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是这样。我之前简化假设了完全correlated。假如两个人收入完全独立,家庭收入的ranking是会高非常多。
我觉得如果家里觉得同时送两个孩子去读私校是件大事、是种负担,或者孩子们的学杂费会给正常家庭生活造成影响的,那还是读公立吧。 没必要跟风,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楼上有朋友说的对,更像是在思考:我到了怎样的收入(或者说家庭积累到怎样的程度),就应该调整心态舍得出这个学费,将私校视为水到渠成的做法?
去不去,看自己家庭的情况,自己孩子的情况,还有现在公校的水平如何。
如果公校比较差也没法搬家去好点的地方,那你们年到手base 120k 应该是足够的。 早晨上学的时候去私校周边晃晃,看接送孩子的车有些啥牌子啥年份的,基本就能看出自己家是不是在那个位置。
我记得当年我家老大上小学前也是考虑是不是送私校,那时候算了算,肯定能送,就是会觉得有些紧巴巴。然后,就去参观公校和私校,还有和朋友们打听打听。参观完私校后就决定送了。那时候想的是,反正工资也会涨,每个月只不过少存些钱下来而已,这个私校很不错,值得去。
然后,计划改不上变化,换工作搬家,工资也涨了。重新再看学校,公校和私校都看,也跟朋友打听,发现所在区的两所公校非常不错,但还是不死心,觉得私校会更好些。然后新冠来了,发现私校就一个班而且学生数比往年更少,担心小孩找不到朋友,就选了公校,目前为止非常满意。
学校,还是得带孩子去参观,自己去考察,再做决定。
按英国人的平均收入算其实没啥意义,不知道好多英国本地人的孩子学费都是爷爷奶奶付的吗?不少多孩家庭也不是每个娃都送私校的吗?英国私校里本地白人的比例其实很低的,普通私校里印度/华人占掉一大半,这俩人种一般不可能只有单一工资收入;然后还有不少家庭是国际外派和驻军,人家都是政府或者公司掏的钱!
另外私校学费也有贵有便宜,中北部地区day schools每学期也就3-4000,医生律师等professional家庭为主,印度人特别多!贵的私立三年级开始每学期7-8000,小学就上这种的除了是外派的,基本非富即贵,除了俄罗斯中东土豪外,大部分是企业家或者金融家,最差也是国际公司区域头头公司高层之类的。
几年前看伦敦day school的助学金门槛就是100K,楼上讲现在是120K应该是准确的。这是一个孩子的门槛,两个孩子都上的话肯定税后要再加3-40K,加加起来正好跟楼主家目前状况差不多。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税后120K已经非常多了,但是对于伦敦私校圈来说就是压着贫困线。所以好些多娃家庭并不一定每个都送去私校的,单以工资论,楼主家送一个没问题,送两个有压力。
我比较好奇这种爸妈咋想的?这么明目张胆一碗水不端平。。。。
没办法啊,资源紧张的话,只能供一个咋办?再说这种一般都是中学才开始上,对孩子的需求有一定了解了。
送私校也不是就有多好,不送私校也不一定就差到哪里去。家庭情况也分很多种,例如一个考上了文法另一个没考上,一个在公校被bully一个没有,一个男孩比较需要individual attention另一个女孩很独立之类的。
这话没错, 但是送私校这事儿孩子不一定会这么看, 毕竟是真金白银的资源砸下去的, 你只砸一个人, 另外一个肯定有想法的。家庭矛盾的隐患。
这就看家庭怎么教育了,人生就是看你怎么看,不患寡而患不均我觉得是消极的看法,人不能只盯着没有的而应该多看看已经拥有,不然永远都不能满足,即使父母自认为一碗水端的再平孩子眼里也不一定是。
家族里面有一个去的总比俩都不去的强吧,一个出息了也能带动另一个,送哪个不送哪个肯定是权衡过的结果,这当然前提是父母本身是不偏心的,如果父母能把整个思考过程讲给孩子听孩子是可以理解的。很多时候出了问题不一定是决策错了,而是没有有效的沟通。
说到底,我觉得一个人无论出身如何都是自己的命,没啥好抱怨的,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多想想怎么自己打好这副烂牌。
我能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吗?
这世上就没有不偏心的父母。 这是人性, 只要不是一个孩子, 必然偏心。
so what?钻牛角尖有意思吗?
没钻牛角尖, 不是和你抬杠哈。随便聊聊。
我只是觉得你对偏心的要求有点过于苛刻了。人只能对自己苛刻,要对别人宽容。
我觉得我要是有兄弟姐妹, 我爸妈送我兄弟姐妹去私校然后说钱不够不送我, 我觉得我心里是会有想法的。没办法宽容。。。。。主要是心眼太小了。
那就想办法把心眼放大点,人的痛苦大多来源于自己。
没事,遗产多分点给吃亏的
我只是把自己带入这种情况想了一下, 剖析了一下自我, 我觉得我还是太俗了, 不够洒脱。
还好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考验。
你是不是只生了一个娃?
在mumsnet上看到过一家,父母送一个孩子去寄宿,另外一个就是门口的公立中学。然后两个孩子互相嫉妒,都觉得父母偏心对方,手足感情彻底被毁了。