所以需要某种能在高温下正常工作的~~ 但是低温下就不一定好了,同理参考ceramic brake。
如果花纹少,grip大,那么赛车的时候,遇到天气好为什么都用光头胎,在雨天才换上带花纹的轮胎呢~~
这个sam说的很明白了啊~~ 不明白我再总结一下:
如果你两边轮胎磨损不平衡,那么建议去做四轮定位,否则换了轮胎还是只磨损一边。如果两边轮胎磨损差不多,方向盘也没有跑偏现象,那么不用做。当然有钱的话可以没事去查一下有没有问题。
轮胎的话,有钱的话,能一起换就一起换,没钱就只换一条,影响不大。
在英國蹲了這麼久, 你覺得少花紋的輪胎在英國會好抓地力嗎?另外, 我回復那位朋友, 他的原話是越少花紋越好,就如光頭胎。。。
轮胎这个东西一般都是成对成对的换的
赛道用的热熔胎抓地力好不是因为是光头胎而是到到了一定温度之后车胎开始呈现凝胶状态,这样会极大的太搞抓地力当然轮胎本身消耗的也非常快。。所以有暖胎圈这么一说。
关于轮胎的花纹
轮胎花纹主要由花纹沟、花纹块及节距等构成。其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胎面与路面间的磨擦力,以防止车轮打滑(这与鞋底部花纹的原理是一样的)。轮胎花纹具有提高胎面接地弹性的性能,在胎面和路面间切向力(如驱动力、制动力)和横向力的作用下,花纹块能相应产生较大的切向弹性变形。切向力增加,轮胎的切向变形随之增大,接触面的“磨擦作用”也就随之增强,进而阻止了胎面与路面间的打滑或打滑趋势。这种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无花纹(光胎面)轮胎易打滑的弊病,保障轮胎与路面间磨擦性能,使动力性、制动性、转向操纵性和行驶稳定性正常发挥。
大致上来说横向花纹是用来增加摩擦力的,纵向的是排水的。。
明白你的意思了~~~ 之前我理解地太肤浅…… 只是单纯地从“摩擦力”这个term来理解,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是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但是忘记考虑到各种变形,地面粗糙对其造成的尤其是侧向方面的阻力。所以实际来说,确实胎纹多一些会加强抓地。
刚看了另外一位朋友的回复,我搞清楚了…… 之前我的想法太过书呆子,只是从纯理论来考虑,就是接触面积越大,摩擦力越大。但是没有考虑实际情况,路面粗糙,还有不同的杂物,在此情况下,胎纹能增加更多的阻力。
你从实际经验出发,我单纯考虑理论…… 所以悲剧了。不过这样想来,F1等之类赛车用光头胎,是不是因为赛道的路况都很好,表面都比较干净平整啊?
比賽用的輪胎也有很多種分的啊,再看看賽道的表面是怎麼, 而我們日常使用的公路沒有多少事達到那種情況, 加上賽道車的速度能領到輪胎快速加熱啊,所以根本是兩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